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童漫架构习作之桥

2021-05-12盛婉彬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读图漫画习作

盛婉彬

童漫是漫画的一种形式,是指把儿童漫画作为课程资源一部分,运用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称之为儿童漫画作文。童漫因其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形象性和时代性深受儿童的喜爱,可以快速的调动儿童的情绪。儿童在写作时可以感觉到可写的材料很新鲜、很新颖、写起来非常有趣,慢慢的就会喜欢上写作。

一、“童漫”作文的意义

1.化解学生习作素材难的需要。作文写什么内容,一直是我国小学生作文最头疼的问题之一,而之所以无内容可写,并不是学生真的没有观察生活,缺乏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而是缺少“现实”习作素材。换句话说,学生虽然有生活经历、有生活体验,但是如果这些经历和体验无法在课堂上得以唤醒和激活,那对于学生来书,还是缺少写作的素材。因此,激活学生思维、盘活即时习作素材是关键。在课堂中或课外引入 “童漫”,无疑是解决当下无材料可写的有效途径之一。

2.第三语言能力发展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普及,  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媒介语言”看做是继“口头语言”“书面语言”之后的第三语言,将运用媒介进行浏览、发布的能力看做是继读、写、听、说后的第五种语文基本能力。而运用媒介进行浏览、发布都离不开“读图”能力的培养。“童漫”作文具有先天的第三语言课程实施内容。

3.“读图”与想象能力的培养。漫画以其表现手法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受到孩子们的普遍喜欢。现在的孩子从幼儿起就从电视、画报等媒介中接触了大量的漫画。在小学生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平常,儿童的生活中处处都有漫画形象的出现。童年没有漫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信息 83%来自视觉,而图像相对于文字或其他抽象符号,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它能优先唤起人们视觉神经的感知,并保持最长时间的记忆。“知识爆炸”的年代信息瞬息万变,生活节奏的加快要求我们掌握更多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向学生传播更多的知识信息,“读图”不失为一种好方法。首先,读图具有高度的形象性,获取信息高度快捷。

4.对教师专业处置权的应答。可以说,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使很多教师的课程资源意识有所觉醒。但长期以来,教师还是课程知识被动的“消费”者和“忠实”执行者,课程知识的建构是课程专家的事,教师失却了自我创生课程的能力与经验。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新课改赋予教师开发作文教学资源与运用教学资源的权利。“童漫”作文的教学为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二、“童漫”作文如何教

漫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是一种逆向思维的艺术,对于阅历尚浅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漫画中包涵的深层次意义。因此,对于学生的指导,教他们如何观察漫画,解读漫画就非常必要了。

1.教观察。对于一幅漫画,首先要学会观察。要求学生必须全面、细致的观察漫画上的内容,漫画上有哪些人?哪些事物?有没有文字?观察漫画的时候不能放过漫画中的每一个细节。

(1)看标题。有些儿童漫画是有标题的,而这个标题则非常直接的体现了这幅漫画的主题。

(2)看文字。有的作者为了更好的表达漫画内涵,会在漫画中插入文字说明或者对话等,通过这些言简意赅的文字,我们可以去思考作者所要表达的寓意。

(3)看画面。漫画是绘画艺术的一种,作者常会用夸张的手法勾勒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来表达漫画所含的寓意。這要求我们必须观察漫画上的每一个画面。

2.教联系。漫画是由一幅或多幅画面构成的,是一种静态的画面。这就需要学生在观察漫画后对漫画中的事物或者几幅漫画进行联系,从而解读出漫画的主题。以童漫《父与子——榜样不是好做》为例,漫画上有儿子、父亲和医生。漫画中,一开始医生给儿子拔牙,儿子吓得大哭起来,而漫画的最后,父亲坐到了椅子上的时候,也吓的魂飞魄散的。由此我们可以联系起来:父亲带孩子去拔牙,孩子因为害怕,要父亲给自己做个榜样,结果,父亲坐到椅子上的时候,也开始害怕了。于是,这幅漫画的寓意也就解读出来了:生活中,榜样是不好做的。

3.教联想。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以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所以漫画有时候就只是一个引子,我们要发散思维,展开想象,联系到生活实际中相类似的现象。这是漫画作者作画的初衷,也是我们写作时,充实内容、突出中心的一个好方法。

猜你喜欢

读图漫画习作
读图
读图
读图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读图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