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学生,发现价值
2021-05-11陈建军何欣容
陈建军 何欣容
在一片葱茏之中,宜昌市西陵区南津关小学(以下简称“南小”)显得幽雅而不显眼。但在稍作了解之后,我们马上就会感受到它与众不同的内涵。这份内秀的气质,一如湖北省“新锐班主任”彭兰苏给人的感觉。
2017年,彭兰苏主动申请从宜昌市西陵区绿萝路小学调到了南小。“我喜欢现在的工作状态。每天走进学校,孩子们老远就向我跑来,亲昵地抱我、跟我打招呼,一天的好心情也就来了。”在这里,彭兰苏努力探索着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方式,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追求。
被“管控”的学生,得不到真正的发展
彭兰苏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教育天赋的老师,甚至可以说,她的教育生涯是在不断地磕磕绊绊中前进的。
刚当上老师时,彭兰苏痛苦了很长一段时间,原因很简单:她管不好学生。在彭兰苏眼里,班上那群小不点儿,每天总是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干坏事、捅娄子,她像个消防员一样四处灭火,应接不暇。
不仅如此,彭兰苏在学校安排的事务性工作中出现了一些纰漏,课堂教学效果也不太好。最低谷的时候,彭兰苏甚至在学校岗位竞聘中落聘,成了“待岗人员”。
好在孩子们虽然经常惹麻烦,但和彭兰苏相处得非常好,这也给了她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一番倍受打击而又不甘放弃的挣扎之后,彭兰苏憋着一口气,工作更加努力了:周末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里补课;每天都把孩子们留到很晚很晚,不达到要求绝不放他们回家;坚持有创造性地自己备课、搜集资料、写教学后记、写教育博客;为了参加一次赛课,连续近半个月每天快十二点才回家;为了完成工作报告和教学论文,通宵达旦成了家常便饭。
“人生一定是公平的,有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回顾那段时间的努力,彭兰苏认为自己在业务能力与个人素养上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也获得了一些来自各方面的奖励与荣誉。
但是,在这种“打鸡血”般的工作激情下,彭兰苏感觉自己有些“魔怔”了:每当孩子们取得一点进步或成绩时,她只会有短暂的欣喜,接着就会给自己树立更高的目标,或是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对她来说,让孩子们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孩子成了她达成教学目标的“载体”。
结果也很明显。在彭兰苏高强度的“管控”下,学生的成绩是提高了,但班级没有活力,孩子们的体质也有所降低——她带的班在学校历年运动会中的表现总是垫底的那一个。
理想的教育应该是怎样的呢?彭兰苏不断叩问自己。
一件小事,让她在一片迷雾中有了方向。
那是一次运动会,孩子们很多项目都没拿到好成绩,全班同学都很失落。到了女子“4×200米”接力赛,全班同学都摩拳擦掌,因为这是班级最有希望拿到好名次的项目。但是,形势不容乐观,跑前两棒的孩子又落后了。
这时,瘦瘦矮矮的小媛站出来说:“彭老师,让我跑第三棒吧!”她确实跑得很快,原本被安排在第四棒的位置,竟然主动请缨。“第三棒我们一定要赶上去,不然就没有士气了!”彭兰苏看出了她眼里的渴望和坚定。
然后,小媛像风一样赶上并超过了所有的跑在她前面的选手。在交出手里的接力棒之后,她就累得瘫倒在跑道上。
跑第四棒的小姑娘也被小媛的表现鼓舞着,拼了命地跑,最后终于拿回了第一。
整个反转的过程,看得彭兰苏目瞪口呆——原来,当孩子们真正想去做一件事,竟然可以这么拼命!
