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价值阐释的上海民生码头的保护和利用

2021-05-14张怡欣

工业建筑 2021年1期
关键词:筒仓遗产码头

侯 实 付 涌 张怡欣 王 进

(1.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上海 200433; 2.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 上海 200041; 3.上海光明泗泾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201601)

我国近代工业体系建立晚,且与民族独立、国家工业化等历史事件紧密联系,因此,保留下来的工业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但目前的工业遗产保护更注重既有工业建筑的保留、改造和利用,对工业遗产历史的、科学的、社会的价值研究还不充分,其核心价值往往并未得到有效保护、展示和传播。

1 工业遗产保护中的价值阐释问题

中国工业遗产概念的提出比较晚,没有经历“工业考古”探寻工业遗存价值的研究阶段,直接进入了“工业遗产”的保护阶段[1]。由此带来的问题在于当前对工业遗产的价值评估多集中在工业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等方面,有很多研究将保护对象直接界定为“工业建筑遗产”,而非“工业遗产”,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重视建筑之外的其他遗产价值,并将对应的价值要素作为保护和展示的核心。

《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早已明确提出工业遗产的价值包括“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2]。但往往对工业遗产“科技的”或“科学的”价值研究不足,尤其缺乏对“归属于科技史的产品和生产技术”[2]的深入研究,这需要工艺流程和工业技术史方面专家的参与。而对“社会的”价值研究,则因我国工业遗产大多与近代以来的民族独立、国家工业化等历史进程密切相关,需要从历史和社会发展等多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还要面对如何准确评价众多被殖民时期遗留的工业遗产等问题,这些都是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中最欠缺的。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工业遗产保护也起步较早。2000年,对M50工业园区的保留和利用开启了“利用工业用地发展创新产业园的探索,在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的‘三个不变’政策下实现工业转型”[3],但其本质是在城市快速扩张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在现有土地制度下对存量工业建筑的二次开发和利用。虽然客观上保留了一批尚未列入保护名录的工业建筑遗存,保存了城市历史风貌,但其中能真正深入挖掘工业遗产价值内涵,保留好各类工业价值要素,并做好价值阐释和展示的案例较少,大多数只是以“工业遗产”之名来获取政策的支持。这种“工业旧房改造”的模式是否算得上真正的工业遗产保护,还值得商榷。

工业建筑遗存无论其规模多么宏大,形态多么复杂,空间多么丰富,最初设计的结构、空间、流线、采光、通风、设备、管网等,都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工艺流程是总纲,建筑次之。因此,当工业厂区转变成工业遗产后,如果不深入了解原来的工艺流程,那么对建筑空间和结构的理解也会流于表面。上海工部局宰牲场在改造成1933老场坊创意园后,媒体称其为“混凝土杰作”或“建筑迷宫”,这只是停留在建筑形式的表面认知。作为20世纪30年代世界上最先进的多层宰牲场(图1),无论是无梁楼盖混凝土结构、外方内圆的空间,还是复杂的坡道和天桥、立面的混凝土装饰花格,无一不是为高效而安全的宰牲流程服务的,体现出对卫生防疫和食品安全的高标准,当时甚至已考虑到“人道屠宰”而设计了坡道和隐蔽的电击空间(图2)。有学者已将该建筑空间与宰牲工艺的关联作了深入研究[4],但现有的利用和展示恰恰错失了作为工业遗产最核心的价值部分。因此,我们在工业遗产价值阐释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图1 工部局的宰牲场内景[4]Fig.1 The interior view of the slaughterhouse,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图2 工部局宰牲场的建筑空间和功能[4]Fig.2 Spaces and functions of the slaughterhouse,Shanghai Municipal council

