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改道的区域地理效应与故道遗产活化
——以黄河故道(江苏段)为例

2021-05-11吴必虎纪凤仪

民俗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故道文化公园遗产

吴必虎 纪凤仪 薛 涛

一、引 言

针对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研究讨论尚未将黄河故道纳入其中,忽视了一段重要历史。在《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提出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得到了多方关注。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需要多个省份协调推进,统筹各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化、系统化地开发出一条区域生态走廊和文化走廊。但目前,对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空间范围的讨论,局限于当前黄河流经的9个省、自治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1)胡春明、龚后雨:《全国政协委员霍卫平:规划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中国建设新闻网,http://www.chinajsb.cn/html/202005/24/10445.html,发表时间:2020年5月24日;浏览时间:2021年2月7日。,忽视了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曾多次改道,流经今安徽、江苏、河北和天津等省份和直辖市的事实。黄河流经淮北地区七百余年,这段“废黄河”是黄河巨大环境塑造力和悠久历史文化的体现。然而,目前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相关的研究与讨论较少关注这段历史,仅仅关注今日黄河流经的地区,这是历史的缺失。

黄河故道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遗产活化的意义非凡。首先,黄河在苏皖等地留下诸多古道遗迹,大大改造了区域地理环境,影响着地方文化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2)裴彦贵:《让明清黄河故道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中国政协》2020年第5期。,是黄河文化多样性和差异性的体现,对黄河故道进行遗产活化具有必要性。其次,目前人们尚未认识到黄河故道遗产对于黄河整体的重要意义,相关研究很少,现有研究大多从史学角度陈述历史,分块梳理遗产资源(3)贺箫笙、盛翠菊、潘莉:《徐州黄河故道文化旅游资源现状调查与研究》,《当代旅游》2019年第4期;闵庆文、刘某承、杨伦:《黄河流域农业文化遗产的类型、价值与保护》,《民主与科学》2018年第6期;荀德麟:《黄河故道的形成及其文化遗产》,《江苏地方志》2015年第1期。,集中关注其旅游价值(4)朱尖、姜维公:《黄河故道线性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与开发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13年第5期。,已开展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程度低、手段少、意识差,尚未思考黄河故道现存遗产在使用功能退化或丧失后,仍具有的文化、消费和价值再生产等多种功能。因此,理应关注黄河故道遗产功能的转变,让黄河故道文化走进日常生活,这对于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意义非凡。

综上所述,本文以黄河故道(江苏段)为例,梳理黄河改道的区域地理效应,整理和解读黄河故道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体系,重新认知黄河故道历史,发现黄河故道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扩大黄河国家文化空间所涉及的空间范围,最终提出黄河故道遗产活化的宏观战略和微观路径,以更好地指导黄河故道的遗产活化工作,完善国家文化公园战略。

二、黄河改道的区域地理效应

(一)黄河下游改道的广泛影响

历史时期的黄河下游河道历经了26次大的改道,深刻影响了下游地区的地貌变化。诸多史料记载了黄河下游改道的历史(表1),足见其“善淤、善决、善徙”的特点。黄河下游河道摆动的空间范围覆盖了以河南孟津为顶点,北抵天津、南至淮河的大三角区域,面积达25万平方公里(5)黄以柱:《黄河下游决口、改道规律与历代治黄经验初析》,《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1期。,冲击形成了华北平原,即黄淮海平原。黄河流域范围内降水集中,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水土流失情况严重,导致黄河泥沙含量极大,年均输送约16亿吨。(6)邹逸麟:《黄河下游河道变迁及其影响概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第S1期。黄河下游泥沙淤积继而引发了河床抬高等地貌变化,这是造成黄河多次改道的主要原因之一。1855年以来,黄河在山东填海造陆的面积达2300平方公里(7)程天文、赵楚年:《我国主要河流入海径流量、输沙量及对沿岸的影响》,《海洋学报(中文版)》1985年第4期。,这使得海岸线不断地向海洋延伸;1986-2016年,黄河三角洲地区向海洋扩张了20.98千米(8)王春迎、张青:《山东半岛海岸线时空变化分析》,《北京测绘》2019年第6期。。

