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薇安·迈尔她比梵高走得更远
2021-05-12梁辰
梁辰
薇薇安·迈尔(Vivian Maier 1926—2009)的传奇人生,或许是摄影界近十年来最受热议的话题。她生前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家庭保姆,去世后,随着十多万张底片的意外曝光,她的作品震惊世界。迈尔被摄影界追封为“隐匿的摄影大师”,与利塞特·莫德尔(Lisette Model)、盖瑞·温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和黛安·阿勃斯(Diane Arbus)等具有代表性的摄影艺术家一起,载入了街头摄影和美国新纪实摄影史册。
作为从未接受过正规训练的神秘摄影师,迈尔的一生留下了无数令人费解的疑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她在纽约和芝加哥做保姆的40年间,用禄来双反相机在街头记录着与她擦肩而过的陌生人的影像——西装革履的商业大亨、贫民窟的居民、街边玩耍的儿童以及她自己的自拍照。有网友感叹,“一张张翻看迈尔的照片,会看到20世纪50到70年代美国最真实的城市景象。”但这些影像却从未示人,甚至大部分直到她去世都没有冲洗出来。
自从迈尔被发现后,有关她的解读从未停歇。从2010年开始,她的作品在世界各地陆续展出,吸引了无数慕名而来的摄影爱好者和想要一窥其内心的人。2014年,纪录片《寻找薇薇安·迈尔》获得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纪录片奖和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提名。
2021年3月,汇集了83张迈尔自拍影像作品的展览—— “寻找隐匿的天才:薇薇安·迈尔”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开幕。这是迈尔在中国的首次美术馆级别的个展。
策展人安妮·莫林认为,自拍照是迈尔作品中最迷人、丰富和复杂的主题。无论是透过小店橱窗的玻璃、理发店的镜子、便利店的广角镜、汽车的后视镜还是落在河床上的影子,迈尔在她感到安全的范围内隐晦地呈现自己,并且带着一丝好奇观察自己与世界的距离,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自我身份的界定。
“如果说这些自拍影像宣告了迈尔的存在,那或许是因为她本来是‘隐形的,与众多相似社会环境中的人一样。60年代 ‘美国梦 盛行开来,在全速跃进的美国经济、社会以及政治中达到顶峰。那里曾是充满可能的机会之地,而社会底层的工人,被遗忘、被边缘化的人,在‘美国梦中并未获得一席之地。当迈尔拍摄自己时,在照片中或留下几乎无法识别的线索,或占据全部画面,都是对她所处条件的抵抗。同样,她在纽约或芝加哥街头拍摄的人,在这个意味上也变为了一种自拍像。她只拍摄和她一样同属社会无形的边缘群体。”莫林在展览序言中写道。
展览现场
此次展览的艺术总监、当代水墨艺术家彭薇把迈尔的自拍影像与当下流行的自拍照相对照。“两者是截然不同的,迈尔自己出现在照片里,不是要给人看她自己,不管是她的影子还是镜子里的反射,都是组成一张完美照片的重要细节。这个影子在构图里非常重要,从我作为画家的角度来看,如果这张照片没有这个影子就会非常平庸。又比如迈尔拍镜子,镜子里投射了一个变形的自己,她是因为这个景象有意思,才按下快门。她对镜头里的世界、对布列松说的‘决定性瞬间有兴趣,才去拍,而不仅仅是展现自己。但如今的自拍是为了秀自己,怎么拍自己更好看,所以才有了美颜功能。”
艺术家、文艺评论家陈丹青对迈尔的自拍有另一种理解。“有人问我为什么画自画像,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自恋吗?不是,因为画画的人手痒,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模特,最简单就是画自己。迈尔也是这样。当她没有素材时,就拍自己,包括自己的影子。独孤的人常会下意识地面对镜像。”
由于迈尔的际遇跟梵高有某种重合——在世时无人問津,去世后却震惊世界,她因此被称为“摄影界的梵高”。陈丹青认为两者不尽相同,“梵高生前没有任何展览,据说只卖掉过一张画,但他渴望全世界知道他。他在信里说,有一天全世界都会念他的名字。迈尔和他不一样。迈尔活在一个摄影艺术发掘机制的黄金时代,如果她像梵高那样渴望被大家知道,她完全做得到,她有很多机会,但她没尝试过一次,她甚至没有这样的念头,否则不可能直到死,上千个胶卷都还没冲印。显然她根本不想这件事,为什么?这是个谜,从这个意义讲,她比梵高走得更远。”
展览现场
迈尔的晚年在贫苦中度过,多亏了她作为保姆照顾了17年的根斯堡家的三个儿子给她租了一间小公寓,才有了一处安身之所。2009年,迈尔在一家疗养院去世。
去世前两年,芝加哥一家仓库举办了一场逾期寄存物拍卖会,迈尔在这家仓库超时未付租金的私人物品进入了拍卖流程。这些被拍卖的物品包括一个旅行箱和几百个盒子,里面装满了书刊、账单、文件、信笺、照片以及尚未冲洗的底片。
当时正在研究芝加哥西北部特定历史的约翰·马卢夫花了380美元拍下了最大的那箱底片。虽然拿回家后发现这些影像与自己正在做的研究无关,但马卢夫还是被画面里精湛的光影和构图所震撼,扫描了一些发到个人博客上,迈尔和她的作品由此进入大众视野。
马卢夫在博客中这样介绍迈尔,“她是一个孤独的人,死时没有孩子、家庭和爱情,她用相机持续创作,但从不把照片分享给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