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学科阅读视域下绘本阅读教学实践研究

2021-05-12张筱婷

中国教师 2021年5期
关键词:水墨画跨学科汉字

张筱婷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我们跨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共读同一本绘本,各学科制订的阅读目标不同,但又相互关联;所运用的教学策略符合各学科特点又最终都指向阅读本身。跨学科、多主题阅读教学目的就是扩大阅读教学外沿,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知情合一。以中国传统绘本《三十六个字》为例,我们把《三十六个字》绘本作为三年级学生的阅读教学内容,从語文、传统文化、美术学科入手,进行同绘本、跨学科、多主题的阅读教学实践。

一、语文学科角度阅读绘本

《三十六个字》绘本故事是根据1984年阿达编创的彩色动画片《三十六个字》改编的中国原创绘本。绘本图文结合,讲的是一个父亲将日、山、水、鸟、象、森、林、草、夫等36个象形文字画出来,并且编成有趣的故事。《三十六个字》的每幅画都是由象形文字变形而来,作者把这些表意的字词串联,并组合成故事,绘本故事虽然简单,但却情节紧凑。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专注于文本本身传递给人们的情感与情绪。在教学时,采用预设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在阅读绘本时,不断地思考、探索与发现。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一起阅读,当读到主人公船翻了掉入河水中时,让学生预测接下来他怎么做才能脱险;当读到老爷爷就要被老虎吃掉时,让学生预测主人公怎么才能救老爷爷。还让学生在预设情节时充分考虑到象形文字的使用,并引导学生发现绘本中隐藏的三十六个象形字。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提炼出绘本中的三十六个象形字,并能将文字与图画在大脑中建立关联。接下来教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让学生将三十六个象形字打乱重排,编出属于自己的《三十六个字》绘本故事。学生利用本节课的阅读收获再调动自己的知识经验储备,进行二次创作,这一教学策略,让绘本的阅读不再浮于文本表面。

二、传统文化学科角度阅读绘本

通过语文阅读教学,学生对《三十六个字》绘本内容已有了认知,并且以绘本为基础进行了文图创作。接下来的传统文化课的阅读教学主要从传统文化学科的视角出发,结合绘本围绕“汉字”主题进行小组合作式学习。

《三十六个字》整个绘本都在展示中国的“汉字文化”,具有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象形文字,一个个文字就是一幅幅图画,所以每个汉字都有其鲜活的内涵。对于孩子们来说,文字是学习知识和谋生立足的工具,是他们探索世界、交流情感的工具。绘本在扉页就展示了象形文字中的“象”字,孩子们通过观察会发现,这个“象”字,伸出长长的鼻子,大大的耳朵还有四条粗壮的腿,一看就是一头大象。通过图像文字,让学生把动物的形象与脑海中的认知迅速建立了连接。进入正文后,三十六个象形字以亦图亦文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渔夫打鱼落难,得到乌龟相助;老爷爷被老虎追赶,得到渔夫相助;老爷爷送给渔夫一只羊”这样一段曲折又有爱的冒险故事。记住了这个故事,三十六个字也就记在心中。这样一本有趣的绘本,在潜移默化中把一颗热爱汉字的种子种在孩子的心里。

在小组合作教学中,教师在课前先抛出问题:“你知道中国最早的汉字是什么吗?你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吗?”然后,让各小组通过一周时间收集资料,并进行整理,形成小组的图文结合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三年级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能力正处在亟待引领与提升的时期,当教师发现学生的探究与合作实效性不强,深度不够时,要及时引导、补救和拓展。引领孩子深度了解汉字的演变。教师还可以制作微视频,在学生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和提升。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的能力。

深入研究了汉字的起源及演变之后,再回归绘本《三十六个字》,学生对象形文字的认知与了解相比较语文阅读课,更加深入了一层。此时,再引导学生深入挖掘三十六个象形字的形与意之间的关联,拓展性地再来猜一猜其他汉字最初的模样,通过收集资料,建立象形文字资源库。还可以继续深入探究,汉字除了象形文字,还有哪些种类等。

三、美术学科角度阅读绘本

美术学科角度进行《三十六个字》的阅读,我们从水墨画入手,研究作者阿达的创作之美。阿达所创作的多部动画片都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画特色,如获得巨大殊荣的中国第一部水墨画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水墨画和中国传统剪纸艺术相结合的动画片《猴子捞月》。《三十六个字》也是用水墨画的技法来创作的。中国的象形文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对描摹、记录事物方式的一种传承,也是最形象的,演变至今最完好的一种汉字字体。蒋勋先生的《写给大家的中国美术史》,开篇就在讲象形文字,他说:“书画同源,文字和图画原本是一样的。文字到后来为了让大家都能理解,变成了一个样子。但是图画的存在却不是为了表达相同的意思,图画更加自由。”我们在带领学生学习《三十六个字》时,要引领学生感悟文字美与图画美的完美融合。美术教师以毛笔手绘象形文字,开启了水墨画与象形文字之旅。绘本中那么多漂亮的象形文字,作者阿达是怎么画出来的呢?教师在引领学生欣赏书法家、画家的书法、画作之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挖掘《三十六个字》中的绘画技巧,教师教授学生“中锋”“侧锋”的技法,指导学生学会“墨破色”和“色破墨”。学生学会了绘画技巧,再结合语文阅读课上创作的故事,开始进行水墨象形文字画的创作。他们可以运用墨色的焦、浓、重、淡、清以及干湿之别来表现象形文字,尝试画出属于自己的象形文字画,最终绘出自己满意的作品。

通过横跨语文、传统文化、美术三个学科,融合“感受汉字之美”“了解汉字起源”“水墨绘画汉字”三个主题,基于全科阅读视阈的《三十六个字》的跨学科、多主题阅读项目式学习,达到了深度阅读、有效阅读的目的。

本文系2019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区域推进中小学生全科阅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3703014)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高珊

1040756279@qq.com

猜你喜欢

水墨画跨学科汉字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跨学科前沿研究生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索
多措并举,构建小学《道德与法治》跨学科学习,促学生创新发展
神奇的水墨画
当古人穿越到现代水墨画
汉字这样记
基于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创新
汉字这样记
吴绪经水墨画
水墨画创作课:如果大树是我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