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3种靶向药
2021-05-11罗勤
罗勤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全球最新癌症数据显示,在癌症分布类型上,2020年乳腺癌新发病例数达226万人,首次超过肺癌(220万人),成为“全球第一大癌”。提到乳腺癌,就不得不提到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它是迄今为止乳腺癌中研究较为透彻的基因之一。在全部的乳腺癌患者中,HER-2阳性占20%~30%。
所谓HER-2阳性,是指有过多HER-2蛋白出现在癌细胞表面。这些过量的HER-2蛋白犹如催化剂,会刺激癌细胞疯狂地生长和增殖,从而导致疾病进展更加凶险。据统计,对于HER-2阳性的患者,其肿瘤复发风险约是HER-2阴性患者的2.7倍,远处转移风险约是HER-2阴性患者的5.3倍。HER-2基因既是临床治疗监测的预后指标,也是肿瘤靶向治疗药物选择的一个重要靶点。随着研究的深入,已经出现了多种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靶向药。
曲妥珠单抗:开启了HER-2阳性患者治疗的新篇章
抗HER-2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即赫赛汀)的研发成功,开启了HER-2阳性患者治疗的新篇章,此后HER-2阳性不再是预后差的标志。HER-2阳性患者使用曲妥珠单抗治疗后,通常用药1年,生存期已经和HER-2阴性的患者相同,23.4%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时间超过5年。
目前国际各大乳腺癌治疗指南均推荐,经免疫组化检查结果为“HER-2(+++)”,或者经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法)检查结果为“HER-2扩增”的患者可以使用此药。此外,在乳腺癌辅助治疗中,只要肿瘤>5毫米就可以使用此药,晚期乳腺癌均需要持续抗HER-2治疗。通常曲妥珠单抗治疗剂量为:首次8毫克/千克体重,第二次6毫克/千克体重,每三周1次。
曲妥球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是心肌毒性,应避免与蒽环类药物(如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同时使用。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左心室功能,如做心脏超声和心电图。如果患者出现心功能下降超过15%,应暂停用药,待心功能恢复后继续曲妥珠单抗治疗;如果心功能不恢复或持续下降应停止使用曲妥珠单抗,同时给予内科治疗。
曲妥珠单抗是经静脉用药,可能导致严重的输注反应(即发热反应,是由于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導致)和肺毒性。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休克等反应,应立刻停止输注,给予对症处理。此外,在使用药物之前,患者还需要接受预处理,例如应用地塞米松、退热药等。
妥妥双靶:助使用曲妥珠单抗复发或转移患者再现生命辉煌
临床实践中,使用曲妥珠单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仍有20%左右会出现肿瘤的复发或转移。于是“妥妥双靶”在万众期待中应运而生,2012年第一个HER-2二聚体抑制剂(帕妥珠单抗)被批准与曲妥珠单抗联合使用,即“妥妥双靶”治疗,能更好地控制乳腺癌。
研究发现,经“妥妥双靶”治疗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时间达到57.1个月,较单用曲妥珠单抗者延长16.3个月,随访至8年后仍有37%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存活。“妥妥双靶”治疗在新辅助化疗(是指在实施手术之前进行化疗,目的是使肿块缩小、及早杀灭看不见的转移细胞,以利于后续的手术)、辅助化疗(更适合淋巴结阳性、激素受体阴性的患者),以及晚期患者的救治中,均获得更大收益。而且各项试验表明,二者联合使用,毒性未见明显增加。
有人说“帕妥珠单抗是曲妥珠单抗的升级版”,这是不对的。事实上,帕妥珠单抗和曲妥珠单抗作用于HER-2的不同抗原表位,二者在作用机制上互补,具有协同作用。
吡咯替尼:口服靶向药,我国自主研发的抗HER-2治疗之“国之利器”
吡咯替尼是一种口服、不可逆的抗HER-2靶向药,同时还具有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家族其他成员的作用,如抑制HER-1、HER-4的活性。
吡咯替尼的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表明,服用吡咯替尼的乳腺癌患者,其无进展生存期显著延长(18.1个月对比7.0个月),疾病死亡风险降低63.7%。由于拥有非常好的Ⅲ期临床试验结果,吡咯替尼也被称作“口服赫赛汀”,于2018年有条件批准上市。值得骄傲的是,该药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
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适用于治疗HER-2阳性、既往未接受或接受过曲妥珠单抗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呲咯替尼的推荐剂量为400毫克,每日1次,餐后30分钟内口服,每21天为一个周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腹泻,可发生于用药的第2~15天,通常持续2~3天,通过暂停用药、下调药物剂量和对症治疗,多数的腹泻可得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