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武长枣花期2 种蓟马种类记述

2021-05-12宋鲜梅王新谱

农业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灵武虫口蓟马

朱 琴, 宋鲜梅, 王新谱

(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 750021)

蓟马(Thrips)属过渐变态昆虫,其发育过程可以划分为4 个虫态:卵、若虫、假蛹和成虫[1]。蓟马体型相对较小,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同时其为害症状及方式也具有一定特殊性,所以该昆虫的存在常易被忽略。世界上有记录的蓟马种类已达到6 000 种,分为2 亚目8 科[2],根据不完全资料,目前我国记录的蓟马种类在400 种左右[3]。蓟马成虫和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吸食寄主幼嫩组织汁液,同时传播多种植物病毒,有时传播病毒所造成的危害更大[4]。我国一些地区已经报道了关于蓟马,尤其是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 和花蓟马 Frankliniella intonsa 严重为害的信息,受害作物类型主要包括:蔬菜[5-7]、花卉[8-9]和果树[10-11]等。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均为蓟马科(Thripidae)种类,西花蓟马作为危害性最大的害虫之一[12],其主要特点包括:繁殖速度快、宿主多,造成叶片、果实出现锈褐色斑点,对果实的商品性产生影响,同时能传播番茄斑萎病毒病(TSWV)和凤仙花坏死斑病毒(INSV)[13]。花蓟马为害棉花、稻、豆类、果树、蔬菜和牧草,其成虫、若虫主要是在花内取食,因此会导致寄主花器或者花瓣受到损害,出现白化的特质,经过阳光照射后,花器或者花瓣将会转变为黑褐色,严重时会导致花朵萎蔫,从而影响结实;叶片受到损害之后出现银白色条斑,严重时萎蔫脱落。

灵武长枣作为宁夏特有品种之一,凭借其栽培历史悠久及果实肉厚脆甜等优势闻名全国。然而,由于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管理模式的变革,害虫对作物的危害也不断增加。灵武长枣害虫调查研究对此已有报道[14],但灵武长枣花期蓟马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记述了灵武长枣花期2 种蓟马及其种群动态,明确了2 种蓟马的种类、发生盛期及优势种,旨在为有效控制该虫为害、防止其进一步传播扩散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样地

试验地分别位于宁夏灵武市大秦长枣基地、银湖公司林场和大泉林场。海拔1 250 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0 ℃以上,年降水量206~255 mm,无霜期157 d,砂质壤土,引黄灌溉,是适于枣类果树生长的典型区域,被划分为灵武市沿山长枣产业带重点种植区域。枣园调查面积分别为 70、50 和 42 hm2,树高 2.0~2.5 m,树龄 8~10 a,株行距2 m×4 m。在3 块试验地分别选取约1.5 hm2的代表性样地作为取样区域。试验区域土壤质地、水肥管理、农药使用等措施基本一致。

1.2 调查方法

调查时间为 2020 年 6 月 4 日至 2020 年 7 月 4日,每隔10 d 调查1 次灵武长枣枣花上的蓟马种类和数量。调查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选1 棵枣树分别在东、南、西、北、中5 个方位依次按高度1.0、1.5 和2.0 m 选择1 个枣吊。在采样过程中剪下枣吊放入自封袋并粘贴时间与编号标签,带回实验室备用。使用毛刷将自封袋中的蓟马向盛有75%酒精的培养皿进行转移,并挑出其中的成虫,遵循汪世泽(1993)所提出的方法完成临时标准制作的相应过程,在显微镜下鉴定种类并计数虫量(韩运发,1997;刘宁等,2005)。

1.3 数据处理

使用Excel 2010 分析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灵武长枣花期蓟马种类及形态特征

田间调查结果表明,蓟马种类主要有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花蓟马F.intonsa,分别记述如下。

