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理环境差异对洪涝灾害发生及卫勤保障措施的影响
2021-05-14李欣怡邢瑞桐罗勇军
李欣怡,邢瑞桐,陈 郁,罗勇军,谭 超
洪涝灾害作为我国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又是相对多发的自然气象灾害。据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的统计资料显示,近年来,我国洪涝灾害不断、损失惨重,仅2020年6月,全国因洪涝灾害导致3020万人受灾,140人死亡或失踪[1]。此外,各受灾地区灾后普遍存在环境污染、水源污染、食物霉变、细菌滋生、虫媒疾病传播等问题,灾区居民也易出现精神紧张、心情焦虑、抵抗力下降甚至罹患传染病等现象[2]。这些问题正成为威胁灾区居民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的重大隐患。由此可见,洪涝灾害对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生活的影响不容小觑,加大区域洪涝灾害的防治力度、落实有针对性的卫勤保障措施刻不容缓。
目前,关于洪涝灾害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从全国范围、宏观层面来进行相关的探讨分析,具有普遍适用性[3],但是没有充分考虑到各流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然而,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差异导致其灾害衍生的重点问题的不同,其针对性卫勤保障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为有针对性地对我国各大洪涝高发流域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从洪涝灾害高发流域的医学地理特点出发,分析当地洪涝灾害发生的医学地理特点,结合其易发疾病的相关情况,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合理的卫勤保障措施,从而为我国洪涝灾害的卫勤保障工作和疾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的借鉴。
1 洪涝灾害高发区的医学地理特点
我国河流众多,主要包括长江、黄河、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珠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等,各流域因其地理环境特点均存在洪涝灾害发生。但是,与其他河流相比,松辽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更加显著,其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更高;而且,该4大流域多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灾后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更大。因此,笔者着眼于松辽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地理环境,通过分析其差异来总结洪涝灾害发生和卫勤保障措施的相关规律。
1.1 松辽流域的医学地理特点 松辽流域位于中国东北的温带季风区,洪涝多发于春季和夏季。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使流量增加形成春汛,可直接引发洪涝灾害;另外秋冬季节凌汛时常发生,该区域堤身薄弱,也促使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提高。夏季洪涝灾害主要受降水剧增、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地表径流过多影响。
灾后温暖湿润的环境促进病原体的繁殖,加剧疫水污染,民众直接接触、饮用误食疫水或进行涉水活动,均会导致志贺菌感染和痢疾的发生。灾后环境污染严重、疫水肆虐且短时间内人群分布密集,呼吸道病毒和致病菌易滋生,其中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的蔓延导致高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的出现[4];腮腺炎病毒和A群链球菌的传播则导致流行性腮腺炎、猩红热及咽炎、扁桃体炎等疾病的发生[5]。
1.2 黄河流域的医学地理特点 黄河流域位于中国北方的温带季风区,洪涝多发于夏季,此时暴雨多、地表径流量剧增,河流泄洪不及时;同时,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使下游河床淤积抬高至高出两岸地面,形成“地上河”;河水易溃坝而出、加剧洪涝灾害。
灾后尾矿坍塌、溃坝使工业废物能够随洪水实现大范围地流动,造成水源污染、大气污染和土壤污染等问题;另外,废渣通过饮食等途径进入人体,会导致重金属中毒,包括镉中毒、铅中毒、砷中毒、锌中毒。镉中毒引起贫血、肺炎、腹痛腹泻甚至肝肾综合征、死亡;铅中毒引起胃肠痉挛出血、铅肾病及神经系统障碍;砷中毒引起皮肤病、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的急性中毒症状;锌中毒引起胸部紧束感、干咳、头痛、高热、寒战[6]。另外,灾后细菌易滋生,消毒不到位就会增大肠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病的风险,导致肠炎、咽炎和烂脚等疾病;人通过密切接触伴有肠道病毒感染的水源等物质,也易患有急性出血性结膜炎[4]。
1.3 长江流域的医学地理特点 长江流域位于中国南方的亚热带季风区,洪涝多发于夏秋季节,此时降水量多、强度大,地表流量增加,加之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流域面积大,湖泊水位明显升高;另外,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中上游途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势起伏大、水土流失严重,三峡大坝等水利设施在汛期库容压力不断增大、下泄量增多[7],导致下游携沙较多、蓄洪能力明显下降,增大了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
