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言听计从”的奥秘
2021-05-11马志国
马志国
心理学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总课题组专家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CCTV等多家电视台心理节目特邀专家,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做一个心理健康的教师》等著作40余部。
谈到顺从心理,我们先看一个教育案例。
甄老师中途接手做初二(3)班的班主任。接手第一天,甄老师就看见教室里有很多废纸,观察两天后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有乱扔垃圾的坏习惯。甄老师想提出严禁乱扔垃圾的要求,促进班风的改善。但是,这个要求怎样提出来?经验教训让甄老师认识到,很长时间习以为常的风气,如果突然要求改变,估计很多学生都难以做到。
怎么办呢?甄老师思考之后决定分两步走。
第一步,先开展班级征文比赛活动,征文主题为:我看乱扔垃圾。他要求每个学生写一篇征文,先小组宣读,然后全班评选,最后征文全部上墙。在这个过程中,班上乱扔垃圾的现象已经好多了。
第二步,征文活动后的第二周班会上,甄老师才在全班郑重提出要求:大家都认识到了乱扔垃圾不好,那从今日起,严禁在教室乱扔垃圾,大家做得到吗?这时,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做得到!从此,教室里再也看不到垃圾了。
一个很难的要求,为什么学生比较容易就做到了?
其中的奥妙就在于,甄老师恰当运用了顺从心理的规律。
所谓顺从心理,就是在他人的直接请求下,按照他人要求行动的心理倾向。跟从众一样,顺从也是个中性词。尽管不同的人顺从别人的倾向有强弱之别,但是,在现实生活中,顺从总是不可避免地经常发生:一方面,我们经常会向他人提出这樣或那样的要求,希望他人顺从自己:另一方面,我们也经常会顺从别人的要求。
人不能离群索居,人生在世离不开相互影响。顺从就是人际影响的重要方式。人几乎是本能地希望与他人建立并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内心认为,如果我接受了别人的要求,那么,别人就会接受和赞许我这个人。于是,在人际交往中,人常常遵从内化了的约定俗成的规范,不假思索地自动化地做出了顺从别人的行为。离开顺从,我们的生活将是不可思议的。在学校里,老师请学生起立回答问题,如果学生不是自动地顺从,非要想一想该不该起立回答问题,那教学还怎么进行?
所以,教师不要轻率地给顺从现象贴上好或不好的标签。
顺从与从众有明显的区别:从众心理,依从的是群体,是接受来自大多数人的影响;顺从心理,依从的是个体,是接受来自单个人的影响。
就班级群体说,从众心理主要是学生个体受班级群体影响,这是班级群体中人际影响的重要方式。但是,不管从众这种影响方式有多重要,我们也不能把班级对学生个体的影响交给群体就完事了,班主任还必须发挥自身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换句话说,学生不仅受到班级群体的影响,更会受到班主任的影响。
因为我们是教育者,是班级群体的管理者。
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经常要向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于是,在教育实践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情形:有的班主任说话特别灵,学生“言听计从”,甚至老师说什么就做什么;有的班主任说话却不好使,学生常常不以为然,甚至老师说什么就不做什么。为什么对班主任的要求,学生会做出如此不同的反应?其中蕴含的奥秘,也在于是否恰当运用了顺从心理规律。
由此看来,我们要当好班主任,要搞好班级群体管理,要促进班级群体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要研究并遵循从众心理规律,还要研究并遵循顺从心理规律。
顺从,师生是相互的,我们这里侧重讨论学生的顺从心理。
影响学生顺从的心理因素
影响学生顺从的因素很多,其中重要的是情境氛围因素。那么,哪些心理因素有助于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有助于增加学生对老师要求的顺从?
