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春风里奔跑
2021-05-11苑广阔
苑广阔
春天属于田野,属于大地,属于飞鸟,属于蛰虫,属于青草,属于鲜花,但春天也属于孩子。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有纸鸢可放当然很好,但小时候的家乡,纸鸢是稀罕物,似乎也没有放纸鸢的传统,孩子们放学以后,把书包往家里一扔,就三五成群,呼啸着奔向广袤的田野。
他们被冬天束缚得太久了,脱掉厚厚的棉衣棉裤和棉鞋,换上轻薄的衣衫,人一下子轻松了起来,心中有一股难以抑制的冲动,想跳起来,想跑起来,想动起来。
春风鼓荡着衣衫,起起伏伏。轻快的脚步踩着松软的土地,一群孩子跑过,留下五六串大大小小的脚印,就像是有人在大地上写下的诗行。
孩子们对田野里的一切都已经熟稔,遇到小水沟,紧跑几步冲刺,然后一步跨过去,遇到大的沟壑,孩子们就瞬间消失在沟底,眨眼又从沟壑的另一边冒了出来,继续奔跑。
那时的孩子,学业很轻松,也没有各种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他们的兴趣就在田野里,大自然就是他们最好的辅导老师。
一只鸟儿被孩子们惊起,“啾啾”鸣叫着飞向天空,明明知道追不上,捉不到,孩子们也会发出欢呼,跟着鸟儿跑上几十上百米远。
一只在麦田里偷吃麦苗的野兔也被惊起,撒腿就跑,孩子们更加兴奋了,大呼小叫地追上去,直到野兔跳进一条沟里,再也不见出来。
地上的蚂蚁,花间的蜜蜂,以及土地里、田埂上各种小虫子,实在太过微小,入不了孩子们的法眼,很快就被呼啸而过的孩子抛在身后。
距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也跑累了,孩子们找一个夕阳能够晒到的田埂,一个个躺上去,嘴里还嚼着草茎。
刚刚歇息上片刻,不知道谁喊了一声“茅草根”。所有人都一骨碌爬起来,去拔这种嚼起来有一股酸甜味道,让人口舌生津的茅草根。很快,一个个手里都攥着一把白色的茅草根,嘴里大嚼特嚼,这就是当时乡村孩子最好的零食了。
有时候足够幸运,还会发现一颗酸枣树,上面有去年秋天留下的几颗酸枣,经过一个冬天,酸枣虽然已经干瘪,卻愈加鲜红,味道也更加可口。
嚼过了茅草根,吃过了酸枣,然后再干吗呢?当然还是奔跑。
跑吧,跑吧,只要你愿意,这方田野足够你跑上一天一夜,一生一世,从少年跑成青年,再跑成壮年,跑到跑不动为止。
太阳累了,下山了,孩子们也终于累了,远处的村庄升起第一股炊烟,这就是回家的信号,他们仍旧是跑着回家的,一直跑到自己的家门口为止。
为什么要奔跑?没有答案,或者说很多答案。这些看似没有意义的奔跑,却成了我们那个年代的孩子,关于童年时代最美好的回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