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永恒不息 vivo S9继续塑造自拍之魅
2021-05-10李靖宇
李靖宇
距离“轻薄自拍旗舰”的S7,此刻S9上市已经时隔大半年,依旧强调“照亮我的美”,依旧如我们评价前作那般,“一分薄,十分美”,风格化的保持非常笃定。纵观当前的手机市场,这种充满自信的自我认可,鲜见,而vivo显然很清楚如此举措的核心价值就是“为受众所坚守,做消费指向明确的产品”。甚至可以说,三位代言人共同推介一款新机,这样的操作虽然不是第一次,但也非常彰显品牌端的重视程度。
作为vivo在2019年才正式推出的S系列机型,之前的六款机型都风格鲜明。从“光感自拍”的S1,到“3200万升降光感自拍”的S1 Pro,再到“五重超质感美颜”的S5,vivo每一次都在美颜拍照方面花心思去诠释如何“照亮你的美”,而2020年的S6和S7(包括在去年双11期间推出的S7e)则在这里继续深挖,在轻薄和自拍(把夜景自拍的考虑也纳入其中)两个方面持续加力,这就是“懂用户心理”的具象表现。如果再把外观美学的考究计算在内,这就是vivo
S系列机型的根本涵养了——如前文所说,vivoS系列机型就是为了取悦尤其钟情颜值的目标群体,所以美学的心思不光要有质感,还要有特立独行的想法。
当然,在保持永恒不息的美学素质之外,vivo也给S9增添了几处与时俱进的性能加分项,让受众能够在更加均衡的移动互联体验层面上,获得符合202 1年时代特质的全方位愉悦。
自拍之美 极致到“重新认识自我”
这个子标题,“从极致到更极致”,如果要较真的确属于语病,但如果联系下文的内容,参照S9相对S7的“自拍进化论”,就“情有可原”了。就算编者词穷吧,这也算是一种对S9的朴素褒扬。
从“柔光自拍”“逆光也清晰”,再到“AI智慧拍照”“超大广角”,vivo一直坚持在相机领域锤炼技术、沉淀经验,为我们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痛点。开篇我们就强调,vivo S系列作为专注于探索自拍美学的先锋,不断突破自拍技术的新边界,持续为年轻人带来迭代的自拍新功能。最开始,S1首创升降式前置摄像头、S5全新的“5重超质感自拍”美颜方案,再到S6的3200万前置柔光夜景自拍,每一代S系列新品都致力于克服手机拍照的挑战。上一代vivo S7配备vivo系手机在行业内最高像素的自拍摄像头,拥有前置4400万超高清PDAF自动对焦主摄和105°(照片在畸变校正处理后广角系数为103.6 °)超广角副摄,结合强大的软件算法带给用户全面、极致的自拍体验。
不过现在vivo S9更有趣了。有一个细节,S9的宣传语从“照亮你的美”变成了“照亮我的美”,且特别强调了“极夜柔光自拍”的要素,这些都值得我们细聊。但若是要在这里先总结一下,那么我们也可以说,S9的前置影像组件,本质上和S7的前置组件区别不大(有升级),但增加的国内首创的“前置微缝式补光灯”,让“照亮自己”成为一种真切的现实——这也是“极夜柔光双摄”的由来。
从技术层面解读,在没有占据更多配置空间情况下,vivo S9这套独创微缝式补光灯,是vivo率先在屏幕顶部缝隙增加两颗柔光灯,对暗光下人脸进行充分、立体补光,配合极夜自拍算法,甚至可突破极夜环境对自拍的限制。在特定自拍模式下,S9还可与“自S6时代继承下来的屏幕柔光环”相配合,以组合的形式最大程度上提升光亮程度。
当然了,S9的前置4400万像素主摄像头也进行了升级,与S7那套相比,新的Sensor感光能力提升12%,在提升亮度的同时还带来更精准的色彩还原,拍攝人像更清晰。
在操作设定上,我们提醒大家:“自动模式”是指暗光环境屏幕柔光环与柔光灯双开、“柔光环”模式是指柔光环单独开启、“柔光灯”模式是指柔光灯单独开启、“关闭”自然是全部关掉的意思。各位可以按自己的需求来使用。需要强调的是,前置微缝式柔光灯的实现,让更多新奇玩法有了可能。比如,vivo S9推出了全新的“光影”风格,里面包含“闪光”(瞬间接入强电流,可打造老式相机闪光效果,形成画面影调反差)和“派对”等风格,将微缝式柔光灯发出的光巧妙运用到S系列广受用户欢迎的“多风格”滤镜中,实现独家的光线特效以及氛围感自拍照。同时还新增模拟光效下的3D霓虹光、2D光,以及“星光”和“柔焦”等特效,一次性获得超多光效,每一种光都能“照亮我的美”。这些光影风格滤镜和以往S系列的多风格一样,全部同时支持美颜与美妆,所以它们并不是简单的滤镜,而是一整套的自拍美化方案。这是S系列的“多风格”,也是S系列的独特风格。
