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抢抓机遇 务实求变大力推进湖泊渔业高质量发展

2021-05-14谢伟军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湖区湖泊渔业

谢伟军/江苏省高宝邵伯湖渔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2020年,江苏省重点湖泊全面退捕,保护区实行常年禁捕;2021年1月1日起,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湖泊渔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因势而变、趁势而为,实现退捕后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和渔业资源的有序利用,形成环境友好型、生产可持续、发展高质量的新型管理模式已经迫在眉睫。

高宝邵伯湖渔业发展的历史阶段

高宝邵伯湖是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三湖的统称,水域总面积144万亩。湖区渔业历史久远,大体分为三个阶段:自然渔业阶段,1985年以前湖泊渔业以捕捞为主,主要捕捞工具有刺网类、拖网类、张网类、陷阱类、笼壶类等,捕捞品种有四大家鱼、鲌鱼、鲤鱼、鲫鱼、鳊鱼、黄颡鱼、乌鳢、湖鲚、鲹鱼、大银鱼、小银鱼、青虾、白虾等。这个阶段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湖泊自然禀赋,“望天收”是渔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济渔业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放宽政策、加速发展水产业的指示》,确立了“以养殖为主”的发展方针,湖区部分渔民转捕为养,养殖方式主要是圈圩和围网,90年代末湖区养殖面积最高峰约35万亩,2003-2006年,受洪水影响部分养殖户退养还捕,湖区恢复到养、捕各半的局面。部分渔民采取投喂饲料、增加养殖密度等方式提高养殖效益,带来一定程度的水体富营养化。生态渔业阶段,2017-2019年,随着263专项整治和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湖区退养还湖10.8万亩;2019-2020年实施禁捕退捕,全湖江苏境内捕捞渔民全部退出,仅剩余养殖面积19.6万亩,高宝湖渔管办加大投饲性养殖打击力度,严控养殖规模和养殖方式,推广低密度、不投饵养殖模式,养殖品种以滤食蓝绿藻的花白鲢和中华绒螯蟹为主。目前全湖共有5个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计21.4万亩,占全湖总面积的15%,保护区常年禁捕;出口水产品养殖基地2.7万亩,其中河蟹出口基地2万亩、小龙虾出口基地0.7万亩。

高宝邵伯湖渔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

系列政策出台为湖泊生态渔业发展提供了引领。近年来,省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推进现代渔业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江苏现代渔业建设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农业农村部、生态环境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大水面生态渔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亟需大力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促进水域生态、生产和生活协调发展”,这为湖泊渔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高宝邵伯湖作为省内第三大淡水湖,约144万亩水域空间,除保护区和养殖区以外,约100万亩水域具备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的天然优势,是著名的“生态名片”和重要的水产品供应基地。系列政策的出台为探索水域生态保护和渔业生产相协调的大水面生态渔业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基础。

乡村振兴战略为渔业渔村发展注入了活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本质上说,渔业也是农业、渔民也是农民、渔村也是农村,两者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沿湖渔村的振兴发展,离不开湖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以及渔民的生活富裕,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体推进又必将带动沿湖渔村的振兴,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高宝邵伯湖是重要的淡水鱼基地,周边特色渔村及生态产品拥有较好的品牌优势和区域优势,湖区现有“王鲜记”“太明龙虾”等知名品牌和高邮湖大闸蟹等地理标志产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湖区渔业渔村的发展注入了活力。这几年,扬州邗江沿湖村抢抓机遇,创成“国家级最美渔村”,走出了具有渔业特色的发展之路。

地域文化特色为湖区渔业借力发展创造了空间。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覆盖安徽和江苏两省,沿湖七个县(市)区,明确提出的良好湖泊、十大生态中心等系列工程建设,均与湖区治理密切相关。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均和湖泊及渔业密切联系,为湖泊渔业与地方经济共同发展提供了机遇。沿湖地方文化特色为我们借力盘活渔业资源、发掘渔业文化、促进文旅结合,发展具有高宝邵伯湖特色的休闲渔业打开了广阔空间。查干湖冬捕与渔猎文化深度融合,已成为世界著名的渔业特色文化。

