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面焊匠”朱瑞霞:小女子托起大国重器
2021-05-11长弓
长弓
本文主人公朱瑞霞
小女子揽下“男人活”
朱瑞霞在焊接
朱瑞霞在检查焊缝
上海长兴岛,与市区仅一江之隔,早晨7点,岛上排起长长的车队,朱瑞霞和丈夫程建华也在其中,两人一同前往江南造船厂上班。
2018年,夫妻俩贷款在长兴岛合作路上的清水苑买了一套房子,一室一厅,虽然不大,但对他们一家三口来说,意义非凡。
“1998年,我从老家来上海打拼,20年后,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还在这里安了家。”回忆往昔,朱瑞霞感慨万千。
离开山东老家时,朱瑞霞才24岁,儿子程鹏鑫不到2岁,看着他在外婆怀里露出两只肉肉的小手,挣扎着喊妈妈,朱瑞霞的心都要碎了。她愧疚地对儿子说:“妈妈跟爸爸出去赚钱,你要乖乖吃饭,快点长大……”
程建华是江苏南通人,在上海一家船厂工作,1998年这家工厂与江南造船厂合并,江南造船厂是中国民族工业的发祥地,被称为“中国第一厂”。
放眼望去,巨轮、码头、吊塔……这个钢铁世界里,几乎全是男性。朱瑞霞想和丈夫在同一家工厂上班,只能应聘保洁员岗位,负责焊接车间的卫生工作。
朱瑞霞初中毕业后,在老家从事服装行业,从没近距离接触过焊接。看着坚硬的钢铁被严丝合缝地焊接在一起,她一下着了迷,萌生出对焊接技术的渴望。
“小山东,这是粗活,你干不动的。”工友们善意的提醒,激起了朱瑞霞的斗志,“男人的工作,我们女人照样能做好!”
万事开头难,笨重的焊枪给了朱瑞霞一个下马威,她连拿都拿不稳,更别说操作了。她把木头绑在手上,练习臂力,半天下来,胳膊酸痛得不行,还肿了起来。但她并没有就此退缩,而是找来废弃材料,歪歪扭扭地焊接起来。她瘦小的身板拿着焊枪的姿势看上去既别扭又滑稽,一不小心还会被飞溅的焊花烫起水泡。
“你这是何苦呢?”丈夫程建华有些心疼,但他深知妻子的脾气,便没有多加阻拦,只是默默地往她的工具包里塞了一支烫伤药膏。
有些老师傅被朱瑞霞的韧劲感动,偶尔会告诉她一些焊接要领:“焊缝要像鱼鳞纹一样,手不抖是关键,焊枪要以匀速运动,不能停顿。”
作为一个初接触焊接技术的女子,朱瑞霞充分发挥女性细致、耐心的优势,用焊枪作画笔,把钢铁当画布,半年后她成为了一名氩弧焊技师。
由于工作特殊,朱瑞霞一年到头都穿着工装,丈夫笑着说:“要不是你扎着马尾,还真没办法把你从一堆男技工里认出来。”
被儿子嫌弃的“邋遢妈妈”
夫妻俩安顿下来后,把儿子接到了上海。有一次,朱瑞霞提前下班,一看时间,还来得及接儿子,她连工装也没换,就赶到学校,想给儿子一个惊喜。
“鑫鑫,妈妈在这儿。”朱瑞霞看见儿子从校门口出来,兴奋地不停挥手。可儿子看了她一眼,却转身走了。朱瑞霞很疑惑,三步并作两步追上儿子问:“你怎么了,跟同学吵架了?”