表1 黄河下游改道的部分史料记载

根据研究内容的不同,针对黄河改道区域地理效应的研究可划分为自然地貌、人类活动空间格局和治黄经验三类。首先,第一类研究关注黄河改道对于区域自然地貌的塑造作用,如黄河被认为是华北平原的主要塑造者。(9)章人骏:《华北平原地貌演变和黄河改道与泛滥的根源》,《华南地质与矿产》2000年第4期。范颖等指出,黄河改道对于下游地域的水系变化和土壤结构类型变化影响最为显著。(10)范颖、潘林、陈诗越:《历史时期黄河下游洪泛与河道变迁》,《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4期。黄河改道会破坏原有水系,造成河流与湖泊的淤废,也会形成新的河流与湖泊,如黄河径流量的变化与今山东省东平湖的兴衰演变密切相关。(11)喻宗仁、窦素珍、赵培才等:《山东东平湖的变迁与黄河改道的关系》,《古地理学报》2004年第4期。黄河泛滥带来的泥沙沉积改变土壤结构,降低土壤肥力,也不断在入海口淤积,扩宽陆地空间。(12)王颖、张永战:《人类活动与黄河断流及海岸环境影响》,《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3期。第二类研究关注黄河对于城镇、堌堆(13)堌堆:生活在平原地区的古人类为躲避洪水而用土堆起的土丘或台地。等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的影响。王长松等发现黄河改道明显影响着区域城市的空间布局,如黄河夺淮入海后,流域内水系紊乱,地方发展较海河流域和关中地区落后,城市密度较低。(14)王长松、段蕴歆、张然:《历史时期黄河流域城市空间格局演变与影响因素》,《自然资源学报》2021年第1期。陈诗越等通过分析历史时期黄河下游堌堆遗址的时空分布特征,发现黄河下游地区堌堆遗址空间主要集中于鲁西南和豫东北等黄河决溢和改道频发的地区。(15)陈诗越等:《黄河下游地区堌堆遗址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黄河洪水关系》,《地理科学》2020年第7期。第三类研究多从黄河下游决溢和改道的原因与规律入手,总结历代治黄经验及其对当代黄河治理工作的启发。黄以柱认为黄河中上游的水土流失、流域内降水量和历代统治者治黄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导致黄河下游决溢地点出现自下而上、循环往复的特点,以此指出保护和治理黄河流域整体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协调泥沙与降水的关系。(16)黄以柱:《黄河下游决口、改道规律与历代治黄经验初析》,《河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1982年第1期。进入现代社会以后,出于对区域安全性的考虑,胡春宏认为对黄河“淤积-摆动-改道”规律的研究可为黄河下游地区人工改造和综合治理工作服务。(17)胡春宏:《黄河水沙变化与治理方略研究》,《水力发电学报》2016年第10期。以往针对黄河改道区域地理效应的研究,为本文后续展开黄河改道对苏北平原的区域地理效应分析,提供了框架基础。

(二)黄河改道对苏北平原的塑造作用

本文聚焦于苏北平原,关注黄河改道在该地区的区域地理效应。历史时期,黄河多次南侵夺淮,其中以南宋至晚清时期黄河对苏北平原地理环境的影响最为显著。南宋至明代,黄河侵入淮河流域,但河道并不稳定,黄河先后或同时以泗水、汴水、涡河、颍河等多个支流入海,这一时期黄河散漫流淌,泥沙分散淤积,对苏北平原区域地理环境影响较小。(18)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8页。明弘治七年(1494),刘大夏等人采取“北岸筑堤,南岸分流”的治黄策略,在黄河北岸堵塞决口并筑成了长达1000多里的太行堤,同时在南岸开凿河道引导黄河有序分流。(19)清代朱鋐撰写的《河槽备考》(清抄本)中记载:“大夏开孙家渡新河,引河水由中牟至颍州东入淮,又濬祥符四府营淤河,由陈留至归德,分为二泒,一由宿迁小河口,一由亳州涡河入淮。”至此,黄河分为多条河道南下入淮。(20)单树模:《江苏废黄河历史地理》,《淮河志通讯》1985年第1期。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黄河结束分支入淮的阶段,“南流故道始尽塞……五十年来,全河尽出徐、邳,夺泗入淮”(21)傅泽洪辑录:《行水金鉴》卷三十九,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而经过多年治理,到万历四十四年(1616)黄河河道基本稳定,即为今日苏北平原的黄河故道。自此,大量泥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苏北平原,极大地影响了苏北平原的区域地理环境。

