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三《幻想奏鸣曲“黑土”
——二人转的回忆》的悲剧性阐释
2021-05-15陈昊然
陈昊然
汪立三(1933-2013)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他的音乐创作几乎都集中在钢琴领域。《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是汪立三唯一的一部大型单乐章钢琴奏鸣曲,也是汪立三钢琴作品中除钢琴组曲外最长大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创作始于1981 年,它与汪立三最著名的两部作品《东山魁夷画意》(1979)和《他山集》(1980)归属同一时期①,但此作直到2007 年才最终产出,从1981 到2007 在这横跨的26 年中,汪立三几易其稿②,足可见得他对于这部作品的良苦用心。
《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是汪立三以自身“黑土地”经历为蓝本的带有明显“自传”意味的钢琴作品,此曲诞生的直接原因是美国钢琴家Jeffrey Jacob 的委约,而汪立三“年轻时突如其来的人世变故,而后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都与东北这一特定地域紧密的交织在一起”③,所以笔者以为汪立三内心的“黑土地”情结是他创作这部作品根本原因。
一、“脚步主题”的悲剧性格
此曲材料众多、结构复杂、技法多样,其中最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全曲开头的一个6 音主题,笔者有感于它苍凉、滞重的音乐意象,仿佛是在北大荒一望无际的雪原里踏出的艰难脚步,遂命名为“脚步主题”。
“脚步主题”初现于全曲的第1、2 小节(见谱例1),它仅由6 个单音组成,别无其他(和声或对应声部),它开始于b 音连续3 次的固执敲击,这里的固执重复给人以艰难、执拗之感(亦让人联想到贝多芬的“命运”动机),而后纯四度上行至高点音e,这里上四度跳进具有抗争、斗争的意味,接着大二度下行经过d 音,这里的下行又给人以压抑、叹息之感,最后小三度下行回到b 音,而句末b 音长达5 拍收束,气息绵长给人以无限之回味。整体上看来,“脚步主题”是建立在b 羽调上的,而b 羽调又使人“不得不联想到b 小调,在西方音乐中,b 小调多与“悲剧”的意象相联系(如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舒伯特《第八交响曲》、马勒《第六交响曲》、李斯特《b 小调奏鸣曲》等等)。”④
音高之外,大字一组到大字二组间极低的音区,“Largo”带来的缓慢速度以及“p”要求的较弱力度也从音区、速度和力度这三个方面大大烘托了“脚步主题”的悲剧性,音高之外的这三方面因素共同形成的“合力”对于“脚步主题”悲剧性格的塑造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再从织体上看,“脚步主题”以单音的形式出现,并没有和声或是其他线条相伴,在沉重、悲凉之外又平添一份孤独。综上所述,“脚步主题”具有沉重、苍凉、孤独的悲剧性格。
谱例1
二、“脚步主题”的贯穿发展与悲剧性区域的建立
(一)“脚步主题”的贯穿发展
《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结构上大致可分为6 个部分(见表1),分别是:引子、呈示部、再现部、插部、展开部、尾声,整体上呈现为一个自由的奏鸣曲式。而“脚步主题”在除插部以外的5 个部分里都有不同的形式出现(见表2),那么可认为它在全曲中形成了贯穿发展。整个引子的第一段(1-26 小节)是“脚步主题”的第一次集中出现,不论上方声部如何变化,“脚步主题”始终在低音区反复的缓慢吟唱,给人一种孤独、滞重、艰难的悲怆感。引子的第一段是“脚步主题”建构起来的第一个悲剧性区域。之后“脚步主题”的后三音(e、d、b)做减值下行模进,这样的情况在再现部(120-123 小节)中亦有出现。