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借文本,寻写作秘笈

2021-05-12王丽霞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荷塘月色文本课文

王丽霞

新课标指出写作教学要让学生用真情实感表达出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能力是中学生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但目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却很多,主要体现在:立意程式化、模式化,每次写作文前,学生便把平日准备好的材料内容作为作文的基础;选材陈旧,很多学生不愿借用自己的慧眼去发现生活中的绚丽多彩,选材往往会在陈旧的俗事中选取。思考其中的原因,我任务是学生对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精彩的描绘,学生的写作兴趣低下,于是我思考激发学生以更大的兴趣与冲动参与每一次的写作必定会事半功倍,愿与同仁们共享。

一、以文本为点,寻写作秘笈

教材文本是学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学习写作的范本, 鲁教版新课程教科书编选的文章篇篇都是经典之作,语文教材中有大量文质兼备的美文如《荷塘月色》、《伤逝》等,文本的视角广泛包含自然、社会、人文、地理、历史,它的主题有人生、励志、亲情、友情等。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学课本范文积累写作方法,主要是从课文中学语言文字、学选材立意、学结构方法、学谋篇布局等,让学生学会这类技能,当他们写记叙文时,就不再是难事。其次,让学生从课文中积累词汇,美妙的词汇是修饰“作文”这座大厦的材料,缺少了这些材料,作文就会显得干巴巴,没味道。对于当前的初中学生,从课文中学词汇,无疑是最快速、最有效的方法。比如学《春》、《济南的冬天》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和感官生动形象地描绘自然美景;学《三峡》、《湖心亭看雪》用白描与正侧面相结合的方法描写景物;学《看戏》、《我的叔叔于勒》对人物笔触细腻的描写;学《纸船》、《海燕》的象征手法的運用等。学生掌握了诸多的写作方法,作文自然能渐如行云流水。

二、拓阅读平面,厚积中薄发

读书多的学生,知识丰富,思维敏捷,思路清晰,下笔成文。古人曰:“厚积方能薄发”、“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的效果,作文教学必须要重视文学底蕴。亲近文学,使人高雅,语文教师平时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阅读中外名著(包括课后推荐的《骆驼祥子》、《西游记》等)、积累名言谚语、了解古今中外历史,丰富学生的文学积累,提高学生素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通过大量阅读,让学生获得丰富的间接生产生活知识,增强学生辨析善恶好坏的能力,同时达到多读有益的课外书,丰富知识、开阔视野、提高能力、陶冶情操的目的。我注重培养学生对文学的感情,有的学生喜欢听流行歌曲,我就给他们讲流行歌曲与唐诗宋词之间的关系,例如:王菲的《明月几时有》改编自苏轼的词《水调歌头》,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改编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等,让学生听得情绪高涨,拉近学生与文学的距离,从而理解词的意境,厚实学生的文化底蕴。

三、探生活美象,为有米之炊

但丁曾经说过:“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生活是一本活生生的书。” 抓住生活,是学会感悟的基础。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学生的生活视野日益扩大,他们借助于现代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介,如报刊杂志、电视、互联网等,获得无限丰富的信息和知识,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总有他们熟悉、喜欢、热爱的东西,同时还蕴含很多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的素材,教师要善于开挖和引导,可以抓住社会热点问题,或者激动人心的爱心材料等,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激起他们写作的热望。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生活,从平凡的小事情中领悟大主题,于细微之处品悟精神,如下笔写写最美教师张莉丽、最美司机吴斌等。也可以选择生活中熟悉的一个事物,如“春天”、“小草”等展开联想,写一篇写景抒情的美文,这样做,不仅训练了写作技巧,而且还提高了个人素养。

四、掘写作精魂,循序中渐进

写好作文要拿精批、鉴赏、细改做文章,最佳方法是多写多练。一是教师的批改讲评,我尽可能做到精批细改,或者当面点评的方式,指导学生利用作文讲评课,要求学生选取自己的作文,自主阅读修改后,在全班朗读,组内班内共同欣赏、评点、修改,并总结自己行文、思路、写法的成功之处。二是鼓励学生利用日记、QQ空间、博客等平台,用自己的阅读积累在交流的平台上大胆写作。同时可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做续写、扩写、缩写、仿写等小练习如对《皇帝的新装》进行扩写,即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又能创造性地运用好课文资源。使学生们在自己的一片空间内阅读、作文、做事,借自己的慧眼去认识生活、理解生活,挖掘写作的精魂,在循序渐进中提高作文水平。

巧妙地指导学生写作,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增强作文的写作能力,可以使文章立意深刻、新颖,使作文更具有思想水平和艺术魅力。

猜你喜欢

荷塘月色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荷塘月色
荷塘月色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