黄河改道带来了洪水和泥沙,重塑了苏北平原的自然地理环境,主要体现在河流水系、地形起伏、土壤性质、海陆空间和局地气候环境等方面。首先,黄河改道扰乱了苏北平原原有的河流水系系统。一方面,淮北区域原有沭河、六塘河、盐河和蔷薇河等众多水系,但经过黄河浊水长期的反复浇灌,淮北区域大川小港无不淤浅淤窄,甚至淤平。颍水、涡河、濉河等水系,逐渐发展成为黄河支流。以硕项湖、桑墟湖和青伊湖为代表的淮北古泻湖群,在黄河夺淮后,受黄河泥沙加速沉淀的影响,最终消失,湖泊缩小后残留部分积水,另有部分流水四溢到附近洼地。另一方面,又由于“黄高淮低、黄强淮弱”,淮河排水入海的出路受阻,导致其在盱眙和淮阴之间的低洼地带滞积,原有诸多小湖泊连成一片,最终形成了洪泽湖。(22)彭安玉:《试论黄河夺淮及其对苏北的负面影响》,《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1期。《清史稿》记载:“洪泽下流,自高堰至清口约二十里,原系汪洋巨浸,为全淮会黄之所。”(23)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卷一百二十八《河渠三》,民国十七年清史馆本。明清时期,淮北地区低洼之处新增湖泊数目甚多,如南四湖、骆马湖等。其次,黄河带来了大量泥沙,再加上明清时期“借黄济运”的政策,使得苏北平原上运河河床抬高,运河四周地势由南高北低转变为北高南低。再次,黄河夺淮造成淮北地区的水系决溢增多,加之海潮倒灌,致淮河下游大部分地区土地沙化、盐碱化严重,土壤性质被大大改变。最后,黄河扩展了陆地文明空间。1128年,黄河支流南下,由淮河河道至北沙(阜宁附近)流入黄海;1495-1855年,黄河下游全部注入淮河并最终流入黄海,海岸线开始迅速向东推移,造陆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河口三角洲前缘直抵黄海中部,相当于现在20米等深线附近,形成了面积广大的陆地;1855年后,黄河夺大清河河道改由山东入海,苏北平原沿海泥沙量锐减。即便在海浪作用下,海岸线以每年几十米的速度迅速后退,但旧时淮河河口所在的阜宁,今日距离海岸仍有60公里。另外,河流水系和土壤质量的改变共同作用,使鱼米之乡变成了麦、谷、黍、豆为主的旱作区。