“我被孩子们教育和疗愈了。”彭兰苏认识到,自己处处“管控”学生,其实并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潜力。孩子本身是具有很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如果老师“管控”得太严,他们就没有机会将自己的潜能释放出来。
“孩子是发展中的人,不是被圈养的动物或是被制造的产品。”思想认识上的巨大转变,让彭兰苏放下了对学生成绩的执着,开始更多地去理解孩子,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充分了解孩子,才知道怎样帮助孩子
观察孩子们久了,彭兰苏发现,每个孩子都如同一座漂浮的冰山,我们能看到的只有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尤其是当孩子犯了错时,错误的根源往往不是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
彭兰苏曾经带过一个孩子,各方面表现都很正常,就是作业本不干净,不仅字迹歪斜,还总是有各种奇奇怪怪的污迹。
给孩子换个新本子,承诺他作业干净了就奖励小红花,甚至对他发脾气、把作业本撕了要求他重新写,彭兰苏方法用尽,但他就是改不了。这么简单的要求,为什么他做不到呢?
后来,彭兰苏去他家里家访,才明白问题所在:他家是收废品的,一个房子里全都堆满了废品,中间放的一张小桌子既是饭桌,又是孩子的书桌。因为工作忙,他的父母经常吃完饭也没时间收拾,碗筷剩菜就堆在桌子上。所以,孩子的作业本也不可能干凈。
这件事给了彭兰苏很大的触动,让她对如何理解和尊重孩子有了更深层的感悟。“我们不能只在道德行为上去分析评价一个孩子。过往所有的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征和身心发育程度等,共同构成了我们面前的孩子。”
于是,在面对问题学生时,彭兰苏尝试用“表象——了解——方案”的思路去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小滨是彭兰苏带过的孩子中印象最深的一个。刚进学校的时候,小滨的攻击性、防备心理都特别强,经常用打架来解决问题。而且,他还有一个毛病:爱偷东西。
给他讲大道理?让其他同学都看着他、提防着他?彭兰苏知道,这些方法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底怎么才能帮助他?
其实,小滨的身世非常可怜。在他四岁的时候,他的父母就把他丢在了火车站,最后他被市福利院收养了。那个时候,他已经懂事了,他知道自己有父母,和福利院其他孩子不一样。小的时候,他天天站在福利院的门口,等着爸爸妈妈来接他。一方面,小时候被抛弃的经历,让他对外界充满了恐惧和不信任。另一方面,其他的孩子都有父母,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随时买,也可以带很多家里的东西到学校来,但是他什么都没有。
在多方调查、反复斟酌之后,彭兰苏给小滨定制了一套成长方案。
她找到福利院里负责小滨生活的老师,分析了小滨偷东西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希望福利院能在合理的范围内给小滨一些零花钱。当然,这个零花钱不是无条件给孩子的,而是在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才可以找福利院的老师支取。拿到零花钱后,小滨可以完全自己支配,想要什么东西都可以买,不会有任何限制。这样一来,小滨既有了努力表现的理由,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大大方方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
但是,孩子毕竟还小,给他的零花钱不能太多。有没有一种比较委婉的方式,既能满足这个孩子心里的一些愿望,又不让敏感的他认为是一种施舍呢?彭兰苏想到了一个办法。
彭兰苏在班上发起了一项活动:学生过生日的时候,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来,可以告诉老师,也可以告诉自己的好朋友,让全班同学来帮他实现愿望。班上的其他同学也可以选择送给过生日的孩子一些小礼物。到了小滨过生日的时候,彭兰苏特意给他买了一个生日蛋糕,也让他把自己的愿望写下来。这样一来,他就和其他同学一样,收到了不少的生日礼物。
