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冠疫情期间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信息服务研究

2021-05-15赵毅菲

图书馆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抗击公众新冠

赵毅菲

(南通市图书馆,江苏 南通226000)

1 前言

2020年上半年,全国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众志成城完成了抗击新冠疫情的阶段胜利。公共图书馆作为公众信息知识提供与保障部门在此次抗击新冠疫情期发挥了重要作用[1]。以此为背景,笔者将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作为研究样本,试图从量化的角度开展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公众服务现状调研。思考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①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信息推送是否活跃,用户对信息的接受和分享意愿是否强烈;②根据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数据,可以将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公众服务分为几类,每类的主题和含义是什么;③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的信息传播能力是否存在较大差异;④公共图书馆公众服务的不同分类主题的信息传播能力存在多大差异,以及各主题下的传播特征是什么。希望帮助广大图书馆同仁厘清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公众服务现状,同时也可以为应对以后出现的类似危机提供经验依据。

2 研究过程

2.1 研究样本选取

笔者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经过调研(调研日期为2020年4月18日)共有31所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开通了32个微信公众平台(港澳台省级图书馆没有开通微信公众平台),其中浙江图书馆既有订阅号又有服务号,在此将两号的数据合并统计。

经过对这些微信公众平台中推送信息的研读,第一次出现有关新冠疫情的信息是2020年01月21日12点30分,由湖南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因此将研究的时段定为2020年01月21日到2020年04月08日,之所以选择2020年04月08日作为研究的截止日期是因为04月08日武汉解封,这标志着中国国内抗疫取得了决定性的阶段胜利[2]。

2.2 样本数据采集和筛选

在手机微信中搜索并关注这32个微信公众平台,之后基于Python语言利用网页微信爬虫方法采 集2020年01月21日至2020年04月08日期间公众平台的推送信息,此次采集的时间为2020年4月15日。共采集到3479条推送信息,采集推送信息的字段标签为标题、url链接、阅读量、在看数、推送公众号、推送账号名、推送时间、是否原创。将这些数据以字典格式存储在非关系数据库Mongo DB里以备后用。

在抗击疫情数据的选择上笔者判断数据提取完全的标准是在未被检索命中的推送信息中随机抽取10篇信息,阅读后如果均不涉及此次疫情就认为查全,不断尝试后最终找到推送信息标题字段包含“新型肺炎”“COVID-19”“新型冠状”“新冠”“疫”“病毒”“通知”“通告”“公告”“门诊”“医”“口罩”“防护”的推送信息1640篇,之后逐篇阅读(与后面的推送信息主题分类同步进行)后去除3篇,图1是1637篇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在Mongo DB数据库里的可视化截图。

图1 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在mongo DB数据库可视化后截图

2.3 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的数据分析

在数据分析阶段,首先考察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以7天为一个周期的平均推送信息次数,即将所有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一个周期内推文数相加,之后除以7天(一个周期);考察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以7天为一个周期的平均阅读数,即将所有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的一个周期内阅读数量相加,之后除以7天(一个周期);考察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以7天为一个周期的平均在看数,即将所有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的一个周期内的在看数相加,之后除以7天(一个周期)。之所以选择7天为一个周期是为了使时间序列分析数据更加平稳,同时7天为一个周期符合工作的周期性规律。

其次,采用逐篇阅读分析的方法对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进行分类。借鉴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3],一边阅读推送信息一边总结主题(编码),从下而上的归纳后最终形成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的7个主题。

再次,选用国内权威新媒体指数发布者─清博大数据平台中微信传播指数WCI(V12.0)的算法公式(1)[4]计算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指数。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 抗击疫情期间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数据统计

图2为微信公众平台中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的7日平均发布数、阅读数、在看数统计情况,图中横坐标时间点对应的纵坐标值代表以此时间为起点一个周期(7天)内推送抗击疫情相关信息数量的7天平均值、阅读数量7天平均值、在看数量7天平均值。7日平均发布数的变化可以衡量公共图书馆发布抗击疫情相关文章的活跃度变化,从2020年01月21日12点30分由湖南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的第一篇推文“新型冠状病毒来了,你还不了解它吗?”开始的第一个周期内公共图书馆发布抗击疫情相关推文的活跃度较低,究其原因为第一个周期是除夕前三天到大年初三,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假期。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1月20日才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1号公告[3],很多疫情相关权威信息并没正式发布。从2020年1月28日的第二个周期开始公共图书馆发布抗击疫情相关信息的活跃度开始上升,到第三个周期达到顶峰,此阶段在极短的时间内武汉建成了火神山与雷神山两所传染病专科医院,提供了针对严重危重症状患者的大于2500张病床,方舱医院也提供了针对轻微症状确诊患者的大于1.3万张病床。之后在较高活跃水平维持3个周期,在此阶段,武汉每日诊断测试的能力进一步增加到约2万例。2020年3月3日后的5个周期公共图书馆发布抗击疫情相关信息的活跃度开始平稳下降,此阶段我国的抗击疫情相继取得阶段性胜利,最后一家方舱医院于3月10日关闭,4月8日武汉解封。由7日平均发布数变化来看,公共图书馆发布抗击疫情相关信息的活跃度与此次疫情进展基本同步。

