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与新亮点

2021-05-10刁秀华

财经问题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建设

作者简介:

刁秀华(1973-),女,黑龙江依兰人,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俄罗斯经济、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等方面研究。E-mail:diaoxiuhua@dufe.edu.cn

摘 要: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的主旋律。在俄罗斯东部开发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大背景下,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本文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着“一带一盟”建设、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及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等新优势出发,系统论述了中俄区域经济共赢的新亮点,即随着中国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发,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东部两个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模式将会不断创新,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也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关键词: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开放前沿;合作高地;“一带一盟”建设

中图分类号:F12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1)01-0123-07

近些年,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和“一带一路”北向通道建设的推动下,中俄两国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对接合作不断深化,双方区域经济合作硕果累累。合作共赢成为两国区域经济合作所追求的共同目标。一方面,中國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两个毗邻地区的发展能够互相借重。另一方面,中国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同步实施,以及“一带一盟”对接合作尤其是“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建设,为双方提供了对接合作的新机遇,形成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一、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进展

普京执政后,高度重视东部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在连续多年的国情咨文中,都特别强调远东开发战略的重要性,并为此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东部地区开发战略和发展规划纲要。特别是近几年俄罗斯建立远东跨越式发展区和设立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一区一港”)的重大举措,对远东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为了切实加快东部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开发进程和发展速度,解决远东地区发展瓶颈问题,俄罗斯积极支持东部地区发展与东北亚尤其是与中国东北地区的经济合作。在2009年9月中俄两国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到期后,2018年9月中俄双方共同出台了《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这一接续性文件,不仅为中俄两个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规划了新的具体蓝图,而且也表明了中俄地区经济合作的可持续性。

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力度不断加大,这既是两个毗邻地区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的现实需求,也是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理念的重大变化和开发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一方面,远东地区开发不再仅仅依靠俄罗斯中央政府,“自我发展”模式日趋显现;另一方面,远东地区的开发和发展不能只依靠本地区的力量,同时需要遵从市场经济的原则,走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道路。可以说,俄罗斯实施远东地区开发战略,是依重中国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而借助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能够促进中国东北地区振兴和发展,双方具备经济合作互动的基础性条件,要素禀赋互补性强且互相借重。具体而言,一是资源和资金互补。加快东部地区特别是远东地区开发,虽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但一直受资金短缺瓶颈的严重制约,因而俄罗斯迫切希望中国扩大对远东地区各领域的投资。事实上,中国正不断加大对该地区的投资。截至2019年年底,已有52家中资企业入驻俄罗斯远东“一区一港”,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 000亿卢布[1]。而俄罗斯则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来满足中国东北振兴的需求。二是技术和市场需求互补。俄罗斯远东地区虽工业基础雄厚,但技术和设备的更新改造严重滞后,对东北的先进装备制造技术和设备具有旺盛的需求。而具备转移优势产能的东北装备制造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也十分需要拓展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市场,特别是强化在航空航天、核能、军工和重大装备制造等高科技和现代化装备制造领域的深度合作。三是交通互联互通为中俄两国东部毗邻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保障。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是承载产业互动和区域联动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作为经济发展大动脉的铁路运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俄罗斯远东地区正在建设的“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成为连接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国际大通道。目前,这两个毗邻地区已形成包含水陆空在内的综合运输体系。

近年来,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领域不断拓展,双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局面正在形成。坚持互利共赢的合作理念,推动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可持续发展,始终是中俄两国区域合作的主旋律。总体而言,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领域,正从资源开发性领域向航空航天、核能、军工、重大装备制造等高科技领域和现代化装备制造领域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规定的200项重点合作项目多为能源、交通、木材加工、电力行业、装备制造业、采掘业和农业等传统行业。《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 年)》则确定了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合作的七个优先领域:天然气与石油化工业、固体矿产、运输与物流、农业、林业、水产养殖和旅游业。

今后,在俄罗斯东部开发和中国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大背景下,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将会更加紧密,两地区将会构成事实上的区域经济合作共同体,成为促进中俄双方关系不断深化的领跑者和提升两国整体合作水平的重要载体。这种密切合作关系将会随着俄罗斯东部开发战略的实施和中国东北全面振兴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一带一路”北向新通道的开发和建设而不断深化。

