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影响

2021-05-13翟雪玲汪为

中国棉花 2021年4期
关键词:棉农纯收入棉花

翟雪玲,汪为

(1.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北京100810;2. 四川农业大学,成都611130)

1 引言

2014―2016 年, 国家在新疆启动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取代棉花临时收储政策的试点工作,并于2017―2019 年深化了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改革。 从实施效果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为稳定棉花生产、推进市场化改革、保护棉农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达到了政策目标[1]。 然而,作为一项实施面较广的产业惠农政策,其公平性、普惠性以及能否促进小农户充分发展也是评价中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 2014 年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试点政策方案中明确规定,谁种植补贴谁,在补贴对象中区分为基本农户和农业生产经营单位。由于新疆土地面积较大,如果棉花收益稳定,生产规模越大,预期的收入水平就越高。 而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方案并没有对种植规模、产量或者经营主体做限制,那就存在1 个现象,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和生产经营单位能够有充足的资金进行再生产,从而获得更多的收入。 从这几年新疆棉花生产实际看,这种趋势较为明显。 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通过各种方式从普通农户手中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 从而获取更多的收入,而小规模农户却只能获取土地流转收入或者少量补贴,且基本被排除在现代农业之外。 这显然与国家财政政策向小农户倾斜、助力脱贫攻坚、促进社会公平的方向不一致。 鉴于此,本研究基于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实地调研数据的样本,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rdinary least squares,OLS)回归和回归分解法,控制棉农家庭异质性因素,以验证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影响,并厘清该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的影响程度,以期为完善该政策提供理论证据。

2 文献回顾

当前,专门针对棉农收入的研究较少,对普通农户收入的研究较多,宏观方面和微观方面的研究均有涉及。宏观方面主要体现在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信贷政策直接影响农户融资,如李长生等[2]、曹瓅等[3]认为不同信贷渠道约束会影响农户收入,曹瓅等[3]发现农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能增加农民收入,张建军等[4]指出信贷与保险互联能有效改善农户信贷配给,显著提高农户农业收入。 许多学者研究了农业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如朱长宁等[5]、段伟等[6]、张炜等[7]发现退耕还林政策能够直接影响农户收入。也有学者研究公共产品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如杨斌等[8]发现农村公共产品成本分担会影响农户收入差距,徐定德等[9]发现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会提升农户收入,韩家彬等[10]发现农村公共管理服务对农户收入有显著的影响。外部环境是影响农户收入的重要因素,刘小强等[11]、赵茂等[12]研究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收入影响,卢晶亮等[13]分析了自然灾害和政策救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微观方面,很多学者研究了农户家庭个体特征对其收入的影响。 高梦滔等[14]研究了妇女教育对农户收入和收入差距的影响,肖富群[15]发现人力资本会显著影响农户的收入。许多的学者从农户行为方面研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如李宾等[16]研究了劳动力转移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诸培新等[17]发现农地流转能够提升农户收入,王珏等[18]发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行为会提升农户收入水平;也有学者从微观外部环境分析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如高梦滔等[19]认为村干部知识化和年轻化会对农户收入产生影响,王成利[20]发现社会资源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较为明显, 黄英伟[21]发现了类似的结论,他认为关系对农户收入有显著影响。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作为1 项惠农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和生产收益会产生直接影响。从农户种植行为来看,王力等[22]发现在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实施初期,补贴发放次数多、时间长,影响了农户的种植调整。 王利荣等[23]发现,如果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发布滞后,对棉农种植行为的影响较弱。 贺超飞等[24]发现上期政策实施是否达到预期收益会影响农户种植行为,王力等[25]的研究得出了同样的结论,他们发现目标价格预期对棉农的棉花种植意愿有显著影响。 胡迪等[26]认为政策实施的效果还取决于农户对政策的信心和感知的稳定性、大豆与玉米的比较收益以及补贴方式。 从农户生产收益而言,黄季焜等[27]认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有利于完善棉花价格机制,保护棉农利益;卢冰冰等[28]发现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保障农户的种植收益、提高农户收入水平具有正向作用。 但韩冰等[29]指出,在当前世界贸易组织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对“黄箱”政策限制的背景下,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持续增加棉农收益的能力有限。 胡迪等[30]指出,为了稳定农户的收益预期,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不宜大幅调整。 张杰等[30]发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稳定棉农收入有积极的作用,但棉农的实际收入低于政策预期, 导致棉农心理落差较大。 Antón等[31]根据政策作用的经济学分析认为,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会提高农户预期收益、降低预期的生产风险,从而对生产形成正向的激励效果,促进农户扩大生产规模;但Lin 等[32]认为,农户决策还受到其财富水平的影响。

综上,国内外文献主要关注普通农户收入的影响因素,缺乏对特定收入农户的研究;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研究则集中在政策意义和实践经验总结等方面,少有文献基于面板数据和实证方法来分析其对棉农收入的影响。 鉴于此,本研究将以棉农为研究对象,分析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实施是否对棉农收入产生影响, 以及对于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收入的影响程度, 为该政策的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3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影响的理论分析