在呈示部-结束部中“脚步主题”仅仅出现了一句(101-102 小节)它从原来的b 羽调移到了♯a羽调,后三音在时值上也做了缩短的处理。“脚步主题”在尾声的第二、四段中都有出现,在第二段(303-325小节)中,“脚步主题”仍在低音区反复沉吟,但在音高上移到了e 羽调,时值上有所拉长,仿佛是“脚步”的渐行渐远,给人一种孤独、渺远的悲凉感。尾声的第二段是“脚步主题”建构起来的第二个悲剧性区域。在第四段(355-367 小节)中“脚步主题”进一步缩减至4 音e-e-e-a(第360 小节)再加之以极低的音区,极强的力度(第365 小节“ff”)使全曲在一种壮怀激烈的悲壮效果中结束。尾声的第四段是“脚步主题”建构起来的第三个悲剧性区域。
表1
表2
(二)悲剧性区域的建立
但若仅仅以“脚步主题”的贯穿发展来作为全曲悲剧性的唯一论据,这显然有些“势单力薄”,况且“脚步主题”在贯穿发展的过程中,它的悲剧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典型的例子:在40 小节处“脚步主题”的后三音裁截片段由于时值的缩短、速度的加快(见31 小节的accel)、音区的提高,使整个音乐性格变得较为欢快。变性格也是主题在贯穿发展中的一个十分常见的现象,也就是说它要以一个“适宜”的面貌融入到不同区域当下的音乐事件建构中去。
那么对全曲悲剧性建构起到决定性作用的究竟是什么?是由“脚步主题”的连续、集中出现而建立起来的三个悲剧性区域。第一区域位于全曲开头引子的第一段(1-26 小节);第二位区域位于尾声的第二段(303-325小节);第三区域位于尾声的第四段(355-367 小节)。这三个悲剧性区域所具有的四个共同特点使得它们能够赋予全曲悲剧性:首先这三处的“脚步主题”都具有明显的悲剧性格;其次具有悲剧性格的“脚步主题”在区域内的不间断反复出现使得悲剧性在这里得到了不断的强调和深化,并使得区域内的音乐事件都服从于对悲剧性的建构;重要的是,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和体量(三个悲剧性区域加起来已超过60 小节,约占全曲总小节数的六分之一),这也就使得区域内产生的悲剧性足以影响、渗透到区域外,典型的影响方式就是“脚步主题”在全曲中的贯穿发展(尽管中间出现过性格的变化);最后,从整体上看,位于引子的第一区域和位于尾声的第二、三区域它们在结构上形成了悲剧性的首尾呼应,这使得其他音乐内容的表达被前后两头的悲剧性区域牢牢锁于当中,这样的布局使得悲剧性区域既获得了“首因效应”(给听众带来了重要的第一印象),也成为了全曲最后的“结局”,所以由“脚步主题”建立起的三个悲剧性区域是全曲悲剧性的“扛鼎之足”。
当然,悲剧性在这三个区域里也有具体的不同表现:第一区域主要体现为滞重、艰难的悲怆;第二区域主要体现为孤独、渺远的悲凉;第三区域与前两个反差较大,在前两个区域中“脚步主题”及其他声部都以一种较为“理性”的方式向前稳步“行进”,对悲剧性的表达是明确且克制的,而第三区域则是激情式、发作式的爆发,体现为积聚起最后(全曲最后)能量而奋起抗争的悲壮。这三个区域不仅奠定了全曲的悲剧性,它们还从悲怆、悲凉和悲壮这三个不同的侧面丰富了全曲的悲剧性内涵。
三、审美范畴“俚俗”对“悲”的反衬
任何大型作品,其包含的音乐情绪、审美范畴一定是多样的,《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也不例外,但是在多样的音乐情绪和审美范畴中一定有一两个是主要的,此曲中,除了有代表悲剧性的“悲”这一审美范畴之外,“俚俗”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范畴,所以对此曲悲剧性的进一步阐释可以从“悲”和“俚俗”这两个审美范畴的关系入手。
首先,要对这两个审美范畴做一个必要的说明⑤:“悲”和“俚俗”这两个审美范畴有着不同类别归属,“悲”归属于否定性的审美范畴,它来源于原始范畴中的牺牲,“象征着对命运不得不做出的屈从,或是虽经抗争,终归失败的结局”。⑥而“俚俗”归属于肯定性的审美范畴,它来自于原始范畴中的狂欢,“俚俗”的含义多体现为热闹、谐谑、滑稽等,它更具有民俗的性质。
