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森:助学路上的光与火
2021-05-10王碧薇
王碧薇
2021年2月25日,庄严宏伟的人民大会堂沉浸在红色的海洋中,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
会场上,一位衣着朴素的老人被轮椅推着,缓缓前行在灯光璀璨的主席台,前方,习近平总书记微笑着迎接她的到来。
很快,轮椅被推至习近平总书记的身旁。总书记弯下腰,双手捧上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证书。老人颤颤巍巍,两次撑住轮椅扶手试图起身站立接过证书。总书记连忙轻拍老人肩膀,示意她坐下,并俯身将证书递到她手中。这一幕,感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触动了全国人民柔软的心。
这位老人,就是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的夏森。
踏上助学路——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
夏森出生于1923年,那时的中国,战火遍地,民不聊生。1938年,她怀着一腔热血奔赴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自此投身革命。当时,抗大的学习环境异常艰苦,窑洞作教室、石头作桌椅、石灰墙作黑板……然而,条件苦,心却亮,“努力学习、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我们的作风……积极工作、艰苦奋斗、英勇牺牲,我们的传统……”伴着这首《抗大校歌》,夏森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苦读不倦。这年4月,在鲜红的党旗下,她举起右拳,郑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坚决执行党的决议,遵守党的纪律,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
解放戰争时期,夏森来到我军东北司令部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呕心沥血,挥洒青春的汗水,奉献光与热。
新中国成立后,夏森心怀爱党爱国之情,胸怀为民服务之志,投身文化教育战线,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的一名研究员。
时光推移到1982年,这一年,夏森在岗位上光荣离休。“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离休后的她,人退心不退,她心里挂念着,总想着自己还能为党、为祖国、为社会再做些什么。
2006年,已是耄耋之年的夏森来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定点扶贫县——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考察。这里地处秦岭东段南麓,属秦巴山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深度贫困县。当她迈入县里的龙驹寨镇西街小学时,简易陈旧的教室、破旧歪斜的课桌椅揪疼了她的心。
“我也是过过苦日子的人,懂得那种苦。现在,看到孩子们在这般艰苦的环境下学习,我真的很心疼。”当下,她便下定决心,一定用自己的力量为孩子们换来更好的学习条件。她坚信,扶贫先扶教,治穷先治愚,想要阻止贫穷在这个山沟沟里蔓延扎根,就一定要让教育跟上来!
当年,她拿出自己2万元退休金,为西街小学添置了崭新的课桌椅。两年后,她又掏出2万元,用以奖励当地优秀少先队员和三好学生。而后,当听说镇上的赵沟小学校舍年久失修,教室光线昏暗、冬冷夏热时,她又毫不犹豫捐出20万元,让一座两层楼高、能抗8级地震的现代化教学楼拔地而起。
丹凤县是夏森捐资助学的出发地,自此,老人便在漫漫助学路上步履不停,为她的扶志和扶智梦而“上下求索”。
“夏森助学金”——“不能让孩子们在教育上吃苦”
2013年,夏森拿出多年积蓄,捐资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用以改善丹凤县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另一定点扶贫县——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的教学条件,以及帮助当地贫困学生无后顾之忧地迈入学校之门。自此,夏森的助学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如今,在夏森的资助下,已有182名贫困学生得以继续完成学业。她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不能让孩子们在教育上吃苦”的诺言。
来自龙驹寨镇的王艳艳(化名)是受到夏森资助的学生之一。2020年,成绩优异的她从西安交通大学毕业,并获得保研资格,得以继续深造。然而,殊不知,两年前的她,还处在无尽的煎熬之中。那年,爸爸突然被查出患上胰腺癌,高额的治疗费用压垮了这个本不富裕的四口之家。但是,多方筹措的救命钱依旧没有留住爸爸的生命,家中没有了顶梁柱,王艳艳的学费更是没了着落。正当她与妈妈为学费愁眉不展之际,丹凤县学生资助中心的工作人员主动找上了门,并带来了助学贷款的好政策和一张“夏森助学金”申请表。工作人员经过实地考察,很快摸清了王艳艳一家的经济状况。不久之后,王艳艳的助学贷款顺利发放下来,她还被纳入“夏森助学金”受助名单,大学毕业前,每年都能获得5000元的助学金。
成功保研之后,王艳艳将自己满怀的喜悦与感激铺满信纸,给夏森奶奶去了这样一封信:
一路走来,是您的关爱与默默付出让我走出困境,我非常感谢夏奶奶的慷慨资助,也感谢资助中心老师们的关爱支持,你们的善举不仅解救我于危难之际,也给一个家庭带来了希望,更是用那善良的心温暖了我们。你们不求回报,尽己所能帮助我,我感激不尽,无以为报。我定当努力学习,提升能力,做一个有用之人!
