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负性情绪及疼痛缓解率的影响探究
2021-05-12张静平
张静平
(湖北省黄冈市罗田县人民医院内镜中心,湖北 黄冈)
0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消化系统疾病作为临床慢性疾病之一,具有治疗周期较长的特点,也正因如此,导致患者于治疗过程中,心理出现较大波动,若不及时干预,则将对临床治疗效果产生较大影响[1]。本文探究分析给予消化内科患者施以心理护理干预,对其临床心理状况及其疼痛症状缓解的影响及应用意义。
1.1 临床资料
抽取的94 例临床资料为本院2019 年7 月至2020 年6 月期间收诊的消化内科病症患者,将其以每组47 例随机均分成参照护理组与探究护理组。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见下表1 示,对比结果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基本情况
1.2 方法
参照护理组给予患者行常规护理模式干预方案,探究护理组给予患者行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模式干预方案。
参照护理组:予患者疼痛护理、用药指导及健康教育等常规护理干预措施[2]。
探究护理组:一是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同参照护理组一致。二是予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措施:①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向其介绍主治医生、医院环境等,以帮助患者尽早适应环境;关心、照顾患者帮助生活,并予其鼓励,赢得患者的信任,增强面对疾病治疗信心,②予患者人文关怀,增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需及时将与患者疾病相关的知识告知患者及其家属;针对患者病情及其生活习惯等因素安排其床位;关注患者心理感受,认真倾听其内心想法,并以温和与亲和力言语与之交流,逐步将其心理压力降至最低。③通过注意力转移法,疏解患者疼痛感。通常消化系统疾病均会致患者出现局部不适感或者疼痛感,此时,在予患者药物干预的基础上,需通过心理干预,即注意力转移法,分散患者对疼痛的关注,减轻患者痛苦[3-5]。
1.3 观察指标
(1)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疼痛的影响。主要指标有:剧烈疼痛、重度疼痛、中度疼痛、轻度疼痛、无痛[6]。评估标准:以本院制定的疼痛等级评分表为依据,将疼痛分级分为五级,即:剧烈疼痛为9-10 分,重度疼痛为7-8 分,中度疼痛为5-6 分,轻度疼痛为3-4 分,无痛为0-2 分,其中,当得分<6 分时,则代表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2)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主要指标有:SDS 评分、SAS 评分。评估标准[7]:以SDS 量表与SAS 量表评估患者负面心理状况,评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心理负面情绪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探究分析中所涉及观察指标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处理,若组间对比结果P<0.05 时,则表明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8]。
2 结果
2.1 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疼痛的影响
患者临床疼痛缓解率对比,参照护理组明显低于探究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临床疼痛缓解率指标对比差异存在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临床疼痛影响的对比[n(%)]
2.2 分析评估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对比,见下表3 所示,护理干预前,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即P>0.05;护理干预后,参照护理组改善情况明显差于探究护理组,且组间对比结果P<0.05,表明SDS 评分、SAS 评分指标对比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表3 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s,分)
表3 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s,分)
?组别 例数 SDS 评分 SAS 评分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后参照护理组探究护理组P 47 47-52.3±3.0 52.8±2.7>0.05 47.1±1.7 42.3±0.8<0.05 56.2±3.7 56.3±3.9>0.05 49.0±2.7 43.3±1.9<0.05
3 讨论
以上分析可知,临床最为常见的慢性系统疾病之一即是消化系统疾病,由于该病症具有病程时间较长,且治疗费用相对昂贵的特点,因此,通常在治疗过程中,造成患者及其家属较大心理压力及家庭经济负担,再加之患者因病症所导致的疼痛感,极易使患者心理产生较大波动,不仅对病症产生恐惧心理,更对临床治疗失去足够的信心,患者的这些状况,对临床疗效产生不利影响[9-10]。
本次探究分析中,分别予患者治疗过程中行不同护理干预措施,临床结果表明,接受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分析结果提示,心理护理干预针对性更强,更利于从根本上解决患者心理问题,再加之疼痛转移护理干预,极大减轻患者身心痛苦,增强患者与医护人员的配合度,促进治疗效果提高[11]。
综上所述,给予消化内科患者施以常规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较与常规护理干预,该护理模式针对性更强,效果更加确切,更利于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其临床心理状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