棉农行为目标是福利最大化,棉农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经营者,作为1 个理性消费者,在一定预算约束下的消费效用最大化是棉农最终追求的目标;同时,追求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利润最大化又是其作为生产者的身份所要追求的最终目标。假设棉农获取一定额度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既可以用于增加家庭成员消费预算,也可以增加棉花生产经营活动要素投入。 然而,由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资金流动性不足, 在允许的情况下,棉农会选择合适的资金规模用于改善棉花生产条件,从而扩大棉花生产经营规模、 提高生产经营效率,进而提升棉农总收益。 如图1 所示,假设棉农在获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前的生产性投入为K1, 在获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后,其用于棉花生产的投入会增加为K2,次年棉农生产性投入可能的选择是I1、I2或I3,相对应的棉农收入为R1、R2或R3,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农户会根据自身实际选择相应的投入,从而获得相应的棉花种植收入,此时,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促进了棉农收入的提高。

图1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对棉农的收入效应分析

然而,棉农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种植规模的差异会导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影响程度的差异。 首先,棉农的棉花种植行为通常是由产前收益预期所决定的。对于小规模种植棉农而言,享受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相对较低,如果流转出土地取得的收益小于种植棉花的收益,小规模种植棉农则会选择维持生产或小幅扩大生产(由于资源约束,小规模种植棉农不会大幅扩大生产);如果流转出土地取得的收益大于种植棉花所取得的收益, 小规模种植棉农则会选择流转出土地,从而缩减棉花种植规模或退出棉花种植。对于大规模种植棉农而言, 种植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规模效应, 且能够带来更高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有利于大规模种植棉农收入的增加,因而大规模种植棉农更倾向于转入土地扩大再生产。 其次,不同种植规模的棉农对棉花种植的风险抵抗能力是有差异的。 相对于大规模种植棉农而言,中小规模种植棉农的棉花种植面积较小,面临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较低,可以更加灵活地调整生产决策,从而有效地规避棉花种植风险。棉花目标价格补贴主要是为了防范棉农种植棉花的市场风险,因而对中小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小。对于大规模种植棉农而言,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能够增强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并且能够增强其市场预期,有利于其做出扩大棉花种植面积的决策。 因此,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大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大。

根据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以下假设:(1)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对棉农收入有显著影响;(2)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小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低,对大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高。

4 数据来源、变量选取与模型设定

4.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有数据来源于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现代棉花产业体系经济功能研究室于2018 年7―12 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棉产区开展的实地调研。 调研以问卷调查为主,采取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选派调研人员与棉农展开田野调查。 综合考虑实地调研的可操作性,调研区域涵盖阿克苏、巴州、昌吉、喀什、塔城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第二师、第七师和第八师等地,调研数据包括了南北疆多个地区、自治州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师(市),数据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调查共发放问卷1 200 份,最终收回问卷1 089 户,剔除无效样本及关键变量缺失样本后, 获得有效样本1 078 户,占样本总数的89.8%。调查问卷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类是家庭基本情况,主要为家庭规模、家庭结构、家庭收入和资源禀赋等内容;第二类是户主基本情况,主要包括户主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健康状况等; 第三类是农户棉花生产状况,包括棉花收益、棉花种植面积、棉花销售收入和棉花种植成本和绿色生产行为及意愿等内容。为了确保调研质量,课题组在正式实施田野调查前进行了预调查,对调查问卷进行了修改和优化。同时,在正式实施田野调查前,课题组对调研人员开展了问卷调查和入户调研等方面的培训。

4.2 变量选取

(1)被解释变量。被解释变量为棉农收入,包括家庭人均纯收入(lnt)、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lnm)和家庭人均棉花纯收入(lnc),本研究分别进行对数处理。(2)解释变量。本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为被调查农户享受的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对其进行了对数处理。(3)控制变量。为了控制其他因素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还设置了相应的控制变量。 户主特征会影响家庭决策,从而影响家庭收入,户主特征包括户主性别(ged)、户主年龄(age)、户主受教育程度(edu)和户主健康状况(hel)。 家庭特征也是影响家庭收入的因素, 包括家庭成员是否有干部(gb)、是否加入合作社(hzs)、家庭规模(siz)、家庭劳动力数(lab)、人口负担系数(bur)、家庭老人数量(old)、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状况(mir)、是否科技示范户(sfh)和家庭土地面积(lan)。 各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4.3 模型选定

根据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理论分析,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会影响棉农的收入,但影响棉农收入的因素很多,如棉农异质性因素、家庭资源禀赋及其他因素等,需要估计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影响的净效应。本研究认为拥有某些个体特征和人力资本优势的棉农将具备更显著的收入优势;因此,将棉农户主特征和家庭特征作为控制变量, 构建以下收入决定模型:lnt(m,c)=α0+β1price+β2xi+β3zi+εi。 式中,lnt、lnm和lnc分别表示棉农的家庭人均纯收入、家庭人均农业纯收入和家庭人均棉花纯收入的自然对数;price表示本研究核心解释变量享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xi表示户主特征变量, 包括户主性别、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户主健康状况;zi表示家庭特征变量, 包括家庭成员是否有干部、是否加入合作社、家庭规模、家庭劳动力数、人口负担系数、家庭老人数量、家庭劳动力外出务工状况、是否科技示范户和家庭土地面积;εi是随机扰动项;α0、β1、β2和β3为待估参数。