黄河改道对苏北平原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格局造成了显著影响,改变了区域人文地理环境。首先,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向黄河河道和黄淮交汇处转移,但仍以保证运河漕运为中心。较高的泥沙含量使得黄河河道不断抬高,为保证黄河与淮河顺利汇流,使运河畅通,明清两代采取“蓄清、涮黄、济运”的治理方针,堤、坝、堰、运河等大量水利工程围绕黄淮交汇处和区域内的湖泊水系展开,如里运河堤、高家堰和归海五坝。苏北平原上的许多城市地势低洼,为了抵御洪水,也在城市周围修建了护城堤。(24)吴朋飞、刘德新:《审视与展望:黄河变迁对城市的影响研究述论》,《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其次,黄河改道影响着苏北平原城镇的迁移兴衰。第一,黄河河患严重,威胁着沿岸居民的生存,明清时期的徐州府和淮安府境内下辖各县曾多次迁移治所,包括沛县、邳州、砀山、宿迁、萧县、清河和徐州城等。(25)沛县,今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县;邳州,今江苏省徐州市下辖市;砀山,今安徽省宿州市下辖县;宿迁,今江苏省地级市;萧县,今安徽省宿州市下辖县;清河,今江苏省淮安市市辖区。具体参见段伟、李幸:《明清时期水患对苏北政区治所迁移的影响》,《国学学刊》2017年第3期。如徐州曾因黄河的多次决口而短暂迁移避难,“黄河大溢,徐州水积城中者逾年,众议迁城”(26)陈鹤:《明纪》卷四十二,清同治十年江苏书局刻本。,“(天启)四年(1624)六月,徐州魁山堤,东北灌州城,城中水深一丈三尺……徐民苦淹溺,议集赀迁城,给事中陆文献上徐城不可迁六议,而势不得已,遂迁州治于云龙”(27)张廷玉等撰:《明史》卷八十四《河渠二》,清乾隆武英殿刻本。。除了因黄河水直接淹没而废弃的城池外,黄河泛滥而引发的自然地理环境恶化,造成诸多城池农业衰落、经济滞缓、水运和陆运道路废弃。(28)于云洪:《明清时期黄河水患对下游城市的影响》,《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第10辑,河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黄河改道也影响着大运河的节点,为保证运输,淮安府成为漕运转陆运的中转之地,人员往来频繁,大大刺激了淮安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淮安府的繁荣与兴盛。(29)李高金:《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三,河患同漕运、水利工程建设等因素一同作用,引起市域范围内城镇空间格局的改变。以明清时期的淮安府为例,境内的清河县城、山阳县城和清江浦镇均与黄河接近,但清江浦镇附近的黄河流速平稳,该地受河患影响相对较轻,闸坝堤防虽几经维修仍发挥作用,其漕运、仓储地位不断提升,逐渐成为淮安府境内的重要城镇,清河、山阳则逐渐衰落。(30)王聪明、温瑞:《利害相生:明代黄淮水患与淮安府的城市变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再次,黄河泛滥影响着城镇内部的景观形成与演变。第一,黄河泛滥带来的泥沙使得城池内部地势变低,水难以排出,塑造了城市内部的坑塘景观。(31)俞孔坚、张蕾:《黄泛平原古城镇洪涝经验及其适应性景观》,《城市规划学刊》2007年第5期。第二,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逐渐形成,以维护居民的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防洪排涝设施包括河堤、护城堤、护城河或环堤河湖、城墙、坑塘、涵洞等。(32)王俊清:《明清时期淮河流域水灾与城市变迁》,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年。第三,黄河水患淹没城池,又带来大量泥沙,造成“地下城”和“城叠城”的景观。以明天启年间的徐州城受黄河水患威胁被迫迁移为例,因其旧址在漕运、军事、经费、仓库、民生和府治等方面的重要性(33)傅泽洪辑录:《行水金鉴》卷四十四,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最终选择在原址附近短期避难后,回到原址重建徐州城。而城内多年不退的积水和淤积严重的泥沙使得旧城已然不复存在,新的徐州城只能在淤土之上重建,上城与下城的街、巷、府、庙等重合度较高,形成了今日徐州“城叠城”的著名景观。(34)赵明奇:《徐州城叠城的特点和成因》,《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

三、黄河故道(江苏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一)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黄河故道(江苏段)的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围绕沿线城镇、建筑遗存、水利工程设施展开。首先,沿线城镇文化包括古城镇的选址和空间格局。如上文所述,徐州城地势险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漕运要道和仓库重地,且与下属州县距离适中,方便管辖。(35)李高金:《黄河南徙对徐淮地区生态和社会经济环境影响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使得徐州城有着重要的军事、漕运和治理价值。因此,即便徐州城曾一度被黄河泥沙掩埋,新城也仍在旧城之上原址重建。而后又按照古城旧制打造出了“城叠城、街叠街、井叠井、府下有府、庙下有庙、闸下有闸”极具特色的新城空间格局(36)王聪明、温瑞:《利害相生:明代黄淮水患与淮安府的城市变迁》,《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是黄河故道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其次,建筑遗存包括城墙、寺庙、府衙、仓库和民宅等遗址及其内部文物遗存。作为重要的建筑遗存,古城墙也发挥着防范洪水的作用,是城市防洪排涝体系的重要一环。苏北人民普遍信仰水神,苏北平原上的诸多龙王庙“见证”了漕运的繁荣和黄河泛滥的历史。如今宿迁的龙王庙行宫(又称敕建安澜龙王庙),始建于清代顺治年间,是为“安澜息波,消除水患”所建,经过多次修复和扩建,一直发挥着重要的祭祀功能。此外,位于淮河入海口的羊寨是著名革命老区,华中局会议旧址、单家港战斗遗址、世明烈士陵园和刘少奇故居等红色遗产承载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奋斗史。(37)中国阜宁:《阜宁:“故道沧桑”羊寨古镇——抚今追昔千年古镇之二》,江苏文明网,http://wm.jschina.com.cn/9661/fn/201707/t20170721_4404388.shtml,发表时间:2017年7月21日;浏览时间:2021年2月17日。最后,水利工程设施主要包括堤、坝、沟渠、运河、垛、护岸、闸门、防汛屋、防汛石(土牛)、溢洪区等。如位于洪泽湖东岸的高家堰,历史悠久,明清时期经历了多次延长加固与改造,其建材选择、弯曲的堤身走向和砌石技术,以及挡浪消能的坦坡、涵洞和减水坝,均体现了我国古人的治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成就。(38)卢勇、沈志忠:《明清时期洪泽湖高家堰大堤的建筑成就》,《安徽史学》2011年第6期。

