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容必备 笔记本如何选配移动硬盘
2021-05-12
闪存盘还是移动硬盘
在为笔记本挑选外接存储设备时,首先需要面临的问题就是选闪存盘还是移动硬盘?闪存盘的优势是小巧便携,而且还具备更好的防震防水能力(见表),如今100元左右就能买到128GB容量的产品。但是,闪存盘也存在较大的缺陷,比如其容量价格比不高,超过256GB后性价比远不如移动固态硬盘。此外,主流闪存盘的传输(持续读取)速度多在150MB/s左右,高端型号也不过400MB/s上下(图2),也就是锁死在了USB3.0(USB3.1/3.2 Gen1)的水平上。
表1:外接存储设备特色对比
移动硬盘根据存储介质,分为移动机械硬盘和移动固态硬盘(PSSD)。如果你对速度不感冒,预算有限还需要尽可能大的存储空间,可以考虑移动机械硬盘。反之,如果你注重体验,建议优先挑选移动固态硬盘,此类产品的容量价格比远超闪存盘,而且还可以提供更加极致的传输速度,如今400元左右就能买到500GB容量的一线品牌产品,通过移动硬盘盒+M.2 SSD的DIY形式还能进一步降低开销(图3)。
本文我们讨论的产品,主要就落实在了移动固态硬盘身上。至于如何选择最匹配的产品,还得看笔记本自身的接口配置。
③移动固态硬盘多是由硬盘盒+M.2 SSD组成,品牌产品的优势是更显档次且售后更好
小提示
除了M.2 SSD,还有少数移动固态硬盘(如三星T5)会使用mSATA SSD作为存储介质,但这类产品已经趋于淘汰,未来M.2 SSD是绝对的主流。此外,闪存盘和移动固态硬盘的性能还会受到容量影响,容量越大速度往往更快一些。
USB-A接口
除了少数极致轻薄型的产品,绝大多数笔记本身上至少配备了1个~2个USB-A型接口。这种接口的速度存在480Mbps(USB2.0)、5Gbps(USB3.0和USB3.1/3.2 Gen1)以及10Gbps(USB3.1/3.2 Gen2)三种标准。
USB Type-C接口
从2019年之后上市的笔记本,大都开始标配USB Type-C型接口。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接口的速度标准更是混乱,除了480Mbps、5Gbps和10Gbps以外,还存在20Gbps(USB3.2 Gen2×2、半速雷电3、USB4 20)以及40Gbps(雷电3、雷电4、USB4 40)标准。
移动固态硬盘搭配
前文提到过,移动固态硬盘的本质就是移动硬盘盒+M.2 SSD。而它们可以获得多高的传输速度,取决于内置的M.2 SSD,以及PCB主板上的主控芯片性能(表2)。
我们都知道,M.2 SSD包含SATA和PCIe两种版本,以前者打造移动固态硬盘的读取速度上限就是550MB/s左右。以PCIe SSD打造的产品,则可轻松获得1000MB/s左右的速度,以WD BLACK P50和希捷FireCuda Gaming PSSD为代表的产品则拥有高达2000MB/s的速度(图4),以三星X5为代表的型号速度甚至近3000MB/s(图5)。
我们可以将移动固态硬盘根据接口和速度标准划分为A、B、C、D、E、F六个类别(表2)。其中,A与C,B与D之间可以通过USB转接头相互转换(图6)。但是,想体验E和F的超高速,就必须笔记本身上拥有符合20Gbps和40Gbps标准的USB Type-C型接口了。
如果你的笔记本型号较老,或是你即将购买的新款笔记本只有5Gbps的USB接口,搭配A/C型移动固态硬盘无疑最为经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B/D也不错,毕竟未来我们总会更换配备更高速USB接口的笔记本。但是,E和F类别的移动固态硬盘就需要谨慎考虑了,它不仅需要笔记本自身搭配符合标准的超高速USB Type-C,还需要我们的钱包加以支持。
④
⑤
⑥
表2:移動固态硬盘类别
*高速产品向下兼容低速接口,但实际速度则以接口上限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