2 工业遗产价值阐释的理论和实践

工业遗产属于文化遗产的一种类型,遗产价值阐释理论同样有助于思考该如何保护和展示工业遗产。1957年,Freeman Tilden在《解说我们的遗产》中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六条阐释原则。2008年通过的《关于文化遗产地阐释与展示的宪章》强调“在众多保存下来的物质遗存和昔日社会与文明的无形价值的广阔范围中,选择保护什么、如何保护,以及如何向公众展示,这些都是遗产阐释的要素。这些要素体现了各代人对什么是有意义的、什么是重要的,以及为什么要将过去的物质遗存传承于后世等方面的不同见解”[5]。

起源于英国的近代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进程,带来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的爆炸式增长。作为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见证,工业遗产的保护最早可以回溯到18世纪末科技类博物馆对工业机械的“标本”式收藏[6]。到1955年,英国最早提出了工业考古,最初人们对工业遗存价值的认识是因为对“辉煌工业帝国”的怀念;此后,工业考古的调查、研究使工业遗产的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并很快上升到“遗产”的层面[1]。因此,西方的工业遗产保护从一开始就非常关注工业科技方面的价值,以及能激发情感共鸣的社会和精神层面的价值。

从已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来看,重视遗产价值阐释和展示,不仅能更好地传承遗产价值,激发社区活力,还能带来工业遗产旅游的增长。英国铁桥峡谷是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的起源地和象征,已形成一个占地达10 km2,10个工业纪念地和博物馆、285个保护性工业建筑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7](图3)。德国拉姆斯伯格有色金属矿改造成一个追求“原真性”的矿业博物馆,乘坐电梯下到地下矿井,巷道蜿蜒崎岖,经过改装的运送矿石的小火车把游客带到1 000年前工人们采矿的历史画面中,游客能够体验完整的采矿过程[8]。芬兰韦尔拉木材加工和纸板厂保留了工业建筑及所有的设备,并将附属设施改建成博物馆,再现了当时韦尔拉地区的工业生产和民俗[9](图4)。德国阿尔弗雷德法古斯工厂由10座建筑物组成,其风格体现了工业美学,是包豪斯运动的起点和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在修复后,除了用于生产的厂房,还专门对外开辟了一个博物馆区,永久性展览记录本施奈特和格罗皮乌斯划时代的辉煌成就[10]。

图3 英国铁桥峡谷[11]Fig.3 Ironbridge Gorge, UK

图4 芬兰韦尔拉木材加工和纸板厂[12]Fig.4 Verla Groundwood and Board Mill, Finland

3 民生码头的历史演变与遗产化过程

上海民生码头是一处典型的近代工业遗产,位于黄浦江下游南岸,东起洋泾港,西至民生路,沿江岸线长约760 m。前身是建于19世纪90年代的瑞记洋油栈码头,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被英商蓝烟囱轮船公司(Blue Funnel Line)购买,托英商太古洋行建造轮船码头并代为经营管理,也称之为“英商蓝烟囱码头”。民生码头的历史演变大致分为5个时期:

1)1890—1908年。作为瑞记洋油栈码头,但史料甚少,无从考证。

2)1908—1924年,经历两次建造。1910年建成第1、2号两个万吨泊位,在顺岸处建造临时存放、加工货物的仓库,南侧建造用于长久储藏货物的仓库,即现存的269、270、272、273号库,两个泊位之间建有业务楼作为办公区域。1920—1924年建成3、4号两个万吨泊位,又建造了两栋与269、270号库相似的仓库,至今仍保留了一栋267号库。在南侧还建造了别墅群(图5)。

3)1924—1953年,经历多次产权更迭。在1927年的历史地图中,蓝烟囱码头1、2号泊位亦被称为“老太古码头”,3、4号泊位称为“太古码头”。1942年,民生码头被日军所占领,曾改名为“八洲码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恢复“蓝烟囱码头”原名,也被称为“华通码头(Holts wharf)”。1953年,移交上海地方管理,1956年,更名为“民生码头”并延续至今。这一时期建设活动不多,从地图上看,仅在西侧建设了一座顺岸仓库和数栋别墅(图6)。