接下来,光的问题解决了,就开始考验运算和优化的功力了,这方面vivo心得更加丰富。我们知道,对于成片的后期运算处理,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对整张照片进行同样的算法优化,但这样很容易出现人脸亮背景暗或者背景亮人脸暗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vivo S9在上一代超级夜景算法的基础上升级为极夜人像自拍算法,在前置夜景模式下自动检测并进入AI极夜模式。该算法新增了背景智能识别功能,将人脸与背景进行区分处理,在基础降噪后继续优化人脸且为不同背景匹配最佳优化方案,让人脸和背景极尽可能地真实还原,并适配美颜算法。简单说就是“人好看景也好看”。
此外,vivo的“王牌资产”——5重超质感美颜改变底层算法,点到点的2D算法向3D立体建模算法的演进,并新增侧脸美颜功能。不过,这次vivo为S9的5重超质感美颜改变底层算法进行了一次大幅度升级,名为“3D五重超质感美颜”。
我们可以这么理解,之前的美颜算法是一种“2D算法”,它的原理是先在人脸计算出103个轮廓关键点,然后按照点与点之间的面积来添加美颜、美妆素材,比如在鼻翼区增加阴影,在眼上方添加眼影。而算法升级后的3D五重超质感美颜原理则是拍照后先建立一个虚拟3D人脸模型,进而获得2D平面无法获取的深度信息,之后再贴合同样3D绘制的素材,最终完成立体美颜。因为具有了深度信息,所以在绘制阴影的时候,可以计算出例如鼻子的高度,这样添加的阴影不仅精准,更因为具有深浅效果而更为逼真。而2D算法在添加了阴影素材之后,只能做到边缘稍微过渡。
得益于3D立体建模算法的运用,vivo S系列首次实现了45°-90°的全面的“侧脸美颜”功能,让各位小姐姐小哥哥们轻松拥有“侧颜杀”。在实际体验中我们发现,vivo S9可针对侧脸的人脸进行精准的“隆鼻”“缩嘴”“缩下巴”调整,各位可根据自己喜好通过滑竿调整强度。同时,侧脸美颜还支持美妆功能,可根据不同侧脸角度进行不同程度和组合的调节。
另外,基础降噪、逆光处理、拍摄时长选择、AI极夜模式和适配夜景美颜等等强化自拍体验的玩法都在S9上得以进一步升华。一句话,用S9自拍的确可以“让你完全变成另一个人”,嗯,褒义的。对了,相比vivo S系列前代产品中双视野视频合拍界面上的固定的画中画小窗功能,vivo S9进行了优化迭代,现在的画中画的小窗可以变换圆形、方形、爱心三种形状,并且小窗大小在预览状态下进行移动和缩放,能够给视频画面增加更为有趣丰富的视角,配合后期编辑也能创作出令人惊喜的视频内容。
后置影像,风采依然
在后置影像方面,vivo S9与vivo S7的方案非常接近,6400万像素主摄(毫无悬念的三星GW1大底)+800万像素120.超广角+200万像素的三摄方案,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多样化拍摄需求。同样得益于OIS光学防抖和vivo自研的“黑光夜视算法”。夜景模式下自动检测并进入到极夜模式。OIS可延長曝光时间,提升进光量,同时配合算法,可以让夜景拍摄在更暗的情况下做到拍摄更快,噪点能力明显提升后的夜景画面更纯净,以及获得更佳的影调和画质。
另外,运动拍摄也是S9的特色。我们知道,日常拍摄时,除了手抖的问题,各位在拍摄运动的物体时也容易遇到诸多别的问题,比如对焦跟不上而导致的失焦模糊,快门不够快导致的拖影模糊。vivo S9新增的“运动抓拍”功能对如上问题进行了深度的改善,大大提升了对运动物体抓拍的成片率。简单来说,S9可自动检测或手动开启“运动抓拍”模式,通过EFB追焦和万物追焦技术保证不丢失主体,通过OIS光学防抖解决拍摄过程中手抖问题。