在此曲中,“悲”主要是通过“脚步主题”在全曲中的贯穿发展以及由“脚步主题”的连续出现所建构起的悲剧性区域所展现的(上文已述)。而“俚俗”主要是通过二人转素材的引用与汪立三个性化钢琴语言的结合来表现的,这在主部主题中体现的十分明显(见谱例2),这里汪立三用了二人转“羊调开场舞”⑦的旋律,并通过同主音多调式技法对这一素材做进一步的开掘,他将右手旋律和左手伴奏安排在相同主音的不同调式上:“羊调”的素材建立在右手的♯c 羽调上,左手的音型化伴奏安排在♭D 宫上。这样一来,二者就碰撞出了一种十分新奇且明亮的音响效果⑧。再加之左手节奏型的烘托以及句间三音组(b、d、e 和♯d、e、f)在高音区的“堵空”,这段音乐已然具有欢乐活泼、诙谐幽默的格调,使得“俚俗”这一审美范畴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
谱例2
此曲中“俚俗”的表达更侧重于写实,即对于东北民俗文化的表现,对过去那段岁月中美好事物的回忆,正如汪立三在作品前的题诗所言:“淡忘了那风那雪那艰苦,也忘不了原野上那唱腔和锣鼓”⑨,但从整体上看,“俚俗”的段落都被安插在“过程中”(呈示部-主部、再现部-主部以及插部),而长大的悲剧性区域则被安置在全曲的一头一尾(引子和尾声),这样的布局,真正意欲着力强调的并不是民俗文化的展示抑或是喧闹的场景铺陈,因为它们作为“过程”都终将逝去,而个体的孤独与命运的无常所带来的“悲“既是开始又是末了——正如在引子和尾声里“脚步主题”的如是说。所以在《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中“悲”与“俚俗”关系是以“俚俗”来反衬“悲”,“俚俗”部分愈加欢乐、喧闹,头尾的悲剧性区域便会被愈加的凸显,整体上的对比反差就更大,戏剧性、悲剧性的感染力就愈强。
结 语
《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中“脚步主题”的贯穿发展是勾连起全曲悲剧性的重要线索,由“脚步主题”在引子和尾声中的三次集中出现所建构起来的悲剧性区域是全曲具有悲剧性的重要确据。从审美范畴的角度来看,此曲中的“脚步主题”与二人转素材分别是审美范畴“悲”与“俚俗”的具体体现,引子和尾声中长大的悲剧性区域使得全曲的始末都笼罩在审美范畴“悲”的阴影之下,而“俚俗”却无力突破“悲”的前后夹持,它仅作为“经过性”音响的叙事与之形成对比,这样的对比则产生了一种以“俚俗”来反衬“悲”的艺术效果。所以此曲在通过西方现代技法表现中国民俗文化的同时,更深一层的立意则是作曲家结合自身“黑土地”经历来表达的一种对个体与命运、苦难与欢乐之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注释:
① 张奕明博士将1979 年到1981 这三年称为汪立三创作的“井喷期”,这一时期汪立三共“喷出”四部作品,除了上文提到的三部外,还有一部是汪立三唯一的十二音作品《李贺诗意二首》。
② 这26 年间汪立三对这部作品究竟做了多少次修改已不得而知,但目前可以确定至少存在这两个版本:1981 年的《二人转的回忆》和2002 年的《黑土》。
③ 陈昊然.1980 年及其后的汪立三钢琴作品研究——以《李贺诗意二首》、《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先知集》为例[D].上海音乐学院,2019:62.
④ 同③,第73 页。
⑤ 林华.音乐审美心里学教程(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368-373.
⑥ 林华.音乐审美与民族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1:409.
⑦ 参看张奕明:《寻找汪立三——汪立三评传》(未出版)。
⑧ 汪立三在《多调性管窥》(未发表)一文中将这个片段作为“明亮的例”。
⑨ 童道锦,王秦雁.汪立三钢琴作品选[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87,《幻想奏鸣曲“黑土”——二人转的回忆》前的题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