图5 民生码头保护建筑总平面Fig.5 The site paln of preserved buildings, Minshenglu Matou

a—1923年[13]码头局部; b—1927年[14]码头局部; c—1936年[15]码头局部; d—1948年[16]码头局部。图6 民生码头民国时期的历史变迁Fig.6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inshenglu Matou in the period of ROC

s4)1953—2005年,经过两次升级改造。1974—1975年,将4号泊位改建成上海港当时唯一的散粮机械化筒仓码头,包括4万t筒仓和附属工作楼、灌包房,以及整套半自动化机械装置。1992年,又对民生码头进行了全面改造,将1号泊位(包括洋泾小港)作为以袋装出口大米为主的通用性码头,2号泊位作为散糖进出口码头,3、4号泊位作为大宗散粮进出口专业化码头[17]。拆除了所有顺岸老仓库,在2~4号泊位新建灌包车间,即257~259号库;拆除267号库东侧仓库,新建8万t筒仓以及配套转运站、变电所等辅助建筑,作为进出口的主体泊位,紧邻4万t筒仓处新建6号库作为雨天作业棚(图7)。

a—1979年[16]; b—2014年[18]。图7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生码头的历史变迁Fig.7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Minshenglu Matou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PRC

5)2005年以后的保护、发掘和再利用。由于粮食存储方式的革命性改变,民生码头于2005年停止了仓储的主要功能。在2009年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共有11栋历史建筑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2010年9月,黄浦江沿岸E8、E10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已对民生码头进行功能重构和用地调整,使之与周边共同形成充满活力的城市滨水区。同年,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组织了一次改造更新的国际方案征集活动,历时近两年才形成规划成果。此后,在“民生滨江文化城”的定位下,将整个码头按区域分割为A、B、C、D四个地块,分租给四家商业地产开放商,并分别进行了建筑利用和改造方案设计,以商业开发为主,其中8万t筒仓计划将内部筒体结构全部切割,改造成商业办公综合体,仅保留外立面。

2014年4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核定将“民生码头”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中的“工业建筑及附属物”类别。这次法律身份的获得是自上而下的指定,说明民生码头的价值受到更广泛认可,已转变成了上海这座城市重要的文化遗产。随后,由华建集团历史建筑保护设计院编制了《民生码头文物保护建筑改造细则》,对整个码头每一栋建筑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细致梳理,保护建筑增加到15栋,并针对每幢保护建筑编制了改造细则,将有价值的构筑物也纳入保护范围。民生码头保护级别的提升带来更严格的审批流程,除了C地块已完成改造外,其他的改造方案被搁置。

民生码头从建造之初作为承担运输中转作用的工业设施,转变为需要长期保存并传给后代的文化遗产,这一“遗产化过程”[19]反映了对工业遗产价值认知逐步深入的过程。

4 民生码头作为工业遗产的特征和价值

4.1 码头的特征与价值

民生码头首先是一个码头,而码头建筑以配套的仓储建筑为主。鸦片战争后,上海于1843年开埠,外滩开始修筑驳船码头。仅十年后,中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就由广州转移到上海,上海港很快成为中国第一大港。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轮船航运渐兴,上海港出现第一次筑港高潮,外商在沪竞相建造浮木构趸船码头。1869年,苏伊士运河修通后,与欧洲航行里程大大缩短,促进了上海港航运地位的提高和港口设施的近代化,港区扩展到虹口和浦东,码头逐渐改为铁质趸船码头。在港口与航运的带动下,上海城市外向型经济结构逐渐形成,近代商业、金融业、加工业和公用事业与港口互相促进,同步发展[20]。到19世纪末,上海外贸总值已占全国的53.4%[21]。

