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支撑农业产业发展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2021-05-14江苏省丹阳市农业农村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1年4期
关键词:科技推广农技科技成果

范 磊/江苏省丹阳市农业农村局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动力,江苏省丹阳市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以促进农业科技发展、推广农业优秀科技成果为目标,借助农民丰收节平台开展“十三五”农业人才创新创业成果展,从引才、推优、育人三个方面着力做好农业科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具体做法

“引才”,广纳贤才为我所用。依托省市县三级引才平台,食用菌、园艺、水产、乳制品加工等农业领域从高校、科研院所共计引进130余名农业类专家,抓住镇江市“产学研合作与对口交流协作”的项目机遇,引导全市100多个行政村与科研院所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引进的高层次农业专家为农业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推广了一批农业新技术,转化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培训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补齐了人才“短板”,畅通了智力、技术、管理入企通道,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推优”,推动优秀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农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结合当地高效园艺、规模种植、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主导产业,三年来省级奖补项目共计投入5000余万元,以农业产业示范园区为载体,广泛开展宣传推介,通过吸引资本和先进技术、现代管理模式和人才,有效提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2021年预估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111亩、绿肥种植技术1896.38亩,水稻侧深施肥技术1200亩,由江苏省农科院与江南生物共建的“丹阳食用菌产业研究所”揭牌成立;由江苏农科院与香海琴枫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合作的黄枫栽培技术转让与合作开发项目也在丹阳落地。

“育人”,线上线下开展科技支农服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借助“亚夫科技团”平台,通过“农技耘”中的交流版块和“中国农技推广”中的日志版块,邀请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镇江市农科院、镇江市农业农村局等农业专家线上线下齐授课,广泛开展新型农业主体带头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基层农技人员能力提升培训等,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业解惑,提升基层农技人员技术服务水平,预计2021年进镇入村开展座谈、现场教学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工作15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引领带动农业经营户推广使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培育农村实用乡土人才,不断提升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能力。

薄弱环节

互通不够,难以农业科技进步效益最大化。一方面政府部门与部门之间互动不够,当前对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发展的单位有农业农村局、科技局、文体广电局、财政局等,在怎样更好提升全市层面科技进步上没有形成有效合力,难以将一些市场前景方面看好、带动致富方面得力的农业科技成果与全市面上农业农村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沟通,在农业科技发展上没有进行互相探讨和共享,部分农业企业因循守旧,部分农业企业单打独斗,难以落地的不及时淘汰,优秀的得不到及时推广运用,没有从打造地方农业品牌,创点提面上提升农产品整体竞争力上下功夫,难以实现农业产品经济效益最大化。

基层农技人员“流”“少”“老”,难以发挥作用。基层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人员流失,不少农业专业人员或从事行政事务性工作或被长期借用,因人员“跳槽”、借调等,不少乡镇农业主管部门的实际在岗人数少,“在编不在岗”的情况普遍存在。加之高等农业院校的优秀毕业生入行积极性不高,现有农业技术人才人员结构老龄化,学历不高,系统性继续教育培训不够,农业专业知识明显缺乏,基层农技队伍“青黄不接”。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有待创新。当前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形式相对单一,主要是以政府推广机构为主导的推广体系,农业科技推广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难以发挥市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作用。

对策建议

建立联席会议商讨机制。当前农业科技工作仅靠一个单位或者一个部门来实施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农业科技工作的属地载体各乡镇而言,一方面要因地制宜发展符合当地实际的农业科技成果,科学规划以点带面提升农业发展带动性和农产品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市级农业科技工作相关部门、单位的联系,做到信息共享、扶优去劣;市级层面要建立农业科技工作联席会议商讨机制,将相关业务型、科技型科室、乡镇囊括其中,凝聚合力,发挥各自的优势长处,科学筛选出符合实际、科技成果转化预计贡献率高的农业科技项目,提高农业科技工作的科学性,也为更好地指导服务农业企业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打下坚实的组织基础。

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市级层面牵头尝试从农业院校中开展类似“定制村干”的招生计划,培养愿意扎根本市服务基层农业技术的人才,对借调到其他部门的农业技术人员,要尽快让他们返回工作岗位。同时要加强农技人员业务培训,鼓励基层农技人员到科研机构、企业、基地参观学习,支持农技人员到农业院校研修深造,切实让基层农业技术人才队伍成为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开展农业生产服务的“常规军”。

创新农业科技推广机制。进一步完善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关键在于解决推广主体的激励问题。比如“破冰”支持一些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承包、有偿服务、尝试订立“超产提成、减产赔偿”合同;通过股份制等市场化手段创办一个类似山东寿光模式的农业科技集中展示示范园,开辟专栏让农业科研院所来展示名优品种、高效生产模式,带动农民跟进,让科技人员与农业生产者形成利益共同体,进行长期有效的合作,实现科研机构与农业生产者的“双赢”,为城市综合软实力增光添彩。

猜你喜欢

科技推广农技科技成果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龙杞3号良种繁育及栽培技术推广与示范”建设示范效果显著
有一种坚守叫农技推广
乡村e站助力科技推广
新形势下开展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考
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河南: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法治保障
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河南科技推广体系
国家食药监总局:促进监管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精准转化的“科创365”
提高科技成果持续供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