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智慧养老平台的探索和优化
2021-05-13林纯洁陈依璐朱锐冰梁桂晟
林纯洁 陈依璐 朱锐冰 梁桂晟
摘 要:智慧养老,是相对于传统养老的新养老模式,能更好地打造运行性能高的智慧养老体系。它是一个以数据为依托的新型养老模式。以下将深入分析智慧养老平台的智慧养老模式,从智慧多元养老平台的运营模式为切入点,探索其成功因素及目前运营中存在难点,提出为助力实现各方进行资源多元整合实现紧密的联结与优化的养老合作相关建议,促进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智慧养老平台;多元供给主体;资源整合;养老服务模式创新
2000年11月我国60岁以上人口超1.3亿,占总人口数的10.4%,意味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当代女性就业歧视、女性权利觉醒、优生优育等社会因素孕育出的新婚育观念正在悄无声息而强有力地影响着我国的人口结构。虽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甚至计划放开三胎,但仍效果甚微。60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从2000年的10.4%上升到2019年的16.8%。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会继续增加,有可能会占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一、我国现有养老模式及特点
2007年1月24日《上海民政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正式提出“9073”养老模式。上海市户籍老年人90%由家庭自我照顾,7%由社区进行养老照顾,3%由社会机构进行养老服务。以居家养老为主,机构养老为辅的养老格局逐步形成。为我国各地构建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的养老福利服务提供了养老參考模式。
在城镇化率提升因素及生育政策影响下,中国家庭结构呈现典型的小型化,家庭养老负担逐步加重,社区居家养老将会是人们在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之间的平衡选择。相比于传统养老,智能、便捷、精准和高效的智慧养老模式对当今居家养老需求更适应。目前,智慧养老产业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资金周转困难、资源整合断层、数据信息不准确和服务质量低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智慧养老产业发展背景进行梳理,对智慧养老服务产业体系构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基础上,提出构造新型高质量的智慧养老产业体系途径。
二、智慧养老模式概念及其发展
智慧养老,是相对传统养老来说的一种新的养老模式,包涵智慧助老、智慧孝老、智慧用老三个方面。[1]将传统养老模式结合信息化手段,把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与养老资源进行整合,更好地打造运行性高的新型养老体系。智慧养老模式以数据作为依托,通过智能产品设备、大数据分析处理、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为政府和社会服务机构实时收集、整理可视化数据。为政府、养老机构、居民社区进行高效利用和分配现有资源,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养老服务提供条件。
“智能化养老”概念于2012年由全国老龄办提出,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五条规定,支持智慧养老实践,建立和完善以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居家养老为基础的服务体系。建立互联网、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与养老资源进行整合后高效运行的新型养老体系,使智慧养老逐步成为一种新型养老方式。国家重视养老问题,但结合过去实践经验,养老服务仍存在以下问题:养老服务供需不平衡、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社区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不多、范围较小;养老服务体系各层级间服务效率低。
在此背景下,创新升级现有养老服务模式,借信息技术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助力解决老年人养老难题成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国外对智慧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经验
(一)英国发展社区医养结合智慧养老模式
最早提出“智慧养老”模式的国家是英国,其依托社区为老年人提供包括数字医疗、移动医疗和远程医疗等优质养老医疗服务体系,建立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二)美国以市场化模式供应智慧养老产品
美国养老服务行业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以降低政府管理成本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美国先进的科技水平和互联网普及为智慧养老发展提供了条件,包括智能家居、生活辅助设备等智慧养老产品普及,使得美国智慧养老服务产业市场化得到迅速发展。
(三)日本凭先进技术和健全制度发展智慧养老模式
日本技术先进和制度设计健全,是其发展智慧养老优势,凭着完善的制度和健全的法律体系,制定和实施了各项技术标准和规范,智慧养老得到健康发展。
(四)德国通过智能技术平台建设智慧养老模式
德国通过打造可扩展智能技术平台,将各种智能服务一起连接到这个平台上,实现机构对居家老人养老的智慧化服务,成功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2]
综合以上分析得出,发达国家发展智慧养老模式均具备一定制度和市场环境基础,因此,认清我国养老产业发展中存在问题并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将极大提高智慧养老探索道路效率。