阅读数量7天平均值的变化可以衡量用户接受信息变化情况。可以看出,在发布抗击疫情相关信息初期,用户的阅读量是最大的,之后快速出现回落,最后在底部平稳持续形成长尾,这符合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规律。在3月17日为起点的那个周期阅读量出现回升是因为在此期间很多图书馆部分开放,开馆信息产生很大的阅读量。

在看数量7天平均值的变化可以衡量用户信息分享意愿强度的变化。可以看出,在看数量7天平均值的变化和阅读数量7天平均值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在2020年1月28日为起点的第二个周期用户的在看数量7天平均值达到峰值,证明了用户在第一个周期阅读疫情相关信息后在第二个周期大量转发分享,这也符合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规律。在3月17日为起点的那个周期在看数量有较强回升,这也表示了用户对图书馆重新开放的关注度提高,这和用户阅读数的变化相对应。

图2 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的7日平均发布数、阅读数、在看数统计

3.2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抗击疫情相关信息的分类

借鉴质性分析的研究方法,从下而上归纳出抗击疫情期间国内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的7大主题:①图书馆的通知公告;②疫情权威信息传播;③线上资源推介;④疫情相关信息素养教育;⑤图书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⑥有关疫情的评论、感想;⑦实际参与情况报道。具体情况见7大主题说明表1。

根据对抗击疫情期间国内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的分析归纳后可以发现国内公共图书馆提供服务主要是基于线上的,同时线上服务具有多样性。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线上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如“阅读经典,书香战疫”“宅家防疫新姿势,静心听书涨知识”“21天阅读计划——阅读静心,书香战疫”“宅家健身计划——阅读、健身两不误”“朗诵打卡——为爱发声共同战疫”“线上交流,阅读不停歇”“宅在家中无处去,绘本阅读添乐趣”“向老年朋友推荐的优秀出版物”“保姆请不到,老人来不了——宅家带娃不必慌,馆员帮你问大咖”“让爱‘听’得见——疫情防控手语微课堂”“阅读马拉松线上快闪赛”“真人图书馆线上阅读直播活动——疫病传播期间情绪管理与心理调适”“书单推荐|抗击疫情,丰富宅生活”“湖北省图书馆为援鄂医疗队量身定制个性书单”等。这些活动的开展在服务对象上兼顾了少年儿童、老年人、盲人、一线医疗人员,在服务形式上也超越了纸本阅读推广、书单推荐,扩展到了数字阅读推广、社会化阅读、听书推荐、朗读等。

表1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抗击疫情相关信息的7大主题说明

3.3 基于发布与抗击疫情相关信息的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指标统计

表2为2020年1月21日到2020年4月8日期间,发布文章与抗击疫情相关的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标统计,其中WCI*为对比数据,是根据2020年1月21日到2020年4月8日期间,微信公众号所有的推送信息计算出来的WCI。由WCI与WCI*对比可知在抗击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抗疫服务专项工作中,特别是湖北周边抗疫压力较大的几个省份。

对比关于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运营的论文[5-7],笔者发现疫情前运营较好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此次抗疫期间依旧表现出出色的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同时,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能力参差不齐现象没有改变,平均在看数小于10的微信公众平台比比皆是。

3.4 微信公众平台分类主题传播指标统计

表3为微信公众平台中抗疫分类主题传播指标统计,可以看出对抗击疫情的评论、感想可以获得最强的传播影响力,全部推送信息中唯一一条“10W+”信息“2300万无聊的中国网友,凌晨3点给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当监工”就在此主题,该信息是由湖南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原创发布的。此主题涉及题材较多,和用户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联系紧密,绝大多数为转载的热点文章。图书馆通知公告传播能力在其次,分析此主题高阅读数和高在看数的推送信息,无一例外地都是告知图书馆闭馆和开放的信息,此主题推送信息编发虽然简单,但体现了图书馆官方渠道发布图书馆业务信息的重要作用。传播能力排在第三位的主题是疫情权威信息传播,从图书馆传播官方权威信息来源上看,主要转载了中国疾控中心、人民日报、央视网消息、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丁香园等主流媒体和公信自媒体的发布信息。从传播角度看,此主题获得了560427次阅读和3852次分享,

