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整本书课外阅读提升小学生思维能力策略初探

2021-05-11张筱婷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整本书导图思维能力

张筱婷

要全方位提高阅读思维能力,尤其是综合分析、比较论证等能力,单靠阅读课本上的单篇短章很难实现,而整本书阅读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憾。在整本书阅读过程中,对故事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对人物特点进行深入比较,对情节线索进行推理判断,这个过程,正是学生思维能力综合提升的过程。这就迫切需要将整本书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任务中来。

那么,小学阶段该如何借助整本书课外阅读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呢?笔者在实践中总结了如下策略。

一、借助思维导图,建立独立篇章间的联系,提高逻辑概括力

新版统编语文教材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每个年级都有对应的推荐阅读书目,其中三上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三下的《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四上的《中国古代神话》《希腊神话》,五上的《中国民间故事》《一千零一夜》等,往往是相对独立的短篇故事。学生在独立阅读时,一般更多关注于单个故事本身,缺乏对全书各章节间的统观。这就需要教师进行适时的引导。借助思维导图建立独立篇章间的联系,是提高逻辑概括力的好方法。

以三下《中国古代寓言》为例,在学生阅读过独立章节后,可以通过列举,引导学生发现郑人买履、截竿入城、不宜动土等故事,都闡明了“做事要善于变通,不能墨守成规”的道理,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分析概括出更多相似主题的故事,在导图中按照主题、人物、事件、道理等分支进行梳理,在相同主题故事的归类阅读中提升分析提炼能力和类比联想水平。学生带着挑战再去阅读,阅读活动目标更明确,阅读效率也会相应提高。

二、运用树、表梳理,分析对比人物形象,提高比较判断力

五下“快乐读书吧”推荐的古典名著阅读,需要学生了解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特点,学会对长文进行提炼与概括。而这些章回体小说中,形色各异的人物形象,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前埋线后伏笔的谋篇布局,常常对学生理解小说产生不小障碍。面对这样的困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知识树直观梳理人物间的错综关系,并在表格中,通过对主要人物外貌、语言、行动的代表性情节进行梳理对比,发现不同人物的独特设定。

以《红楼梦》阅读为例,学生可以从一棵大树的两个枝干——荣国府与宁国府开始,逐层添加分支及各个分支上的主要人物,然后再对照人物关系,绘制出贾史王薛四大家族间密切的联系,这样一张人物关系树的绘制的过程,就是学生综合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提升的过程。另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金陵十二钗正册和副册的主要人物分别列到表格中,阅读时根据对这些人物的细致刻画,从外貌、性格、命运等方面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些主要人物各自命运的原因。

另外,《希腊神话》中除了众神复杂的人物关系,还展现出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格的方式,对希腊众神及其主要事迹进行梳理,从而对其人物性格特点进行总结概括,比较评价,也是思维能力训练的有效方法。

三、通过多角度审辩,论证作品观点,提高推理论证力

辩证思维,是一种与逻辑思维相对的世界观。在小孩子的世界里,事物非此即彼,非善即恶;而现实世界中,事物往往呈现出亦真亦假,亦对亦错的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有意识地用辩证地思维去思考问题,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具体到阅读中,则是指当学生读到一些带有论辩价值的问题时,可以适时组织一场微型班级辩论赛,在论辩中更加深入且创造性地理解作品。

比如《希腊神话》中宙斯打倒以父亲为首的老神,建立了新世界,这与孩子接受的传统教育中的父子观是相悖的。面对这样有审辩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以“宙斯应不应该打倒父亲”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论辩中,自主推理神话中蕴藏的深意。再如,神话中阿拉克涅织布本领高超,因为非要跟女神雅典娜比个高低,被变成了一只蜘蛛,结网捕食,终生纺织。那么,阿拉克涅到底是勇气可嘉还是罪有应得,你如何看待她的做法?这样的问题也值得学生充分论辩,在思维风暴中碰撞出理性思考的火花。

综上所述,借助整本书阅读,教师通过巧妙引领,在思维导图的梳理,知识树和图表的绘制,以及多种观点的思辨论证中,都可以实现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从而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导图思维能力
《论语》整本书阅读
借助思维导图,助力学生“逆行”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应用思维导图 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力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第6章 一次函数
第9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