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2021-05-11黄开引

天津教育·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具体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

黄开引

【摘  要】学校开设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的是增加学生知识积累、塑造学生高尚人格、规范学生言行举止、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但笔者发现在现实教学中该学科根本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这是因为教育教学活动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学生缺少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亟待改善,由此诞生了案例教学法,旨在强化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让课堂教学更有活力。基于此,本文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探究案例教学法的践行途径。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具体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1-0102-02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Primary School Morality and Rule of Law Teaching

(Duwe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Xianyo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HUANG Kaiyin

【Abstract】School courses in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aims to increase students' knowledge accumulation mold students' noble personality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students to exercise students' thinking ability, but the author found that this subject has not given full play to its due value in practical teaching, this is because the education teaching activity focused on imparting theoretical knowledge, students will lack the chance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to be improved,  thus was born the case teaching, aims to strengthen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ory and practice, make classroom teaching more dynamic based on this, this article primary morality and the rule of law, for example, to explore the practice of case teaching approach.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thics and the rule of law; Case method; Specific way

案例教學法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需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要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师生都要付出努力,因此互动性较强,同时因为教学内容不同,案例侧重点不同,因此具有开放性。那么如何搜集和合理运用案例,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更有实效,更具活力呢?现把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与同行共享。

一、拓宽渠道,多方收集案例

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会因为教学内容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案例,从而决定了案例渠道的广泛性,它可以来源于生活,用生活实例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可以是紧扣时代主题,借助时政热点锻炼开拓学生思维;可以借鉴书本中的名言警句、历史故事、人生哲理等,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营养等等;还可以是教师临时编造的故事,只要内涵丰富、情节生动、具有引导价值就可以。

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安全地玩》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实施了案例教学法,提前搜集了案例,选择了近日发生的推搡事件,即同学们排队进行连续前滚翻练习时,学生之间互相推搡让两名学生受伤,住进了医院。笔者将这一案例拿到了课堂活动中,旨在加深学生对不安全地玩的危害印象并引导学生分析两名学生的做法,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落实到了实践中。再如,学到《坚持才会有收获》这一课内容时,笔者借用了“铁杵磨成针”的这一典故作为案例,一来是因为这个典故大家较为熟悉,无须花费时间阅读、熟悉;二来是因为这个典故与课题相吻合,达到在案例中受到熏陶的作用,收到了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掌握时机,准确运用案例

选择好的时机应用案例教学法,能使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显著,这是因为好的时机下学生情绪激动,兴趣浓厚,愿意进入案例分析中,更具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当然,除了教师能抓住时机运用案例外,还应该保证案例的准确性,即什么样的教学内容选用何种教学案例,切忌出现模棱两可的现象。

如学到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生活》这一课内容时,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形成共享的理念。在此基础上,笔者引进案例,播放了央视台的一则广告:一个人在公交车上吃着味道特别浓的韭菜馅包子,同时大声地打着电话,让旁人捂鼻远离。广告取材于生活,可能很多人看过,甚至亲身经历过,因此能引发大家的情感共鸣,燃起课堂讨论的热火。通过分析案例,同学们明白了公共场合应遵守社会规则或学校规则,不做令人反感的事。当然,因为笔者选用的案例较为准确,契合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且态度明确,价值观正确,所以能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用一系列活动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情绪,在同学们学习兴趣浓郁的时候引进了案例教学法,时机恰当、案例准确,效果显著。

三、融入情感,体验指导案例

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之前要先研读案例,投入时间与精力,热情与耐心,仔细判断案例是否适合即将开展的教学活动,以更好地指导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协助学生共同进步。

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我们在公共场所》这一单元内容时,笔者准备用案例检验大家的学习成果,于是翻阅教材、借助网络、关注生活,多方收集案例,终有所获:案例1同学们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大声说话,给他人造成了困扰;案例2有人利用周六日到山上捡拾垃圾,维护公共场合的卫生环境;案例3有人去超市买东西,因为赶时间插队,引起了他人的不满;案例4共享单车被私人占用。这些搜集到的案例,笔者都先进行了研读、分析,明确了教学的方向与案例自身的价值,且案例大多来源于生活,引发了笔者的情感共鸣,因此融入了情感。等到教学活动正式开始后,笔者对案例十分熟悉,且感情“深厚”,能很快地进入状态,与学生进行反复、深层、全面地互动,践行了案例教学法。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在授课之前搜集了案例并研读了案例,投入了时间与精力,这样在教学实践中才能给予学生更好的、更真实的引导。

四、指导实践,提升内化案例

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是为了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指导现实生活,获得全方位的提升。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这一宗旨,尽可能实现这一目标,让学生思想和行为都得到提升。

如,在学习《学会尊重》这一课内容时,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主动认识并关注身边值得尊重的人和群体;理解尊重自己的含义,学会尊重自己。为了完成这一教學目标,笔者在引导学生阅读文本知识后,将全班同学分为了两个小组并为每个小组设计了一个讨论案例,第一组的学生要分析的案例,是公交车上残疾人给老人让座的行为;第二组谈论的案例,是教材中刘菲的故事。有了案例,同学们就有了探究的方向。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引经据典”,做到有理有据,不断掀起课堂讨论的热潮。笔者也全程关注学生,重视同学们的每种表现,点滴进步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点评,有进步就给予表扬,有错误就及时指出,让学生的认知、思维、能力得到提升,获得自我发展。同学们的思想改变了行为,用所学理论指导了生活,一些与刘菲经历类似的学生在学业、生活上有了较大的改变,是一次成功的教学案例,值得肯定。

总之,小学《道德与法治》运用案例能充实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收到扎实的育人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完善、更新案例,努力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精彩纷呈,更具魅力。

参考文献:

[1]吕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案例的创新应用[J].名师在线,2019(34).

[2]王玮.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19(04).

[3]万希燕.德育教育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

[4]董伟.案例教学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运用[J].中外交流,2019(51).

[5]李春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案例教学法应用[J].新课程·上旬,2019(12).

[6]林晓波.案例教学法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35).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具体途径小学道德与法治案例教学法
走进文本案例,牵出生活百态
“韦寨之窗”课程:道德与法治时政微课程设计与实施
联系生活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
“体验式”教学激活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路径浅析
浅谈如何进一步实现图书馆读者服务功能
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高等职业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如何开展创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