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灰色模型的我国收入贫困线标准预测①

2021-05-15黄康乐李红艳

热带农业工程 2021年1期
关键词:贫困线平均工资最低工资

黄康乐 李红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 上海201620)

贫困是一种对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满足的综合性现象,复合了经济、社会、自然等众多因素于一体,需要从单维度度量贫困转变为以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自然环境等多个维度审视[1]。贫困线是度量贫困的标准,贫困是动态变化的,因此度量贫困的标准也是可变的[2]。党的十九大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提出来,对全党全国人民统一认识、推动扶贫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国家对脱贫工作十分重视,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因此要坚持现行脱贫标准,增加扶贫投入,强化扶贫举措落实,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健全和执行好返贫人口监测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2020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3]”,“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3]”。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脱贫攻坚工作作出指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然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表现出省份间不平衡和区域价格差异较大,同样各地区在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时采用不同标准也导致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研究的结果存在差异[4]。所以综合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潜在数据能有效提高贫困线的精准性[5],例如借助ELES模型[6]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法(ELES)[7]。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达成后,消减相对贫困和收入不平等问题将会是消除全国贫困问题的重点所在,确定更高标准贫困线是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工作[8]。

目前,没有有关运用灰色模型对贫困线进行预测的相关文献。因此,笔者借鉴GM(1,1)灰色模型根据2011~2018年我国收入贫困线的历史数据对收入贫困线进行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趋势模拟仿真,对扶贫资金规划投入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对我国减贫目标的进一步明确有重大现实意义。

1 模型建立

1.1 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统计年鉴没有记载的数据通过各网站上查找比对并进行处理后谨慎选取。我国在1978、2008和2010年3次调整收入贫困线标准。当前使用2010年收入贫困线标准,为保持收入贫困线在不同年份所代表生活水平适当性,国家统计局以农村贫困人群生活消费价格指数为基础对收入贫困线进行时间序列上的调整,得到相应年份的收入贫困线。表1为2011~2018年贫困线标准。

表1 2011~2018年贫困线标准

2.2 模型建立与检验

灰色系统理论作为研究灰色系统建模公式的基础具有系统性、联系性、动态性和小数据的特点[10]。本次运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预测模型GM(1,1)对贫困线进行预测,它是一种常用的灰色动态模型,主要被用来进行中长期预测。该模型通过对部分已知信息进行运算,找到其演化规律从而进行预测。因此笔者通过运用GM(1,1)灰色模型对2011年~2018年我国贫困线进行拟合及预测。GM(1,1)模型建模步骤如下。

2.2.1 构建原始序列

原始数据序列记为X(0):

2.2.2 级比检验

2.2.3 数据变换处理

首先,对原始数据X(0进行累加得到:

其次,构造数据矩阵B及数据向量Y:

2.2.4 使用最小二乘法求解

由此可得最终预测模型为:

2.2.5 后验差检验

为确保该灰色预测模型的精度,所以需要对预测模型公式进行精度检验,对照表2α值与预测时期对照可知,-α≤0.3,因此本数据适宜做中长期预测。

S1=482.428 058 4,S2=94.880 169 12,C=0.196 672 162可得P=1,对照表3可知C≤0.35,P≥0.95,该预测模型预测拟合度等级为好。经过后验差检验可知该GM(1,1)预测模型较为有效,适宜进行中长期预测。

由表1可知,2011~2013年我国贫困线标准一直保持在2 300元/年,国家收入贫困线数据并没有变化,三年以来我国农村的贫困人群生活消费价格指数变化较小。2014年我国贫困线标准提升到2 800元/年,2016~2018年也同样做出了调整。本研究截取2011~2018年的贫困线作为本研究的数据基础。根据预测模型测得2011~2028年中国收入贫困线,并与同年实际数值作比较,预测值准确性为优。根据模型预测2019~2026年贫困线标准的其他具体数据详见表4。从预测结果来看,2019~2026年我国的贫困线持续稳定增长,到2026年达到了6 516.9元。贫困线大体上呈现缓慢增长趋势我国贫困线在未来都会呈现一个有序上涨的状态。2020年我国贫困线逐步上调,贫困救助标准可能会从“保生存”转化为“保基本生活”。

表2 a值与预测时期

表3 拟合精度等级

贫困线标准的高低适当性水平需要与其他指标做对比才可凸显,表5为2011~2018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全国平均最低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对应年度的贫困线标准做对比分析。由图1可知,社会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大致处于相似水平,2012~2014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之上,在2014~2015年中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但低于贫困线和全国平均最低工资的增长率。全国最低工资与贫困线的增长率在2014年同时达到最高点后呈现下降趋势,2015~2018年贫困线的增长率较为平稳的维持在6%左右。2012~2018年全国平均最低工资的最低增长率为1.6%,最高增长率为22.64%浮动幅度较为明显。2015年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率居于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线和全国平均最低工资并一直保持到2018年。需要注意的是2016~2018年贫困线的增长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最低工资的增长率。

表4 基于GM(1,1)模型的贫困线预测值与实际值对比

表5 4种国民生活指标

图1 中国民生活指标增长率对比

3 结论与讨论

3.1 贫困线标准偏低,增长率偏低

贫困线标准从保生存型转变为保基本生活型。本研究结果发现,除2013~2015年贫困线的增长率均高于社会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之外,2015~2018年社会平均工资和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均高于贫困线的增长率。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上升的基础上,保生存的贫困线标准已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基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贫困线标准应该由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生存保障转为保基本涵盖民众吃、穿、住、用、行、育、医等多样化需求的基本生活保障。

最低工资仍需随经济的增长不断上调。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本研究结果发现,2015~2018年社会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高于贫困线和全国平均最低工资的增长率,这表明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贫困线和全国平均最低工资的增长速度。但是2016~2018年全国平均最低工资的增长速度小于贫困线的增长速度,按照当前的增长速度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贫困线标准会超过全国平均最低工资,因此收入处于全国平均最低工资区间内的群体将会逐渐成为贫困人口。当全国平均最低工资低于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标准时,持全国平均最低工资的群体是未来脱贫工作要重点关注的对象。

3.2 提高劳动力素质,预防低收入人口返贫

截止到2018年,贫困线的增长率在全国人均最低工资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之上。因此,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贫困线之下,贫困人口仍然存在。本次选取的全国最低工资标准为该年度各省直辖市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档最低工资标准来计算的,城市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导致全国平均最低工资偏低。通过提高低收入群体的劳动力素质来减少低收入人群,增加该群体的收入。加强贫困人口的精神文明建设,展现教育的长远优势。重视学龄人口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对劳动力进行就业培训提升其务工技能,增加其务工收入,防止收入在贫困线上下徘徊的人口在未来返贫。

3.3 拓宽救助视角,完善救助体系

目前,我国通过居民收入水平的高低识别贫困人口,此种划分方式与我国当前消除绝对贫困的需求相对应。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后中国贫困主要表现为以收入水平划分的相对贫困,和其他形式的贫困,比如城乡二元结构下的贫困、支出型贫困、特殊群体的贫困以及不可预测的风险带来的贫困。因此,我国的救助体系还需在广泛吸取其他国家和地区消除贫困的经验基础上,充分结合我国国情,进一步规划,以覆盖对不同的贫困类型,构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猜你喜欢

贫困线平均工资最低工资
No.6 2021年平均工资出炉
多地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转型期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及治理
贫困线是如何划定的
最低工资和我们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