达到了传播疫情权威信息的效果。传播能力排在第四位的主题是图书馆开展的针对此次抗击疫情的线上资源推介,如“湖南图书馆30万册电子书免费送给你”获得了最高的阅读数55847次,“春节宅家不发疯指南——浙江图书馆无边界数字资源服务”获得了21465次阅读数。从推荐数据资源的类型上看,主要有电子书数据库、期刊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科知识库、特色资源数据库、音频数据库、家谱数据库等,值得一提的是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等还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题数字资源,体现了图书馆专业、迅速的信息组织能力。传播能力排在第五位的主题是图书馆开展的各类线上活动,由表4中数据可以看出,此类活动推送信息的数量最大,但是平均阅读数和平均在看数较小,这从侧面看出图书馆开展活动的活跃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受关注度和用户互动较为薄弱。活动关注度较高的有“硬核医生张文宏在战‘疫’前线的寄语手迹入藏上图”“寻找最美阅读者,以‘读’攻毒活动”“童心战‘疫’,为爱发声”“阅读马拉松”“喜马拉雅无限量会员账号免费送”“线上猜灯谜”。信息素养教育主题排名第六,该主题的发送文章数很少,也就是很少有公共图书馆利用抗击疫情时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但从第二高的平均阅读数和最高的平均在看数来看,公众还是需要图书馆发挥其教育功能的。图书馆实际参与疫情防控和捐款捐物主题的传播指数是最低的,但从推送信息内容来看,也表现出图书馆与全国人民一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担当,以及图书馆界“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的情谊。

表2 微信公众号传播指标统计(2020年1月21日-2020年4月8日)

表3 微信公众平台中分类主题传播指标统计

4 研究结论

首先,基于Python语言利用网页爬虫方法采集了31所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的32个微信公众平台的推送信息(研究时段为2020年01月21日-2020年04月08日),并将数据以字典格式存储在mongo DB数据库中。其次,利用循环补充检索词的方法提取涉及此次疫情的推送信息,日期重采样后开展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的发布次数、阅读数、在看数时序统计。再次,依据微信传播指数WCI的算法公式,计算了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指数。最后,采用逐篇阅读分析的方法对抗击疫情相关推送信息进行分类,并设计出分类主题传播指数CTCI算法来探究微信公众平台抗疫分类主题的传播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1)此次疫情属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公共图书馆对于此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反应迅速、高度关注、积极应对,事件发生后公共图书馆发布抗击疫情相关信息的各项监测数据符合突发事件的舆情传播规律。

(2)抗击疫情期间国内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的7大主题包括通知公告、权威信息传播、线上资源推介、信息素养教育、各类线上活动、疫情的评论、感想、实际参与情况报道。反映出国内公共图书馆为抗击疫情,积极主动发挥自身的作用,并通过及时响应行动做了很多工作。

(3)从国内各公共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指数WCI与WCI*对比来看,抗击疫情期间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的工作重心都转移到了抗疫服务专项工作中,疫情前运营较好的微信公众平台在此次抗疫期间依旧表现出出色的公众平台传播影响力。

(4)从微信公众平台分类主题传播指数来看,在抗击疫情期间和用户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联系紧密的推送信息的传播能力较强,图书馆官方发布的权威图书馆业务通知、权威疫情信息的转发、线上资源的推荐也表现出较强的传播效果。抗击疫情相关的线上活动主题推送信息的数量最大,但是平均阅读数和平均在看数较小,这可以从侧面看出图书馆开展活动的活跃度还是很大的,但是受关注度和用户分享较为薄弱。信息素养教育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但是公众对此的需求较为旺盛。

5 研究中的不足与展望

调研虽然以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数据为例,从定量分析的角度厘清了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公共图书馆公共服务情况,但是研究也存在不足。

(1)研究对象为抗击新冠疫情期间的公共图书馆,但是微信公众平台数据只涉及了国内省级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涵盖国内所有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

(2)因为研究数据较少,所以基于LDA模型的推文主题聚类实现效果很差。于是采用逐篇阅读分析的方法,从下而上归纳出抗击疫情期间国内公共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信息的主题。人为分类不免具有主观性,存在误差。

(3)此次调研中很多公共图书馆都有极具创意的针对抗击疫情的图书馆服务案例,篇幅所限无法一一提及,对此深感遗憾。

面对此次疫情,广大图书馆工作人员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体现了图书馆人“信有春风通国祚,愿从滴水济时艰”的家国情怀。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图书馆与国外图书馆在抗击新冠疫情发挥作用的差距,如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本身就是官方权威可靠信息的来源,同时很多美国图书馆承担起了教育者的功能,教育公众如何防护、如何就医、有无疫苗与药物等,甚至有的图书馆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诊断案例的信息组织工作,建立了新冠病毒的学术导航[8]。这凸显了我国图书馆在深度信息情报服务工作上的差距,承认这种现实中存在的差距,并苦练内功、迎头赶上,那下一次突发事件来临我们就会做的更好!

猜你喜欢

抗击公众新冠
新冠疫苗怎么打?
公众号3月热榜
您想知道的新冠疫苗那些事
抗击疫情 我们在一起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齐心人定胜天
——为团结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而作
抗击瘟疫的那些事
公众号5月热榜
宁愿死于新冠,也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