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排球公共课中运动损伤现状的调查及对策研究
——以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本科院校为例
2021-05-11陈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陈强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济南市长清区大学城本科高校(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女子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和齐鲁工业大学)在校大学生选排球体育课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相关主题文献200余篇,专著5余部,研究排球公共课运动损伤的现状及相应的对策。
(2)问卷调查法,每个学校抽取男生13-15人,女生3-5人。回收男生的有效问卷83份,回收女生有效问卷20份。
(3)访谈法,走访询问了各校济南长清大学城选排球体育课的学生并与他们进行有关运动损伤方面的交流,通过和有关同学交流时了解具体情况,从而认识到在上排球课中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
(4)数理统计法,运用spss、excel等软件对调查中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讨论
(一)研究结果
1.学生损伤的基本情况
在所调查的103名学生中,出现过运动损伤的人数10人,其中男生为7人,女生为3人。男生比率为6.8%,女生比率为2.9%。
表1 关节和肌肉受伤情况调查表
2.损伤部位的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指关节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最大,排在首位,其次是肘关节、踝关节和肌肉。
3.损伤程度的情况
从统计的结果可知,运动损伤程度大多市中度或者轻度损伤,大部分是关节扭伤、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撕裂等运动损伤。
(二)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1.防范意识不到位
教师和学生对出现运动损伤的防范意识不足,缺乏预防观念[1]。在平时教学中,不积极地采取有效措施是运动损伤的产生的原因。
2.课堂组织不严谨
教师在组织和教法上存在问题。课堂纪律出现问题是排球技术教学中的运动损伤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排球与其他的运动项目不同,它对技术动作掌握的是否熟练关系很大,尤其是在排球课教学中,假如教师要求不严格,上课不严谨,对练习的技术环节没有进行有效的安排;教师的示范不够规范或者讲解不够清楚,这都会导致不规范的动作出现,运动损伤就会更加容易出现。另外如果教师过早的进行大难度的技术练习,或者进行高强度的练习,这都会加大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有的老师在体育课上不做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做的不充分,都会导致运动损伤发生。
3.排球本身的特点
学生排球技术的熟练掌握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来获得,大运动量、大强度的运动训练必然会出现运动伤病。技术动作的不规范造成的损伤占排球运动损伤的一大部分。发球和扣球都是要求运动员进行手臂的“鞭打动作”,这就对学生的腰腹,肩部,大小臂,及手指手腕的力量要求很高,如果稍微不注意就会受伤。在传球时,学生如果手型不对就会容易使手指受伤。比如下肢伤病,主要是踝关节,膝关节的损伤,还有的是因为在起跳落地时不注意缓冲以及动作不规范造成的。另外在教学比赛中发生运动损伤的情况也经常有。
4.运动量安排不合理
教学中很多运动损伤的出现都证明,如果运动量安排不科学,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还会导致运动伤病的发生。运动量过大或是运动强度过急,超过了人体机体组织器官所能承受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极易引起细微损伤的累积累,比如经常见的慢性损伤如腰肌劳损、膝关节损伤等。
5.准备活动不充分
准备活动分为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两种,一般体育课需要先做专项准备活动,然后根据专项的需要再做专项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做完之后,学生能微微的出汗,身体和关节的各个肌肉都能活动开,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始体育课的训练,也能有效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
6.心理因素
学生的训练时的心理状况也是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之一。比如有的学生害怕受伤,练习防守技术之前的助跑减速或者捣小碎布,有的同学特别想完成动作,心理负担大,从而导致动作变形,还有的同学注意力不够集中,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训练,比如自我放松训练法、心理暗示法等都有助于降低运动损伤出现的概率。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对策
(一)加强身体防护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和训练。根据许多学生没有经过系统训练的特点,济南长清大学城学校要重视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培养。对身体素质差,体质较弱的学生,多鼓励他们在体育课上好好训练,多给予他们自信心,教师在课堂上多关注他们。对已经受伤的学生采用停训、见习或积极练习未伤部位的方法,从而防止增加病情或转入慢性的风险[2]。
教师在指导学生练习时,首先应着重排球基本技术的练习,这样可以减少或避免一些损伤事故,反之就有可能出现很多损伤比如肩关节损伤,主要是基本动作不正确和局部负担量过大造成的,如扣球,当上臂外展屈肘扣球时,容易造成肩上肌腱损伤,若能改变扣球动作,采取正确的类似甩鞭子的动作高手扣球,并注意局部合理的负担,即可避免损伤。
在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使他们知道哪些动作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哪些动作不易掌握。如让学生知道扣球易造成肩关节损伤,并且也比较难掌握,传球易造成手指挫伤等。
(二)注重力量训练
加大对肌肉的协同配合训练,加强力量薄弱环节的训练,另外加强专门性的力量练习,如抓举,弹性,协调性和伸展性,对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的作用。
(三)重视区别对待在训练过程中的重要性
根据学生个人特点、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进行分组练习。区别对待在总的训练计划前提下,根据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还要有具体的个人训练计划比。如在训练时,把身体素质差的队员分为一组,为他们多安排一些素质练习;把身体素质好的队员分为一组,多为他们安排些技术练习[3]。
(四)合理安排教学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运动技术的水平,学习时应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知道哪些动作不容易掌握,哪些关节容易出现运动损伤,练习前先做好预防。每个阶段或每次训练都不应安排单一内容,而安排全面身体素质或全面技术训练,当然每次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否则就会有可能使身体的某个部位局部负担过重,而导致运动损伤的出现[4]。
(五)规范技术动作
在教学中,教师规范的示范和精炼的讲解都会提高课堂效率,学生也容易理解和掌握正确的动作,对掌握刚开始接触排球的学生不要急于求成,而安排他们适于自身身体承受能力的运动量,使他们逐步提高技术并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5]。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通过统计,在排球课教学中出现的运动损伤情况,我们得知出现运动损伤部位有其自身的特点。按照运动损伤发生的概率由高到低依次是:膝关节、踝关节、肩关节和肌肉拉伤等。运动损伤率最高的是膝关节。
2.运动损伤与学生、教师及其排球本身的特点等有关。排球技术性较强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练习活动量较大,身体机能经常处于疲劳的状态,因此出现运动损伤的概率较高。
3.运动损伤的一般是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扭伤和擦伤,损伤出现的主要的部位是膝关节、踝关节和肩关节等。
4.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身的原因,也有非自身的原因,自身因素的中的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掌握不规范等是引起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二)建议
1.教师定期讲解运动损伤的预防知识,开展预防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安全教育讲座,使学生学会预防运动损伤,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意识。
2.重视课前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包括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养成在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的习惯,使学生认识到充分的准备活动对预防运动损伤有重要的作用。
3.在排球拦网训练中,应降低大强度的频繁起跳和频繁挥臂,从而降低肩关节损伤等。在体育课训练中课以用胶布和支持带固定,或佩戴手套或护具。如果有疲劳或者伤病应减少大强度和大运动量的训练。
4.教师要加强课堂组织与管理,教师提高同学们上课时的纪律性,防止课堂混乱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使学生克服胆怯心理,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教师还应加强对运动场地、器材的管理,注意保护和维修,尽量避免和减少运动损伤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