2.1.1 西花蓟马F. occidentalis 西花蓟马成虫颜色多变,浅黄色到深褐色,体长1.3~1.4 mm,行动敏捷,具有一定的跳跃能力;雌虫较雄虫个体大、颜色深;两颊后部位置略收缩,与头长相比头宽略大,同时前胸长也大于头长;触角8 节,在3、4 节的位置各存在1 个叉状感器;触角第3 节基部粗细较均匀,中间没有明显加粗;3 个单眼三角形排列,单眼间鬃与复眼眼后鬃大小、粗细相近;翅相对较长,前翅前脉鬃、后脉鬃均等距排列;前缘长鬃短于前胸前缘角鬃;后胸盾片后方有一对钟形感觉孔;腹部中央以淡黄色为主,同时也存在灰褐色斑点,部分则表现为褐色,与其他近缘种相比,该昆虫雌虫腹部第8 节位置的背板梳状栉完整,两侧梳毛长于中央。若虫活动敏捷,体色浅黄色。

2.1.2 花蓟马F.intonsa 花蓟马成虫平均体长1.3~1.4 mm,体色为棕色,头、胸色略淡一些,触角第Ⅲ~Ⅳ和第Ⅴ节基部的颜色通常是橙黄色,其他节的颜色则是棕色;与前胸相比,头相对较短,两颊后部位置略收缩,触角8 节,第Ⅲ、Ⅳ节具一叉状钟形感觉锥;前胸前缘鬃4 对,前缘长鬃短于前胸前缘角鬃,后缘角具2 对,较长;中胸盾片满布横线纹,后胸盾片前缘具4 根长鬃;前翅前脉鬃21 根,前脉鬃整齐排列,后脉鬃18 根,均等距排列;腹部第Ⅰ节背部布满横纹,腹部第Ⅷ节背片后缘梳完整,梳毛短呈网状三角形。雄虫体形较小,体橙黄色。若虫体长约1 mm,基色黄;复眼颜色为红色;触角7 节,其中第3、4 节最长,第3 节的条纹形状为覆瓦状,第4 节当中生长的微鬃遵循环形排列;体鬃尖端微圆钝,在胸、腹部背面位置都有一定分布;微齿的成长位置则主要是第9 腹节后缘位置。

图1 灵武长枣花期蓟马成虫和若虫

2.2 灵武长枣花期蓟马种群动态

3 块调查地的蓟马成虫数量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不同地点蓟马成虫数量达到峰值的时间基本一致,均出现在6 月中旬。在大秦长枣基地,西花蓟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显著高于花蓟马,银湖公司西花蓟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和花蓟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相近,大泉林场西花蓟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略高于花蓟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图2)。大秦长枣基地优势种为西花蓟马,银湖公司和大泉林场的优势种为花蓟马。蓟马为害主要集中在枣树开花期,其中盛花期枣花中蓟马成虫种群数量均达到最高。

图2 灵武长枣花期不同蓟马数量动态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灵武长枣花期蓟马的鉴定和种群动态调查发现,试验地2 种蓟马分别是西花蓟马F.occidentalis 和花蓟马F.intonsa,其中花蓟马为优势种。2 种蓟马的发生在6 月中旬达到高峰期,最可能的原因是正值花期,而蓟马喜其花粉。

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寄主范围非常广,已成为世界性的害虫之一,寄主涉及花卉、果树、蔬菜等[5-11]农作物。除新疆对枣树花蓟马[15]有过详细报道外,在已有有关报道中未发现灵武长枣花期蓟马的记录。但在3 个试验地均有番茄、葡萄等作物的种植,这也可能是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发生了寄主转移,当然灵武长枣花期蓟马是否从番茄等寄主植物中转移过来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目前,灵武长枣蓟马的为害特征还未见报道。在不同气候带、不同环境、不同管理模式下,同一种枣树上的蓟马种类、优势种和为害情况对比也未见详尽研究的报道。枣树上蓟马的防治方法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因此,有关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对灵武长枣的为害特征和防治方法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灵武虫口蓟马
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对蓟马的行为调控作用及其在蓟马防控中的应用
高CO2浓度下西花蓟马和花蓟马对虫螨腈和唑虫酰胺的响应比较
虫口夺粮早行动 科学防控保丰收
临汾:抓紧防治玉米蓟马
灵武长枣早熟优系选育
统防统治“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省“虫口夺粮”保丰收暨重大病虫统防统治现场观摩会在洪洞召开
灵武有座藏珍阁
山西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基于b值分析宁夏吴忠—灵武地区强震危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