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牡丹亭》的前世今生
2021-05-14韩小蕾
韩小蕾
被誉为“百戏之祖”的昆曲至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诞生于明清时期经济发达、富裕繁华的江南地区。明朝嘉靖年间,戏曲音乐家魏良辅等人在昆山腔的基础上,汇集南北曲的优点,增加了筝、阮及提琴等新乐器,改创了新的“昆腔”,时称“水磨调”。后来戏曲家梁辰鱼根据改革后的昆腔创作了《浣纱记》,使得原本只能清唱的昆曲有了故事、人物、情节,从此昆曲基本形成,并凭借其细腻华美的神韵迎合了士大夫阶层的审美情趣,逐渐传播开来,在明中后期得到迅猛发展[1]。昆曲的兴起与盛行促进了新剧的创作,出现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汤显祖的《牡丹亭》可谓应运而生。
万历二十六年,汤显祖在家中创作完成了戏剧《牡丹亭》。汤显祖取材话本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将主题加以提炼,使《牡丹亭》极富浪漫主义气息和人文思想蕴含。全剧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歌颂了杜丽娘争取爱情自由的斗争,具有浓厚的反封建色彩。[2]虽然一开始《牡丹亭》并非为昆曲所作,但随着昆曲的发展和传播,不少苏州的家班以昆曲演出《牡丹亭》,逐渐成为经常被民间搬上舞台的剧目之一。到明末,《牡丹亭》已经成为名噪天下的戏剧。
清朝和民国时期,京剧逐渐成为戏曲界的明星,加之舶来的西洋电影和话剧的冲击,昆曲慢慢走下神坛,甚至濒临绝境。有“百戏之母”之称的昆曲从兴起到繁荣再到衰微,还在以自己空前的艺术成就影响着以京剧为代表的各类声腔,滋养着其他剧种的发展和成熟。传统的昆曲虽然经典而完美,但是由于审美疲劳已经无法吸引人们的注意了,需要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
即使在昆曲衰微的时候,中国的老艺术家们也没有放弃昆曲。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梅兰芳、白云生等艺术家以不同的方式传承昆曲艺术,尤其是1956年浙江昆剧团的《十五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轰动效应后,昆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960年1月,梅兰芳先生积极配合北京电影制片厂,与素有“昆曲大王”之称的俞振飞及梅派传人言慧珠共同完成了昆曲电影《游园惊梦》的录制[3],这就为传统的昆曲增加了一种现代的新形式,从舞台走向银幕。而且在这部影片中,梅兰芳大师也给传统的昆曲融入了很多京剧的特色,整部影片充满京昆音乐的韵味。1985年,南京电影制片厂录制了昆曲电影《牡丹亭(节选)》[4],而在这部影片中,该片的音乐创作人在对传统唱腔的整理和配乐的创作,以及配曲手法和乐队建设两大方面上都做出了新的改变。1997年《牡丹亭》还被拍成了电视剧,从银幕走向千家万户的电视屏幕。
上世纪末《牡丹亭》的演出热潮首先开始于美国导演彼得·塞勒斯指导的歌舞剧《牡丹亭》和旅美华裔陈士争导演的传奇《牡丹亭》。相较于国内传统的昆曲演出,这两个版本都将昆曲作为一种舞台艺术,对包括昆曲在内的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拼接、呈现,形成一种全新的舞台风貌[5]。比如在塞氏的《牡丹亭》种就分别用昆曲、现代舞、话剧、歌剧、通俗音乐来讲述剧情,风格迥异,令人新奇。
想来近些年最为人熟知的应该就是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2004年,由台湾著名学者白先勇先生策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内地成功上演,使观看《牡丹亭》成为一种时尚。青春版的演员全部由年轻演员担任,从“小兰花”班中挑选,而且把歌剧的音乐创作技法用到了戏曲音乐中,舞美设计也与现代接轨,坚持“古典为体,现代为用”的原则[6]。总之,青春版《牡丹亭》既尊重原著,又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其进行有益探索。为什么青春版《牡丹亭》有如此大的影响呢?昆曲本身就极美,无论是扮相、唱词还是唱腔,意境悠远,而青春版《牡丹亭》更是将这种古典美用现代舞台艺术相结合,更好的予以展示,吸引了年轻人。北京晨报有一篇报道说:“《牡丹亭》使昆曲的观众群体年龄下降了30岁。”打破了年轻人很难接受传统戏剧的惯例。