图1 黄河故道的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随着黄河改道,人们对黄河故道沿线的物质文化遗产关注度降低。许多承载了苏北平原历史记忆的城镇衰落,独特的城镇历史被人遗忘,建筑遗存也逐渐消失。水利工程设施大多陈旧老化,更换不及,已经无法发挥原有的治理功能,无法满足现代抗洪、排涝和灌溉等需求,也无法作为旅游资源发挥功能。因此,对黄河故道(江苏段)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梳理,对于当地资源开发利用、遗产活化十分必要。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黄河故道(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包括治水文化、精神文化和民俗文化三个部分。首先,治水文化,主要包括黄河水利工程技术的演变和发展历史、治黄经验与治黄人物。第一,水利工程技术,如洪泽湖高家堰历经千年,在不断的抗洪实践中发展出弯曲的堤身走向、挡浪消能的坦坡、涵洞和减水坝等,是我国水利工程技术演变和发展的有力体现。又如为保证江淮漕运而修建的“归江十坝”于清代末年建成,后历经清除坝埂、裁弯取直等措施后,至今仍是淮河主要的泄洪通道。(39)赵筱侠:《黄河夺淮对苏北水环境的影响》,《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第二,治黄经验与治黄人物。明代潘季驯曾多次主持黄河和运河的治理工作,著有《河防一览》。其治理核心是“筑堤固槽、以堤治河、遥堤拦洪、缕堤攻沙”,提出了“蓄清刷黄”的治河方略,是古代治黄思想的一大转变。(40)张瑞雪:《历代治黄代表人物及其治河方策简介》,《黄河水利教育》1997年第3期。但明代“治黄先治运”的方针消极,片面地追求明祖陵的安稳和漕运的顺畅,“蓄清刷黄”短期内效果良好,但难以实现综合治理,广大民众仍受其害。明清时期均过于强调下游治理,忽视了对中游水土问题的关注,又因社会环境的限制,所推行的区域政策具有局限性。(41)吴必虎:《历史时期苏北平原地理系统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19-22页。其次,黄河故道的精神文化,包括人地和谐的生态文明。第一,黄河的迁徙摆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不断博弈,讲述了一个关于“人与自然”追求平衡的故事。在生产力低下时,人类只能依赖和敬畏自然环境,被动地适应自然挑战;当生产力提高,人类的拼搏行为是对自然环境的主动应对,积极地筑堤建坝适应和预防河道摆动的影响,最终达到新的平衡。黄河故道的文化实质在于对自然的敬畏,对过往的反思,对人地和谐生态文明的不断追求,其中也蕴含着“坚韧不屈、拼搏创造”的民族精神。最后,民俗文化,包括神话故事、民间的水神信仰和节庆风俗等。第一,黄河水患灾害以及频繁的漕运和河工修建是造成苏北平原盛行水神信仰的主要原因,官方对于河神、龙王、天妃等水神信仰的鼓励与推动则促进了水神信仰的普及。(42)胡梦飞:《明清时期徐州地区水神信仰初探——以徐州府辖区为中心》,《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其中金龙四大王是苏北平原上最有代表性的水神之一,也兼任黄河和运河的河神。各地的龙王庙为往来客商、漕帮、旅人和当地民众提供了祭祀场地和重要社交空间。自清代以来,水神信仰和节庆风俗联系在一起,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初九、初十均为龙王庙行宫庙会日,民众纷纷在这段时间参拜龙王,燃放烟花爆竹,举办祭祀活动,还有各类民间艺人进行民俗表演,被列为苏北地区36处香火盛会之首。(43)宿迁市宿迁区人民政府:《龙王庙行宫》,宿迁在线,http://www.sqsc.gov.cn/scq/scms/201804/95a7558955914d7ea5589bd415 c9c94b.shtml,发表时间:2020年3月9日;浏览时间:2021年2月17日。第二,黄河是中国上古神话的故事源泉、历史文明的见证者,苏北平原至今盛行着黄帝崇拜,黄帝、伯夷和少昊均以水神身份受民众祭祀。(44)[俄]B.Riftin(李福清):《国外研究中国各族神话概述——〈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外文论著目录〉序》,《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黄河故道(江苏段)的非物质文化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物质实体或空间的覆灭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许多民俗表演也不再传承。追求人地和谐的黄河故道精神文化,蕴藏着古人“坚韧不屈、拼搏创造”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尽管古代的治黄经验与思想具有局限性,但其仍可以为现代黄河治理提供借鉴与参考,是古代人民与黄河拼搏的体现,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对黄河故道(江苏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与梳理十分必要,过去的智慧在今日依旧可以发挥作用。