推进湖泊渔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面对湖区传统捕捞全面退出、养殖模式探索试验和产业转型的蝶变期,高宝邵伯湖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湖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建两省三市七县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湖泊渔业治理模式,推动湖区渔业高质量融合发展。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目标,紧盯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突出“美”字打造生态湖泊;以程序规范、秩序稳定为目标,推进装备现代化、过程透明化、手段信息化、处罚标准化,突出“强”字打造法治湖泊;以业务智能化,决策高效化为目标,借力新技术、新平台、新手段,突出“高”字打造智慧湖泊;以强管理促和谐、强产业促发展为目标,搭建制度创新平台、政策引领平台、产业转型平台,突出“富”字打造幸福湖泊。重点做好以下“五篇文章”。

规划生态化布局。根据湖泊功能定位和社会发展需要,坚持生态优先,做好湖泊资源调查,充分掌握湖区水质、底质,底栖动物、浮游生物、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资源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合理布局生态修复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限制养殖区、增殖试验区、休闲体验区等功能规划。通过人工鱼巢建设和水草调控手段,完善水体中各层级食物链,增强水生生物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通过增殖放流,发挥以渔净水、以渔养水功能,实现鱼水和谐、鱼水共生;规划适当水域满足文旅体验需求,传承和发展好渔文化。

推广标准化养殖。现存养殖方式因个体经营面积相对较小,网格化布局带来设施投入成本高、环境影响压力大等问题。亟需改变渔民个体围网养殖向集体化、标准化、景观化养殖转变,聚点成面,减少竹篙、围网等设施高密度布设,减少水体污染;根据农业农村部有关精神,发展大水面增殖渔业,改善养殖水域生态环境,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针对过水性湖泊水位落差大、传统竹篙腐烂污染水体、景观效果差等问题,推广浮式抗风浪网围,根据湖区的营养化程度和食物链状态,确定放养品种和放养量,实现氮磷—藻(草)类—商品鱼有效转化,提高科学养殖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探索科学化捕捞。要在湖泊充分休养生息、资源恢复的基础上,探索“1+N”科学化捕捞模式,以重点国有企业为主,引导沿湖县市区政府组建股份制国有公司,科学设定捕捞品种、规格和数量,形成长效的生态保护、资源利用和利益分配机制。加快推进湖泊渔业大数据建设,形成湖泊渔业资源及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根据数据分析科学制定年度捕捞计划,限定可捕的品种、规格、数量;限定捕捞工具,严厉禁止杀伤力大的密眼网、电毒炸等作业方式;限定捕捞时间,合理避开鱼类产卵期,给鱼类足够的生长繁殖时间。提高配额化、组织化科学水平,开展不同水产品配额捕捞试点,并全程掌握生产行为、准确计量出港渔获物,做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信息可查询、质量有保障”。

开展精准化执法。加快推进“一网一库一平台一规划”建设。升级完善“雷达+远程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执法系统,打造全湖重点区域“电子围栏”,持续推进“空天湖”立体化执法模式。强化与地方公检法机关的交流合作,落实好扬州市渔业“两法衔接”四项制度,强化涉渔涉刑案件会商和信息共享,支持和推动司法机关对电鱼等严重破坏水域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适应禁捕退捕新形势,加强执法装备能力建设,做好学法、用法、普法,提升执法人员办案水平。实现装备现代化、手段信息化、过程透明化、处罚标准化。

抓好产业化融合。要充分发挥渔业管理委员会的协调功能,根据“一湖一策、一县一特”规划布局,联合各委员单位协调发力:推动湖区渔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渔业二三产业水平,形成渔业生产与销售、加工的有机协调;推动渔业与大农业的融合发展,将渔业渔村发展与“菜篮子”工程、乡村振兴、特色小镇建设有机融合,打造里下河地区的特色品牌;实现渔业的跨界融合发展,深挖湖泊渔文化元素,建立高宝湖渔文化中心,讲好渔业故事,推进渔业与文化节庆、旅游观光、文创等业态融合,丰富和拓展渔业的发展外延和文化内涵,逐步形成高宝湖渔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在此基础上,构建集“暂养、管护、捕捞、加工、销售、烹饪、旅游、文创”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形成线上线下并行的市场运营体系,强化宣传推介和销售,全力把高邮湖、宝应湖、邵伯湖相关产品打造为区域公用品牌。

猜你喜欢

湖区湖泊渔业
湖南省2021年渔业经济形势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山西进行渔业养殖“三区”划分
大通湖区河蟹产业发展综述
湖泊上的酒店
一图看懂贵州生态渔业发展
A Wherry Good Day Out
生活在湖区
“害羞”的湖泊
奇异的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