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时代新发展阶段的家庭教育
2021-05-13丛中笑
丛中笑
关键词:新时代 新发展阶段 家庭教育 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新发展阶段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高质量发展主题。面对新形势,我们要重新审视家庭教育的任务和目标,进一步明确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一、新发展阶段的背景与任务
按照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步走”战略安排,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将在2035 年完成第一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在这个新发展阶段,家庭教育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把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和贯穿其中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落实到家庭教育中, 完成家庭教育的时代任务。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立德”,是树立道德,“树人”是人的培养,“立德”和“树人”关系紧密。“立德”是“树人”的核心要义,“树人”要树有道德的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1]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家庭教育的新定位、新方向。家庭教育要在培育时代新人上下功夫,自觉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和《中国教育报 . 家庭教育周刊》联合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2018)》(该调查以四年级和八年级学生及其班主任为调研对象),调查发现,四、八年级学生大都认为家长对自己最关注的前三位是学习情况(选择比例分别为79.8%、79.9%)、身体健康(66.6%、66.5%)和人身安全(62.2%、52.2%),其人数比例远高于对道德品质(25.3%、30.7%)、日常行为习惯(15.2%、18.7%)、兴趣爱好或特长(10.8%、7.1%)、心理状况(6.5%、11.1%)等方面的关注。与此同时,四、八年级班主任也认为家长最关注学生的方面是考试成绩(88.3%、90.1%),远高于对爱好或特长发展(6.6%、2.1%)、心理状况(14.2%、26.7%)和人际交往(7.6%、13.6%)等方面的关注。全国妇联家庭儿童工作部在第二次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结果出来后,发布了全国家庭教育现状调查的主要结果和核心数据,数据显示:目前父母过于关注孩子的学习,七成以上父母陪孩子写作业;部分父母缺乏对孩子劳动、运动等能力的培养,父母认为孩子最差的是家务劳动能力;家长在有关儿童法律方面的学习欠缺,认真学过的不足一成。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不知道家庭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他们把绝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用在孩子学习文化和智力开发上,而忽略了孩子最本质东西的培养,即对孩子品格的培养和人格的塑造。新时代的家庭教育首先要解决家庭教育这个根本问题,要教给孩子“做人之道”,这是家庭教育的“大道”,“大道”偏了就会犯战略性的错误。
虽然我国一直重视儿童的品德培养,但是品德教育还存在着形式单一、方法简单、脱离儿童生活等问题,品德教育还没有真正走进家庭、走进儿童的心里。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把立德树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与我国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分不开。现在我国正处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还有很多硬骨头要啃,特别需要有理想、有信仰、有才干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今天的儿童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见证者和参与者,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家庭教育已被纳入国家战略的版图中,立德树人是其根本任务,也是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的根本宗旨和核心要义。
(二)为儿童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时对家庭教育提出“四个第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些重要论述既为家庭教育指明了方向,也强调了家庭教育的基础地位与作用。基础是影响长远的事情,只有打好基础,才能给儿童一生带来幸福。《易经》言:“蒙以养正,圣功也。” 从小给孩子正确的启迪和良好的教养,这是圣人的功业。孔子也说過:“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家庭教育是启蒙教育,是养成教育,对儿童品德养成和习惯形成至关重要。
溯本求源,家庭教育是伴随着家庭的出现而产生的,孩子是在家庭中学习生存技能,为独立生活奠定基础的。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出现了培养人的专门机构——学校,之后学校逐渐成为育人的主渠道。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相继出现,相伴而行,只是在不同时期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同。人类社会发展早期教育主要在家庭和社会中进行,随着社会生产的进步与发展,教育开始由专门的机构负责,儿童的教育主要在学校完成,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逐渐被忽视。随着社会开放性与融合性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家庭教育再一次受到广泛关注。大量的研究与实证表明,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影响人的一生。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 家庭教育是“最初”的教育,发挥着“奠基”“培根”的作用。家庭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儿童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具体包括:
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身心健康是发展的前提,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人格。根据2014 年《中国儿童青少年营养与健康报告》,目前,我国中小学生不健康饮食行为普遍,部分城市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每周有3 天以上不吃早餐的比例分别为4.9%、10.2% 和8.7%,有超过80% 的中小学生早餐营养质量较差。城市中小学生食用西式快餐比较普遍。“一项7 城市的调查显示,食用西式快餐,小学生占65%,初中生和高中生为85.5% 和53.6%。” 我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曾于2005 年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在我国17 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其中,有 30% 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抑郁症状,有4.76%-10.9% 的儿童青少年出现过不同的焦虑障碍。身心健康是儿童发展的基本条件,家长要为儿童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奠定良好习惯养成的基础。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他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习惯是一个人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在一定的情景下自然而然的“自动化”地表现出来。一般来说,习惯形成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不自觉的行为习惯,需要外力督促教育才能得以维持;第二层次是自觉的习惯行为,有了自觉的习惯,还需要通过意志努力来维持,一旦环境变化了,或有其他外力,习惯行为就会波动;第三层次是自动化的习惯行为,达到了类似本能的行为,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是一种自动化式的行为习惯。家庭是儿童习惯养成的关键因素,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要给孩子定规矩,持续按规矩做,久而久之就能养成好习惯。有些家长溺爱孩子,对孩子百依百顺,孩子一哭闹便规矩全无。根据习惯形成的三个层次,家长首先要督促孩子的习惯行为,多鼓励,也可适当物质奖励;其次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自觉坚持。家长的意志影响着孩子的意志,家长的坚持影响着孩子的习惯养成。
第三,奠定公民教育的基础。从小让孩子懂得自己是中国人,中国是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和经历过各种苦难的民族。公民教育要由近及远,孩子先要弄清楚“我”是谁,然后才是“我”的存在能够为周围、为家庭、为社会和国家带来什么。公民教育涉及到三个维度,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世界的条件,没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就很难处理好自己与他人、与社会、与国家的关系。认识了自己,才知道该去做什么,才会产生自律的行动,从而不断地自我提高。可见,自我意识是道德的必要条件。以往我们的教育缺乏对儿童自我意识的培养,造成儿童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认识难以内化,更多停留在抽象的概念上。儿童只会按照成人的教授“人云亦云”,缺少自己的体验和对自己的判断分析。要把培养自我意识作为儿童认识外界世界的基础,没有正确的自我认知,爱国教育、公民教育就成为“空中楼阁”。
心理学家十分重视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研究,虽然说法不尽相同,但大多比较认同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为代表的学派观点,即认为,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大致有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三个发展阶段:三岁时形成生理自我,认识到自己的身体,知道镜子中的人是自己;三至十三四岁形成社会自我,这个阶段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发展时期,儿童在游戏中扮演着各种社会角色;十三四至二十三四岁是心理自我阶段,是个体主观化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趋向主观性。家长要重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阶段,发展孩子的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在此基础上厚植孩子的民族精神、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第四,奠定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基础。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按其对自身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与取舍的观点。它是形成人们的人生观、道德观及政治观的基础和核心。人们的观念、态度、行为上的矛盾与不和都反映的是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价值观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为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家长要了解儿童价值观形成的规律,帮助儿童从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关研究表明,儿童信念价值观的发展为:0-7岁儿童处于印记阶段,基本是完全接受家长讲授的道理,这时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系好第一粒纽扣;8-13 岁处于模仿时期,模仿家长、模仿老师,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家长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14-21 岁处于社交期,也是孩子的叛逆阶段,周围朋友、同学对他的影响更大,开始与父母之间形成“代沟”,自己懂得一些道理,但还不全面、不深刻,但希望表达自我。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要特别有耐心,要以朋友身份与孩子对话,如果还想像教育小孩子那样高高在上,孩子就会产生逆反心理。价值观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润物细无声”的过程,家庭和家长的作用特别重要,为儿童价值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促进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家庭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党委领导,政府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社会力量踊跃参与,家长主体作用得到了激发。但是家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家长多元个性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城乡之间的差异仍十分突出,供给侧与需求侧不协调仍十分突出。新发展阶段必須树立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目标,实现高质量内涵式的发展。家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包括三个维度:儿童、家长、支持服务。
第一,要促进儿童发展。儿童的发展是全面的、健康的,不能只抓学习成绩,其他全都不顾。促进儿童发展就是要以儿童为本,尊重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家长是家庭教育实施的主体,但是这并不等于可以以自己的要求代替儿童的需要,以自己的判断代替儿童成长的规律,要认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个体发展差异,科学地有针对性地引导儿童发展。