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船舶大型化和黄浦江航道条件改善,上海港形成第二次筑港热潮,老码头被兼并扩大,新码头大量建造[20]。“蓝烟囱码头”正是新式码头的代表,采用钢筋混凝土高桩桁架式码头(图8),有4个万吨级泊位,可同时停靠4艘万吨级远洋船(图9),码头上设有3台最早的轨道式移动起重机和升降机。后方共有钢筋混凝土仓库11座,可容货物5万t,还有专用发电设备和自流井,被公认为当时远东首屈一指的新型码头[20]。至抗战之前,上海港已是远东的航运中心,上海发展成为远东金融中心、商业贸易中心和文化中心,也是国内最大的近代工业基地。

图8 民生码头1923年建造历史照片[22]Fig.8 The historical construction photographof Minshenglu Matou in 1923

图9 早期民生码头及顺岸仓库[23]Fig.9 The Minshenglu Matou and coastal warehouses in early years

1972年,在尼克松访华、中日建交等历史背景下,中国重新打开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大门。1973年,周恩来总理提出“三年改变港口面貌”。为适应外贸运输的发展,上海港重新掀起大规模的基础建设[20]。为了提升散粮的装卸速度和码头的吞吐量,1975年,建造了4万t散粮机械化筒仓,并对4号泊位进行改造。

1990年,国务院正式宣布开发浦东,推进了上海港的腾飞。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陆续改造了一大批设施陈旧的老码头。1991年,开始对民生码头损坏严重的4个泊位进行全面改造,拆除上部框架,原来的钢筋混凝土方桩以截除为主,尽量不影响岸坡稳定,新码头采用高桩板梁式宽平台结构[17](图10)。1995年,又新建了8万t散粮机械化筒仓和顺岸灌包车间以及各种附属设施,实现了半自动化的散粮进仓、翻仓、出仓装卸。到1999年,上海港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七位。今天,上海港的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已稳居世界第一。

a—改造前; b—改造后。 图10 民生码头20世纪90年代改造前、后的结构比较[17] mmFig.10 Structure comparisons before and after renovation of Minshenglu Matou in 1990s

民生码头的历史演变进程,是中国百年码头航运史的缩影,也是上海近代历史的一个剪影。从被殖民时代初建时最新式的万吨泊位码头,到经历抗战被日军占领,再到20世纪70年代满足对外贸易开放进行的改造,以及20世纪90年代初配合浦东开发而作的最后一次升级。民生码头的时空演变是与上海城市发展同步的,百年来对上海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繁荣和稳定,人民物资供应的保障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过重要贡献。历史上的黄浦江和苏州河两岸码头林立,但完整保存至今的已屈指可数,民生码头保留了不同时期的建/构筑物、历史档案、文化记忆等,其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4.2 早期仓储建筑的特征和价值

民生码头保留下来的早期建筑有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建造的多幢码头仓库。最早建成的顺岸仓库采用工字钢立柱、连跨的芬克式屋架,屋面和墙体四周开高侧窗,具有欧洲早期工业厂房的特征(图9),但在20世纪90年代改造时被拆除。

1915年后,陆续建造的1幢三层办公建筑——“业务楼”和6幢用于长期储存货物的二~四层的仓库,业务楼和272、273号库是由Davies & Thamas设计,269、270号库由Somers H. Elis设计,稍晚建造的267号库由J. W. Masow设计。这些建筑是上海近代较早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层仓储建筑,受英式建筑风格影响很大,外墙大面积使用红砖作为填充墙,檐口带齿型装饰,业务楼室内还带有精美的装饰。

早期码头仓库的货物装卸主要靠人力,辅以机械,因此,267、269、270号库东、西两侧都设有坡道(图11),272、273号库平行的夹弄内设有公用货运楼梯,后来又搭建了钢筋混凝土坡道,仓库内装有两台升降机,周围安装了防火设备,是上海港内最早使用升降机和防火设备的仓库[19](图12)。这些仓库中结构装饰一体化的加腋梁、手动式拉杆联动钢板窗是当时仓储建筑的一大特色。民生码头早期仓储建筑是当时先进工业仓储建筑的典型代表。

