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探微
2021-05-13高俊杰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和发展。在各类文化中,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彰显了人类丰富的知识和智慧,可以陶冶情操、塑造灵魂。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所以古代文学作品也十分璀璨。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弘扬、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代文学,发挥古代文学的价值,在汲取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面向现实,具有心怀天下的文化担当,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古代文学;文化担当;传承发展
作者简介:高俊杰(1975.5-),汉族,河北省黄骅市人,硕士学位,副教授,研究方向是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9-0-02
中国历史悠久,文学作品犹如天上的繁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长河的孕育下,古代文学作品不断积淀和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丰富智慧。在中华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承,深入研究古代文学,提升自身的文化担当,主动普及、传播和研究优秀的传统文化,促进文化的创新与进步,为中华文明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一、古代文学的构成部分
(一)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通过不同的形式、载体记录了下来,被现代人认识和了解。学习古代文学不仅是对文学精神的认识,更是对文学内涵的深入挖掘,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古代人的思想,有助于更深入地挖掘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不同文学会展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社会背景,随着朝代的更替,文学作品的风格、种类、载体等都会发生变化[1]。很多文学作品具有传承和发展的价值,但也有一些文学作品蕴含封建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同时也不具备文学价值,所以应该合理的筛选和淘汰。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文学作品在不断变化,字体也在逐渐演变,从商朝的甲骨文,一直到唐宋的草书,字体逐渐简化,给人们记录文学作品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中国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文学作品,包括诗经、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有不同的特點,彰显了不同的文化内涵。诗歌是最古老的文学形式之一,中国最初的诗歌结合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在各类古书典籍中有明确的记载。例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有记载:“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万物之极。”其中,葛天氏应该是传说中的一个部落酋长,这八阕是当前发现最早的一套乐曲,包含歌舞的内容,但歌辞已经无可稽考。其中,舞蹈的内容十分简单,三个人手持牛尾,一边唱歌一边舞蹈。诗歌、音乐、舞蹈三种形式相互结合,在文字成熟后有明确的记录,盛行了较长的时间,作品以乐歌为主,颂诗则在祭祀的过程中应用。在春秋后期,诗歌从乐舞中逐渐被分离出来,并且向文学领域发展。
(二)文学思想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展现了当时的社会特色,还体现了历代学者的思想内涵。最著名的文学思想包括孔子的儒家思想、老子的道家思想、韩非子的法家思想等等。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有十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日,依旧有很多入学思想被人们传承和发扬。儒家重视教育、道德、仁义等,善于辩证并且强调通过礼法治理国家,不同于传统的阶级垄断形式,“私人”讲学的模式随着儒学思想的出现而推广和发展。在中国文学中,不仅汉字语言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文学观念体系也具有独立性。中国传统思想对文化观念体系的影响较深,儒家学派的创立带来的影响尤为巨大[2]。从影响上来看,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文化等方面都带来了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礼记·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二,人们熟知的“仁义礼智信”大的观念;第三,“天地君亲师”的伦理观念;第四,在《论语》中提到的“允执其中”的思想,也就是所谓的中庸哲学。文学思想蕴含了很多优秀的品质和深刻的思想内涵,需要不断传承和发展。但在传承的过程中,要做到取其精华而用之,将不适用于现代社会的传统糟粕筛掉,并进行合理的文化创新。
二、文化担当的树立
在两汉时期,我国建设了丝绸之路,通过丝绸之路进行贸易往来,主要商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庞大的商业队伍在亚欧贸易线路上来回穿梭,通过贸易的活动,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区域之间的沟通。
(一)树立文化自信
在文化自信上,应该促进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的完善。在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逐渐成为极具影响力的中外文化交流平台,应该进一步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的建设和完善,坚定文化自信,培固民族精神,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合作交流平台,鼓励各种论坛的建设。在文化自信树立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打造文化交流品牌。总体来看,我国文化产业还处在发展中,文化输出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对此,应该积极打造文化交流品牌,传播精髓文化,促进文化影响力的提升。在文化交流品牌打造的过程中,应该杜绝符号化、脸谱化的倾向,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国古代文学就是其中之一。
(二)增强文化担当
所谓文化担当,就是提升中国与各个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能力。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提供各项保障措施。另一方面,应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沿线国家文化产业和文化贸易的发展。此外,要培养更多文化人才。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中国古代文学的作用。推动中国文学演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治、文化、经济、民族矛盾等多个方面,要加深对古代文学演进过程、规律的研究,掌握古代文学的精髓和内涵,强化中国的文化担当,促进中华民主伟大复兴的实现。
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
(一)弘扬家国情怀
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要促进中国古代文学向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弘扬家国情怀,这是古代文学追求的核心价值之一。所谓家国情怀,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民族气节、人文关怀,在弘扬和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建立应有的文化自信,为古代文学研究活动奠定思想基础。中国古代有很多优秀的文学大家,对社会、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了很多力量,这些文学大家有很崇高的追求和坚定的信念。例如,在《孟子·公孙丑》中记载“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与天地之间。”不仅展现了对完美人格的追求,也展现了崇高的社会责任感。在《易传·象辞》中也有记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孟子·告子》中记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些文学大家都展现了崇高的理念和追求,并且逐渐成为古代文学家的主流价值思想,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并在各个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彰显这种家国情怀,并对这种情怀进行深化,使其成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气节[3]。从魏晋六朝到唐宋明清,中国古代文人往往都具有忧国忧民、共赴国难的精神,如曹植所著的《杂诗》中写道“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杜甫的《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岳飞的《满江红》中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些古代文学作品都充分表达了古人的爱国之情,同时也彰显了古代文学的核心价值观和精神追求。所以,在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同样有家国情怀,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怀,在弘扬文学、发展文化的同时,促进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弘扬美善理想
中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发展历史,被誉为礼仪之邦。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礼仪文化的研究,弘扬美善传统,彰显中华民族精神。文学艺术创作不仅要具有美感,还要展现真、善的思想,实现真善美的相互统一。例如,在《论语》中,孔子评价《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评价《武》则为“尽美矣,未尽善也”,前者是对大舜乐曲的歌颂和赞美,是孔子予以尽善尽美的肯定。后者则是对周武王的歌颂,孔子认为周武王文德与武功不相匹配。所以评价其美则美矣,却不尽善。在孔子的观念中,乐曲应该尽善尽美才为最佳,而这种思想观念普遍体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之中。所以,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美善理想的弘扬。
(三)创新话语体系
在几千年的发展中,中国古代文学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为古代文学学术发展、学科建立等奠定基础。所以,在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话语体系的研究和创新。一方面,要传承古代文学创作、文本、批评的话语传统,根据语境进行分析和探讨。从创作目的来看,古代文学重视“文以理为本”、“文以氣为主”等观念。另一方面,要重视语言文字的表达话语。中国文字符号独具特色,在视觉、听觉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美感和特色,所以对表达方式也有相应的要求。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语言运用的研究,包括叠韵、押韵、平仄相间等等。促进古代文学研究传统话语体系的创新发展,可以加深人们对古代文学的认识和理解,进而促进古代文学的弘扬和发展,有助于文化担当的形成。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明确中国古代文学的构成,树立文化担当,然后深入研究古代文学。可以从弘扬家国情怀、美善理想、创新话语体系等方面入手,加深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理解和掌握,促进文化担当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白静,张军强.新媒体语境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文化担当[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039(003):115-117.
[2]吴静,李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新思路探析[J].青春岁月,2020,000(008):14-15.
[3]王泽龙.与古为新面向未来——关于五四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研究观念的反思[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41(001):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