第一是激发积极的情绪状态。
情绪好的时候,人们顺从的可能性更大,尤其是要求他人做出助人行为时,更与情绪状态有关。情绪之所以有这样的作用,一是因为心情好的人,更愿意也更可能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二是好的心情会激发愉快的想法和记忆,而这些想法和记忆,使人们比较喜欢提出要求的人。
因此,我们要对学生提要求,应该选好谈话时机,应该考虑学生的情绪状态。有时候,班主任找学生谈话,提的要求完全合理,却一谈就崩,学生对老师的要求很抵触。为什么?学生正烦得不知找谁发火呢,老师撞枪口上了。
第二是强调顺从的互惠规范。
人际交往中有一个互惠规范,就是他人给了我们一些好处,我们自然地要相应给他人一些好处。这种互惠规范,保证了社会交换的公平性,同时也变成了影响他人的一种手段。互惠规范被广泛地运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保险销售人员挨家挨户推销保险的时候,经常会给人们送诸如台历之类的小礼品。他们这样做,无非是借助互惠规范,来增加人们的顺从心理。
班级管理中,想让学生更好地顺从自己吗?那就请别忘了这个互惠规范。在找学生谈话提出要求前,许多教师往往会先对学生嘘寒问暖,先对学生生活表示关心,从而增加了学生的顺从。这就是互惠规范起了作用。
第三是解释请求的合理原因。
当他人能给请求一个合理解释的时候,我们顺从他人的可能性会增大。有人对给出理由与增加顺从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中让助手在排队的人中去“加塞”复印一些文件。在第一种情况下,助手没有说出理由,只是简单地说:“我可以先印这5页文件吗?”结果60%排队的人顺从了助手的要求。在第二种情况下,助手给了一个简单的理由,他说:“我时间紧张,可以先印这5页文件吗?”结果94%排队的人顺从了助手的要求。仅仅给出一个简单的理由,就可以增加人的顺从,是因为人们习惯于对别人的行为寻找原因,并且,我们也倾向于认为别人不会提出不当的要求。
因此,我们在对学生提要求时,如果先讲明道理,说明原因,也会增加学生的顺从,远比盲目简单地强硬要求要好得多。一旦教师给出要求的理由,学生就会很容易认为有理由的要求应该接受,也就容易顺从老师。
增加学生顺从的心理策略
师生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从教师方面说,教师角色的权威性对学生有一种强大的影响力;从学生方面说,学生心理的从师性让学生容易接受老师的影响。这就是说,就师生关系而言,学生几乎天然地愿意顺从老师的要求。因此,似乎我们也不必为学生是否顺从自己而忧虑。其实不然,如果不讲究心理策略,教师的要求也会在学生那里碰壁,或碰个软钉子。
那么,增加学生顺从的心理策略有哪些呢?
第一个是“登门槛策略”。
这是一种分两步实施的策略。第一步,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小的要求,等他人满足小要求之后,再向他提出一个较大的要求。这时,他人满足较大要求的可能性就会增加。这就好比推销员总是想先登进门槛,因为登进了门槛,往往有话就好商量了,推销就容易成功。所以,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叫作“登门槛策略”。
弗里德曼对家庭主妇关于交通安全问题的研究,证明了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弗里德曼让两位大学生访问郊区的一些家庭主妇。其中一位大学生首先请求家庭主妇将一个小标签贴在窗户上,或在一个关于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这是一个小的要求。两周后,另一位大学生再次访问家庭主妇,要求她们在今后的两周时间里,在院子内竖立一个呼吁安全驾驶的大招牌,该招牌很不美观。这是一个大要求。结果发现,第一次被访问并答应了前面小要求的人中,有55%的人接受这个大要求;而第一次没被访问的家庭主妇中,只有17%的人接受了这个大要求。
这是为什么?弗里德曼认为,这与人自我知觉的改变有关。家庭主妇原先可能认为,自己是不参加社会活动的人,一旦她们同意了前面小的要求,她们的自我形象可能会发生变化:既然签了名,那么,她就应该属于参加此类活动的人。因此,随后出现一个大要求的时候,她们会比以前更愿意顺从。接受小的要求改变了人对自己的态度,这种改变减少了对以后类似行为的抗拒。也就是说,人们都有保持自我形象一致的倾向,一旦表现出合作的言行,即便别人后来的要求有些难度,人们也愿意接受。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这样。在商店里,当顾客选购衣服时,精明的售货员为打消顾客的顾虑,总是先慷慨地让顾客试一试,当顾客将衣服穿在身上时,提供周到的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售货员劝顾客买下,顾客往往更难以拒绝。
开头的案例中,甄老师运用的就是“登门槛策略”,第一步先让学生写征文谈对乱扔垃圾的看法。这第一步就是登进了门槛。说比做当然容易得多,学生很容易顺从这个要求,都会表示自己不做乱扔垃圾的人。第二步再提出拿出行动做到不乱扔垃圾。这时,学生已经接受了前面的要求,有了不乱扔垃圾的表态,虽然接受后面的要求有困难,但是,为了保持自我形象的一致性,也就比较愿意接受后面的要求,容易做到不乱扔垃圾。
第二个是“拆屋顶策略”。
