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风吹绿沙洲村

2021-05-11左琦

科教新报 2021年16期
关键词:湘南沙洲被子

左琦

车行至厦蓉高速湘南段,我仿若遁入仙境。

雨后初歇,青山连亘,云雾缭绕,活脱脱一幅“雾锁山头山锁雾”的写意画。云海茫茫,如梦如幻,它忽聚忽散,缥缈如烟,我却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它的清新、它的凉意。

白,纯白。

转头而下,重返人间,一片清新的绿让人心旌摇荡。草塘被风吹拂,就像绿色的浪,绿得发光,绿得鲜亮!

绿,森绿。

看那一山的绿,仅仅是远观,心境便会悠然。那架在半山腰的高速桥,我们方才驶过的地方,在这白与绿的纷呈里若隐若现!

这就是古朴而宁静的沙洲村啊!一个远在湘南大山深处的小山村,被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惦记着。

1934年长征途中,3名女战士借宿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她们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老人。

“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里,一张发黄的1984年11月14日的《经济日报》赫然在目。“当年赠被情意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这篇文章寄托了徐解秀老人对3位女红军的无限惦念,几多怜惜。可以想见,从1934年分别后的每一年冬天,这位老人都会在清冷的夜里,回想起这一年直抵心间的温暖,她早已把她们视作至亲,迫切地想知道3位女红军的下落,四处打听,竭力寻觅。

在饥寒交迫、生死攸关的时刻,一份军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的鱼水之情让无数人淌下热泪。故事历久弥新,化作无形的精神路标,传遍大江南北。

一栋栋修葺一新的民居很是醒目。黑白映画,青砖青瓦,亭山有意,草木有情,不娇柔,不造作,沉淀着守拙的民风。走过的每一条小巷,看过的每一面墙,在明朗素雅的景致里,是一派清新无比的绿意。

徐解秀老人的故居已承接多年风雨。几间老屋镌刻着几代人的记忆,更见证着祖祖辈辈历经的沧桑巨变。古旧的屋内,窄小破旧的木床上铺着草席,无声的事物向人們讲述着有声的故事。徐解秀的小儿子朱中雄老人已84岁,他佝偻着背,声音却清脆洪亮。他清楚地记得,2020年9月16日,在湖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前往郴州市汝城县沙洲瑶族村,重温“半条被子的故事”。他的脸上洋溢着幸福、自豪的笑容,恰似一缕春风,善良淳朴,简单满足。

太阳追着绿色奔跑,树叶在阳光下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醉人心脾的绿,万物跟着明亮起来。活在有爱的人世间,滋生出面对生活的无穷力量,那是生命最美的底色。

猜你喜欢

湘南沙洲被子
《研学之旅》
无题(5)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学生湘南写生作品选
闽南秘境:鱼骨沙洲
Mary’s Cninese
心海浪花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天那么热是谁在裹被子
云被子
海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