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融合
——以“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2021-05-12苏康敏林端端卢蕙娟

黑河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教遗传职业

林 剑 苏康敏 林端端 卢蕙娟

(1.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2.华侨大学,福建 泉州 362000)

一、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人类文明延续与发展的瑰宝,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已成为全世界共同面临的战略问题。2003年10月,联合国颁布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提出“在高等院校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促进跨学科的科学、技术和艺术研究活动,并制订研究方法”。非遗教育逐渐成为现代大学一项新的使命[1]。2017年3月,由文化部牵头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支持具备条件的职业院校加强传统工艺专业建设,培养具有较好文化艺术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队伍”“鼓励代表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和开展研究”。职业教育与非遗传承存在互动耦合效应,两者的有效融合既能够推进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又能够实现非遗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个性与共性的有机对接[2]。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以下简称“本科职教”)作为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试点,在非遗教育中的作用与优势日益凸显。

二、相关文献探讨

自1790年法国设立遗产保护机构起,非遗教育已有200多年历史。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出台,国外在非遗教育上的关注与投入日益提升。法国大学严格遵循 《公约》的原则与目标,以就业市场为导向,采取设置职业型学位专业和开设独立课程“主辅”两种模式来培养非遗人才[3]。美国凭借强大经济实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启动了公众考古教育计划,尤其是突出大学在文化学术研究、数字化保护等方面的重要作用[4]。日本以儿童教育为抓手,将非遗传承与义务教育相结合,进行全方位的宣传,让非遗文化渗透到全民生活中各个角落[5]。韩国在民间技艺人才的认定与学历对接等实惠措施上突出了对文化传承人生涯发展的关注[6]。

我国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潜移默化地促使学生产生文化认同,达到学校有效践行文化教育的目的[7]。“非遗进校园” 已由最初的观看、欣赏逐步走向技艺传承,学生的参与度在提升,学生与非遗传承人的联系在走向深入[8]。高职教育具有手工艺传承的优势性、专业设置的灵活性和特色性,通过学校、企业的深度合作与教师、师傅的联合传授,对学生施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应该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主要路径[9]。

三、非遗教育实施的困境与难点

教育作为人类文化传承的主要手段,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研究认为,非遗教育指的是学校基于教育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整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融入非遗元素,开展与之相关的教育、教学、科研及实践活动,从而实现文化认同、技艺传承及相关复合人才培养的目标。2002年,中国高等院校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教学研讨会正式发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宣言》,提出高校在非遗传承中的使命,非遗开始进入高等教育体系。10多年来,非遗与高等教育融合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但仍面临诸多困境亟待破解[10]。

1.学科体系尚未建立

我国于2006年正式启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目录及项目传承人的评审,该项工作成果也陆续成为高校非遗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2008年10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研究员主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一书出版,成为我国非遗课程的第一本教材,被广泛使用,对非遗学科的理论研究乃至普及教育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10]。在很长一段时间,学界与非遗相关的课程乃至教材也主要以此版本为参考。然而,早期教材主要集中在非遗保护与管理的宏观层面,关于非遗理论知识的介绍尤其是微观层面的实践较少提及,这也导致了现有非遗课程存在先天不足的缺陷。近年来,虽然不同学科的学者也从自己专业的角度对非遗开展了较多的研究与教学实践,但更多的是聚焦在艺术、民俗领域,或者是在国内知名的综合性大学文科类专业开设非遗相关的选修课,科学宏观的非遗学科体系并未确立,非遗教育的普及难以得到有效的指导与支持。

2.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师资队伍是非遗教育品质的保障。非遗传承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大量沿用传统口传心授的师徒模式,如何与现代高等教育体系进行有效的嫁接与兼容一直是非遗教育领域的一个难点,尤其是非遗传承人与高校非遗相关课程教师融合的师资团队建立。从现有非遗传承人群体来看,大部分是拥有精湛手艺水平和深厚文化底蕴的老匠人。根据国家公布的第五批非遗代表传承人的数据分析发现,传承人平均年龄达到了63岁,60岁以上占比接近60%。年龄因素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承人对社会发展的认知以及新鲜事物的接受,固有思维让高校与非遗传承人的合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据笔者针对相关兄弟院校的调查了解,即使已有不少传承人进校园开展讲座以及实践教学的案例,也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但这种合作模式依旧松散,尤其是与高校现有非遗专业教师的融合度不高,身份、理念、认知冲突屡见不鲜。非遗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拟定、实施以及评估等环节对接都处于探索性阶段,整体师资结构以及实力都比较薄弱。