走到当地一个叫南门桥的地方,程鹏鑫停下脚步说:“你以后再也别来接我了。”朱瑞霞看着眼泪汪汪的儿子,好像受了天大的委屈。原来,当时她的白色帆布工装上全是锈迹和油污,显得特别寒碜。
朱瑞霞觉得自己给儿子丢脸了,有点难过。之后,她再也没主动去接过儿子放学。但她相信,总有一天儿子会明白,妈妈从事的造船事业,伟大而光荣。
作为母亲,朱瑞霞知道自己不称职;作为妻子,她也常因为工作,没尽到本分。2008年5月,正在上班的丈夫突然感到耳鳴恶心,便想让朱瑞霞陪着他去医院看病,可当时朱瑞霞正在忙工作,难以分身。
丈夫只好独自硬撑着去了医院。当年,上海市区和长兴岛之间还没建成长江隧道,要靠渡船而行。晚上7点多,朱瑞霞才匆匆赶去坐船,谁知,船开到长江中央,突遇大风,她被滞留在了半途。
“怎么办啊,风太大了,我赶不过去。”朱瑞霞在电话里哭喊。
“你不要着急,保护好自己。”信号断断续续,程建华不停地安慰着妻子。
朱瑞霞赶到医院时,已是次日凌晨,因丈夫病情严重,需转到上海瑞金医院继续治疗,她难过得眼泪汪汪。程建华见不得妻子难过,便打趣道:“我以为你每天跟钢铁打交道,早就练成钢筋铁骨了,没想到你还是这么容易哭鼻子。”
有一年,朱瑞霞为了攻克一个项目,冒着酷暑高空作业,和男同事24小时轮流换岗。厚厚的电焊服被汗水浸透,衣角都能拧出水来,但她没叫过一声苦。
后来朱瑞霞入了党,还成了班组技术骨干和焊接技术创新带头人,先后攻克了镍钢管焊接变形、HDR不锈钢焊接、钛合金焊接等一系列高难度问题,获得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认可。
朱瑞霞十分注重技艺传承。她说,自己的目标是把工匠技术、工匠品质、工匠文化传承下去。徒弟蔡春茂从2011年开始就跟着朱瑞霞学习,他说:“朱师傅和我相处的时间比和她儿子在一起的时间还多,她不仅是老师,更像是我妈妈。”的确,朱瑞霞把徒弟当成自己的孩子,连徒弟结婚生子她也跟着一起操心。
一家三口奉献祖国造船事业
朱瑞霞的另一位徒弟小郑刚进厂时,20岁出头,性格叛逆。有一次,他开车不小心撞了人,紧急关头,他不敢打电话给家人,只好向师傅朱瑞霞求助。
朱瑞霞拿着钱赶到医院,帮小郑做好善后工作。事后,小郑有些内疚,朱瑞霞安慰他:“知错能改就行。”此后,小郑痛改前非,电焊技艺突飞猛进,在国际焊接技能大赛、中国技能大赛等赛事中频频获奖。
因为要照顾好徒弟们,朱瑞霞难免忽略了儿子。有一回,儿子患重感冒,要住院治疗。当时,她正准备带徒弟去北京参加比赛,丈夫那几天又在单位带班,两人都走不开。她只好让老家的婆婆过来照顾儿子,婆婆听说孙子病了,心慌意乱的,一到上海就出了车祸,导致左腿骨折。
焦头烂额的朱瑞霞毅然作出决定:请护工照顾祖孙俩,北京之行如期出发。
朱瑞霞知道,自己的这个决定,肯定让儿子对自己的误解更深了。从北京回来后,她带着儿子去了厂里,她问儿子:“鑫鑫,这里造出过很多国际先进水平的巨轮和战舰,是不是很厉害?”
儿子程鹏鑫流露出崇拜的眼神,但当他看到妈妈身上臟兮兮的工装时,倔强地扭过头说:“打死我也不要学造船,太辛苦了。”朱瑞霞有心让儿子继承自己的事业,无奈儿子不愿意,她便不再勉强。高中毕业后,程鹏鑫考入宁波大学,选择了市场营销专业。
2018年4月,中央军委在南海海域隆重举行了海上阅兵。48艘战舰中,近五分之一是由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朱瑞霞和丈夫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我们是祖国海军一步步强大的见证者和创造者之一,我很骄傲。”
2018年6月,程鹏鑫大学毕业。2019年春天的一个周末,他突然打电话回家说找到工作了,让妈妈做点好吃的,一起庆祝。晚上程鹏鑫回家时,穿了一身天蓝色江南造船厂的工装,非常帅气。朱瑞霞一下傻眼了,问儿子:“你从哪里弄来的这身衣服?”程鹏鑫整整衣角说:“这是咱们单位发的呀。”
“鑫鑫昨天就跟我说了,他在咱们厂南汇区的一个分公司应聘了管理工作,现在也是‘江南人了。”丈夫笑嘻嘻地揭秘,朱瑞霞恍然大悟,一时间百感交集:“你当初不是嫌我的工作又脏又累吗?”程鹏鑫上前搂着妈妈说:“小时候是我不懂事,现在我才知道,这身工装有多美!”
程鹏鑫有空时会到一线跟妈妈学习技术。在他眼里,妈妈永远是自己的榜样。这些年,朱瑞霞获得荣誉无数,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上海船舶工匠”称号和上海市劳动模范等,她还成立了“朱瑞霞劳模创新工作室”。
“我想知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对妈妈的工作改变看法的?”朱瑞霞问儿子。
程鹏鑫神秘地笑了笑说:“有一次去厂里,看到你钻进一块巨大的钢铁下,仰躺着焊接,操作完却累得爬不出来了,同事帮忙把你拖了出来……当时,你的汗水和油污铁锈混在一起,我感觉,那才是你的高光时刻,你的工装有多脏,笑容就有多美。你用无悔的付出告诉我,为祖国造船,是一件多么值得骄傲的事!”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