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题驱动教学法培养学生思维力
2021-05-14付凤英
付凤英
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精心设计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以问题作为支架驱动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探究呢?笔者以前对于问题驱动的理解较为肤浅,以为是以简单的问题来驱动学生理解文本,从而通过满堂问的方式把学生的思维抓住。实则不然,问题驱动是教师在个性化文本解读的基础上,通过有价值的问题设置,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深度对话,以问题促进学生思考从而提升其素养。
教师应以问题驾驭和驱动课堂教学,让问题成为撬动文本的支点,引领学生寻知求索;让问题成为撬动学生思维的支点,学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
一、还原比较,于矛盾中以问题为驱动
语文教学任务之一是教会学生阅读,但当前的阅读分析呈现出了用共性掩盖个性、同一取代差异的现象,导致学生思维僵化,面对文本问题,往往易陷入条件反射般的贴标签式的答题方式。如对使用比喻修辞的句子进行赏析时,学生能够马上分析出生动形象的本体特征,但这样的回答实际上是没有深入分析、没有抓住比喻的个性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既定话语体系的圈子,从具体语境入手进行个性分析。
那么,教师如何引导个性分析呢?我们可以借福建师范大学孙绍振先生的文本解读方法“还原法”来设置课堂问题,解读文本时“还原了,有了矛盾,就可能进入分析”,在常理处还原,设置问题。
还原事物本来的状态、环境、艺术感觉、情感逻辑,根据文本的内容,与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矛盾处,设置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并进行深度思考,培养学生的思维力,产生裂变,增加课堂的深度。
在《老王》一文中,由于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特殊时代,距离现在久远,自然会有距离感与陌生感。于是,教师首先还原当时的社会现状:在那样的年代,钱媛去看望自己的父母都需要先揭发一张大字报,才能匆匆看一眼双亲;在那样的年代,能够保持做人的本色,何其艰难啊!其次设置问题,让学生依据文本猜测鸡蛋与香油是怎么来的?大家依据文本揣摩,引导深度思考。有的学生认为鸡蛋和香油是老王买的,但很快被否定,因为在计划经济时代鸡蛋和香油属于奢侈品,贫穷的老王怎么会买得起。所以这应是老王全部的财产,有可能是他散尽家财换取来的,由此学生感受到老王已经把与杨绛的关系升级为家人。学生由他的“我不是要钱”这句话进行思考,依据文本讨论老王想要什么,这种对亲情的渴望呼之欲出。此时,学生对于杨绛“愧怍”二字的分量有着入心的感触。于生活常理处设置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学生的思考深入,向青草更深处漫溯,课堂灵动,学生定会在山花烂漫处品出精彩。
二、补充留白,于留白处以问题为驱动
文学作品往往有“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委婉含蓄的特点,行文中的一些留白,使之“不著一字,尽得风光”。这些留白为解读课文打开了一扇窗,留下了耐人寻味的对话空间。充盈语文空间,绽放生命活力。补白是阅读教学中一种常规教法,补白从培养学生兴趣入手,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以提高学生素养的广度为终极目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文的背景空白处、情感困惑处、理解疑难处、课外延伸处。并在这些地方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在学生阅读时、在学生深入理解感悟时,进行有效的咀嚼字词、涵咏句子、悟段谋篇的问题设置,使学生心求通而达,口欲言而能。学生产生疑问之处就是补白的最佳时机。可以补白心理、动作、场景、对话等,使学生能够探文本无穷意,从而拨云见日。设置问题的本质是思考,教师抓住留白处,以问题为驱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以问题驱动学生的思维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完成教学任务。
如《卖炭翁》一課,透过文字,学生所看到的不仅仅只有卖炭老翁一人。透过他,学生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底层劳动人民,他们也挣扎在“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的生命线上。透过文字,学生可以看到在生活的重压下,底层劳动人民流着辛酸、无奈悲苦的泪水,无不体现着白居易的创作主张。
悲剧的结尾,留白的空间,震撼人心,给读者留下无尽的想象空间,令读者掩卷沉思,唏嘘不已。因此在“挑战作者,补写留白”的环节中,教师是这样设计的:
导入:读透文本,让学生发挥想象,与人物的心灵相通,挑战作者,补写留白。
想象细节,描述镜头。如白发苍苍的两鬓、灰尘满面的脸庞、黑色的十指、褴褛的身上衣等。想象场景,描述镜头。如“南山伐薪烧炭图”“风雪夜送碳图”等。想象心情,描述镜头。如“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等,想象老翁问答时的心情,以及卖炭翁被掠夺之后的心情又是怎样?
学生分组完成,描述镜头。交流分享,师生做点评。
借助补白手法,引导学生慢慢走进了卖炭老翁的内心,此时的文字是有温度与深度的,学生通过补白走进卖炭老翁的世界。借助补白问题驱动,学生的感悟在想象的过程中得以丰满,学生的思维力得以提升。
三、聚焦文眼,于关键处以问题为驱动
教师课堂提问的要点之一是结合文本和学生需要的关键问题,在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的点上提问。教师抓住关键问题打开突破口,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选准角度进行引导点拨,设计有针对性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内容,抓住文章文眼,抓住学生不易理解的重难点设计问题,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全篇,于文本的紧要之处,找到关键问题的所在,可以达到四两拨千斤的功效。
一篇文章往往都有体现其中心思想的点睛之笔,这是阅读教材中的题眼,或显于题目、或露于段首、或藏于文中、或隐于文尾。这需要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找准文本的重难点,将文本的重难点化解为问题驱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拓展广度、延伸深度、凸显精度、设置坡度,让学生的思维奔泻而出。以问题驱动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阅读不仅仅停留在挖掘文本的价值和内涵的“表面”。打破阅读的预设,以问题为石,叩起深层次阅读之门。以问激思,开凿出思维发展的隧道,让学生拨开云雾,跨越误区,找寻明澈的天空。
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诗人悲天悯人,在苦难的沼泽中艰难跋涉,孤苦无依的杜甫站在凄风苦雨中,一声声叹息穿透时空,时至今日我们都感受到诗人的郁结。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抓住“叹息”一词,设置主问题:杜甫“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在这段中“叹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又“叹息”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圈点勾画,画出体现“叹息”的词句,学写旁批,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研讨,评诗,感受诗人的情感。
这声声叹息,让学生触摸到诗人的情感。诗人以天下苍生为己任,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历史最强音。在声声叹息中,诗人饥溺为怀,许身社稷,兼济天下的博大胸怀,让人敬仰。
语文是生活的,在字里行间。语文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种本领,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传承。阅读应是思维的主动创新,而非简单的被动接纳。问题驱动引领学生浅吟低唱,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搭建沟通桥梁,挖掘文本深度,拓展知识广度,增加课堂厚度。
(责任编辑 焦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