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的爱与学生的敬是教育美的交响曲

2021-05-12张文寿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班级班主任老师

张文寿

爱心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一位教师只有怀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育对象的崇高而神圣的受,才有可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创造出优异的成绩。

一个班主任,只有让学生感到并且接受老师的爱与关心,他才能带领学生建设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一个班级只有有了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不断进取。所以,老师总是给学生提出一个又一个目标,让学生不断进步。但是一个班级的进步除了学生的进步还应该包括老师的进步。作为老师,在班集体的建设中感受学生进步的同时,也应该多多向学生学习,提高自己。因此,学生不喜欢"读死书,死读书"的"老古板",不喜欢讲道理式说教,严历有余,活泼不足的修道院里的“嬷嬷”。学生是幸运的一代,赶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高速发展的改革时期,因此,学生不喜欢象老母鸡呵护小鸡那样小心有余,大胆放手不足的“老阿姨”,那么,学生究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呢? 学生喜欢的是时刻想着学生,尊重学生,了解学生需要,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的老师。 学生喜欢是对学生真诚、坦荡,能得到学生真心与信赖的老师。

对于特殊生来说,更需要老师倾注一片爱心,需要用爱去温暖他们的心灵,用爱去感化他们。有的老师,看到特殊生往往冷眼相对。有的老师,对特殊生的缓慢进步很焦急,“恨铁不成钢”,于是为了促其早日成“钢”也为了维护集体的荣誉,或采取训斥他,责令写检查,或责令其限期纠正,甚至用粗鄙的重言辱骂,令其停学等,企图逼其就范。殊不知,这种“成钢”法,非但不可能“成钢”,还有可能使“铁”变成“”废渣“。爱心感人 耐心雕琢 细心诱导特殊生,是指那些或是不守纪律,言行不美、品德欠佳,或是家庭结構异常,或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在一个班级中人数不多,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是他们的影响往往不可忽视。能否有效地使这一群体受到良好的教育,促其积极向上,不仅对于一个团结、友爱、文明的班集体的形成,对于班级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的建立关系极大,而且对于他们本人的健康成长,整个社会的安定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正确对待特殊生,帮助他们进步,促使他们转化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特殊生转化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认真做好这项工作,从中收获颇多。初中生处于心理和身体的综合发展阶段,他们接触的人群往往会影响到他们自身的生活和人生观念。班主任的自身的行为和素质通常都是学生效仿的典范和目标,在学生学习的道路中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人们之间行为或者是习惯互相影响的典范。班主任的行为和品格往往会让学生看在眼中,记在心里。在教育中,更多的班主任还是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事业心,他们不赌博、不喝酒,也很少在学生面前抽烟。平时也因为班级管理的事情常常忙里忙外,身心疲惫。学校有这样的教师也是教育发展的典范。但是还有一些班主任难以约束自身的一些不好的行为习惯,在教室里抽烟,烟头随便扔,从而影响到学生的行为习惯。因此,为了加强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效果,其本身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利用课余时间丰富自身的知识和文化素养,做到温文尔雅,说话有涵养,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自身作则,为学生做一个好的表率。

现代教育中,往往存在着一种常见的行为,一些教师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备受关注,而对一些成绩比较平淡或者是较差的学生不怎么去关注,学生的小错误教师会快速的原谅,但是出现一些严重的问题时就会不断批评。例如,在教学管理中,班主任会对一些翻墙上网的优等生闭口不谈,在他们眼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是置于首位的,比道德更为重要,这一定程度上也关系到教师本身的利益问题,学生的学习成绩会和教师的薪资挂钩,班级排名对于一个教师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应该遵守职业道德,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犯错时应该一视同仁,并且对自身的行为时刻进行内省。教师的本职在于教育育人,无论是教书还是在班级管理中应该对学生充满爱意。学生作为德育教育的主体接受者,需要对其主观能动性很好的进行发挥。教学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任务,不是简单化或者是机械化的讲解,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班主任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给予一定的尊重,不要对学生的一些行为或者是观点一概否定。班主任作为教学管理的主要负责人,在工作中犯错也应该知错就改,不摆架子,不搞专利,能够学会进行自我批评和教育,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有亲近感,同时也给学生做了榜样,学生在学习中出现一些错误也会学着去改正。此外,班主任在教学中应摒弃传统的言传教学方式,以身教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各种得到实践活动,例如可以在课外活动时候举行走访社区,慰问老人的活动,从班主任自身做起,帮助社区老人打扫卫生,和老人留守儿童多多沟通交流,力所能及解决他们生活中的一些困难,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学会关心别人。中国有句古语叫“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老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批评,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思想变化,使学生提高认识,提高觉悟,提高思想素质,从而少犯错误,这可谓是“忠言”。而有的老师批评的语气要么居高临下,不容置辩,要么充满不满和厌恶,要么挖苦取笑,所以,被批评的学生感觉损伤了自尊心、自信心,还常常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忠言未必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在十几年的执教工作中,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教师,教育学生不仅要掌握批评的涵义和目的,还必须巧妙地把握批评的语言,把批评变成阳光雨露,就能使利于行的忠言不逆耳。

作为一个班主任,一个初中年级的班主任,热爱本职工作是干好这个工作的前提。试想,一个对班主任工作不热情的人,得过且过,别人怎样我怎样、上级叫做什麽就做什麽的班主任,只能算得上是一个班级“维持会”的“会长”,算不上一个称职合格的班主任。只有对本质工作的热爱,才能产生激情,有了对班主任工作的激情。才会产生怎样搞好这个班级的“创作作品”的欲望,这种欲望越强烈,“作品”也就会越完美。你会说:“巧妇难为无米炊”,你不具备班主任的一些应有的知识,你就是想干也干不好。总之,班主任工作细小繁杂,是在广阔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神圣职业。愿我们以严谨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这片园地管理得如日月般光辉,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更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猜你喜欢

班级班主任老师
班级“无课日”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
以牙还牙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