2008年昆曲《牡丹亭》又以皇家粮仓厅堂版形式再次登场,这是件“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完美结合”的精美作品,是名副其实的“雅集“[7]。厅堂版以“文化复归”为口号,采用的昆曲家班的演出形式打破了横亘在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第四面墙”,两者近距离接触,“暗香迫在眉睫”。如果说青春版的艺术手法是古典的,那么厅堂版的则颇具新古典的意味[8]。
虽然随着《牡丹亭》的复兴,出现了一波昆曲热,但昆曲依然面临着危机。青春版、厅堂版等《牡丹亭》能获得如此成功,媒体对它的宣传也是原因之一。其中看戏是出于好奇还是真正的热爱都值得让人思考。对此南京大学戏曲研究专家俞教授也表达了相同的忧虑[9]。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青春版《牡丹亭》缺少传统昆曲的韵味,但不能否认的是它确实在传统昆曲的基础上加入很多现代元素,倘若仍按照传统的昆曲表演,《牡丹亭》是否还有今天的影响呢?所以我们必须要承认青春版、厅堂版《牡丹亭》取得的成功,认识到为昆曲引入新鲜血液的重要性。昆曲在剧本、表演、音乐等方面都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它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质就在于婉转悠扬、细腻绵软的声腔,所以我们必须保护独特的昆腔声腔系统。同时,昆曲是活的艺术,需要人来传承,这就要求培养出色的演员。其次,我们应当利用一切现代传媒手段推广昆曲以培养昆曲观众,尤其是吸引年轻一代的兴趣。
昆曲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的艺术价值正被越来越多的人发现,并且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我对昆曲的兴趣也是从观看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当时一下就被演员的扮相、唱腔的优美、唱词的典雅以及场景的布局深深吸引,然后就开始陆陆续续观看了很多昆曲的经典片段,比如《西厢记》、《占花魁》、《孽海记》、《狮吼记》等,其中我最喜欢朱何吉和李文文版的《思凡》、《下山》以及曾杰和胡娉版的《狮吼记》,因为这两个曲目的情节充满趣味,而且展示了明代市民们对自由恋爱和男女平等的开放的思想观念。慢慢地,我不止看当下年轻演员的表演,也开始搜索一些经典版本来看,而且不止昆曲,京剧、豫剧等其他剧种也成为我的心头爱。我日益发现传统戏剧的巨大魅力。
通过《牡丹亭》的发展,我们可以感受昆曲的魅力,了解昆曲的历史,体会昆曲发展的成功与困境,从而为传承昆曲贡献一份力量。
注释
[1] 程晶:《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P2~4。
[2]刘明澜:《论昆曲<牡丹亭>音乐》,《音乐艺术》1986年02期,P5。
[3]于捷:《异曲同工各春秋——试论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近百年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P29~31。
[4]于捷:《异曲同工各春秋——试论昆曲<牡丹亭·游园惊梦>近百年音乐的发展与变化》,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P34。
[5]程晶:《昆曲<牡丹亭>的审美文化透视》,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P38~40。
[6]李砚:《昆曲<牡丹亭>音乐研究——兼谈青春版<牡丹亭>》,天津音樂学院,2007年,P42~43。
[7]董海燕、黄红平:《从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到厅堂版昆曲<牡丹亭>》,《大众文艺》2009年24期,P75。
[8]王臻青:《三勘昆曲<牡丹亭>》,《中国戏剧》2007年07期,P31。
[9]薛庆元:《青春版<牡丹亭>寻找昆曲复活之路》,《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5月30日第A04版,P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