5 实证分析

5.1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影响的初步检验

表2 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对棉农收入影响的OLS 估计结果,为了避免估计结果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采用Huber-White Sandwich 方法来估计标准误。 从表2 数据可以看出,在控制农户异质性特征的条件下,享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对棉农家庭的人均纯收入、农业人均纯收入和棉花人均纯收入均存在正向影响,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不管采用哪种收入作为因变量,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方向和显著性基本保持不变,说明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和可靠性。 从回归结果来看,享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高的棉农的收入高于享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低的棉农,这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描述性统计的结果一致,即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会促进棉农收入提高,存在收入效应。

表2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对棉农收入影响的OLS 估计结果

5.2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的收入效应

描述性统计结果验证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影响。 然而,对于不同种植规模的棉农而言,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否存在一致的收入效应,即对于不同种植规模的棉农,其收入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的影响程度是否一致?为了厘清此问题, 本研究将棉农种植规模划分为小规模、中等规模和大规模3 种类型,用以分析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收入的影响。从表2 估计结果来看,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主要对棉花生产性收入产生影响;因此,本研究仅分析了该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的影响。 根据数据特征, 将棉花种植规模小于等于0.667 hm2的棉农划分为小规模种植棉农, 共359户; 将棉花种植规模高于0.667 hm2、 小于等于6.667 hm2的棉农划分为中等规模种植棉农,共369户; 将棉花种植规模高于6.667 hm2的棉农划分为大规模种植棉农,共350 户。从表3 结果可以看出,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的棉花种植纯收入均有正向影响,且在1%水平上显著,这进一步表明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花种植纯收入效应的稳健性。进一步对比不同种植规模棉农的回归系数可以发现,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小规模种植棉农和中等规模种植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的影响程度较低,对大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高,即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以上结论验证了本研究假设2,即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对小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低,对大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高。

5.3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的影响程度

表3 的估计结果仅仅反映了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是否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产生了影响,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户主特征和家庭特征变量对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影响的贡献率具体为多少,哪些因素是影响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的关键性因素,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收入效应有多大,这都有待进一步测算。 在表3 估计结果的基础上,利用Wan[33-34]改进的回归分解法,可测算出各变量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影响的贡献率。 结果见表4。

表3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的影响

从小规模种植棉农来看,影响其棉花种植纯收入最大的因素为土地面积,贡献率高达79.49%,而享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的贡献率较低, 仅占1.89%;从中等规模种植棉农来看,影响其棉花种植纯收入最大的因素也是土地面积, 贡献率为62.06%, 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的贡献率仍然较低,占3.19%;从大规模种植棉农来看,影响其棉花种植纯收入最大的因素为享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数额,贡献率为40.80%。 可见,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于大规模种植棉农的棉花种植收入效应大于中小规模种植棉农的收入效应,这进一步验证了本研究的假设2。 可能的原因是,对于中小规模种植棉农而言,其棉花种植面积较小,对棉花生产投入不足,棉花单产低于大规模棉花种植者。 由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主要是按照产量进行补贴的,单产越高,获得补贴越高。另外,对于大规模农户来说,在节本增效方面明显优于小农户,因此从政策效果看,棉花种植面积越大,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于棉花种植纯收入的影响越大。

表4 各解释变量对棉农棉花种植纯收入(lnc)影响的贡献

6 结论与启示

从理论上来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收入效应,可以直接提升棉农的收入,且棉农个体间的异质性导致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不同棉农收入的影响程度不同。 此外,不同类型的棉农对产前收益的预期和风险抵抗能力的差异,也会导致不同种植规模的棉农受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影响程度的差异。 基于2018 年对新疆棉农实地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棉农收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棉花目标价格贴补政策对不同种植规模棉农收入具有不同的效应,对中小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低,而对大规模种植棉农的影响程度较高。

鉴于上述结论,今后应该在保持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延续性的基础上,从公平性和促进小农户发展的角度对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作如下改革:第一,现行棉花目标价格补贴政策对于中小规模种植棉农的收入影响程度较低,对于大规模种植棉农的收入影响程度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财政分配的不公平,并且容易刺激市场主体过度扩大生产规模,影响生态环境。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对补贴主体、补贴上限进行限制,规定基本农户和经营单位能够享受补贴的最大规模的产量和面积。 第二,该政策执行方案中进一步向小规模农户倾斜,提高对小规模农户单位面积补贴的标准。

猜你喜欢

棉农纯收入棉花
棉花是花吗?
棉农
棉花
新疆昌吉农户采用棉花塑型高产技术行为的实证分析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
农民增收实现“十连快”城乡居民收入比连续4年下降
农民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家庭经营纯收入
心中的“棉花糖”
四川农民收入增速 连续四年高于城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