二、中俄区域经济合作的新优势

(一)良好的政治关系构成了中俄两国经济合作关系发展的牢固基础

中俄两国经济合作植根于深厚的政治关系基础,在由“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入“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高水平运行中得以快速发展。在这一进程中,中俄两国元首分别于2013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2014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新阶段的联合声明》、2017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2019年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这四个政治文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俄关系的“压舱石”,也为两国良好政治关系与紧密经济合作关系的良性互动奠定了政治基础。俄罗斯总统普京认为“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成为保障全球和地区稳定的关键因素”[3]。而在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层面,两国共同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及此后的《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是两个接续性的经济合作文件,对推动中俄两国的区域经济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加强和完善中俄合作的机制建设是推动两国经济合作关系顺利有序发展的强有力保障

在两国政府层面,为使中俄两国政府间合作机制有效运转,促进各领域的全面合作,中俄两国建立了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以及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中俄投资合作委员会、中俄经济合作战略性项目高级别监督工作组等合作机构。而由中俄两国元首商定成立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地方合作理事会,对加强政策对接,拓展合作领域,改善营商环境,共同推动中俄两地区域经济合作的快速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地区层面,建立和完善中俄地区合作推进机制,建立地方领导人定期会晤机制,加强地方政府间经济合作协商对话;定期举办中俄地区合作高峰论坛,推动合作机制有效运行。在提升合作质量和水平层面,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完善磋商机制,通过谈判和协商,在海关程序、标准一致化、监管环境等方面强化合作;建立稳定、有效的协调管理机制、信息交流机制和健全的经济合作运作机制。这些机制的建立为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开辟了广阔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俄区域经济合作注入了新动力,而2015年5月中俄两国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以及2018年5月双方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欧亚经济联盟经贸合作协定》,无论对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拓展还是对中俄两国经济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都具有划时代的巨大意义。中国作为上海合作组织(下文简称“上合组织”)的主导国,俄罗斯作为欧亚经济联盟的主导国,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中发挥着独特的引领作用。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言,“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欧亚经济联盟”,一个是深化合作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宏大构想,一个是利用苏联遗留下来的经济联系打造的“多极世界中的一极”[4]。“一带一盟”建设对接合作,既是新形势下中俄两个大国的理性和顺势选择,也标志着中俄两国合作关系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新进展和重要突破。同时,“一带一盟”建设的对接表明俄罗斯经济重心转移到东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印证了中俄双方在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方面的立场愈益吻合,也意味着两国在加强地区合作问题上形成共识并达成了高度一致。这些共同点和利益的高度融合,为两国地区经济发展和合作提供了强大动力。普京认为,“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有助于加强中俄双方在高科技、交通和基礎设施等领域的合作,特别是推动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形成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

(四)上海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有利于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的发展

拓宽务实合作空间,带动欧亚经济一体化发展,这是中俄两国达成的共识。 “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下,上合组织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合作必不可少。上合组织与“一带一盟”的合作原则基本吻合或者说可以相互兼容,都强调平等互惠、协商沟通、政策协调、谋求共同发展的合作理念和原则。“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覆盖了上合组织成员国以及观察员国的所有区域,而且也囊括了欧亚经济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这两个既有重叠又相互联系的地区性国际组织,在合作目标上有诸多契合点,如开展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并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推行协调一致的经济政策措施等,这是两个地区性国际组织能够开展对接合作的基础性条件。而最为关键和十分重要的,是发挥上合组织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中的平台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强调,“一带一盟”应在上合组织平台上开展合作[5]。将上合组织框架内的合作,推升到上合组织成为“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重要平台,表明新形势下上合组织作用的增强和合作范围的进一步拓展。由于上合组织与“一带一盟”的内在关联性,加之上合组织已建立了较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基础,在区域合作方面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因而该平台有利于推动“一带一盟”对接合作,也更加有利于中俄区域经济合作。

(五)俄罗斯“向东看”战略助推了中俄区域合作的发展

由乌克兰地缘政治危机引发的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以及俄罗斯的反制裁,致使俄罗斯深陷与西方国家博弈和对抗的多重困境,特别是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为摆脱困境,俄罗斯在西方制裁期间,一方面,采取反危机措施重振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实施从欧洲优先的经济外交取向转为面向亚太地区的“向东看”战略。俄罗斯实施“向东看”战略不仅意味着其试图摆脱西方制裁并实行经济外交战略的调整,而且也表明“向东看”战略作为俄罗斯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倡议十分契合。亚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有巨大的需求,这为俄罗斯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加快远东地区参与亚太经济一体化是迅速振兴俄罗斯经济的关键。俄罗斯经济要取得长期、持续、稳定发展,必须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在实施西伯利亚和远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充分利用亚太地区的潜力,并在本地区建立全面的、开放的、平等的安全和合作模式[6]。而注重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是俄罗斯作出的现实选择。事实证明,西方实行制裁后“俄罗斯开始与中国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建立更密切联系”[7]。普京总统2016年6月正式提出的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也加速了俄罗斯“向东看”的战略步伐,他强调,大欧亚伙伴关系要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并认为“一带一盟”的对接是大欧亚伙伴关系建设的第一阶段。2019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指出,中方支持建设“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同“大欧亚伙伴关系”可以并行不悖[8]。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有助于推进俄罗斯“向东看”战略的实施,从而强化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

