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佛山方竹适生土壤特性及其形态多样性调查

2021-05-14娄义龙

世界竹藤通讯 2021年2期
关键词:无毛海拔土壤

娄义龙

(贵阳市城市绿化服务中心(贵阳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 贵阳 550008)

金佛山方竹(Chimonobambusautilis)是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以重庆南川区和贵州桐梓县的天然林面积最大。其笋质地晶莹、笋肉肥厚、味美鲜嫩,被誉为“笋中之冠”[1],“南川方竹笋”和“桐梓方竹笋”分别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名录。

金佛山方竹天然分布于海拔1 400 m以上的高山,尤其集中分布于海拔1 600~2 200 m。人工引种栽培的金佛山方竹其海拔下限可达658 m[2]。由于金佛山方竹笋质优良,深受市场欢迎,经济效益显著,因此人工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有报道称,金佛山方竹适生区土壤pH值一般为3.43~6.14[3-4],对于其适宜生长的其他土壤特性,尚未见报道。为了解金佛山方竹适生土壤的特性,本研究实地调查了金佛山方竹天然分布区及低海拔异地引种区的土壤特性以及金佛山方竹植株与笋的形态多样性,以期为扩大其种植面积及良种选育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土壤特性调查

为了解适宜金佛山方竹生长的土壤特性,分别于金佛山方竹原生林及引种成功的林分中采集土壤样品,分析不同采样点的土壤性质指标。

1.1.1 土壤采样点

原生林的采样地点为:大娄山山脉北部的桐梓县柏芷山海拔2 150(Ⅰ)、2 100(Ⅱ)、2 050(Ⅲ)、2 000 m(Ⅳ)处及箐坝山1 800 m(Ⅴ)处;大娄山山脉南部的仙人山海拔1 780 m(Ⅵ)处;大娄山外贵阳市息烽县西望山海拔1 560 m(VII)处。

低海拔引种成功地的采样地点为:大娄山山脉北部的柏芷山腰海拔1 130 m(VIII)处、箐坝山脚海拔720 m(IX)处、柏芷山脚海拔658 m(X)处。

大娄山外异地引种成功地的采样地点为:贵阳市花溪区二八三海拔1 085 m(XI)处,大水沟海拔1 080 m(XII)处;清镇林场萝卜冲的樱花林海拔1 356 m(XIII)处、1号小班海拔1 354 m(XIV)处、2号小班海拔1 334 m(XV)处、3号小班海拔1 357 m(XVI)处、4号小班海拔1 362 (XVII)处;贵阳牛场乡云雾山1 550 m(XVIII)处。

1.1.2 土壤采样与土壤性质分析

在各土壤采样点竹林中设置土壤样方,样方面积为100 m2,在样方内采用梅花法取样,具体为刮开表层枯叶和腐殖土,挖取鞭根处土层10~30 cm的土壤,在5个点上各取1 kg的土壤进行混合,作为土壤分析样品,用干净无污染的塑料袋包装,带回实验室分析。

土壤样品由具有国家CMA认证资格的贵阳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园林绿化检测中心处理和测定。测定的土壤性质指标包括pH值、全盐含量、有机质含量、水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

1.2 大娄山山脉金佛山方竹形态多样性调查

实地调查了大娄山山脉重庆市南川区的金佛山,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的箐坝山、柏芷山、顶箐山、分水岭、尧龙山、黄莲乡、九坝镇、马鬃乡、仙人山、娄山关,正安县的庙堂镇、桴焉镇,绥阳县的宽阔水、太白镇,习水县的仙源镇等地的金佛山方竹的形态特征,指标包括笋箨及笋颜色、秆形态、叶形态、花形态和果形态等。

2 结果与分析

2.1 金佛山方竹适生地土壤性质

土壤性质指标测定结果表明(表1),金佛山方竹原生林的pH值为4.0~4.9,全盐含量为48.0~152.0 uS/cm,有机质含量为66.0~151.3 g/kg,水解氮含量为359.0~979.0 mg/kg,有效磷含量为8.9~49.2 mg/kg,速效钾含量为70.0~189.0 mg/kg;低海拔及异地引种地成功处的pH值为3.8~8.0,全盐含量为52.0~135.0 uS/cm,有机质含量为34.7~143.5 g/kg,水解氮含量为117.0~331.0 mg/kg,有效磷含量为1.1~260.9 mg/kg,速效钾含量为64.0~403.0 mg/kg。可以看出,金佛山方竹的土壤适应范围很宽,森林黑土、苗圃壤土、山地黄壤,甚至页岩砂土,都适合金佛山方竹的生长,适生土壤间的pH值、全盐含量、有机质含量、水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的差异都很大。说明金佛山方竹的土壤适应性很强,即使在大量的喀斯特石穴中也能正常生长采笋,鞭、根多生长在20 cm厚的土层中。

