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松桩壶”的造型艺术和文化意蕴
2021-05-13魏茸茸
魏茸茸
江苏宜兴 宜兴 214221
紫砂发源于宜兴,从宋代至今,工艺日渐成熟,造型艺术愈发完美。紫砂壶根据壶型大体可以划分为花器、光器以及筋纹器这三种类别。花器指的是采用浮雕或者半浮雕的装饰技法将自然界和动物界中的天然形态设计成为茶壶造型,譬如“松桩壶”,由于紫砂泥特殊的质感,它能够写实地呈现出不同的肌理效果,因而在“松桩壶”上的表现力十分优秀,除了写实地表现出它的树皮肌理、裂纹等,表现独特的造型艺术之外,更是将其高洁刚毅的风貌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文化意蕴。“松桩壶”所带来的不仅是浓厚真切的自然之美,包含了松桩、松树枝、松针等一系列形态,更是让人们可以通过观察来理解感悟其内在文化意蕴。“松桩壶”从设计上诠释了更为独特的文化内涵,让人体验了不一样的设计风格。
1、紫砂“松桩壶”的造型特征
“松桩壶”在紫砂壶当中并不陌生,但因不同人所寄托的思想不同,所以其在设计上比较多元,它的形态之美尤为突出,匠人们一般都是通过仔细观摩松桩的自然形态,将其转化成了壶艺形式。“松桩壶”强调的是细致真实,从细节上的一笔一画再到整体性的外观设计都需要精准把握。“松桩壶”的壶身、壶嘴、壶钮、壶把皆以松树为形,壶身以松桩为原型,其余多以松枝为参照,如此一来使得“松桩壶”整体的造型更加和谐统一,传达独特的气韵,它的壶把、壶嘴等在保证了应有的实用功能的同时,也保持了松枝的美感,通常壶身与盖面上都会装饰几簇松针加以点缀,或是雕刻褶皱、裂纹等等,以打造出一种立体的触感,使得松桩壶更加生动,显得古拙苍劲、坚韧有力,无论从造型还是颜色来看皆栩栩如生、新颖美观。
“松桩壶”(见图1),壶上松皮有脱皮露骨之势,松桩斑驳而不失苍劲,淋漓尽致地体现了此壶的气势与张力,但局部的细节纹理点缀,如结痂、皱褶、裂纹和突起,均处理得十分仔细不失端庄素雅大气。平盖与壶口保持在同一平面,并与平底上下对应,犹如松桩的两个横截面。壶钮采用一截松枝为造型设计成桥型,更加突出了虬松令人赞叹的顽强生命力以及江南水乡的风情。壶顶的雕花丰富了整个壶盖使之不再单调,亦与整个作品主题相呼应。壶嘴与壶把也均以松枝造型来展现,壶嘴昂扬向上,壶把圈卷自然,宛如自然生成,刚劲有力。更值得一提的是,作者选择性地强化了树皮的结痂和裂纹,产生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这样细腻的处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朝一夕地精益求精,才能体现出一种错落而又统一的美感。
以松桩为主要元素做成松桩杯,与松桩壶形成完整的一套,仿照树皮斑驳状而制,刻画出松桩最原始的形态,古朴自然、形意俱佳。壶身上树皮刻画嶙峋有致,呈现出统一和谐的美感。松枝是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使作品在视觉表现上生动完整。采用雕塑堆花手法点缀其间,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整体呈现出一种立体的触感和视觉效果,松树的斑驳褶皱成为了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栩栩如生而又极具生命力,使整把壶的形象更加完整老练。
整件作品坚韧有力,沉着而质朴,其间又有一股素洁雅致的风韵融合其中,足以彰显出成熟艺人炉火纯青的技艺,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
2、紫砂“松桩壶”的文化意蕴
植物的意象自古以来就频繁地出现在文人骚客的笔墨中,比如“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等,这些诗词无不透露出古人对植物气节的仰慕与钦佩之情。有着“岁寒三友”称号的“松、竹、梅”,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它们仍然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蓬勃生长、绚烂绽放自我。这种坚强不屈、不畏艰险的高尚品质不仅是文人创作的灵感来源,同时也影响并激励着一代代人的成长与前行。
无论是面对大雪积压还是烈阳灼晒,松树都依然保持着它的伟岸挺拔,永不屈服。松树也常用于景观欣赏,从园林风景到日常生活都能见到松树作为景观树存在的身影。“松桩壶”这件作品就是以松树为主题,将壶身雕琢成松桩的模样,立体生动、别具神韵。不难看出工匠在制作时对松树的形态把握十分到位,细节雕刻处理匠心独运,表面纹理粗糙但却颇具质感,仿佛就是大自然的风霜雪雨打磨留下的印记,浑然天成。用“松桩壶”喝茶品茗那浩然之气似乎就缭绕于身边,能够同古人对话、交谈对“松桩壶”意蕴的理解与感悟,好不惬意。
3、总结
紫砂“松桩壶”这件作品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质朴淳厚的肌理感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松树的精神内涵融合在一起。在精准还原松树形象的同时,又从中传达出了深刻蕴意与艺术气质。紫砂壶作品想要传递出精神内核,就需要亲近自然、融入自然,工匠们只有亲身去自然中观察与积累,才能制作出精妙传神的紫砂作品,才能向世人展现紫砂艺术的魅力所在。紫砂艺术魅力无穷、回味悠长,值得仔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