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滴灌对月季容器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初报
2021-05-10张来明冯超吕萍
张来明 冯超 吕萍
摘 要 以一年生月季扦插苗為试材,采用三段式肥水一体化施肥方案,比较常规浇施和4个滴灌追肥处理的茎粗、冠幅、地上地下部干重、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经济效益,分析肥水滴灌模式对月季容器苗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所有滴灌处理的月季苗生长健壮,冠幅大,质量优,商品率高,病害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产值增加了32.7%~34.8%;每667 m2纯收入增加了20 723~22 804元,增幅53.5%~58.9%,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其中以A3处理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肥水滴灌;容器育苗;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率;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685.1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1.07.015
月季(Rosa chinensis Jacq.)是蔷薇属植物,被称为花中皇后,是常绿、半常绿灌木。月季不论地栽、盆栽均可,适用于美化庭院、布置花坛、装点园林、配植花架、花篱等[1]。肥水管理是月季栽培的关键环节[2],直接影响着月季的生长与质量。采用普通肥水管理方法往往会产生肥料施用过度现象,或造成生长环境湿度偏高,尤其在江南地区月季生长季节高温高湿,易引起病虫害发生。应根据月季不同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特点,科学合理地搭配肥料的种类、数量,做到精准、有针对性地施用肥料。设施栽培一般采用传统的“大水大肥”管理,往往造成肥料和劳动力成本偏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3-4],亟需改良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降低环境湿度,减少病虫为害。采用滴灌和施肥融合,可以均匀、定时、定量浸润月季根际生长区,达到精准施肥、节水节肥、降低湿度的效果[5-7]。
现有文献表明,不同施肥及水肥耦合方式对月季鲜切花品质影响的研究较多,但肥水调控对月季容器苗各阶段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在江南地区,月季采用容器育苗面广量大,大部分生产基地均配有喷滴灌设备,但尚未有具体可行的肥水一体化施肥方案报道。本研究通过不同肥水一体化追肥组合对比试验,探讨其对月季容器苗茎粗、冠幅、地上和地下部干重、病虫害发生情况及经济效益的影响[8],期望为月季容器育苗水肥一体化技术模式的建立及其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际操作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1—7月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亭口村的月季培育基地连栋大棚内进行。试验地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长1 847.1 h,年均降水量1 628.8 mm,年均温16.3 ℃,1月均温3.7 ℃,7月均温28.5 ℃,极端最高气温为41.4 ℃,极端最低气温为-9.2 ℃,年无霜期在250 d左右。
1.2 试验材料
统一采用修剪为同样大小的一年生月季扦插容器苗,种植容器采用宽15 cm×高16 cm(1加仑)的塑料盆钵,栽培基质采用泥炭+松鳞(质量比为1∶1),每立方基质中加入缓释肥(15-9-12)3.7 kg。
1.3 试验方法
追肥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共设常规浇灌施肥(CK),肥水滴灌A1、A2、A3、A4等5个处理,施肥进度和使用量如表1所示。每个处理50株,重复3次,共设15个小区,面积15 m2。每次施用水溶性肥时,加水稀释倍数均为:对照处理800倍,A1处理600倍,A2处理700倍,A3处理800倍,A4处理900倍。
水溶性肥的施用根据不同生长期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3—5月,每5 d施一次水溶肥,采用N∶P2O5∶K2O=30∶10∶10水溶肥的不同稀释倍液(即不同浓度),连续施2次,接着采用N∶P2O5∶K2O=15∶15∶15的水溶性肥,按同样方法施1次,遁环交替;第二阶段6—8月,每10 d施一次,浓度和交替方法同前;第三阶段9—10月,每隔5 d施一次,浓度和交替方法同前。整个试验阶段,N∶P2O5∶K2O=30∶10∶10的水溶性肥施用30次,N∶P2O5∶K2O=15∶15∶15的水溶性肥施用15次。各处理的其他栽培管理措施相同。
1.4 测定项目
2019年11月6日,各小区随机抽查20盆,测量不同处理的茎杆粗度、冠幅;各小区随机采样10盆完整植株,获得地上地下部植株鲜重;将各处理的栽培基质随机取样后,采用光谱检测法测定各营养元素含量[9]。
1.5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3、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肥水滴灌对盆栽月季生长的影响
由表2可知,采用滴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月季比常规浇灌施肥处理(CK)的茎杆显著增粗,茎杆最粗壮的是A3处理,其余依次为A2、A4、A1处理;从冠幅来看,采用滴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月季比CK处理的冠幅显著增大,冠幅最大的是A2处理,A3处理其次。由此可见,A3、A2处理对盆栽月季的茎粗、冠幅影响较大。
