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中的应用
2021-05-15李明
李明
作者单位:115000 辽宁 营口,营口市中心医院
人工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医用电子仪器,它通过电子脉冲发放器模拟心脏电激动和传导等电生理功能,用低能量电脉冲暂时或长期地刺激心肌,使心肌产生兴奋、传导和收缩,完成一次有效的心脏跳动[1-2]。根据心脏起搏器的应用方式不同可分为临时起搏器和永久性起搏器。临床上,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可用于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动脉窦过敏和恶性迷走反射综合征、缓慢性心律失常、肥厚性心肌病等心脏疾病。但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入人体后,对患者而言其会成为一个严重的心理应激源,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活动和社会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甚至直接影响术后治疗效果,并且由于大多数患者对于心脏起搏器工作原理及需要注意事项缺乏了解,在生活中不能有效做好自我调节与保护,因此常会出现危急事件,甚至失去生命[3-4]。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提高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需研究一种高效、合理、有利的术后护理方案。对此,本文选择80例安置永久性人工起搏器的患者展开分组研究,以期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这一方面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入组标准:接受首次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者;术后意识清醒,语言表达正常者;了解研究内容,同意配合进行研究者。排除标准:尚未控制的感染者;有不稳定的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者;严重的肝、肾功能及心功能不全者;出血性疾病及有出血倾向者;糖尿病血糖未控制者;存在在失语、失聪、认知障碍、精神障碍等无法正常交流者[5]。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且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基础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期间均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包括健康教育、心理引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及出院指导等;出院时向两组均强调出院后继续遵医嘱进行用药、锻炼及心脏护理的重要性、复诊时间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嘱其按时复诊。出院后,观察组继续采取一系列的主动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1名医师及2名护士组成,且全部成员均须经过培训及考核后才能入组。
1.2.2 制定个人护理方案 根据患者不同情况,由小组研究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方案同时配发给患者家属,进行协助护理。
1.2.3 建立微信交流群 由善于沟通、细致、耐心的3名护理人员组建微信群,每天在微信交流群中下发协助护理方案,收集患者日常护理信息,不断对方案进行调整。在群中用图片、文字、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术后健康宣教,普及相关护理知识,提醒日常活动注意事项以及自我监测方法等。在群中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分享彼此术后生活心得,欢迎提出各类问题并及时进行解答。在群中设立健康生活打卡活动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生活习惯,获得生活乐趣,重拾乐观生活信心。
1.2.4 出院随访 每周进行1次电话随访,每个月进行1次家访,共随访6个月。随访中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并进行针对性指导,要收集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自我约束能力、心理状态等情况,根据信息对护理方案进行调整。家访过程中与患者进行交流谈心,安抚患者情绪,鼓励其积极生活。家访过程中与患者家属进行交流,向其介绍相关护理方案,以期协助共同完成日常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 出院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生活质量:采用改良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简表(WHO QOL-BREF)对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内容涉及生活质量6个大方面的24个小方面,得分0~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6]。自我护理能力:采用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价;量表由43个问题组成,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好[7]。护理依从性:采用问卷测定法进行护理依从性评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合理膳食、按时服药、科学锻炼等方面。较差:患者未遵医嘱。一般:患者仅遵部分医嘱,基本能合理饮食、按时服药和适当锻炼。较好:患者能够遵照医嘱,充分合理膳食,规律服药,积极进行康复锻炼。总依从率=(一般+较好)/总例数×100%[8]。心功能: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来进行评价。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基础资料比较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结果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的数据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心功能比较
出院时,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心功能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经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及心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护理依从性比较 出院经延续性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0,P<0.05)。见表3。
3 讨论
现代的人工心脏起搏器不仅能起搏心脏,而且还能记录心脏的活动情况,供医生诊断疾病和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起搏参数时作参考[9]。由于起搏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起搏治疗的适应证不断拓宽,已逐步成为快速心率失常,心力衰竭及肥厚性心肌病等疾病的常用辅助治疗手段之一。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患者对起搏器工作原理了解不深,术后注意事项掌握不全面,加之对植入的起搏器产生自身本能排斥感,这些都引起患者焦虑甚至恐惧心理,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因此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0]。传统护理模式仅局限于患者住院期间,无法顾及到患者出院后在家的健康情况。由于缺少专业护理指导,再加上患者家属缺少相关知识,使患者得不到科学、有效的康复护理,极容易出现再次患病或病情恶化的情况。延续性护理是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将这种科学的、专业的、人性化的护理方式延续到患者出院后的家庭生活中去,使患者能够较快、顺利地适应康复生活。延续性护理采用设立专业护理小组,制定个人定制方案,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定期随访跟踪等多种方式,能够有效做到掌握不同患者的动态信息,针对性地调整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药物、饮食、康复训练指导,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习惯,并且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从而控制病情发展,改善预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依从性提升后,再辅以心理疏导、禁忌提醒、人文关怀等手段,有助于患者心功能恢复,从而最终达到提升生活质量的目的[11-12]。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6个月的延续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自我护理能力、护理依从性及心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提示延续性护理对于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综上所述,对于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患者,我们推荐在出院后进一步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以期在建立健康生活习惯基础上改善疾病预后。
表2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比较
表3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