图11 带有坡道的269、270号库[24]Fig.11 The warehouses No.269 & 270 with ramps

4.3 散粮机械化筒仓系统的特征和价值

民生码头在改为散粮进出口港口后,框架结构的仓库已不利于散粮存储,为此建造了4万t筒仓。其内部由3排6列共18个内径为11 m的单仓组成,仓壁均采用当时较为先进的滑模技术,形成了一体化无施工缝的混凝土立面造型。主要装卸机械有设置在码头上的6台岸壁吸扬机、码头与筒仓之间的大型皮带输送机、筒仓底部装有带式运输机及灌绞包机。散粮从船舱由吸扬机起卸开始,经由带式运输机送到圆筒仓库,最后灌包装运,整个操作过程实现了机械化,使工人摆脱了背负肩扛货物上楼的繁重劳动[20]。

图12 带有升降装置的272、273号库[25]Fig.12 The warehouses No.272 & 273 with lifts

后来建造的8万t筒仓则由30个内径为12 m的标准单仓及18个内径为5.14 m的星仓组成,锥体为钢质结构,不易集尘,可留人孔,便于检查和清扫,顶部机房采用框架结构。通过能力为310万t/a,货物小麦占70%,其余为大豆、玉米,筒仓堆存期为9 d。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配置要满足高流量的商业计量、商检、仓储管理等要求,保证运行可靠[26]。利用新建的工作楼作为进库中转,内设有计量斗、容量秤、斗式提升机等,分别通过三个高架廊道与码头中转站、新筒仓、老筒仓相连,各个组成部分内都设有皮带机以运输散粮(图13)。

图13 筒仓码头平面布置[26]Fig.13 The site plan of the silo wharf

筒仓进库流程是在码头用连续式卸船机卸载货物,通过顺岸廊道中的皮带机输送到转运站,进行异物筛分后,经过高架廊道送到工作楼(18 m标高层),经计量系统后垂直提升到顶层,再输送到8万t筒仓储存,或经过架空廊道输送到4万t筒仓储存。出库流程则分为新筒仓和老筒仓,新筒仓通过底层输送机输送到工作楼底层,再通过一条廊道输送到灌包车间内,经过灌绞包秤后出库;老筒仓可以输送到灌包车间包装后出库,也保留了散装出库的生产线(图14)。此外,还有定期翻仓的标准流程。[26]

a—进仓系统; b—出仓系统。图14 筒仓进出仓系统[26]Fig.14 The flow chart of the access system of slios

粮食储存中很多作业区属于G-2级粉尘易爆及火灾危险区域,防止粉尘飞扬和静电引发的爆炸是重中之重。因此,高架廊道、顺岸廊道在输送机和连续式卸船机选型时,都要考虑全封闭输送,防止粉尘外溢。整个筒仓系统还设有19个除尘系统,除尘设备运行与工艺流程连锁,工艺流程起动前除尘系统先启动,工艺流程停止15 min后除尘器才停止运行。除尘设备要具备良好的防静电感应接地功能,配套风机选用防爆型,筒仓每5 m高就设一条明敷钢带,由纵向多条钢带相连并接地[26]。此外,还要考虑消防、给排水、道路堆场、防汛墙等各种因素。

民生码头的筒仓建筑群虽然建造年代并不久远,但现代化的散粮装卸工艺是仓储系统中较为复杂的,结构也是较具工业建筑特色的。我国最早采用钢筋混凝土散粮机械化筒仓系统的是1957年建造的北京东郊粮库筒仓,而民生码头两次码头改造和筒仓系统建造,是自主研发、自主设计和建造的技改项目,不论储存规模、装卸工艺,还是施工技术,在全国乃至亚洲都处于领先。其结构形式、外观风貌(图15)、室内空间(图16)都是由特殊的工艺流程决定的,极具工业美学价值,而卸船机械、输送机械、提升机械、筛分装置,以及计量、除尘、供电、控制、消防、防汛等设备设施,也都是那个时代工业技术发展水平的见证,与之配套的工作楼、转运站、架空廊道、顺岸车间、顺岸廊道、计量楼、塔吊等,均是筒仓系统工业遗产价值的组成部分。由于粮食存储方式的革命性改变,今后已很难再建造这样的仓储建筑群了,因此筒仓系统还具有重要的标本价值。