很少有友商的机型像vivo S系列这样,前置影像的谈资大于后置影像的谈资,这本身就是一件趣事。
总之,vivo S9在影像上的玩法不胜枚举,保持了之前S7的整体格调,处处都迎合年轻人的多样化多彩化需求。在此,我们还是建议各位亲自去体验店试试,才能有更真切的感受。
“薄到不可思议”的美学之魂
vivo S系列一直都强调“完美身材”,这与“S”本身也很契合。现在的手机,尤其是经历过这两年5G机型“臃肿苦恼”的人,对完美身材的一种最本质渴求,就是“在保证握持手感和视觉美感的前提下,如何做到更轻薄”。往前追溯两代,S6厚度为8.68mm,重量181g,S7的厚度大幅缩减到7.39mm,重量只有170g。这次vivo S9要实现“越来越轻薄”定义,下的功夫不小,每处设计细节都是指向明确,从之前刘昊然等三位机型代言人的宣传视频里我们已经有所感受——“薄到不可思议”的flag可不是随便就立的。
作为vivo S9的最显著看点,聊完了“照亮我的美”,就要聊聊掌中的另一种美了。过去我们多次提到,沉醉于将光与色彩交响的vivo设计师,最喜欢从大自然不同时刻的光线变换中汲取配色灵感。这次vivo S9的三种配色分别是“印象拾光”“子夜蓝”和“朝露白”,在它们身上,我们既通过色彩看到时光的流动,又在时光中感受到色彩的魅力。
这里我们重点聊聊主打色系“印象拾光”。“印象拾光”是vivo S系列“时·光色彩美学的”代表作,它为S9机身赋予九色渐变,我们可以从不同光线、角度去欣赏它将呈现不同的渐变效果。而且,虽然它色彩万象,却也内敛沉稳。从工艺上来说,通过进一步升级的双膜双镀工艺,vivo S9在vivo S7“莫奈漫彩”4色渐变的基础上增加了5种基础色,并降低饱和度,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九色渐变”效果;通过纳米级加工纹理为颜色增加光泽效果,使得手机在旋转时,颜色与光影相随而动。这款配色的光影柔和却又颇具质感,与九色相互交融、变幻,令人过目难忘。
至于“子夜蓝”和“朝露白”,分别是“透过率高、表面颗粒感饱满”的深海微晶AG玻璃和手感细腻的缎面AG工艺实现,美学质感毋庸置疑。
不过,在色彩之外,S9的“薄”更让人心动。可以说,从机身尺寸来看,S9相对前作S7要略微小一点,毕竟它们的屏幕尺寸一致,而处理器平台又有明确的变化,所以这种“小一点”还是很考究功力的。
实际上,在新增两颗补光灯及多项配置提升的情况下,vivo S9通过突破七项构架纪录和多项升级,再次刷新了vivo最薄5G手机纪录。具体来说,vivoS9机身宽度仅为73.9mm,相比S7缩短0.3mm;机身长度仅为158.39mm,较S7减少0.43mm。而且,子夜蓝版本S9机身厚度仅为7.35mm,机身重量仅为173g,成为vivo最轻薄的5G手机。
TIPS
vivo S9“薄到不可思议”的七项构架纪录:
vivo最薄主板,厚度为0.64mm,比S7减薄0.04mm,减重约0.5g;
vivo最薄主板支架,厚0.2mm,比S7减薄0.05mm,减重约1g;
vivo最薄SIM卡座,比S7减薄0.06mm;
vivo最薄均热板,比S7减薄0.05mm,减重约0.3g;
vivo最薄屏蔽罩,比S7薄0.05mm,减重约0.2g;
vivo最小外形光电指纹,等效音腔腔体增加0.06cc;
工程师点评
对于“美”这个字,众生更有千百种理解,求全会力有不逮,抓住重点才是成功。从“照亮你的美”到“照亮我的美”,vivo在这其中耗费了诸多心血。从综合体验来看,vivo S9的内在性能可谓S系列历史上的最强者,而外在美学则保持了一贯的递进思路。记得在之前聊S7的时候,我们就开玩笑说vivo如果舍得给S7配上骁龙865,那就几乎是“最新一代NEX了”。那一句玩笑话,如今在S9身上似乎有点现实的味道了——天玑1100的代差优势,让它从性能上已经能够符合我们当初的假想。时代的更迭,真是一件有趣的事。
总之,vivo S9这台让自拍趣味与美学概念由内至外散发“不息不让”气质的机型,找准了年轻人的消费诉求,不仅再一次强化了vivo S系列的“市场基因”,也让当前5G机型的外在设计思路得到一次灵感冲击。我们认为,vivo S9的定价也算合理,大概率应该会延续之前S系列的不俗市场成绩。
