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寄语
2021-05-11张杰
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耕作栽培方式改变和农作物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包括草地贪夜蛾、梨火疫病等重大外来病虫害入侵,我国农作物病虫害呈多发、频发态势,重大农作物病虫害时有暴发。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关于推进绿色发展的要求。2020年3月17日国务院颁布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特别指出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必须注重采用绿色防控技术,走绿色发展之路,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依法推广应用,鼓励和支持科研单位、有关院校等单位和个人研究,依法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生态治理等绿色防控技术,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重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的高度重视。
2016年以来,为解决我国化肥、农药过量施用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生物多样性破坏等问题,中央财政启动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试点专项,实施农药减量控害,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并在“十四五”先期启动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病虫害防控综合技术研发与示范”和“农业面源、重金属污染防控和绿色投入品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专项中,持续提出绿色防控的要求,加大生物农药、天敌昆虫、昆虫信息素等生物防治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支持力度,扩大推广应用面积和比例。环境友好的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备受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生物防治学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物防治研发乘势而上,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研发队伍不断壮大,基础研究、产品创制和应用技术均有较大突破;在聚酮类天然产物农药代谢调控机制、高效元件发掘以及关键代谢途径优化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挖掘了一批新型微生物菌株、天敌昆虫、植物源小分子化合物等生防资源;创制了一批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和天敌昆虫产品;研制了一批轻简化的生物防治配套技术。高效、促生枯草芽胞杆和解淀粉芽胞杆菌、木霉等生物杀菌剂的研制与推广应用,在农作物细菌和真菌病害防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型广谱抗逆绿僵菌、高效广谱 Bt工程菌和甘蓝夜蛾病毒等新一代杀虫微生物农药产品投放市场;绿盲蝽等昆虫性诱剂产品首次获批应用,棉铃虫食诱剂等新的防治技术和产品首次在田间取得良好效果;实现了我国相关产品零的突破和质的飞跃;以“阿泰灵”为代表的植物免疫诱抗剂已经成为农业生产中主打产品。通过攻克天敌昆虫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技术,赤眼蜂、烟蚜茧蜂、捕食螨、蠋蝽、益蝽等优质天敌产品陆续大面积产业化,并与其他绿色防控产品协同联用,在“十三五”期间实现了我国生物防治应用面积和应用对象的重大突破。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面向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组织并出版了多期影响力较高的专栏,聚集了一批高质量论文。其中“草地贪夜蛾生物防治”、“昆虫化学生态学”、“生物农药产品研发与应用”和“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专栏论文涉及学科内研究热点并展示了国内重大项目研究进展,得到了读者的广泛关注和认可。2020年,期刊入选我国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类和农业核心期刊A类。期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读者、作者和审稿专家的支持,衷心感谢大家多年来的支持与厚爱!
站在新的起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为了提升学术水平,提高刊物质量,《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已经邀请了一批国内知名专家担任编委和审稿专家,对刊物进行把关和指导。我们将紧紧围绕“四个面向”,以促进学科发展为宗旨,以传播科技创新成果为使命,密切追踪生物防治学术前沿、发展趋势及关键技术,及时报道国内生物防治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及新产品应用。面向未来,《中国生物防治学报》将继续秉承办刊理念,依靠和团结广大生物防治产学研用同仁,进一步提高办刊质量,促进产学研交流与融合,推动学科发展与产业进步。
2021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