图2 黄河故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

四、黄河故道遗产活化的战略与路径

(一)遗产活化战略:将黄河故道(江苏段)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体系

实施黄河故道遗产活化战略,将黄河故道(江苏段)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范畴。十九届五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指出,要“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45)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发表时间:2020年11月3日;浏览时间:2021年2月7日。,这体现了社会各界对于黄河历史文化的认同。然而,黄河故道(江苏段)并未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体系之中,黄河故道的历史面临着被遗忘的危险。黄河作为自然界留给中华民族的自然遗产,先人治黄历史为当代人创造了丰厚的人文遗产,黄河文化遗产作为以物证史的活化教材,每一处文化遗址都是民族的符号与象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中华文化形象展示、中华文化基因库、弘扬中华文化精神的核心载体之一,也肩负中国与世界各国对话、了解、认同、促进与融合的使命。

黄河故道(江苏段)整合了大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群,是中华民族活动集聚地(城镇或村庄)的带状遗产,整合了600多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等交流轨迹,是展现江苏一带区域文化发展历程的活样本。建设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一方面是延续千年文脉,另一方面是维系后世传承,通过全民共享的方式,为世界各国人民提供平等参观、体验的机会。依托多层次的讲解和教育内容,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背景的体验者更深入、系统和全面地了解黄河文化遗产,最终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将黄河故道(江苏段)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范畴统筹规划、协调开发,有利于完整展现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文化内涵,丰富黄河文化的多样性。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一是具有自然资源的天然性和原始性,是天然景观;二是具有景观资源的稀缺性和独特性,并且具有典型性和不可替代性。作为见证黄河改道历史过程的江苏段黄河故道,是黄河文化特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黄河文化整合,体现黄河景观资源天然性、稀缺性的重要途径。“一个文化系统内,各个层次的文化特质在功能上形成协调,这就实现了该文化系统的文化整合”(46)赵荣、王恩涌等:《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32页。,理论上讲,把黄河故道(江苏段)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范畴,有利于促进黄河文化系统的迅速发展,扩大黄河地理区域影响的时空范畴,提高其文化凝聚力,增强黄河文化的扩散力。