类似这样的“私人订制”,让小滨真切地感受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善意,慢慢地放下内心的戒备,不再“易燃易爆”,也不再偷同学的东西了,真正地融入班集体中。
六年级拍毕业照的时候,照片上的小滨笑得特别灿烂。福利院的老师将他的这张照片放在了国际收养网站上,幸运的是,美国的一对夫妇特别喜欢他的笑容,就把他收养并带到美国去了。如今,小滨还和彭兰苏保持着联系。
彭兰苏认为,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首先要建立在对这个孩子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如果我们对孩子还不够了解,那宁可先不解决孩子的问题,去观察、询问、访谈,一定要将事实全部都搜集清楚以后,才能决定教育孩子的方式。”
教育,是发现每个孩子的价值
南小的孩子均来自附近的农村,这里的孩子,大多给人一种畏缩、不自信的感觉。
来到学校后,彭兰苏决定尽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做一些事情。
2018年4月,针对学生文化积淀少、视野窄、思维很不灵活、对文字充满畏惧的状况,彭兰苏开展了“农村小规模小学儿童诗创作校本课程”课题研究,带着全校孩子一起读诗、写诗。
每周挑选适合儿童阅读的诗歌名篇十首,印发给孩子们读;设计诗歌朗读、背诵挑战赛,评选每周三甲,并印制颁发“诵诗积极分子”奖状;每周二上午第一节课,全校一起上诗歌鉴赏与创作指导课;每天关注学生诗歌创作,及时鼓励、指导、挑选优秀作品,推荐给发表部,为诗歌创作质量不高但积极性高的同学发放“写诗积极分子奖状”;打造峡江小诗人“为你读诗”广播台,孩子们可以为全校读自己写的诗……从最初只言片语、呆板拘谨的作品,到后来思维活跃、充满灵动的篇章,不到一个月孩子们就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当时还在读一年级的小明,显得瘦瘦小小的,总是缩在角落里不出声。他的爸爸为了躲债外出打工,妈妈还要带二胎的弟弟,没有时间照顾他。因此,他和父母有很明显的疏离感。
在全校师生创作儿童诗的带动下,小明也想要写诗。但是,一年级的他刚开始只能羡慕地看着其他孩子读诗写诗,自己却不知道该怎么写。后来,他的爸爸知道了学校写诗的事情,主动提出指导小明。原来,小明的爸爸以前是一个文艺青年,写过不少诗。
小明和爸爸合作,一起完成了几首优美的诗歌,受到了很多家长的夸赞。小明也不禁自豪起来:“原来,我的爸爸也是非常厉害的!”在这之后,小明和爸爸的关系变得更好了。在彭兰苏的鼓励和指导下,小明的爸爸开始认真参与孩子的教育,就近找了工作,努力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在整个儿童诗歌创作活动中,不仅孩子们的多篇诗歌在《三峡文学》《小学生天地》等报刊上发表,而且彭兰苏还和学校老师们一起选编了279首儿童诗,出版了诗集《种月亮》。孩子们的诗变成一本本的书,也让他们增添了追求美与梦想的勇气和自信。当自信心树立起来了,孩子们才能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更多价值。
彭兰苏还承担了学校朗诵社团的指导工作,并把学生带进了宜昌市朗诵艺术大赛,在少先队宜昌市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我讲习爷爷的故事”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2018年11月,彭蘭苏带着孩子们到武汉市洪山礼堂参加了全省汇演。这一次,参加演出的十几个孩子都是第一次进省城、第一次住酒店、第一次吃自助餐、第一次登上大舞台、第一次获得省级大奖。
从武汉回来后,一个二年级的男孩子抱住她说:“彭老师,我们学校好伟大呀,带着我们去那么远的地方!”另一个参加了汇演的女孩在学习《坐井观天》一课时这样写道:“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在一个小山村,哪里也没有去过,那这个人就在坐井观天。”孩子天真稚气的表达后面,是他们被触动的内心世界正在发生着改变,也是他们追求更高自我价值的体现。
孩子们由内而外的改变,是彭兰苏最乐见的事情。当孩子们能重视自己的价值,教育也就水到渠成。
彭兰苏将自己二十余年的教育之路看作是一种不断探索的过程,“尽自己的能力做一些对教育有用的事情”。在和孩子们的相处中,不断发现、理解、尊重、支持孩子,赋予孩子更具价值的成长,这就是彭兰苏追寻的教育幸福!(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