夏森的慷慨,有了回声,开了花、结了果!
设立“夏森助学金”之初,夏森便亲自审定了助学金实施办法,并明确了申请者的“硬杠杠”:“考上什么学校不重要,一本也好,专科也行,最重要的还是思想道德表现,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准是他们必须热爱自己的祖国。”
从2015年起,夏森每年从“夏森助学金”中拨出11.8万元,用以资助20名当年考入大学的贫困学生直至大学毕业。2016年,她又拿出6.4万元,资助32名贫困环卫工人子女上学……
寒来暑往,琅琅书声。如今,夏森已累计慷慨解囊203.2万元,帮贫困学子圆梦,为扶贫事业添瓦,助推教育强国早日从构想变为现实。
平淡中见崇高——朴素与富有的辩证法
“给夏老穿什么衣服参加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我们考虑了很久。”中国社会科学院扶贫办干部崔静坦言道。会前,她反复叮嘱平日负责照顾夏森起居的保姆,一定要帮忙挑一件“像样”的领奖服。然而,几经挑选,夏森还是坚持选择了那件15年前她第一次去丹凤县考察时穿的灰色毛衣。
2月25日,赵沟小学的师生们围坐在电视机旁,激动地注视着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会场上的每一幕场景。当看到夏森被轮椅推着上台领奖时,师生们不由自主地拍红了手掌。年纪大一些的老师一眼认出了夏森的衣服,“15年前来我们这她就穿着这件毛衣,15年了啊!她为助学掏出200多万,却连一件新衣服都不买……”说着,一位老师红了眼圈。
平日里的夏森,衣着简朴,生活简单。她说:“我的生活标准不高,吃饱就好。”95岁前,她坚持不请保姆,买菜做饭、洒扫整理,全部亲力亲为,剩菜剩饭也舍不得扔,总说下顿热热还能吃。对于夏森生活方式的选择,她的老同事曹启璋颇有发言权:“她在延安生活过,接受过艰苦生活的洗礼,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影响了她几十年。现在生活好了,但她看到更多的,还是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更要加倍珍惜。”
物質生活的平淡,却无法冲淡精神上的富足。在夏森看来,自己是富有的,而她的宝物,就是那一封封来自受助贫困学生的信件:
“从踏入大学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在这一年半时间里,我通过努力,取得了较优异的学习成绩,在2017年11月的综合素质测评中排名专业第一,本学期期末考试排名专业第二,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奖励……我也会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志愿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
一封封信,是春风,是火焰,装扮了夏森的生活,触摸着她心底的柔软。“现在,我也会叫以前资助过的、如今在北京生活的孩子来家里坐坐,吃吃饭,聊聊天。看到他们一个个茁壮成长,我打心眼里高兴。”夏森说着,眼里闪着光芒。
“人离休了,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能休。”这是夏森的坚持,也是她的人生格言。
而今,在党的领导下,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这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中,一大批模范人物冲锋在前,以满腔赤诚和热血,带领人民群众勇闯难关,创造了世界减贫史上的奇迹,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新时代的英雄。
夏森,这些英雄人物中的一分子,她用光点亮贫困学子的求学之路,用火点燃自己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信仰!●
(责任编辑:孙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