2.2 金佛山方竹形态多样性

调查发现,大娄山山脉不同地点的金佛山方竹形态特征差异较大,形态多样性较为丰富。

2.2.1 笋箨及鲜笋颜色

调查发现,鲜笋笋箨有多种颜色(图1),主要有黑、红、红褐、黄、黄白、绿、绿白及一系列中间色,其中以柏芷山的笋箨颜色最丰富,但当笋箨从竹秆上脱落时,笋箨的颜色逐渐变得一致,多变为黄褐色,间有灰白色斑点。此外,鲜笋笋箨上或有柔毛,或有刚毛,或光滑无毛。

剥除笋箨后的鲜笋颜色也丰富多样,主要有猪肝红色、黄色、乳白色、绿色等(图2)。

表1 金佛山方竹适生地土壤特性Tab.1 The soil characteristics of suitable site for C. utilis

注:左:采自金佛山的笋;右:采自娄山关的笋。图1 金佛山方竹笋箨颜色的差异Fig.1 The color difference of shoot sheaths of C. utilis

注:左:采自柏芷山的笋;中:采自金佛山的笋;右:采自娄山关的笋。图2 金佛山方竹鲜笋颜色的差异Fig.2 The color difference of fresh shoots of C. utilis

2.2.2 竹秆形态

竹秆形状有圆形、方形,偶见龙拐形(见箐坝山)(图3),秆光滑无毛,或初时有白刺毛,后脱落。秆基部有气根,胸径以下有刺状气根痕。秆上枝条为3分枝,或分枝点处仅发育成功1或2分枝。

图3 金佛山方竹龙拐形竹秆Fig.3 The cane shaped culm of C. utilis

2.2.3 竹叶形态

竹枝末级小枝具1~3叶(实生苗早期为5~9叶或更多),叶质坚挺,叶基侧翻叶尖扭(图4),披针形,最长21 cm,最宽3.6 cm,长、宽比值稳定在5.8±0.3(狭叶方竹和毛环方竹的叶片长宽比均为8.6);叶面深绿色、背灰绿色,无毛或有毛;叶鞘长3.0~6.0 cm,无毛。

图4 金佛山方竹叶形态Fig.4 The leaf morphology of C. utilis

2.2.4 花形态

金佛山方竹花期为2月中旬到3月中旬,外稃1枚和内稃1枚及鳞被3枚和花药3枚,均为紫红色(图5)。花药长5.0~6.0 mm,扬花时,花药因花丝细长而悬垂于稃外,柱头因花柱极短而藏于稃内。

图5 金佛山方竹花形态Fig.5 The flower morphology of C. utilis

2.2.5 果实形态

金佛山方竹果期为3月中旬到4月底,果实形状有肾形、椭圆球形、球形等(图6),色绿,千粒质量约307±47 g。果熟即自然落地发芽,不耐储藏。

图6 金佛山方竹果实形态Fig.6 The fruit morphology of C. utilis

2.3 金佛山方竹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

根据实地调查发现,大娄山山脉金佛山方竹形态特征多种多样,对比以往记载有金佛山方竹的权威文献如1988年版《贵州植物志》第5卷[5]、1996版《中国植物志》第9卷第1分册[6]以及2008年版《中国竹类图志》[7]发现,在这些文献中对金佛山方竹形态的表述,或不准确,或不全面,有些性状描述甚至是错误的,应进行修订或完善。根据本次实地考察,结合1996版《中国植物志》第9卷第1分册中对金佛山方竹形态特征的描述,进行补充和完善,描述如下。