三、中俄区域经济合作共赢时代的新亮点

习近平主席2018年9月在俄罗斯远东符拉迪沃斯托克召开的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的致辞中强调,中方将与有关国家一道,“加强在俄罗斯远东及东北亚地区合作,推动实现本地区多元化、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大共同利益蛋糕,使本地区人民共享合作机遇和发展成果,携手开创远东和东北亚更加美好的明天”[9]。随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东北三省考察,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又指出,深入推进东北振兴,“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他还强调,东北地区要加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期东北地区的精准定位和给出的东北振兴“良方”,成为东北地区深度开展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合作的重要战略引领。为了破解中国东北地区发展难题,推进东北振兴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高地的进程中走深走实,进一步开创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合作和打造“一带一路”北向通道的新局面,需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并找准以下几个着力点:

第一,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东北对外开放新前沿,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高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东北新一轮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中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建成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开放的桥头堡。目前,中国不仅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第一大贸易伙伴国,而且是该地区第一大外资来源国,这与东北发挥中俄两国开放合作的桥头堡作用密不可分。中国东北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开发的有效互动,已成为两国地区合作的一张“名片”。尤其是作为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合作的桥头堡和枢纽站,黑龙江发挥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相互毗邻的优势,在打造“一个窗口”和建设“四个区”,即打造中国向北开放窗口,建设黑龙江中俄自由贸易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面向欧亚物流枢纽区方面取得明显进展。未来的中俄两国区域合作,应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改善营商环境,创新合作思路,深挖互补优势,密切人文交流的四点建议落到实处。只有充分发挥中国东北地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的地缘优势、产业优势,以及交通运输、陆海联运、港口等方面的優势,推进双方各领域的务实合作,才能真正将东北地区建设成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放合作高地和桥头堡。

第二,精准施策,不失时机地推进《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 (2018—2024 年)》项目合作。与已经到期的主张俄罗斯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地区联动发展,鼓励双向投资合作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不同,《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致力于引导中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投资,可以说是进一步推进两国区域合作,尤其是引导双方毗邻地区投资的纲领性文件。为鼓励来自中国尤其是东北地区的投资,《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 (2018—2024 年)》专门提出了对中国投资者非常具有建设性和包容性的政策措施,而且承诺对中国入驻远东地区企业的所有项目提供配套服务(包括由国家出资修建专门的交通、工程或其他基础设施),以降低项目实施风险并提高收益率,其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基于“中国是俄罗斯加快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合作对象”的定位,今后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应发挥“五大优势”和更加关注《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推介的“七个优先领域”。所谓“五大优势”,是远东地区在中俄经贸合作中具有的资源优势、物流优势、产业与项目优势、政策优势和机制优势;而七个优先合作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发展前景。

第三,建设以中国东北地区南北两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下文简称自贸试验区)为一方,以俄罗斯远东地区“一区一港”为另一方的开放合作新高地。依托辽宁自贸试验区和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设,全面带动包括东北地区与远东地区经济合作在内的中俄全方位合作,形成东北地区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亚的开放合作新格局,是新时期中俄深度合作的重中之重。辽宁自贸试验区的建立是扩大开放和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新一轮振兴的重要举措,其目标之一是打造面向东北亚的重点开放合作平台,同时,推动日、韩、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自贸试验区内集聚发展。而作为中国最北的自贸试验区,黑龙江自贸试验区要建成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打造对俄罗斯及东北亚区域合作的中心枢纽和承载高地,成为东北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示范区。从发展趋势看,随着中俄新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贸合作会越来越密切,因而黑龙江自贸试验区作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开放合作前沿,其作用会日益凸显。

上述两个自贸试验区开展与俄罗斯远东“一区一港”对接合作互有需求,互补性强。近几年,俄罗斯远东地区发展的最大亮点是建立了20个跨越式发展区[10],并设立了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虽然跨越式发展区还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规模投资,相关制度仍需进一步完善,但远东跨越式发展区作为俄罗斯的经济开发和开放区,其发展态势良好。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的设立是俄罗斯实行“东向战略”,加大对远东的开发力度,使远东融入亚太一体化进程并将其打造成东北亚地区的航运中心和物流枢纽的重要举措。俄罗斯试图通过自由港建设拉动国内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长极。因此,中俄双方深入探索中国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与俄罗斯“一区一港”对接合作的有效途径和方式,其现实意义毋庸置疑。