3.活态氛围容易失真

传承文化赖以生存的活态氛围是非遗保护的基本准则。在实践中,非遗教育的活态性展示经常由于教育边界的需要而受到一定的限制。从非遗的民俗性来说,非遗项目绝大部分与当地的民族文化、民众生活以及民俗宗教紧密相连,表达了特殊的情感寄托与艺术价值,虽说倡导介入社会的生产与生活过程也是高校的使命之一,但在引进非遗项目的时候,不可避免会过滤掉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元素,非遗内涵变得零碎化。从非遗的技艺性来说,非遗工艺根植于民间,与大自然密不可分,传统工艺从原材料种植、遴选到加工制作成器的现实呈现单靠课堂难以具象化。现有的非遗示范性教学往往摘取某一个部分,而且更多的是表演成分,难以真实呈现非遗技艺的完整性,学生的体验度不够,教学效果不明显。值得庆幸的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上述不足,为高校非遗课堂的完整性提供了保障,同时也给非遗数字化与活态化的平衡带来新课题。

四、非遗传承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耦合关系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教育部于2018年实施职教改革的重要举措,以民办高校为试点主体,立足为地方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技术应用和初步研究能力,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11]。本科职教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改革的新模式,具有显著的地域性、技能性和灵活性特点,与“非遗”属性具有共通之处,非遗传承与本科职教的融合是应有之义。

1.非遗传承是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使命的关键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了各族各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各级非遗项目主要散落在地县或者乡镇,而本科职教院校所在地大部分以地级市为主,与非遗发源地密不可分,学校从创办之日起就具有浓厚的地方文化特色。生源也主要以本地及周边地区为主,具有较高的文化认同。非遗不仅可以为本科职教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增强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建立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为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提供重要途径[7]。此外,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活态传承与持续发展离不开创新。本科职教是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阵地,将非遗资源引入高校校园,开展非遗技艺传习与科学研究,对于学生创新意识、创业思维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也有着促进和保障的作用。

2.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非遗传承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科职教既区别于传统高职教育中重技能轻科研的人才培养定位,又与传统本科注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科研能力培养的方式有所区别。更加强调了人才的高层次职业化培养,即突出职业能力与应用学术的平衡。眼下,非遗传承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和创新动力不足,年轻的传承人又由于缺乏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以及对文化经济预期效益前景不乐观的原因,导致后继乏人。数字化技术的跨界使用,又对非遗传承人才的培养带来更大的挑战。本科职教院校具有丰富的职业教育办学经验,在校企合作与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中积淀深厚,尤其是在技术原理、规律与产业、市场对接方面的技术应用研究能力表现突出。本科职教应该也可以成为地方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规模化、标准化的重要基地和摇篮。

3.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非遗产业化的助推力量

通过非遗资源的市场开发与产业化来实现非遗的保护与传承目前已经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认同[12]。在文化产业大规模兴起的背景下,许多非遗项目成为重要的创意源,但受制于非遗活态属性与文化保护,非遗产业化常常遇到困境。高校能够为非遗的产业化提供智力资源,而本科职教开展非遗教育的优势主要来源于民办高校灵活的办学机制。一是本科职教讲究效益,突出强调教育教学管理团队的整体效能,在项目设立、人才使用以及资金配置等方面有着区别于公办高校的弹性与优势。不会单纯追求非遗教育项目的社会效益,还更注重项目的产出来反哺教学、科研以及实训。二是本科职教重视市场,能够将非遗专业的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尤其是拥有较多运行良好、机制灵活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和校企合作模式,为非遗项目的产品研发、设计与销售的产业化提供支撑平台。

五、非遗传承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融合模式

本科职教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的新生事物,非遗融入高等教育领域的时间也并不长,许多模式都处于摸索期,为了更好地为本科职教开展非遗传承教育提供路径指引,本研究对高校开展非遗教育的实践模式归纳为以下五种,如表1所示。

表1 非遗教育的主要模式

1.课程导入模式

课程导入模式主要是在高校相关专业开设非遗课程的基础选修课。重庆文理学院是国内最早面向本科生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课程的高校,该课程体系于2007年确立为国家精品课程,同时,课程团队也协同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建立了重庆非遗虚拟博物馆教学资源库。通过十多年的课程导入实践,目前,该校已经形成了理论课程、传习课程和拓展课程三大非遗课程体系,尤其是把“学生家乡非遗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实践中,营造出“非遗是一种大学生活方式”的良好氛围[13]。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少高校在通识课程中也加入了地方非遗元素,如南开大学与天津非遗保护中心合作,将地方非遗作为全校通识选修课程;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将西冷印社篆刻、纸伞制作技艺等项目引入人文素质选修课,开设了《雕版印刷》《剪纸艺术》等非遗网络课程。