图15 8万t筒仓、顺岸车间和廊道Fig.15 The 80 000 tons silo, coastal warehouse and corridor

图16 8万t筒仓底层拆除前的出库设备Fig.16 The output equipment in the 80 000 tons silo before being dismantled

4.4 其他特征与价值

上海近代大型工厂和码头均建有配套的住宅区,供高级职员居住的一般称为“大班”住宅。在蓝烟囱码头时期就陆续建有别墅,目前仍保留了3栋建于1920—1924年间的别墅,由英商公和洋行设计,带有德国花园住宅特征,有独栋、双拼、叠拼三种类型,平面格局各不相同,其中1栋还带有外廊式建筑的特征。这些别墅建筑也是工业遗产的组成部分。

民生码头地处黄浦江的黄金水道,自建成以来,一直是上海最重要的码头之一,尤其是筒仓建筑落成后,更是成为浦江沿岸高大而独特的工业码头地标。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已演变成黄浦江两岸独特的工业文化景观。

工业遗产记录了一代代工人和技术人员为之奋斗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情感价值。民生码头自收归国有以来,多次开展技术创新,发明了一些能降低劳动强度的简易装卸机械并在全港推广。在建造筒仓时,曾抽调上百人组建“建港办”,为工程节省资金的同时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因此,民生码头寄托了几代人的情感,人们为之奋斗,追求技术的卓越,享受劳动的光荣,其记忆应被铭记,其精神应该传承。

5 民生码头保护及展示建议

5.1 基于价值阐释的保护及利用建议

2015年,民生码头C地块率先改造成办公和商业空间。269、270号库是两层红砖仓库,20世纪70年代加建第三层,将外墙全部改为水泥砂浆。改造时,一、二层局部剥离出清水砖墙,添加玻璃罩和泛光照明,而加建的三层外墙由更具可识别性的耐候钢板替代,保留了原有的仓库大门、五金件、手动式拉杆联动窗及其滑轮、早期散货装卸的卸货滑道、上海港务局时的墙面标语等历史印记(图17、图18)。

图17 改造成办公楼后的269、270号库Fig.17 Warehouses No.269 & 270 after being transformed to office buildings

图18 改造后的269号库保留的坡道及历史印迹Fig.18 The reformed warehouse No.269 retained original ramps and historical imprints

2017年,民生码头作为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临时主展馆,将8万t筒仓和257号库改造成了展场和演艺场,其中在8万t筒仓的沿江立面增加了悬挑通廊以及逐层上行的自动扶梯,连接筒仓的首层与顶层展示空间。由于时间紧迫,这次改造只利用了部分空间,把更多的可能性留给了未来[27](图19、图20)。

图19 城市空间艺术季改造后的8万t筒仓外观[27]Fig.19 The exterior view of the 80 000 tons silo after being renovated to Shanghai Urban Space Art Season

图20 城市空间艺术季改造后的8万t筒仓内部Fig.20 The interior view of the 80 000 tons silo after being renovated to Shanghai Urban Space Art Season

民生码头已列入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但两栋仓库的改造都没有拘泥于将建筑“修复”到某个特定片段年代的做法,而是根植于工业建筑本身的特征,强调设计美学,让历史与现代形成更具可读性的叠合。此外,以艺术展的方式来激活工业遗产让民生码头获得了更多的关注度,但艺术展之后一切又重归沉寂。