生活中有这样的情形:孩子放假了要睡懒觉,家长不想让他起太晚了,要求孩子要在7点之前起床。孩子不太乐意接受,讨价还价之后,家长定为8点起床,孩子很快就接受了。这种方法是先向他人提出一个很大的要求,在对方拒绝之后,紧跟着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这时候的小要求往往让人容易接受。这就好比,如果你直接提出在对方的房间墙壁上开个窗,对方可能难以接受。但是,你先提出要拆屋顶,对方就容易接受在墙壁上开一个窗的要求。这在社会心理学上叫作“拆屋顶策略”。
心理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验者以大学生为被试。对实验组,要求他们义务担任一个学期的少年辅导员工作,每周都要抽出两个小时的时间参与相关活动。这对在校大学生来说,是很难做到的事,因此,几乎所有的人都拒绝了。实验者随后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让大学生只参加一次这样的少年辅导活动,结果有50%的人接受了。但是,对控制组,实验者没有提前面的大要求,而直接提出参加一次少年辅导活动这个小要求,却只有16.7%的人接受。
这是为什么?主要是因为人们在拒绝别人大要求的时候,感到自己没有能够帮助别人,辜负了别人对自己的良好期望,多少会感到内疚。于是,面对别人提出的小要求时,为了在别人心中保持乐于助人的良好形象,给自己找回一点面子,维护心理平衡,就会愿意答应别人的要求。所以,这种现象也叫作“留面子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这个策略必须满足三个前提:一是最初的要求必须很大;二是两个要求之间的时间间隔不能过长;三是较小的要求必须由同样的人提出。
这是班主任工作中很有用的一个心理策略。比如,有些地区中考的体育考核规定了长跑项目。为了保证学生早晨的长跑训练,班主任也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如果想要求学生每天早晨绕操场自由长跑3圈,对于初步练习晨起长跑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困难。那就不妨先提出每天跑10圈这样一个大要求。在学生都喊困难的时候,班主任再提出跑3圈的小要求。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克服困难达到要求了。
第三个是“附加价值策略”。
这个策略也是在请求别人时,先提出一个大的要求,但与“拆屋顶策略”不同的是,在对方回应之前,要赶紧说明如果答应要求可以得到的附加好处。这时,对方会把附加价值看成一种让步,觉得自己也该有所让步,于是就比较容易接受前面的要求。
有人研究用这种策略销售面包的效果时发现,当顾客询问没有标明价格的面包时,如果开始时要价很高,并且在顾客回应之前,就赶快告诉顾客这个价格里面还包含一份礼物,这时有73%的人会购买面包;当顾客问完价格且表示价格太高以后,再告诉顾客面包价格里包含了同样的礼物,这时只有40%的人会购买。两者的差别在哪里?就在于给出附加价值时,顾客是否作出了回应,即顾客是否已经表示了拒绝。这种心理策略,利用了人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做出充分理性判断的特点。所以,一定要在对方没有明确表示拒绝之前,及时给出附加好处。
这也是我们利用这个策略需要注意的关键细节。为了帮助某个学生进步,我们在做好思想工作的同时,也必然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要求。在提出具体的行为要求时,要注意当即说明如果做到就可以得到的附加好处,比如承诺该学生做到一周不迟到,就可以当一周纪律班长。这样,让学生来不及思考先答应要求。然后,逐渐把学生引导向不是为了当班长才不迟到的正途,再让学生理解不迟到行为更深远的意义。
第四个是“滚雪球策略”。
所谓滚雪球策略,就是在他人接受了最初的小要求之后,逐步地提出新的较大的要求,这时候对方比较容易接受新的要求。与登门槛策略不同的是,滚雪球策略是砝码慢慢增加,要求步步升级,好比滚雪球越滚越大一样。比如,在某些商品的以旧换新活动中,销售人员开始给你的旧电视机估价400元。但是,当你真正购买的时候,销售人员说,这笔买卖还要经过销售经理认可。在假装问了经理之后,他会很沮丧地告诉你:经理认为旧的电视机只值200元。这时他又面带微笑地对你说:你只要多掏200元钱,就可以把新电视机搬回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比较容易接受要求。
“滚雪球策略”在班主任工作中的运用随处可用。
例如,王老师接班后不久就发现,班上成绩倒数的男孩小虎,对学习已经失去了信心。一次考试后,小虎语文考了62分。王老师把他叫到办公室,耐心地问:“你知道你前面的同学考了多少分?”见小虎摇头,王老师说:“65分,就比你高3分。老师相信,你经过努力是可以进步的,是可以追上前面同学的,是可以多考3分的。加油,努力,好吗?”小虎听了老师的话,想了想,多考3分,没问题,于是认真地点头说:“好!”由此,小虎有了学习的动力,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了,作业完成得比以前好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再次语文考试,小虎考了71分,不仅达到了老师的要求,而且超過了老师的要求。就是这样,小虎的学习逐渐进步,像滚雪球一样慢慢越滚越大。
我们对学生提要求,要循序渐进,要有耐心,静待花开。遗憾的是,许多时候,我们太急功近利,太急于求学生的成绩,太急于求自己的工作业绩。于是,许多心理规律扔到脑后,许多心理策略都顾不上了。结果,学生对老师的要求,不仅不以为然,反而会消极对抗。由此说来,我们在班主任工作中,不能不讲究让学生“言听计从”的心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