四、智慧养老模式现存难点
我国智慧养老模式尚处于探索阶段。结合我国实践经验和养老情形,智慧养老发展中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市场化改革滞后,机制需要理顺,资源未能得到有效整合。民营养老机构与公办养老机构在不平等的环境下竞争。“事业体制、产业化经营”的公办养老机构拥有更多的竞争优势,民营养老机构发展很大程度上就受到打压。同时,造成资源配置机制混乱、条块分割、造成行业壁垒,缺乏市场化,导致养老服务市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影响养老服务产业市场化进程。[3]
(2)服务体系运营难。目前作为新兴的智慧养老产业,多侧重于线上平台的构建,线下硬件服务设施投入较少,我国每百人所拥有的养老床位仅在1~2张之间,与发达国家的5~7张仍有很大差距,需求远大于供给,供需矛盾突出。同时缺乏有效服务资源的支持,线下具备专业知识的服务工作者仍属于一种稀缺状态。
(3)供需主体对接难。一方面,就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现代化进程来看,我国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要实现全体公费智慧养老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另一方面,受国民传统观念,文化水平影响,老年人对智慧养老服务的认知度与使用能力较低。消费能力上也难以与智慧养老相匹配。而老人子女,多数是上有老下有小,同样面临养老难题,其中不乏独生子女,同样有一定负担。
(4)产业发展无序,行业结构失衡。行业内部中高端养老服务机构较多,但需求大的中低端养老服务机构供给较少,且东部与西部,不同地区之间的养老需求也未得到因地制宜性满足。老人作为养老主体未得到有效供给,同时造成了行业资源浪费。
五、我国智慧养老平台体系优化建议
目前,智慧养老的基础设施主要涉及的还是停留在日常生活传统设施,互联网与智慧设施方面应用不足。
目前智慧养老设施还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我国老龄化状态,作为新兴业态的智慧养老,涉及多个行业和部门,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不对称现象普遍,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基本未实现共享;智慧养老有效供给能力不足,供需匹配还存在难题,老年人对自我需求也不够明确。因此以老年人为中心,优化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分担机制,是优化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有效方法。[4]
(一)加强智慧养老的基础建设
首先,政府需明确以自身为主体,制定、规范数据信息管理标准,实现各企业运营商通过不同渠道和方式获取的数据资源在政府牵引下能充分整合到统一平台,使各城市之间、各运营商之间彼此关联,能够实时实现更新完善老年人信息的数据集中库,各运营商在不同处理分析标准下得到的信息将为智慧养老产品的制造提供产品改进方向,达到数据最大程度的共享和利用,发展供给侧同步推动医养等模式。其次,对社区和养老院基础设施政府应加大投入建设,为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和养老院进行智能改造,针对居家养老的智能设备给予补贴,加大智能设备的硬软件建设,类似于国外的ALL系统支持企业研发相关领域的活动,适应不同老年人的生活需求。[5]
(二)加大宣传以提升老百姓对智慧养老认知度
加大宣传,努力营造适合智慧养老的社会环境。首先对宣传方式进行更新,政府与新媒体合作,以自媒体形式让群众更加接受的方式和理念,组织老百姓体验一些智慧养老项目,加深老百姓对智慧养老的认可,让百姓了解到时智慧养老区别于传统养老的优势。现中国家庭结构呈现典型的小型化趋势,家庭结构的变化趋势对消费意愿和消费场景有显著影响,在互联网背景影响下,家庭数据逐渐网络化,家庭消费决策模式逐步从个人精准消费转变为消费家庭化。但在传统家庭文化羁绊下,家庭内部稳定性仍较高,因此从营造适合智慧养老模式发展的环境开始,利用多媒体进行信息整合,打造连接不同群体中的不同个体的场景。从而让家庭各年龄段成员发现自身潜在需求,来带动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家庭成员参与到“互联网+”养老环境。
二是线下消费场景的重构。线上场景主要是为了弥补线下场景的空白。线下社区组织工作人员对老年人进行培训,讲解如何使用智能养老设备,增强智慧养老的体验感。
(三)增加智慧养老平台有效供给
智慧养老平台现阶段主要借互联网,把社区周围零散的大量需求聚集起来,该方式只是为需求而提供需求,不能达到有效供给。多元主体于智慧养老平台应以共享信息的态度,增加平台有效供给,提供适合不同层次消费者的种类丰富、多样化产品,进而促进用户的有效需求,达到资源的有效整合。
参考文献:
[1]左美云.智慧养老:内涵与模式[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8.
[2]赵宁,张健.国外智慧养老发展模式的经验与启示[J].社会科学动态,2020(8).
[3]齐建勇.智慧养老,中国正在发生的一场革命[J].中国公共安全,2015(08).
[4]项慨,聂彤,徐灵秀,张雅婷,黄佳敏,钟婷婷.“智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研究与实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10).
[5]刘琳,韦璐.老龄化背景下江苏省智慧养老的发展現状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20(21).
基金项目: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2020年度省级大创项目—创新训练项目:多元智慧养老平台的探索与优化升级(项目编号:S202012620012)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纯洁(1999— ),女,汉族,广东人,在读本科,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指导老师:胡林(1972— ),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