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应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原则,务实推进两个毗邻地区的各领域合作,尤其是引导东北地区实力雄厚的企业入驻俄罗斯远东“一区一港”开展投资合作。为此,要找准对接合作的契合点,一是将交通互联互通作为对接合作的重点,建立陆海联运通道和推进国际交通走廊建设。二是加强物流领域合作,包括完善中俄两个毗邻地区的边境口岸物流体系,加快国际物流中心建设,重点扶持大连港与符拉迪沃斯托克自由港在物流领域的对接合作,共同打造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心(枢纽)。三要加强投资领域合作,俄罗斯“一区一港”建设需要投入巨额资金,但其国内资金匮乏,而中国则有许多资金实力雄厚的企业在为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寻找投资项目。因此,中俄这两个地区可以找到投资合作的契合点,尤其是在能源、港口、农业、矿产、旅游等领域的合作大有可为。

第四,加快构建东北地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合作的大通道、大平台。一方面,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尤其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互联互通,扩大跨境运输能力,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经贸、产能和旅游等领域合作促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发展,助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还要重点打造“辽满欧”“辽蒙欧”海铁联运跨境通道。中蒙俄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的北向通道,既是联通东北亚和欧洲的重要桥梁,也是向北开放和全方位深化与俄罗斯、蒙古国合作的重要通道。东北地区要拓展国际物流通道,并重点支持和提升大连港等港口在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通道的节点地位。要将大连港“辽满欧”通道建设成中蒙俄合作走廊的主通道,促进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助推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联盟的对接。此外,可以哈大铁路为主轴、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为集疏运通道,开展多式联运,将营口港建设成为中蒙俄经济走廊东北通道的重要节点。另一方面,实现东北地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陆海冰”交通互联互通,构建陆海互济的新格局,是东北地区建设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合作高地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也是当务之急。要建立陆海联运通道和加快推进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国际交通运输走廊对接,畅通多式联运通道,在东北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建立一条高效的运输走廊,打通东北大宗物资跨境运输通道,加快打造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畅通大连港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港的海路;开发“冰上丝路”陆海双向发展带,全力保障“辽海欧”大通道运输,支持大连、营口等主要港口稳定运营“辽海欧”这条东北地区通往欧洲的最为便捷、经济、高效的海上通道,夯实辽宁港口经北冰洋至欧洲新的海上贸易运输新通道,实现季节性常态化运营,助力欧亚互联互通。尤其是“冰上丝绸之路”已经成为中俄“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重要一环,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将推动两国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上新台阶。目前中俄双方已共同成立了北极海运有限责任公司,这是中俄两国企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冰上丝绸之路”,积极参与北极航道商业化运作的重要举措,为两国企业共同开发利用北极航道提供了新的契机并注入了新动力,有助于推动北极航道进一步发展成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全球性的商业运输走廊,为进一步优化畅通国际贸易大通道、促进世界互联互通及经济增长发挥作用。此外,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项目——“亚马尔LNG”项目正式投产,也成为中俄两国以新的模式探索北极合作的成功典范。随着“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下中俄两国在北极地区合作的不断深化,中俄双方还将不断扩大对北极大陆架石油和天然气的开采合作,增加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技术方面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北极事务的多边组织活动。

四、总结性评述

第一,俄罗斯长期实施的将经济发展重心放在其欧洲部分的战略,造成了其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经济开发不足,人口大量流失,经济增长速度和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多年来一直低于俄罗斯全国平均水平的后果。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严重失衡成为其综合国力增强的主要障碍,基于此,俄罗斯历届政府一直重视东部地区的开发与建设,以实现区域经济社会稳定均衡发展。早在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就着手东部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的开发建设。普京就任俄罗斯总统后,明确提出俄罗斯要利用其东部地区的资源、交通、科技和地缘等优势,积极参与亚太地区特别是东北亞地区的经济一体化[11]。在他任期内和“梅普组合”期间,俄罗斯先后出台了几个有关东部地区尤其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法令或专项规划纲要,对远东地区开发作出了分阶段的规划和具体部署。其中,《2025年前远东和贝加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仅意味着俄罗斯东部开发与开放已成为其国家战略,而且提出了在远东和贝加尔地区实施加速战略,以及与东北亚国家开展国际合作的途径,其中与中国东北地区的合作被视为最关键的优先合作方向。总的来看,中俄两国在俄罗斯东部地区特别是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被赋予特殊意义。中俄双方先后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联邦远东及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规划纲要(2009—2018年)》和《中俄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合作发展规划(2018—2024年)》两个具有接续性的纲领性文件,也表明了中俄地区合作的可持续性。与此同时,俄罗斯远东各联邦主体纷纷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并采取措施,把加速本地区经济发展与中国东北地区合作列为优先发展方向,从而推动了中国东北地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合作进程。