最高电芯体系:采用高能量密度4.48V,FC740体系,能量密度由702提升至730,综合减薄0.04mm;超薄NFC线圈:厚度为0.22mm,比S7减薄0.03mm;
不断压缩机身的同时,vivo S9在外观设计上也力求对“薄”的突破。此次机身中框采用直边的金属中框和高光钻石切割工艺,既表现出了金属的高质感和形体的简洁纯粹与精致不凡,相比前代产品,无论视觉还是手感都更显纤薄。中框采用镜面航空铝材质,屈服强度高达400~410MPa,且耐腐蚀更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在保证手机超薄外观的同时,对屏幕提供更好的保护,降低碎屏风险。
平台与配置 惊喜不少
回顾2020年的两款S系列机型,S6使用Exynos 980,S7配备的则是“万能”的骁龙765G,差别不大,各有千秋。但这次S9显然被vivo赋予了更高的现实期望,它作为首发天玑1100的机型,其运算性能的实力的确明显胜于前两代产品,安兔兔“60万分俱乐部”的身份,都让S9有了成为真正“秀外慧中”的资本——这并非贬低之前Exynos 980和骁龙765G,而属“凡事怕比较,人往高处走”的本质体现。
天玑1100处理器平台,是2021年1月20日的时候发布的,作为联发科征战2021年的核心战斗力,天玑1100与天玑1200在今年会共同组建联发科的最强阵容。客观来说,联发科的市场定位决定了其比高通芯片更便宜,6nm芯片相比目前的5nm芯片,在工艺上也更加成熟,“翻車”的概率几乎为零。因此,天玑1200和天玑1100一经推出,就迅速被两大国产手机巨头领回了家——Redmi选择了天玑1200来搭载它的首款游戏手机,而vivo则用用天玑1100来实现S系列机型的性能大跃升。
从命名可知,和天玑1200比起来,天玑1100在性能上略微“慢半个车位”,但较真来说,比之前的联发科旗舰天玑1000 Plus有着明显的提升。天玑1100的大核心主频2.6GHz,4×A78配合4×A55形成1+3+4架构;ISP最高支持1亿像素,在1080p分辨率下支持144Hz的屏幕刷新率,支持UFS3.1 ROM和LPDDR4x RAM。我们认为,天玑1100因为采用了A78+G78的构架,性能上有所提升,但主频和天玑1000 Plus一致,GPU也没有超频,所以天玑1100的CPU性能大概会有25%的提升,而GPU的差距不大。当然,6nm制程的功耗更低,发热控制也更好。
为了配合天玑1100的运行,除了UFS3.1规格的ROM,vivo S9的散热组件还首次在S系列里采用VC均热板(之前S7采用超长液冷散热热管+高导热铜箔+超级导热凝胶的散热方案)。并且,vivo优化了其主板上部、前摄像头模组厚度,改善了芯片高热源和摄像头布局,加上整机使用铝合金金属边框,最终使得vivo S9散热能力明显提升。
熟悉且出色的细节配置
与vivo S7的屏幕基本一致,S9也采用了这块是6.44英寸20:9画幅2400×1080像素AMOLED,支持90Hz高刷新率及180Hz触控采样率。此外,手机支持最新HDR10+高画质规格,并通过了德国莱茵TüV低蓝光认证,在保留了视频画面中高光、暗光部位细节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有害蓝光对人眼的伤害。这些,都是当前主流手机的硬性要求,毕竟2021年了。
电池方面,vivo S9采用了高能量密度的4.48V/1.5C的电池体系,能量密度高达726Wh/L,在保持电池容量和快充的基础上,使得vivo S9电池体积综合减薄0.04mm,减重约0.5g;在超薄的机身中装下了4000mAh大电池,同时搭载vivo自家的33W闪充技术,续航体验与S7差不多。
系统方面,意料之中的OriginOS,它高效的“华容网格”桌面架构体系,结合全新“原子组件”带来更为美观、简洁、个性的操作体验。对于OriginOS的介绍我们已经聊得非常详细了,单独的专题,以及X60系列专题里的章节,都有涉及,这里就不多说了。
