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X”制度下化工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与探究

2021-05-14朱啟进李玉才刘开明

现代盐化工 2021年2期
关键词:化工课程体系岗位

朱啟进,李玉才,刘开明

(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207)

从2019年开始,我国稳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与以往不同的是,“1+X”制度是在学生获取学历证书的基础上,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技能培养为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以增强其在信息时代的就业创业能力[1]。

“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中由多个课程相互联系建立的整体,课程改革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指标。任何教育教学改革只有深入课程领域才能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而“1+X”证书制度和课程改革的最佳切合点就是课程内容,两者之间存在必然的联系。传统的化工类专业课程体系,往往受到“重理论、轻实践”的束缚,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就业后很难适应市场的变化。在“1+X”制度下,化工专业群课程体系的建设必须以专业对接产业链,以岗位导向为原则,以职业岗位能力培养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全面融合,发挥集群效应,促使专业群更好地发展。

1 化工专业群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根据化工行业市场变化和企业岗位的发展趋势,分析企业岗位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以人才培养对接用人需求、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点,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和企业用人需要,灵活设置专业课程,突出专业的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克服传统的以“学科本位”课程论为主导的课程体系弊端,建立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出发点,瞄准职业岗位实际需要,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较强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的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的具体目标有以下4点:

(1)打破传统的学科强调系统性、完整性的束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重点突出以岗位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课程体系,达到“修德强技”的职业教育目标。

(2)强化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使学生适应职业和岗位的变化,提高就业竞争力。

(3)搭建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融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拓展专业教育渠道,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促使学生全方面地发展。

(4)合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课程的灵活性,使课程结构实现模块化、项目化,在提升课程教学效率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2 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构建策略

拓展化工专业群产业发展链。甘肃能源化工职业学院化学工程系从2016年开始招生,以国家和甘肃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其人才需求为导向,从刚开始的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两个骨干专业,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拓展了3个新专业,现已拥有应用化工技术、煤化工技术、化工装备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工业分析技术等5个专业,建立了较为系统的、完善的、以培养石油化工类高层次人才的专业学科群组。构建的化工类专业群,以应用化工技术为龙头,辐射带动其他专业的建设,紧抓国家煤化工、精细化工、有机化工、工业废水处理等产业,安排专业教师赴国内知名高校及知名企业进修、锻炼、调研,培养专业师资,研究搭建专业群课程体系,涉及甘肃省内、兰州新区化工及其相关产业链。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以单一的职业岗位作为总体培养目标,而课程体系的构建与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脱节、课程的整合和课程体系的构建缺乏对职业素养的培养等问题影响着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1+X”制度下,依据“专业对接产业”的现代职教理论,突破“技术领域相近或专业学科基础相近的相关专业集成”构建专业群的基本范式,直面化工产业融合发展人才现实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结构,以化工技术专业为龙头,集成精细化工、煤化工、化工装备等专业,跨产业融合构建化工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化工专业岗位群课程体系的构建应重点突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立德树人”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就业创业能力,实现“1+X”制度对化工专业培养目标中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融合[1]。

3 专业群课程体系构建思路

在“1+X”制度下,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是从本校或本专业出发进行研究及实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更加新颖的研究视角,全面探索学生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大思政”工作格局,建立化工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改革教学方法,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提出特有的构建框架,达到协同育人的双重目标。

专业课程的设置及建设是化工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关键点,而专业课程的设置就是要正确处理专业群内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本项目在专业群课程体系中的开发流程按照如下模式:劳动力市场调研及分析→职业能力分析→重构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编制→教学分析,如图1所示[2]。

3.1 成立由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开展劳动力市场调研

由企业专家和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进行指导,针对化工行业现状、企业人员结构、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及岗位职责、工作任务等进行分析和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分析本专业毕业生典型的工作任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将工作过程和岗位职责转换成项目课程,对学习项目的教学情境进行设计。

3.2 开展职业能力分析

专业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这一主线,突出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劳动力市场调研为基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找出各专业的共性和差异,确定各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以工作任务作为支撑,围绕每个工作任务下的知识、技能、素养,形成专业领域课程体系。

3.3 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

按照甘肃省“十四五”规划,打造精品产业链,加强化工产业的集群作用,学院确立打造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群,整合煤化工生产技术、精细化工生产技术、化工装备技术3个与应用化工有关的专业,系统建立专业群共享的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市场需求,以能力提升为本位,以专业素养提高为核心,以专业群共享为原则,形成了集知识传授、价值培养、能力提高三位一体的模块化专业群课程体系。具体分为四大模块,分别是基础课共享模块、核心课分立模块、实训课交叉模块和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模块,化工专业群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3.4 搭建“平台+模块”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在模块化结构课程体系下,制定课程标准,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搭建共享课程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以实现资源共建、资源共享,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

在市场经济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课程体系的开发是一个动态和长期的过程,而课程体系的建设绝不是课程的简单调整,还涉及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各个方面。针对化工专业群课程体系的改革,必须要准确把握行业和企业的发展趋势,以工作任务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加强课程内容的针对性,突出应用性和职业能力培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企业将对应用型人才综合能力的要求作为价值取向。

图1 化工课程体系构建流程

图2 化工专业群课程体系

猜你喜欢

化工课程体系岗位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