第二,构筑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前沿和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将东北地区打造成中国向北开放重要窗口,是新时期中国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规划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紧紧抓住辽宁自贸试验区和黑龙江自贸试验区建立的契机,使两个自贸试验区南北呼应,形成东北地区面向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东北亚的开放合作高地,尤其是打造成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开放的重要平台。二是要不失时机地开展与俄罗斯远东“一区一港”的对接合作。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尤其是“一区一港”建设来说是一次历史性的重大机遇,俄罗斯试图借力中国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搭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顺风车,加速远东地区开发,加快“一区一港”建设。而中国也希望通过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所提供的巨大市场和开放合作平台,加强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寻求双方互利共赢的利益交会点和契合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总之,中国东北地区进一步开放、新一轮振兴和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的实施,为两国的毗邻地区通过合作相互倚重和借力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第三,“一带一盟”对接合作是中俄两国的顶层设计,为新形势下中国东北地区新一轮振兴与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发的有效合作搭建了新平台,赋予中俄这两个地区以新的发展内涵,为两地区的经济合作提供了新的广阔发展空间。《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不仅明确表达了中俄双方坚定实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共同立场,而且强调要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确保地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随着“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深入和中俄两国参与打造“一带一路”北向新通道,双方的经济合作将会不断加深。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北向新通道的拓展地区,俄罗斯远东地区不仅是中俄两国扩大经贸和投资领域合作、深化能源领域合作的重要区域,而且是中俄双方建设能源运输大动脉和欧亚大陆交通走廊、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实现“互联互通”的重点地区。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一带一盟”合作能够发挥设施联通优势,打通多条经济走廊,与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等进一步对接,形成全方位的互联互通新格局。

第四,俄罗斯“向东看”战略与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存在许多契合点。随着近几年俄罗斯融入“一带一路”和与东北亚国家合作步伐的加快,“向东看”战略越来越呈现出俄罗斯长期国家战略的特征。尽管“向东看”战略并非完全是西方对俄罗斯制裁的产物,但西方制裁和由此与西方关系的恶化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俄罗斯实施东向战略的进程。随着“一带一盟”建设的深入对接,中俄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模式将会不断创新。“一带一盟”建设和“向东看”战略下中俄两国区域经济合作尤其是与俄羅斯远东地区开发合作,不仅能够进一步丰富“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内涵,而且能够助推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参考文献:

[1]

Объем Китайских Инвестиций в Проекты Свободного Порта и ТОР на 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 Превысил 300 млрд Рублей[DB/OL]. http://www.ved.gov.ru/news/26305.html,2019-12-26.

[2]郭连成.中俄区域经济合作与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互动发展[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7,(2):1-7 .

[3]汪嘉波.普京:俄中关系是互利合作典范[N].光明日报,2016-12-02.

[4]Путин,В.Новый Интеграционый Проект для Евразии-Будущее, Которое Рождается Сегодня[N].Известия, 2011-10-02.

[5]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N].人民日报,2015-05-09.

[6]Концепция Внешне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Утверждена Президентом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В.Путиным 30 Ноября 2016г.) [DB/OL]. http://www.mid.ru/foreign_policy/news/-/asset_publisher/cKNonkJE02Bw/content/id/2542248,2016-12-01.

[7]Дипломатия Принуждения 2014—2016. Как Россия Противостояла Атакам США[DB/OL].http://politrussia.com/world/laquo-diplomatiya-prinuzhdeniya-ssha-226/,2016-09-0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D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6/06/content_5397865.htm,2019-06-06.

[9]吴焰,杜尚泽,屈佩.习近平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并致辞[N].人民日报,2018-09-13.

[10]Всего на Территории Дальнего Востока Создано 20 ТОР[DB/OL].https://erdc.ru/about-tor/,2020-05-02.

[11]Путин,В.Россия: Новые Восточные Перспективы[N].Независимая,2000-11-14.

(责任编辑:于振荣)

猜你喜欢

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数字电视分前端建设随谈
野三化冶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
“三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