全方位的天线系统、屏下指纹识别、NFC、原包装附送的XE160耳机(Type-C接口)、36个月性能抗衰减(经过中国泰尔实验室测试,达到五级抗老化认证)、vivo拿手的“内存融合技术”(划分3GB ROM当作RAM使用)等等,都让vivo S9不留短板。
最后还提一句,这次随S9发布的还有一部无线影音耳机,它是vivo强调沉浸影音体验和长效续航的产物,11.2mm动圈和18小时播放性能,加上IPX4防水的轻盈机身,市场前景不错。
工程师点评
一反惯例,我们先来聊聊购买建议。如果日常通勤状态比较多,而不是单纯当“游戏机”用,那么标准版的红魔6其实更合适,它在处理器和屏幕的配置都没有丝毫将就,更大容量的电池能够提供更好的通勤保障。至于红魔6 Pro则是把各项侧重于电竞的指标提升到了极致,包括外观上的“炫耀加成”。多一分钱,却多两分乐趣,就看各位怎么选了。
过去,我们每一次聊红魔机型的时候,都强调“努比亚精专技术的热衷是一贯的,对于在细节处较劲的底蕴,努比亚更是成绩斐然”。不过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市场不是只相信技术,游戏手机的小众品类属性决定了它需要对特定市场有更清晰的分析和对策。所以,作为一款颇有历史且传承更迭有序的游戏机型,红魔这次以Tencent Games双雄合璧得以突破,是一次很有前景的开始,值得点赞——再好的技术底蕴,最终是需要市场的积极回馈和更多玩家(目标消费人群)的主观认可才是真正的成功——而“吃更多的鸡”或者“获得更多的至尊星耀”就是最实际的褒奖。甚至可以说,他们在游戏的兴头上,要的就是“我技术比别人强,我的机器也比别人强”之满足感,而不是去执拗那些烦冗的技术参数。
进无止境,快无止境,对处理器的调校、对散热系统的独步见解、对游戏手机的设计理解,红魔始终都能做到“快人一步”,这是事实。俗话说酒香也怕巷子深,腾讯除了游戏资源的强力加持,它在扩展市场方面的造诣也是红魔极为乐见的。而在与腾讯的强强联手之后,“1+1>2”的结果则是叫好又叫座的客观呈现。总之,完成合体升华之后的全新红魔——腾讯红魔游戏手机6系列,在屏幕、充电、操控和散热四大要义之外,发挥空间更加广大的全新内容端平台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腾讯红魔游戏手机6系列上市必然大卖“六六六”。
上次咱们聊努比亚的机型,还是在2020年的七月流火之季,当时的主角是红魔5S,一款年度进阶版的电竞手机,特点鲜明,性能巅峰,配置均衡。除了重量不轻,它基本上没什么槽点——对于电竞手机而言,重量本也不算槽点。大半年后的今日,我们等来了红魔的最新作品,一切都是熟悉的红魔极限调校脾性,一切都是符合时代气息的“游戏机”特性,唯一变化的是这款新作有了新名字——腾讯红魔游戏手机6(下文简称红魔6)。顾名思义,一目了然,如今的红魔,有了更强的产业大佬加持,底蕴深厚定超以往。自2018年的初代红魔开始算起,之前现世的红魔机型已达六款(“初代”红魔、红魔Mars、红魔3、红魔3S、红魔5G、红魔5S),而这次的新作依旧在命名上取了一个“6”,一方面是对去年两款“5字头”机型的传承,另一方面也讨个“六六六”的吉利。毕竟,红魔在电竞手机技术上的亮点颇多,这次有了Tencent Games的加持,更宏大的期许自然是要有的。
实际上,我们至此反而不太热衷于聊腾讯红魔游戏手机6的性能指标(当然,后文还是得详聊),因为作为这些年一直都立于标杆之上的游戏手机代表,红魔的机型从来没有在性能上出现过拉跨的情况。恰恰,包括我们的读者在内,很多人都更希望去了解红魔6“如何在极限游戏体验的游刃有余之外,尽可能完美地应对通勤机型的日常”,毕竟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双机族”,几千块想求得一个没有遗憾的妥善是人之常情。换句话说,单纯的超跑或者单纯的硬派越野,始终不会形成量的突破,在极致性能的保障下能够“宜室宜家”才是正途。腾讯的加入,当然是以强化Tencent Games体验为主,但又并非那么浅显,它能够给红魔带来更多产品思路上的内涵与外延变化,这才是值得我们聊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