2.学术研究模式

教学与科研是高校教育的一体两面,与开设非遗课程同步进行的非遗教育模式还体现在学术研究方面。该模式主要是在高校原有艺术、文化、民俗、历史等学科开展非遗科学性问题的探究性研究。2011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颁布,在非遗管理部门的资助与扶持下,公办高校催生出了上百个“地方文化研究中心”“非遗研究所”等科研平台,其中以中山大学中国非遗研究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为代表。平台除了为非遗学科建设提供了扎实理论支撑和优秀研究型人才外,也为非遗传承保护管理提供了较多的决策依据与政策建议[10]。2015年,文化部与教育部在全国启动了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将高校科研优势精准聚焦到了非遗传承人群艺术素质、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上,有效地发挥了高校文化传承创新的功能性作用。

3.现代学徒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基于学校、业界的深度合作,利用学校教师与业界师傅的协作来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新型职业教育模式。其突出的特征是校企联合育人和学生的双重身份(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利用现代学徒制的方式来开展非遗教育逐渐成为很多职业院校的选择。以福建艺术职业学院为例,学校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福建省文化厅授权下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培养基地”,并与当地四家工艺美术企业合作实施关于珠宝制作、木雕等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送教入企、传承非遗”的现代学徒制成为亮点,该模式也探索出了产官学协同创新的非遗教育模式。除此之外,不少职业院校在学校设立了大师工作室,聘请非遗大师来学校从事创作和教学,让大师在现代职业教育领域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以培养出年轻具有创新能力的非遗骨干传承人[14]。

4.跨界合作模式

跨界合作开展非遗教育指的是高校与政府、企业、社区等各类组织联合搭建非遗传承平台。与政府合作是最常见的方式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通过高校来对非遗的历史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研究与保存,同时为当地非遗民俗、工艺的全面展示提供一个场地支持。例如,温州大学与当地政府联合创建的“民俗博物馆”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博物馆既为学校开展非遗实践教学提供了资源,又推动了地方文化保护与传播以及学校影响力的提升。再如,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类非遗产学研馆的方式,将非遗教育合作从政府延伸到了产业、企业层面。此外,与社区(当地村落、文化场馆、受众)合作是非遗教育走进民众生活的又一种方式,也是推进非遗活态化保护的一项创新举措。例如,有不少高校将学生的非遗作品安排在社区表演与展示,将大学生非遗创新创业竞赛场地设置在社区,开展社区儿童进高校的非遗研学之旅等。

5.学生社团模式

大学生主体对非遗的传承是非遗教育自下而上的一种方式,体现在从上述几种模式中衍生出来的非遗学生社团。该模式缘起校园内对传统技艺、民俗爱好的学生通过成立相关社团,在校园内举办非遗展、开展非遗民俗活动等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非遗教育的有益补充。具体代表性的社团之一是成立于2009年的长江大学“长江非遗学社”,学社通过学术讲座、名家艺术展、田野调查、家乡文化展的方式让大学生群体了解非遗、热爱非遗。通过10多年的运转,学社已经成为国内高校非遗社团的典范,受到很多非遗学者及专家的关注。此外,华东师范大学民俗专业研究生成立的“海上风民俗学社”更侧重学术研究,专注中国传统节日在校园的传承,并倡导成立高校非遗传承实践学生社团联盟,将非遗社团模式带入到更加规范、系统的运行中,逐渐成为高校开展非遗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10]。

六、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传承非遗的实施路径——来自“泉州职业技术大学”的经验

泉州职业技术大学是位于福建省泉州市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系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学校所在地泉州是中国海洋经济繁荣的代表,宋元时期被马可·波罗誉为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的“东方第一大港”。近年来,更是凭借丰富的“海丝”文化遗存,荣获“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东亚文化之都”四大文化品牌。据统计,泉州目前拥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60个,非遗资源十分丰富。学校充分发挥非遗资源的地域优势,在非遗教育传承中做了不少尝试,如与晋江市侨台外事局、晋江团市委等部门合作共建“华文教育基地”“晋江市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与晋江市文保中心、磁灶镇合作设立“磁灶窑陶瓷技艺传习所”等,这些做法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为非遗传承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融合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路径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如图1所示。

