巧设线索,提升主旨
2021-05-16施海兰
施海兰
技法讲解
线索,是贯串文章始终的脉络,作者往往通过线索将表现中心的材料串联起来,使文章各个层次贯通弥合,形成一个严密的整体。于记叙文而言,用一根线把事件按一定顺序连起来,让这些材料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根“线”就是线索,具体作用如下——
1.巧妙设置线索,明晰文章结构
如许地山的《落花生》,开头,“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然后,“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再然后,“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最后,父亲带着我们姐弟一起议论:“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文章以“落花生”为线索,先后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的顺序来写,收获时节对花生的议论是重点,结构清晰,重点突出。
2.巧妙设置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如让·乔诺的《植树的牧羊人》,开篇写道:“这里海拔一千二三百米,一眼望去,到处是荒地。光秃秃的山上,稀稀拉拉地长着一些野生的薰衣草。”一年后,“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效应……”1945年的6月,“我再次踏上这条通往荒原的路……昔日的荒地如今生机勃勃,成为一片沃土。1913年我来时见到的废墟上建起了干净的农舍”。
很显然,开头我初到这里时还是一片荒地,在这位牧羊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这片荒漠才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人们眼中的绿洲和沃土。小说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一步一步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巧妙设置线索,突出人物形象
如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起初,作者爬悬崖遇险,“不知何时,我回头向下看了一眼,然后吓坏了:悬崖底下的地面看起来非常遥远;只要滑一下,我就会掉下去,撞上崖壁,然后摔到岩石上,摔个粉碎。”后来,爸爸出现,“现在转过身去,然后用左脚踩住那块石头。这就是你要做的……不要担心接下来的事情,也不要往下看,先走好第一步”,按照爸爸说的做,“我”最终得以脱险。最后收获人生感悟,“此后,我生命中有很多时刻,面对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或者一个令人畏惧的情境,当我感到惊慌失措时,我都能够轻松应对——因为我回想起了很久以前悬崖上的那一课”。
文章的线索是“我”遇险前后的心理变化,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写出了“我”心理活动的变化历程,从而有力地表现文章主题。
小说中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类型:
1.以人或人的某种思想感情为线索。如朱自清的《春》,就以作者对春的喜爱为线索,写出了其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以具体事物为线索。如萧红《祖父的园子》,就以园子里的事物为线索,写了作者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3.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為线索。如老舍《北京的春节》一文,就以时间为线索,写出了老北京人的风俗文化;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则以空间的变换为线索,以“我”儿时生活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
还有一些记叙文存在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有明线、暗线之分。明线可以从文字中直接看到,暗线往往是情感线索,要通过事件去分析。
分析文章线索时,我们还要关注以下地方:
1.文章的标题可能就是线索;
2.文中各段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具体事物可能就是线索;
3.文中表示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可能就是线索;
4.文中抒情、议论语句可能就是线索;
5.某一人物的见闻和感受可能就是线索。
心动不如行动。要不,你也小试牛刀,写上一段?
文题设计
在你的一生中,父亲肯定给予了你许多关爱,想一想,哪个细节给你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请以“父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如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可借助记叙文或小说的形式,抒写自己跟父亲相处的十多年历程中,对父亲、对爱与责任,有哪些重要的认识和体悟。可以立足于精神层面大胆挖掘,将情感描摹得细腻深刻,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