第二,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儿童最早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父母的人品,对子女的教养、抚养、教育方式以及态度等,都直接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以及儿童今后的人际交往关系。儿童早期, 由于身心发育不成熟,生活不独立,主要依赖父母。有关研究认为,亲子关系表现为抚养、管教及培育三种模式。“抚养”是指把生理及心理尚未成熟的幼小孩子抚养长大;“管教”是指协助孩子学习,告诉他们对与错、哪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以及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成为健全的人;“培育”是指帮助孩子获得机会、资源与经验,培养孩子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信心。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断地发展,由早期的“纵向关系”转变为“横向关系”,从父母主导的亲子关系过渡到双向互动的亲子关系,之后再到平等的朋友式的亲子关系。有些家长习惯了亲子之间的“纵向关系”,不善于过渡到平等、互动的“横向关系”,从而造成亲子关系紧张,甚至恶劣。家长要明白孩子是要长大的,家长只是孩子成长的“扶手”,当孩子需要的时候给他支撑,当孩子不需要的时候要马上撤出,给孩子发展空间。家长切忌用早期“纵向关系”代替“横向关系”,不能让“纵向关系”的惯性无节制地持续下去。亲子关系既是家庭教育的基础,也是儿童人格建构的基础,对儿童一生都十分重要。家长要高质量地陪伴儿童,增强互动,激发儿童的积极情感,通过良好的亲子关系建立儿童对社会的信任感。
第三,家长要承担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三字经》里就提到“养不教,父之过”,父母生了孩子,不仅要养,更重要的是要教。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教育孩子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目前家长在履行主体责任中存在几种误区:一是认为,父母只管生,孩子自然成长,家里有什么条件就提供什么条件,无精力也无需更多地关注和干预,孩子的发展主要凭借他自己的天分和运气,自己没有义务为孩子尽太多的责任;二是认为,家长主要是为孩子创造物质条件,教育孩子很专业,不是自己擅长的事情,应该全权交给学校,一些家长出外打工,几年也不联系孩子,在他们看来多挣钱,让孩子吃好穿好上好学校,自己就尽到责任了;三是认为,家长在教育孩子中的职责是协助学校,老师要求怎么配合就怎么配合,主要是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让孩子能考上好学校,自己就尽到责任了。以上三种认识与做法都没有很好履行父母的法定责任,对儿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究竟要履行什么职责呢?首先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要了解掌握孩子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和成长规律,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要和个性特点,对学龄前孩子,家长要以日常生活和游戏为主,让他们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对小学阶段的孩子,家长要帮助养成良好生活自理习惯和学习习惯,多做家务劳动,激发学习内生动力。对中学生,家长要培养孩子积极的学习态度,鼓励孩子开阔视野,多参加实践活动,积极思考,善于学习。其次,家长要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正确的教养方式是对儿童最有力的支持,要多采用引导、协商、民主的教养方式,为儿童成长创造宽松的教养环境。要鼓励儿童自己动手、自己思考、自己尝试,让儿童主动参与,孩子能自己做的事家长一定要让他自己做。要创设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要和睦和谐,要给儿童稳定感、安全感;要有读书的氛围,从小培养儿童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最后,家长要自觉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多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形成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不断地提升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的能力,为孩子做好榜样和示范。
第四,以家長需求为导向,提供家庭教育供给。需求与供给是一对双循环,两者之间密不可分。需求影响供给,供给引导需求。不要盲目的供给,不考虑需求,也不要被动于需求,不去创造和引导需求。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中非常希望得到专业指导,要把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放在家长身边,家长有问题可以随时询问。未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应该作为城乡社区公共文化服务的“标配”,纳入到基层党委政府工作中,为居民排忧解难,输送优质的教育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覆盖面广、科学权威、便利实用的网上家长学校,增加互动性,有针对性地为家长答疑解惑,指导家长做好家庭教育。还要以家长现有的需求为基本点,激发未来的新需求。比如,我们要研究家庭结构与家庭教育的关系,不同类型的家庭对教育的需求是不同的。再比如,我们发现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度比较低,就可以设计相关的活动,调动父亲教育子女的积极性。
二、新发展阶段家庭教育的新理念与新格局
面对新发展阶段家庭教育的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树立新的家庭教育理念,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
(一)树立大教育观,构建大教育育人格局
家庭教育作为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仅是家庭的事,也不是倡导一下就可以自然发展起来的,它需要党的直接领导、政府的强力推动、学校的主动参与指导、全社会的协同支持。“十四五”时期要紧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改革,形成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教育机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家庭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著名的《科尔曼报告》(1966 年)对60 万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孩子90% 以上的素质是由父母决定的,影响孩子成长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相关研究表明,中国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较低,而美国、日本儿童的心理素质合格率较高。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二百多年前就曾经说过:“对亚当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对于亚当的后裔而言,家是他们的天堂。”
教育儿童不能只盯着学校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的任务,他形象地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成一座雕像需要6 位雕塑家,包括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3] 新时代要构建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重新审视家庭教育,要把家庭教育的视野从私密领域扩展到公共领域,树立家庭教育既是家事、也是国事的新理念,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要站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战略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站在国家层面整体谋划我国育人体系,加快家庭教育立法,明确政府职能,聚集各方面资源,构建家庭、学校、社会协同的“大教育”育人格局。
