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点亮城市之光
——论光艺术介入城市空间

2021-05-13周波冯大庆ZhouBoFengDaqing

当代美术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灯光空间艺术

周波 冯大庆 Zhou Bo Feng Daqing

1四川美术学院八十周年庆典灯光秀(虎溪校区)

2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艺术照明

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曾指出:“城市从其起源时代开始便是一种特殊的构造,它专门用来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1城市成为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尤其在最近的百年来,城市化规模越来越快,城市人群的数量也爆发式增长。这一方面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成就,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城市生活需求和问题需得到解决。科技的发展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了助力和手段,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尤其是照明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逐渐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模式中走出来,使得生活中的活跃时间被后置和拉长,人的感知和体验也因此被延展和增强。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准的提升,现代设计强调功能的理念开始让人生活体验改善,城市光环境的营造不仅需要宏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的塑造,更需要从公众个体需求和感受出发的空间场域构建。而光艺术将在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光艺术的前世今生

光艺术(Light Art)是一种将光作为主要表现媒介的艺术形式,包含光绘画(Light Painting)、 光 雕 刻(Light Sculpture)、灯光装置(Light Installation)、投光建筑(Projection onto Buildings)、光线涂鸦(Light Graffiti)、灯光秀(Light Show)等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其既可在室内展示,又能在户外运用于城市和自然环境中,凭借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产生变幻多样、色彩瑰丽、内涵丰富的视觉效果,从而改变人对空间感知的知觉经验。

早期的光艺术多与建筑联系在一起。公元4世纪欧洲中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中,大量使用彩色玻璃窗,利用透射光线(Transmitted Light)产生出神圣魔幻般的效果。公元2世纪古罗马的万神殿(The Pantheon)在拱形穹顶中央采用透光孔(The Oculus)的设计,能透过圆孔使天空成为建筑内景的一部分。当代光艺术家詹姆斯·特瑞尔(James Turrell)的创作就受到这种“借景”手法的启发。

作为包豪斯艺术学院重要成员之一的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了第一件使用光线作为创作媒介的雕塑作品《光线空间调制器》(Light-Space Modulator)。在其后,现代艺术开始将光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媒介使用。20世纪60年代的极少主义艺术家丹·弗拉文(Dan Flavin)、弗朗索瓦·莫瑞雷(Francois Morellet)等使用霓虹灯管、漫射照明灯光或荧光灯等进行创作。以维克多·瓦萨雷利(Victor Vasarely)为代表的艺术家利用视错觉创作出光效应艺术(Op art,又被称为欧普艺术)。光艺术渐渐摆脱建筑艺术依附者的地位,开始独立地寻求自己的创作语言方式和视觉呈现方式。当代艺术家如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等人更是将光作为人与自然对话的重要媒介大量运用于作品创作中。当代光艺术的创作也为城市建筑和空间设计提供了不少启发。在近年来的艺术创作中,光艺术作为科技与艺术结合的典范获得越来越多的重视,也蕴含着越来越多的可能性,成为一个与现代生活、现代文化、现代科技密切相连的艺术思考和表现的方式。

二、城市空间生产与美学建构

福柯(Michel Foucault)在谈到城市空间时指出,“它们(城市)所采取的特殊形式,成为了统治理性的模型而施之于整个国家”。2由是观之,当代城市空间的演变也代表着当代政治、经济、技术、文化的演进和发展。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则观察到,现代社会中的空间体现出社会性,牵涉到生产关系,“自然空间(natural space)已经无可挽回地消逝”,“流动经济”(economy of fl ow)的出现导致“现代经济的规划倾向于成为空间的规划”。3于是,空间生产也成为一种财富的创造方式。而艺术的介入使得空间生产的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光艺术在环境景观照明中大量的应用,使得“夜游经济”成为城市文旅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发力点。

3四川美术学院虎溪校区艺术照明

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空间。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及环境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的更新和发展。1977年提出的《马丘比宪章》(Charter of Machu Picchu)在《雅典宪章》(Athens Charter)的基础上,将城市空间视为一个有机、连续、动态的结构,城市建设应该以人的生活需要为基本尺度,强化审美创造的认识。城市美学应是一门既见物又见人的美学。对城市环境审美价值的考察与判断要从人的需要出发,使环境与人在相互作用中完成审美的创造。现代城市的发展将人的活动与审美现象相结合,成为城市审美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因素。