民生码头作为“工业遗产”,而非“工业建筑遗产”,在2005年停止运营到列入保护名录期间,无疑已拆除了大量有价值的设备设施(图21)。散粮机械化筒仓作为一个工业仓储系统,应该包含从码头卸载,到转运、除杂质、计量、提升、入仓,再到翻仓、出仓、灌包等工艺流程,以及配套的除尘、供电、控制、消防、防汛等设备设施。如今除了建筑本体之外,残存的构筑物和遗迹已很少(图22)。在未来的再次保护和利用中,建议深化历史研究,全面评估工业遗产的价值,尤其要重点保护民生码头中能反映上海乃至中国近现代码头、航运与对外贸易历史变迁的遗迹、遗存,保留能反映各个时代码头修筑技术、仓储工艺发展演变的历史痕迹。

图21 8万t筒仓顶层拆除前的进库设备Fig.21 The input equipment in 80 000 tons silo before being dismantled

图22 城市空间艺术季8万t筒仓顶层展览厅Fig.22 The exhibition hall on the top floor of the 80 000 tons soil for Shanghai Urban Space Art Season

5.2 价值阐释与展示建议

“要想使文化遗产保护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在找出保护文化遗产的合理途径和方式之前,首先需要释读和展示我们的遗产。这是使群众理解、尊重,从而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包括工业遗产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过程。”[28]民生码头作为工业遗产的价值阐释还需要多学科参与,尤其是要与熟悉码头航运史、码头管理的专家共同讨论并凝练民生码头的核心价值,在此基础上进行从整体到细节的价值阐释,具体建议如下:

1)可以将民生码头整体作为“开放的码头博物馆”的理念来进行保护和利用开发。随着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等学科的不断发展和交叉融合,博物馆已经突破了传统的馆藏文物范畴,将一个历史街区、历史村镇整体作为没有围墙的博物馆,将有助于系统阐释与呈现厚重而丰富的遗产价值。

2)采用“连点成线”的方式进行工业遗产系统展示。将有价值、可展示的遗存遗迹,通过说明牌、二维码等多种方式进行了点状展示,再按展示主题设计多条文化路径,将各展示点连接起来,在整个园区形成网状的展示系统。

3)建设“百年民生码头”固定陈列展厅(图23),全面阐释其价值。可供展示的内容包括上海码头变迁史、英商蓝烟囱公司航运史、民生码头历史和档案、码头管理制度变迁(包括港口章程,航标、信号、通讯、海事,船员、码头工人的管理等),制作可供演示的散粮机械化筒仓缩小模型,录制码头工人的口述史、采访视频等,充分阐释民生码头历史、科技、建筑、景观、情感等方面的价值,展示背后反映的上海和中国近代以来被殖民、抗战、解放、开放、开发的百年发展史。

图23 作为黄浦江历史文化地标的民生码头[29]Fig.23 The Minshenglu Matou as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landmark of the Huangpu River

6 结束语

工业遗产作为人类工业文明的一种技术成就,一类文化景观,一段共同记忆,是特殊的文化遗产类型,在保护好、利用好的同时,还要深入研究其蕴含的“历史的、科技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的”价值,做好价值阐释和展示,让来访者知晓我们如何从过去走来,以达到纪念、教育、传承的目的。

2019年,民生码头滨江段完成了水岸贯通改造项目,形成了自行车道、跑步道和绿化景观交织的亲水空间,并开放给市民。历经百年演变,民生码头已然成为上海城市水岸地标,希望未来能结合价值阐释进一步提升民生码头整体的历史氛围和遗产价值。

猜你喜欢

筒仓遗产码头
全自动化码头来了
筒仓施工中滑模技术的应用实践探讨
遗产怎么分
千万遗产
前往码头
在码头上钓鱼
立筒仓通风效果的探索
大型筒仓布料与给料设施的应用现状与选型研究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