“大教育”育人格局的最大特点是整体性、系统性。要改变教育条块分割、分而治之的管理体系,统筹谋划“大教育”的战略布局,紧紧围绕育人目标,明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各自的目标、任务,以及实现途径与保障措施,确保家校社“三教”协调统一,形成合力。要挖掘“三教”各自的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学校要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在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多下功夫;社会要动员各方面力量,为儿童提供实践场所,提供科学便利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家庭要把教育融入家庭生活中,利用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培养儿童的好思想、好品德、好习惯。
要研究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规律与特点,不能都用学校教育来代替,在未来社会中学校作为教育的主渠道会受到挑战,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影响是有限的,家庭与社会的影响不可小觑,许多研究和实事表明,家庭对儿童思想意识、品德态度、社会行为的影响是最早的“印刻”,这种“印刻”发生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影响深远。德国行为学家劳伦兹称之为“印刻效应”现象,他的研究表明,只要“印刻”在关键期发生,实际上就是不可逆的了。许多研究者的研究也证明了“印刻效应”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之中,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习近平总书记正是站在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特别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为我们构建新发展阶段教育新格局指明了方向。
(二)树立新时代家庭教育观,构建家庭教育新体系
新时代的家庭教育如何定位是亟待明确的问题。家庭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是播种优良品德种子、塑造美好心灵的教育。家庭教育要解决的是让孩子做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做人的问题,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建构新时代家庭教育体系。
重智轻德是目前家庭教育的突出问题,解决这个痼疾并不容易,这与智育和德育本身的特点有关,智育是一种传授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活动。中国早在西周时期已有“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之教,古希腊(雅典)也有“七艺”(文法、修辞学、逻辑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之学。17 世纪以后,英国思想家F. 培根、捷克教育家J.A. 夸美纽斯提出传授百科全书式的科学知识的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授给一切人。一般而言,智育与知识关系密切,具体、可测量。德育是一种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影响的教育活动,是与世界观、人生观、信念和政治信仰、道德相关的教育,与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相关。我国自古以来就重视品德教育,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国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现了“道德”这个词语。“道”表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则;“德”表示对“道”认识之后,按照它的规则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德育比较抽象,渗透在日常生活中,难以测量和把握。在学校里“智”的方面对孩子影响比较大,更具有刚性表现,家长盯得很紧,而“德”的方面不太容易表现出来,缺少有效的载体,家长不重视,好像可有可无,显得比较软性。
教孩子做人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孩子的德性。司马光在《资治通鉴》写道:“才德全尽谓之圣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家庭对儿童的品德影响很大,是天然的品德教育场所,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塑造了孩子的品行。新时代要围绕孩子的品德养成构建家庭教育体系。
第一,明确家庭教育的目标。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同,不应该以知识学习为目标,要以品德养成为目标,帮助孩子养成正直、担当、宽容、勤奋、勇敢、独立等优良品质。
第二,重新审视家庭独特的教育价值。家庭生活是家庭的生存方式,是家庭教育的“大课堂”,是品德教育的“活教材”。家庭生活的要素包括生活環境、家庭文化(家规家训)、家庭成员的关系、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习惯培养与家务劳动、家庭活动等。比起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一种隐性教育,家长的言行、态度都为孩子树立了榜样,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不仅是对孩子的教育,也是家长重新塑造和自我成长的过程。要重视家庭对儿童品德教育的独特作用。
第三,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个性化。家庭教育的个性化包括两层含义:(1)要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家庭;(2)要考虑不同类型的儿童。首先考虑到不同类型的家庭,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成员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以及由这种状态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模式。家庭结构类型的不同,导致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不同,从而影响了儿童的品性与性格。美国社会学家默多克于 1949 年就提出划分家庭结构的概念,家庭结构主要有:核心家庭,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主干家庭,由两代或者两代以上夫妻组成。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联合家庭,指家庭中有任何一代含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其他形式的家庭,包括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同居家庭、同性恋家庭、单身家庭。近年来,我国还出现大量的流动儿童家庭和留守儿童家庭,以及回流家庭,即从流动地返乡的家庭。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还局限于城市家庭和普通家庭,很少考虑特殊类型的家庭。其次,考虑不同类型的儿童,儿童分四种气质类型,即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多血质的特点是:情绪高涨,喜欢直观、形象的思考,反应快,善于交往,抑制性差,兴趣广泛而不稳定,钻研精神不足;胆汁质的特点是:做事干练利索,表现欲强,希望占上风,争上游,不甘示弱;粘液质的特点是:不易激动,行为平静、自制力较强,做事有条理,冷漠,不善交往;抑郁气质的特点是:怯弱、害羞,不太合群,善于思考。家庭教育要根据孩子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施教,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三)树立家庭建设系统观,创新家庭教育新格局