现代城市的规划不只限于数学和物理概念上的呆板的线性空间分割,而更加强调人本、宜居的特性。在这个规划与建筑领域共识的前提下,城市公共空间就作为城市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构成个人生活空间的联系纽带和中介空间,对公共空间的规划与设计也成为公共审美意识的体现。现代主义对功能性的强调体现出一种工具理性的态度,但人并不是工具和机械,也不是能为单一规定性所束缚的存在。现代城市的空间生产将作为现代人争取精神自由的存在意识体现。如同美国肯尼迪政府通过推动公共艺术美化城市空间环境和改变公众审美意识一样,艺术的介入让公共空间具备生命活力,使其与人的精神生活紧密相连,为城市文化的生长提供滋养的土壤。

三、艺术是城市的荣耀

中国的城市飞速发展,早些年片面强调规模和效率,很多时候忽略城市的历史人文、生活体验,致使城市环境与城市居民的距离被人为放大,很多城市成为一个缺乏人文内涵支撑的“寄居”之地。城市应该是为居住在其中的人所建,而非单方面地去追求外在的物质构成。艺术恰恰是唤起人的存在的重要方式,为生活在城市的人架起一道沟通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桥梁。

艺术是一座城市的荣耀。意大利的古城威尼斯在今天还能时常成为世界的焦点,是因为它拥有以威尼斯画派为代表的艺术名家与艺术名作,还拥有驰名世界的威尼斯艺术双年展、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威尼斯电影节等一系列艺术盛事,每年都能聚焦了世界的目光。德国城市卡塞尔面积只有106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万,却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正是由于每五年一度举办的卡塞尔文献展。据统计,2012年卡塞尔文献展吸引到超过90万人次前往观展。艺术使得一个城市成为世界的中心。

这些年来,光艺术被大量运用于城市空间中,成为城市文化旅游的重要项目。每年5月底至6月是地处南半球的悉尼的冬季,但萧瑟的寒风并未使悉尼变得冷清,从2009年开始举办的悉尼灯光音乐节,每年都用灯光和音乐点燃了人们的激情。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创作者发挥着他们的艺术灵感和创意,用绚丽灯光艺术纵贯整个城市,与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一起享受着艺术带来的美好体验和欢乐氛围。其他城市如荷兰阿姆斯特丹、德国柏林、捷克布拉格、法国里昂、英国卢米埃尔等也在每年举办灯光艺术节,成为城市一场欢乐的庆典,通过艺术活动将城市的文化形象向世界传播。

4四川美术学院八十周年庆典灯光秀(虎溪校区)

中国如广州、上海、杭州、自贡、西安等不少城市在近年也向西方学习,开始举办自己的城市灯光艺术节。这些灯光艺术节,有些是与中国传统花灯结合,有些则大量运用当代艺术与科技手段,为城市的夜间景观形象营造和城市夜文化建构做出了贡献。但必须也得承认,中国城市灯光艺术节形式和手法都比较单一,创造力还显不足,有些千篇一律。这与其中部分的创作者过于追求技术而缺乏必要的审美修养和训练有关。光艺术不是简单的“亮”和“炫”,而是要体现创作者在视觉效果把握上和思想观念表达上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是将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与艺术的审美和表达的完美结合,不只是一时的视觉闪耀,更是由视觉带动整体知觉感受和体悟的一种存在体验。

本次为四川美院八十周年校庆设计的灯光秀表演正是体现了这一思路。灯光秀以建筑投影为主要表现方式,将四川美院风风雨雨八十年来历史文脉的图像与老校区所在的黄桷坪周边环境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使观众可以跨越时空与前辈大师对话,与川美共成长。同时,其中一组作品还利用了大学城美术馆外墙的装饰图案,用灯光使其变成一件具有无限生长可能的动态绘画创作,让美术馆建筑成为一片魔幻森林,充分展现了美术学院应该具备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

光艺术以艺术创意为核心,以现代科技为手段,实现艺术的新创造,在城市的空间形态塑造和文化形象营造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可挖。随着未来城市建设向智慧城市的发展,光艺术不仅是简单的视觉效果呈现,更是将城市生活艺术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也将不断地改变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和审美偏好,打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畅想空间。城市需要光照亮生活,也需要艺术启迪生活。光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点亮城市之光,照耀美好生活。

注释:

1. [美]刘易斯·芒福德著,宋俊岭、倪文彦译:《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33页。

2.包亚明主编:《都市与文化·第1辑·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3页。

3. 参见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1月,第47-48页。

猜你喜欢

灯光空间艺术
今晚的灯光亮了天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QQ空间那点事
空间
万家灯火之百变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