(二)遗产活化路径一:搭建黄河遗产体验廊道、植入度假景观元素,打造黄河文化体验带

以物质遗产为基础,打造黄河故道历史文化地标,串联起黄河故道遗产廊道。当前黄河故道沿线的遗址、遗迹被单点使用,文化内涵并未得到真正挖掘,黄河故道旅游品牌尚未形成,代表性的旅游形象尚未被广大旅游者接受,并且由于年代久远,黄河实体资源缺乏,遗存文化表现力不强,直接开发利用难度较大。因此,建议整理古道水利工程设施,整理沿线的多个遗产节点,在时空叙事、地域特色方面进行包装演绎,并在保持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色调体系、标识系统和核心基础设施等建设标准相对统一的前提下,使本段历史遗存和文化特色形成个性鲜明的遗产表征、特色服务和产品服务,打造黄河遗产廊道的带状景观体系和地标系统,把具有民族文化特色、历史精神价值的遗产资源呈现给当代及后世子孙;借助于高科技手段和创新的教育设计,用手段多样的展示手法和生动有趣的体验活动演绎黄河形象,让其可以永久参观与体验,以感悟中华文明和中国精神。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载体,植入度假景观元素,打造黄河文化体验带,重现大河文化和民族精神。黄河故道全程近千公里,目前各县市均已进行不同程度的开发。然而,黄河故道沿线的城市遗存、乡村聚落以及水利设施,是中华儿女与自然力量抗衡适应的体现,留下了宝贵的治黄经验,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弘扬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不应被排除在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保有量高,但呈散点分布,未成体系,且各地区资源存在一定雷同。因此,未来黄河故道的资源活化需要借助于踏浪淘沙的海滨主题、黄河牧歌的农耕田园以及载有民族之魂的故道记忆,在坚持保护好核心区历史遗存的前提下,植入度假景观元素和体系,让游客走进黄河、留在黄河,以社区旅游的方式体验由当地居民所提供的旅游住宿、餐饮、特产、演艺等相关服务,重现基于本地生活方式的大河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遗产活化路径二:面向现代游客需求,打造“黄河IP”,解构黄河文化要素,重构黄河文化体验

打造“黄河IP”,让黄河文化走进日常生活。以黄河文化为基底,提取“母亲河”“河神”“河沙”等广为人知的文化特质,打造黄河IP,并从吃、住、行、游、购、娱等六方面入手,将黄河IP融入日常休闲游憩生活。近几年,黄河故道流域各县市都推出了旅游开发计划,但纵览各地故道旅游开发,仍处在生态观光、节事采摘的初级阶段,皆未真正形成独一无二的代表产品,体现黄河故道文化价值的旅游资源仍处于未开发状态,这为黄河故道重塑形象、抢占品牌先机提供了可行机遇。因此,未来应借助黄河故道体系的打造,以走进人民日常生活为契机,把产品创新和品牌塑造与人民文旅消费内容和多元形式统一起来,打造符合现代人需求的“黄河IP”,创造以文旅体验为核心的新符号系统,把文化的传承性、知识性和娱乐性结合在一起,让黄河文化真正走进日常生活,植入现代社会话语体系中。

黄河故道遗产活化的基础在于解构黄河文化,面向游客体验需求进行系统重构。首先,建议将黄河故道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体系进行解构,分解为生态要素、工程要素、内涵要素三个层次。其中,生态要素包括水、滩、沙等主要自然要素;工程要素包括闸门、沟渠、堤坝等黄河水利工程设施要素;内涵要素则包括与黄河相关的民俗、工艺和人物故事。其次,根据现代游客体验需求进行重构以黄河为基底的艺术、匠人、故事、情感、味道、音乐等主题,设计系统呈现黄河文化的文旅产品,满足现代游客听觉、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身体感觉的体验需求。

图3 黄河文化的解构与重构概念框架

五、结 语

本文通过梳理黄河故道(江苏段)的历史记载和区域地理效应,阐明了黄河故道的形成与演进过程,论证了黄河故道(江苏段)是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论证了黄河故道(江苏段)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系,表明黄河故道(江苏段)应作为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黄河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不应当被排除在外。综上,现有黄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不应只考虑当代黄河的空间范畴,还应将黄河下游迁徙所形成的故道系统纳入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中。未来黄河故道的遗产活化应从宏观战略和微观实践路径出发,不仅要将黄河故道(江苏段)纳入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体系,故道遗存区域更需要借助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契机,搭建黄河遗产体验廊道、植入度假景观元素,打造黄河文化体验带。进一步面向现代游客需求,打造“黄河IP”,解构黄河文化要素,重构黄河文化体验,塑造大河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文旅表征,才能真正实现故道遗产的完整活化。

猜你喜欢

故道文化公园遗产
积极推动江苏国家文化公园立法
临沂市银雀山兵学文化公园开园
遗产怎么分
秋风吹彻(组诗)
千万遗产
乡村文化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春天
黄河故道
基于场所理论的城市文化公园建设的研究
黄河故道梨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