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发挥家庭、家教、家风的重要作用,首次将家庭、家教、家风纳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之中,这是新时代家国共建思想的具体体现和创新实践,是对家庭家教家风工作的新要求和新布局。
家庭关系是社会关系构成的基础。我国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家庭关系,由此所构成的社会关系也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的社会治理与西方有着很大的差别。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出,中国由亲属关系和地缘关系所决定的差等次序关系,造就了中国独特的“差序格局”。“差序格局”如同“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会受到波纹的影响,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犯罪则要“株连九族”。在中国的乡土社会中,家并没有严格的团体界限,可以扩大成为氏族和部落,其功能不只是为了生育,而赋有政治、经济、宗教等更复杂的功能。而西方社会是有如捆柴的“团体格局”,每个家庭相互独立、相互平行,家庭关系与社会关系是截然分开的,相互之间不会存在太多的牵连。他们的家庭是团体性的社群,团体之间界限分明,各自关系松散,这个社群能经营的事务也很少,主要是生儿育女。费孝通深刻分析了中西方家庭与社会关系的不同,揭示了中国家庭关系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与作用,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治理起点在“波纹”的中心,也就是家庭。家庭教化是社会教化的起点。我们都知道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的根脉一直延续至今,究其原因,家庭作为传承的载体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梳理一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不难发现,家庭是其传播的起点和重要的实施场所。古人所推崇的“三纲五常”,将夫妻关系、父子关系与君臣关系并列,通过规范家庭关系达到社会和谐与治理的目的,社会教化是先从家庭开始的。由此呈现出我国自古形成的“家训家规”这道独特的风景线,家训表达了一个家庭的基本价值观,家规制定了家庭关系与活动的具体规范。家训家规是古代进行家庭教化的一种形式,通过对家庭的有序治理,达到“齐家”的目的,从而实现“治国”和“平天下”。有形的家训家规与无形的家风构成了传统的家文化,家文化深入到每个家庭及其成员,这种文化扎根于民众,具有极强的普及性与生命力,久而久之就转化为民族精神的基因,构筑起国家治理的文化基础。
对于家庭教育,我们不仅要在教育范畴中思考,还要在基层社会治理中如何发挥家庭、家教、家风作用上进行思考。
首先,要把家庭的社会教化功能扩展到基层社会治理中。我国古代的家庭教化是按照统治者的要求实施礼教,培养适应社会的人,家庭是统治、奴役人思想的重要场所。新时代重视家庭家教家风,是将家庭建设纳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家庭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充分展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思想,这既符合中国传统家国同构的理念,又在家与国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基层社会治理,使家国同构在制度上得以保证。
其次,要把家庭成员从治理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古代家庭成员要严格遵循统治者的纲常礼教,等级观念、歧视观念、不平等观念充斥其中,人是被放在由统治阶级确定好的秩序与框架中。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构建了新型的家庭关系,夫妻平等、父子平等,家庭不再是束缚人们的枷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建设,多次提出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党的十九大报告又强调了家庭家教家风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赋予了家庭建设的新内涵。家庭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位,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重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自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途径和最终目的,家庭成员是基层社会自治的主体。家庭教育是实现自治的重要途径。
最后,要把家庭相对封闭的模式拓展为更加開放的模式。传统的家庭是比较封闭的,古代的妇女更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三纲五常严格的等级观念,压抑了人性,泯灭了人的创造力。现代社会,家庭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几代同堂减少,核心家庭越来越多。虽然家庭与社会对接越来越多,家庭的许多功能被社会代替,但是城市中家庭之间的来往越来越少,有的孤寡老人去世多日,邻居也不知道,家庭越来越封闭。把家庭建设纳入到基层社会治理,让社区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既可以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又可以增进家庭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风好社风才能好。家风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生活不同的家庭,必然会不知不觉地受到家风的影响和熏陶,其思想、品行、性格、气质,必定带有这个家庭家风的特征或痕迹。家风是家庭建设的重要内容,家庭教育是形成好家风、传承好家风的重要手段。好的家风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新时代的家风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家庭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家长要教育孩子形成良好家风,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迈好人生第一个台阶,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结语:新时代新发展阶段需要我们用新发展理念构建家庭教育新格局。要研究家庭教育理论,分析现代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形成指导引领家庭教育实践的理论思想,加强家庭教育理论与学科建设,推动家庭教育实践的发展,发挥在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协同育人中家庭教育的独特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