秆高5~7 m,最高可达10 m以上,中下部各节均具刺状气生根,最多可达30条环列一周,直径2.0~3.5(5.0)(7.0) cm;节间圆筒形或略为四棱形或明显方形,极少为龙拐形(箐坝山),长20.0~30.0 cm(秆基部的节间长2.5~4.5 cm,胸径处节间长15.0~20.0 cm),表面起初被白色刺毛(或初即无毛),后渐变为无毛,秆壁厚约7.0 mm;箨环残留有箨鞘基部(成为褐黑色绒毛环);秆环平坦至稍隆起;秆每节分3枝,呈水平方向展开。箨鞘薄革质或厚纸质,脱落性,短于其节间(亦有长于节间者),采笋期箨背面颜色极为丰富,有黑、麻(黑白斑或黑黄斑相间)、红、褐、黄、黄白、绿白、绿等,多杂色花斑,少纯色(生长后期多变为黄褐色间以灰白色斑点),无毛,或仅基部具细微的白色绒毛(黑壳笋多密被坚硬刺毛),边缘具淡黄色小纤毛(或无毛),箨内面光滑,笋皮颜色多为奶油色和乳白色及绿色,部分为猪肝红色或至箨环处渐变为猪肝红色,随着生长颜色变深。同一株系不同年份的箨色和笋色大致稳定;箨耳缺;箨舌低矮,全缘,略成拱形,高0.5~1.2 mm;箨片极小,三角锥状,长4.0~7.0 mm,基部与箨鞘顶端连接处无明显关节。末级小枝具1~3叶(实生苗早期叶数5~9叶或更多);叶鞘长3.0~6.0 cm,无毛,鞘口繸毛稀少或不存在;叶舌低矮,高1.0~2.0 mm,先端截形或拱形;叶片质坚韧,披针形,长(5.0)14.0~16.0(21.0) cm,宽(1.0)2.0~2.5(3.6) cm,叶片大小差异大,叶长与叶宽的比值较稳定,为5.8±0.3,叶上表面深绿色,无毛,下表面灰绿色,有毛或无毛,主脉上凹或平,下凸,次脉5~7对,小横脉呈方格状,叶缘之一侧具粗糙小刺毛;叶柄长约2.0~5.0 mm。叶基一侧多下翻,叶尖多反卷。所有生殖枝(花枝)均在节内发生,竹秆的全部节内及至各末枝的节内均可发育生殖枝,生殖枝的典型特征是在其基部托以4~5片向上逐渐增大的苞片;假小穗通常以1枚稀可较多地生于花枝各节之苞腋,侧生者仅有一片线形的先出叶而无苞片;小穗,含4~7朵小花,长25.0~45.0(80.0) mm,紫红色,离体后渐变为枯草色或深褐色;小穗轴节间长4.0~6.0(10.0) mm,无毛或有毛;颖1~3片,长6.0~9.0 mm,具7~9纵肋;外稃卵状三角形,长10.0~12.0 mm,先端锐尖,无毛;內稃长8.0~10.0 mm,先端钝圆或微下凹,脊间具2~4脉,脊外至边缘具1或2脉;鳞被3片,紫色,长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外稃之一侧2片呈对称的半卵圆形,长2.0~3.0 mm,边缘无毛或其上部具纤毛;花药长5.0~6.0 mm,紫红色,离体后渐退为淡紫斑至黄色或枯草色,花丝分离,水晶色;子房卵圆形,淡黄色,无毛,花柱短,近基部即二裂,柱头羽毛状,白色或水晶色,长2.5 mm;扬花时,花药因花丝细长而悬垂于稃外,柱头因花柱极短而藏于稃内,故而自花授粉困难,多异化授粉而使群体高度杂合化;果皮厚1.5~2.5 mm,呈坚果状,椭圆形、肾形或圆球形,长1.0~1.5 cm,直径6.0~8.0 mm,刚成熟即可发芽,不耐储藏,新鲜时绿色,干燥后呈铅色,皱缩,浸泡酒精中保存则转变为红褐色;花期2—3月;果期3月中旬至4月底或5月初。

金佛山方竹为我国西南地区特有竹种,分布于重庆、贵州、云南、四川4省(市)。在大娄山区天然分布的海拔上线为2 227 m(柏芷山)、下线为1 400 m;海拔高度对笋期和笋大小有一定的影响,在海拔2 000~2 200 m处,笋期为8月中旬至9月下旬,笋径可达9.0 cm,海拔每降低30 m左右,出笋延迟1 d,引种在海拔658 m处,笋期为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笋径为4.0 cm。笋变竹过程中,光秆笋竹过渡体维持半年之久,跨过冬季至下年4月才完全开枝展叶。模式标本采自重庆南川区金佛山古佛洞附近(海拔2 130 m左右)。

3 小结与建议

1) 金佛山方竹适应的土壤范围较广,可适应大娄山区pH值4.0~8.0的各类型土壤,如喀斯特石穴、山地黄壤、页岩砂地等,而且在页岩砂地常施肥情况下,笋产量高于原生林。这为大规模发展金佛山方竹提供了实践基础和理论基础。

2) 金佛山方竹形态多样性表明其天然林是天然杂交群体,这为从大量不同的单株系中选择优良品种提供了物质基础。

3) 对金佛山方竹形态特征和生态习性的补充和完善可有助于相关研究者更全面地认识金佛山方竹。

4) 金佛山方竹的形态多样性,特别是特殊的叶形、秆形以及丰富多彩的笋箨及鲜笋颜色,为选育观赏型竹种奠定了基础。

5) 竹为贵阳市的市树。此次调查发现,贵阳市的息烽县西望山有金佛山方竹的原生林,白云区牛场乡云雾山适宜金佛山方竹生长,建议将此两地作为金佛山方竹的重点发展地,以彰显贵阳市市树竹的价值。

致谢:周莉、张友元、陈永富、唐学文、任静、蒋玉才、陈雪梅、剑可欣、唐恒、张瑾珲等协助土化指标测定;梁大洪、张祥庆、周帆、杨明忠、胡刚、谭林、罗先林等协助野外调查及土样采集;娄方其、黎茵、王万六、娄一兴、徐忠贤、张承洪等协助栽培管护。特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无毛海拔土壤
我国在珠穆朗玛峰架设世界最高海拔气象站
基因编辑帮助无毛小鼠长出头发
高海拔的甘南
土壤
系4. 心叶翠雀花系 Ser. Calthifolia
灵感的土壤
为什么土壤中的微生物丰富?
识破那些优美“摆拍”——铲除“四风”的土壤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微书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