图1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传承非遗路径

1.以传统文化为基础,构建非遗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是本科职教实施非遗传承的核心工作。学校的通识教育学院确立了以人文素质提升为基础,向艺术传媒等专业课程延伸的课程建设思路,在学院与书院中开展非遗相关必修课、选修课及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其中,做好传统文化的普及性基础教育是学校开展非遗教育的第一步。学校开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所有专业的公共基础必修课,在课程资源建设上,除了以国内有代表性的优秀统编教材为主导外,还结合“海丝”特色文化,甄选文本、电子、视听等形式资料作为教辅资源,同时鼓励教师编撰《走进泉州》等校本教材作为通识课程的补充。此外,让非遗传承纳入专业课程体系。目前学校开设有剪纸、陶艺、书法、纂刻、印染、刺绣等10余门非遗课程,一方面,这些课程作为数媒艺术、服装设计、产品艺术设计等相关专业的任修课(必选4门);另一方面,也面向全校其他专业开放,作为公共选修课,非遗成为“泉大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2.以民间艺人为依托,打造非遗师资团队

非遗来自生活,源于民间。非遗进校园不仅仅是理论课程的植入,更重要的是民间艺人的活态呈现与传授。目前,学校设有金苍绣、剪纸、陶艺、印染四个非遗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的职能除了开展讲座、技艺传承、课程讲授外,还包括与学校特色专业的共创。例如,刺绣、印染技艺应用到服装设计、数媒艺术专业人才培养以及产品研发中,有效地探索出了传统非遗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新思路,初步打造出刺绣、印染非遗校内实训基地,较好实现了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意转化。同时,学校还有计划地培养和引进一批热爱传统文化、致力非遗传承的专任教师。以剪纸大师工作室为例,学校在引进非遗大师后,不仅有年轻的剪纸传承人留任学校担任产品艺术设计的专职教师,相关专业的专任教师拜师学艺现象也屡见不鲜。学校还十分注重非遗教师发展规划,采用课题立项、专家讲座、外派学习交流等方式,加强对师资队伍的非遗培训,提升专任教师的文化素养和专业水平,有效促进生态型教师共同体的良性发展。

3.以艺术工坊为平台,实施非遗传习教学

产业伙伴型大学是学校的办学特色之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贯穿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艺术工坊作为学校“传统文化进校园”项目中重要的教学空间,围绕“开发1个课程包+成长1个学生社团+入驻1个大师+培育1个工作室”的四个“一”工程,探索面向校内授课、校外体验课程培训,集“专业基础教学、通识教育实作、传统文化体验、非遗文化传习、工匠精神传承、创新创业实践”为一体的“美学美育”新模式。学校于2016年与厦门络缇集团共建络缇时尚学院,开设了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企业的设备、技术进驻到校园,部分与专业联系紧密的工坊成为了生产线。工坊作为非遗公选课的第二课堂,在培养学生非遗兴趣、提升人文素养及艺术创作能力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跨专业的学习,尤其是商科类学生对非遗项目的创新创业也有不少成功实践。工坊还是非遗手工艺品的“校中厂”。以皮雕为例,工坊不仅提供了非遗教育传承的平台,还解决了手工作品市场化中的场地、资金以及人力资源短缺的困境,实现了本科职教与非遗传承的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

4.以学生社团为载体,开展非遗特色活动

学生社团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实施非遗教育的重要载体。将非遗文化融入学生社团建设是学校的另一特色。学校成立了源歆国学社,将茶艺、汉服、诗词、书画、曲艺等活动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邃内涵,提升了大学生对非遗的关注度和认可度。文化创意协会联合三创学院,开展非遗产品创意设计、商业策划竞赛等创新创业活动,让非遗与专业学习进行创意融合。充分发挥社团社会实践活动的作用,开展“寻找家乡的非遗”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调研活动,走访非遗传承人、体验非遗项目,为非遗保护与传承建言献策。拓展非遗主题对外交流领域,组织学生参观闽台缘博物馆、泉州非遗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并提供志愿者服务;与镇政府、小学开展端午节进校园活动;与台湾高校组织两岸艺术工坊研学交流活动。此外,还利用承办大学生体育联合会足球“亚洲杯”等国际体育赛事的机会,举办穿汉族、写汉字、投壶等文化体验活动,让外国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认识非遗,为对外传播中国特色文化助力。

七、结语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个新生事物,高校实施非遗教育更是处于摸索阶段。通过上述研究分析发现,本科职教在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是高校实施非遗教育的主力军。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作为国内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单位,在开展非遗教育中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科研实力薄弱、办学体量较小、传承广度不够等。非遗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站在国家的战略高度,通过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通力合作,从国家政策、环境建设、法律制度、教育改革、产业发展等角度来探寻操作方法与实施路径。

猜你喜欢

职教遗传职业
非遗传承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江苏职教助力国家扶贫攻坚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职业写作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