表2还可以看出,采用滴灌肥水一体化处理的地上部干重均显著高于CK处理,其中地上部干重最大的是A3处理,其次为A2、A4处理;A3、A2、A4处理的地下部干重显著高于CK处理,地下部干重最大的是A3处理,其次为A2、A4处理。因此,A3处理的地上部、地下部干物质均最重,其次为A2、A4处理。
2.2 肥水滴灌对栽培基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各处理的栽培基质中营养元素含量差异不大。虽然对照处理(CK)施了大量追肥,但其基质中的养分含量与其他处理无明显差异;A1处理的施肥浓度在4个滴灌处理中最高,但其基质养分含量与其他处理并无明显差异,反而在高温天气还有轻微烧叶现象出现。
2.3 肥水滴灌对月季容器苗病害发生的影响
由表4可知,5月3日每处理调查30盆,发现A1、A2、A3、A4处理的霜霉病发生率与对照处理(CK)的差异显著;7月18日每处理调查30盆,发现A1、A2、A3、A4处理的黑斑病发生率为0,而CK处理为78%,差异极显著;10月16日每处理调查30盆,发现A1、A2、A3、A4处理的白粉病发生率为0,而CK为13%。可见采用肥水滴灌可降低栽培区域的湿度,有效控制盆栽月季发病率。此外,本试验合理的氮磷钾配比施肥也有利于病害的控制[10]。
2.4 肥水滴灌對月季容器育苗经济效益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与常规浇灌施肥相比,采用肥水一体化滴灌处理省肥省水,其中A3处理的肥料成本比对照处理(CK)节省1 246元/667 m2;节省用工,常规浇灌须支付工人工资7 600元/667 m2,采用滴灌只需支付工资3 700元/667 m2,滴灌比浇灌节省3 900元/667 m2;采用滴灌处理的盆栽月季,虽然增加了设施成本,但其生长健壮,冠幅大,病虫害少,质量优,商品率高,无病虫害的优质苗多[11]。经测算,A3处理比CK的产值高20 668元/667 m2,纯收益高22 804元/667 m2,增幅达58.9%。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肥水一体化滴灌模式对月季容器苗的茎粗和冠幅等影响显著,能促进月季生长,优化植株性状,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了商品质量和商品率。本肥水滴灌调控模式相较于常规施肥模式,虽然增加了滴灌设施投入成本,但减少了肥料成本和人工成本,产值比常规施肥模式增加了32.7%~34.8%;每667 m2纯收入增加了20 723~22 804元,增幅53.5%~58.9%,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其中A3处理的效果最好。这个结果与调查的植株茎粗、冠幅、地上地下干重等生长因子相吻合,A3处理的月季生长情况最为理想。这说明选择适宜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模式,适量及时地供给相应的营养元素和水分,可达到促进植物生长和节本增效的双重目的[12-13]。
本研究发现,采用肥水滴灌调控处理,可有效降低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充分发挥肥料效益[14-15],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综合考虑了月季容器育苗的生长特点、各阶段生长的营养所需、环境保护和经济效益等因素,在肥水滴灌调控模式下分三个阶段,以2∶1次数交替追施水溶肥(30-10-10)、水溶肥(15-15-15),获得了月季容器育苗的生态高效水肥滴灌模式,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农莉克,任飞.南方地区树状月季的栽培技术要点探析[J].南方农业,2020(11):47-48.
[2] 刘俊武. 盆栽月季夏季繁殖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园艺,2017(16):43-44.
[3] 李伏生,陆申年.灌溉施肥的研究和应用[J].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0,6(02):233-240.
[4] 李冬光 许秀成,张艳丽.灌溉施肥技术[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23(01):78-81.
[5] 徐坚,高春娟.水肥一体化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6] 张凌飞,马文杰,马德新,等.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J].农业网络信息,2016(08):62-64.
[7] 王健娟,张未英.月季栽培与管理技术探讨[J].农家参谋,2020(04):139.
[8] 刘晨,张宁宁,衡燕,等.不同施肥模式对微型月季生长和开花的影响[J].天津农业科学,2019(11):47-59.
[9] 沈明卫,郝飞麟,何勇.栽培基质中氮、磷、钾含量的光谱检测探索[J].浙江大学学报,2011,45(02):346-369,386.
[10] 王华荣,马文婷.氮磷钾配比施肥对切花月季生长及抗白粉病的影响[J].宁夏农林科技,2012(09):49-51.
[11] NY/T 1593—2008, 月季切花种苗等级规格[S].
[12] 张承林,邓兰生.水肥一体化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13] 王凯.我国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进展[J].作物研究,2018,32(3):260-264.
[14] 朱信宁,王胜男,张振平,等.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的烤烟施肥优化方案[J].西北农业学报,2010,19(2):146-149.
[15] 邓兰生,陈卓森,郭彦彪,等.滴灌施肥次数对甜玉米生长及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5,28(5):2142-2147.
(责任编辑:易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