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舞蹈作品《活着1937》中的舞蹈形象

2021-05-14丁天配

锦绣·上旬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动作情感

丁天配

摘要:舞蹈作品《活着1937》立足于革命历史生活,提炼出精准的人物形象舞蹈语汇。作品以受迫害的女性为出发点,通过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角色的塑造,再现了中国女性的坚韧和不屈。

关键词:舞蹈形象;动作;情感

《活着1937》是一个富有现实主义的革命历史题材的红色舞蹈作品,其是围绕 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背景下进行立意创作。从女性的视角弘扬革命精神,充分挖掘人性深度,反应民族的不屈。

一、创作背景

社会生活是舞蹈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舞蹈作品《活着1937》就是对于真实历史的写照,“舞蹈和其他所有艺术一样,最终目的都是想要瞬间引起人的情感共鸣。”刘学刚老师曾表示说,去年“九一八事变”纪念日,他看到一部抗战纪录片,慰安妇幸存者的自述让他的眼泪抑制不住地往下掉,他想这就是自己想表达的“活着”。他想要排一個反映民族不屈精神的红色舞蹈,但焦点要跳出战场,去表现那个时代的平凡人,因此有了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

二、同频共振:情感是舞蹈的灵魂

舞蹈的创作来源于现实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活着”这个名字就代表了其最深刻的涵义,她们用鲜血和坚忍谱写抗战时期的另一曲英雄赞歌,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拯救了母亲和孩子的故事。

(一)“恐惧挣扎”

作品第一部分,舞蹈演员呈现出一个个畏惧惊恐退缩的形象,抱紧自己颤抖的四处张望,一直到23名舞蹈演员铺满整个舞台,场面悲壮。作品中呈现大量背手锁住身体的动作,肉体和灵魂的折磨,仿佛无法挣脱的枷锁。

(二)“团结抗争”

第二部分,在女学生遭受迫害时,演员的眼神中有着对恐惧的蔓延感,在音乐收紧时所有人目光向前集中,眼神变得极为犀利,充满着仇恨。家国仇恨、誓死拼命的决心是在这一刻通过眼神向观众传递的。

(三)“誓死守护”

第三部分,当母亲抱着婴儿出现时,音乐变得沉重,灯光快速闪烁并模拟机枪的声音,所有演员被枪击后痛苦的抖动身体,却又在几秒后瞬间定格不动,然后缓缓倒下。这种留白的处理更能够牵动观众的情绪,这短暂的三秒定格,所有人的心都是吊着的。

就是这些普通的中国女人,这些战场外的牺牲品,即使备受摧残,仍在用生命与敌人抗争,誓死保护襁褓里的婴儿……这些女人的命运就是当时中华民族的命运,被托起的孩子就是人们绝望中的希望。

三、舞蹈演员对于舞蹈形象的塑造

舞蹈形象是一种直观的、动态性的形象,是可以被人所感知的、不断流动状态下的形象。而舞蹈演员在舞蹈作品的创作和传达过程中既是舞蹈美的创造者又是舞蹈形象的呈现者,是让观众获得美的享受的中心环节。舞蹈演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更要能够理解编导的创作构思,要对人物形象有着精准的把握以及想象力。

作品《活着1937》从女性的角度切入,在角色的选取上选择了“小女孩”、“学生”、“妇女”、“母亲”四个人生中不同阶段的女性形象,其中“学生”和“母亲”是主要角色。

“学生”:演员身着学生装,衣服上解开了一个盘扣,脖子和腿上涂抹着血迹,看似邋遢混乱,其实精心设置,充满了故事细节。很多动作是来源于真实生活化的行为动作,特别是“躺地开胯抖手抖脚”的动作,动作的幅度逐渐加快又逐渐变缓,情绪从惊恐到无助又到最后的绝望。“颤抖着揪住衣领的手”、“受辱扭曲的身体”以及“无力垂放的胳膊”,无不体现了女学生在遭受迫害后的情景,她是那个时期女性的缩影,她们所遭受的迫害与蹂躏,都是对历史最真实的写照。

“母亲”:母亲以曲线的方式快步出场,“三步一停”的冲向前,快速且急促。“三步蹲退”是敌人步步的紧逼使得母亲压低身子,继而紧紧的抱着婴儿。佝偻的身体、守护婴儿紧张恐惧的逃跑,一个母亲的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所有人为了保护襁褓里的婴儿倒下了,一声“尖叫”将整个舞蹈的情绪推向了高潮,那是国仇家恨的痛,那是民族的不屈不挠。“托起婴儿”孩子代表着希望,孩子被托起了,就代表着绝望中带着希望。母亲抱着孩子一步步走向远方,那是她们生命的延续,是民族的未来。

《活着1937》反映的是内心情感,表现的是现实主义内涵美,是内涵美和形式美的结合。这些演员的样子虽然丑,但是美到了骨子里。她们依靠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表达作品情感,借助于此类“无声”的动作来演绎情感丰富的生命。作品中演员深入现实生活,提炼生活动作,抓住内心情感。让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真实而立体,也让观众与表演者产生共鸣。

四、结语

舞蹈作品《活着1937》是当年中国人民八年抗战的时代缩影,是对革命先辈的缅怀,再现了女性同胞奋起反击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编导以不同的视角立意为切入点进行新的创作,更加凸显时代精神,带来新的启示。作品中通过舞蹈形象引发观众与舞者情感的共鸣,她们是战场外的牺牲品,更是中国人,这种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弘扬和传承。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14(01)16-17.

[2]苑雯.论舞蹈中人物形象的设计与塑造[D].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19(06).

[3]刘学刚.现实题材舞蹈创作的理念分析——以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群舞《活着 1937》为例[J].艺术评鉴2018年21期.

[4]杜思宇.浅析《我等你》中舞蹈形象的塑造方法[J].戏剧之家.2019年04期.

猜你喜欢

动作情感
下一个动作
情感
台上
画动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冲动购物源于情感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
Aetion(动作)
让孩子把情感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