灾后该区域污染严重、疫水流动快且气候湿热,促使病原微生物滋生繁殖,尤以消化道病原菌为甚,从而导致伤寒副伤寒、肠炎腹泻、细菌性痢疾等疾病[8];而且,寄生虫卵尤其是蛔虫卵、吸虫卵易伴随疫水的流动而移动扩散,加剧疾病的传播。灾后当地蚊蝇虫鼠等病媒生物的密度升高也为生物媒介型传染病的扩散提供条件,加剧了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等疾病的感染和传播[4];同时,人的皮肤在被蚊虫叮咬后,也极易诱发皮炎、过敏反应等病症,进一步威胁人体健康。仍需注意的是,灾区人员一旦出现外部创伤,极易感染破伤风梭状杆菌,出现牙关紧闭、角弓反张、肌肉强直性痉挛等破伤风症状,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1.4 珠江流域的医学地理特点 珠江流域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热带季风区,洪涝多发于夏秋季节;该地降水丰富、流域广泛,但珠江的主河道狭窄而支流多、流量大,导致河流泄洪不畅、洪涝灾害易发。另外,夏秋两季该地受太平洋气旋的影响,台风多发且伴有暴雨、风暴潮[9],极大增加了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灾后湿热的环境为病原微生物的繁殖提供条件,尤以珠江水域的微生物“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甚,从而导致多种肠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疾病的发生。另外,由于水域内含产气荚膜梭菌[10]、水域流动性大,居民一旦存在严重创伤,易造成病菌感染,导致气性坏疽甚至组织坏死。除此之外,当地水洼众多,居民在灾后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到疫水,容易出现烂脚等皮肤病,也易通过皮肤感染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导致钩端螺旋体病[4]。
2 洪涝灾害高发区的卫勤保障措施
2.1 松辽流域的卫勤保障措施 消毒灭源方面,以环境和水源为消毒重点,同步开展食物灭菌,做好病原菌繁殖的监控工作以遏制病原菌滋生。疾病预防方面,根据松辽流域的易发疾病,准备腮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切实做好防范工作,减少涉水活动。疾病治疗方面,根据松辽流域的易发疾病,准备青霉素或头孢类抗生素、阿奇霉素、针对流行性腮腺炎的利巴韦林和板蓝根、金银花颗粒等清热解毒的药品,以消炎为主、保证治疗效果。
2.2 黄河流域的卫勤保障措施 消毒灭源方面,通过消毒工作截断病菌传播途径,安全处理建筑废物和灾后废水,清除死角病菌,最大程度上抑制致病菌的繁殖。疾病治疗方面,根据黄河流域的易发疾病,准备针对胃肠病症的甲氧氯普胺注射液、硫酸阿托品注射液、针对铅中毒的依地酸钙奶、针对砷中毒的二巯丙磺钠、针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0.3%~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和眼用凝胶、针对中暑的藿香正气水、氯丙嗪、生理盐水等药物,力求有效治疗灾区的易发疾病。
2.3 长江流域的卫勤保障措施 消毒灭源方面,准备消毒药、杀虫驱蚊药,做好消杀工作,规避感染性疾病(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疫水传播疾病(血吸虫病、钩端螺旋体病)、蚊传疾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疾病预防方面,根据长江流域的易发疾病,准备破伤风疫苗、针对细菌性痢疾的链霉素依赖株活疫苗、乙型脑炎疫苗、防疟药和防霍乱等药物,防患于未然。疾病治疗方面,依据长江流域的洪涝病史,准备针对伤寒副伤寒的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头孢哌酮、针对疟疾的哌喹-青蒿素复合片和氯喹、针对血吸虫病的吡喹酮、双羟萘酸副品红和青蒿琥酯、针对破伤风的人抗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青霉素和甲硝唑、针对皮肤病的凡士林、皮炎平软膏等药物,保障药品的供应,防止疾病恶化。
2.4 珠江流域的卫勤保障措施 消毒灭源方面,应按照规范的消杀流程和要求准备消毒液和灭菌药,同时注意水源和食物的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方面,根据珠江流域的易发疾病,准备针对肠道感染的减毒活疫苗、针对钩体病的钩端螺旋体多价疫苗等预防药物,适当准备各类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以供服用。疾病治疗方面,根据珠江流域的易发疾病,首选青霉素等抗生素,但要特别注意用药量和机体的耐药性;准备气性坏疽多价抗毒素、补充电解质的头孢、氯化钾缓释片、补液盐片等药物,也可以应用高压氧舱法等疗法来提高综合疗效。
3 结论
目前,洪涝灾害仍然是困扰我国的一道难题,灾区的致病情况和救援措施始终需要重视。本研究分别分析了松辽流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医学地理特点及其卫勤保障措施(表1),各流域洪涝灾后中暑等不良反应、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和皮肤病普遍存在,但区域差异依旧明显。长江流域因其特殊的地域环境使其成为诸多传染病的自然疫源地,灾后传染病更容易随着病媒生物的聚集而爆发;珠江流域因其丰富的水域微生物和快速的疫水流动,使病原微生物成为灾后致病的源头;黄河流域明显区别于上述两大流域,主要是其众多工业废物的流动导致疾病和中毒的出现;松辽流域则是以灾后环境中细菌和病毒滋生为主要致病成因。综合4大流域的医学地理特点,本研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卫勤保障措施,既涵盖了针对性的特效药品,又概括了卫勤保障的专项工作,为洪涝灾害的预防、救援和医护提供了方法借鉴。
表1 我国主要流域洪涝灾害的医学地理特点及其卫勤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