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2021-05-10姜明

成才之路 2021年9期
关键词:社会适应能力合作意识课程教学

姜明

摘 要: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文章分析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探讨体育课程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方法,指出教师要增强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社会适应能力;课程教学;合作意识

中图分类号:G421;G633.9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9-0054-02

社会对人才需求量的不断扩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原有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

1.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学生进入学校进行知识学习,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将来能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干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当前社会人才的数量越来越多,使得竞争环境变得更加激烈。为了能够在众多人才中将自身个性展现出来,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关基本素养外,还要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在进入社会之后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而体育教学有着较强的实践性特点,注重学生的心理平衡以及身体平衡。尤其是一些团队类型的运动,十分注重学生自身的协作能力,诸如篮球、足球以及排球等運动项目,能将学生聚集在一起,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提高团队的综合竞争力。

2.帮助学生塑造人格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具体包括人际交往、认知水平、实践水平以及独立精神等,对其人格塑造有着多方面的价值。学校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社会,学生在校园中的实际表现,在其未来走入社会后也能得到体现。所以,学生尽管还处在初中阶段,也需要提升适应能力。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交际能力和认知水平的提升一直都是两个基础目标。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性十分明确,课程设计也和学生的基本特点完全相符,对学生的人格塑造有着诸多的益处。因此,在学生进入社会之后,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而且有着更强的适应能力。

二、体育课程培养学生适应能力的方法

1.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1)树立公平竞争理念。对“公平竞争”而言,既能看作是体育比赛的基本宗旨,同时也属于道德教育的一种。为了组织一场比赛,自然需要为其制定合理的规则,促使学生时刻明白眼前的竞争永远基于“公平”展开,无论最终是否成功,每个人拥有的机会都完全一样。这样一来,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学生就能认识到“公平竞争”的价值所在,从而愿意积极进取。

例如,在进行团体球类运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告知学生相关的规则,包括人数、初始比分以及犯规惩罚等。学生在了解之后,就能时刻保持平和的心态,将注意力全部放在比赛上,争取最后的胜利,而非消极地参加。

(2)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在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往往会对一些项目产生害怕、恐惧以及紧张心理。例如,在教学体操的过程中,由于难度相对较高,部分女生在还没有开始学习之前,就已经产生怯懦心理,进而出现逃避的情绪。显然,这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没有任何益处。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积极和学生展开沟通,了解其实际情况,给予充分鼓励,告知其每个人的条件都一样,大家都能够取得成功。教师还要逐一进行动作分解,完成教学,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动作要领,逐步使其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也要给予激励,让其明白自己一定能行,进而增强自信,消除心理障碍。然后,教师再将整个班级分成多个小组,让各小组相互竞争。学生在团队的激励之下,自然会有更多的勇气,愿意努力尝试,克服眼前的困难。时间长了,不但能够完成动作练习,掌握其中的窍门,提升身体素质,而且自信心也会有很大的提升。

(3)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体育比赛中,参与者普遍都有着追求最终目标的心理冲动,尤其是渴望在短时间之内立刻取得成功。通常,这一心理特点被称作为“求胜心切”。所以,教师进行体育教学的时候,通过开展各类不同项目的竞赛,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其体会运动的乐趣所在;另一方面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其中,提高参与度。当前,个别学生对网络十分沉迷,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打网络游戏方面。而且一些不良网络游戏公司,为了大量敛财,在游戏之中设置了多个消费引导项目,对学生进行负面引导。这样,会使学生长时间沉迷于虚拟世界中,很少对周围的真实世界有所关注。而体育运动,能激发学生潜在的求胜欲望,加深学生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度,愿意积极参与进来。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1)采取情境教学。在体育项目中,户外拓展是非常受欢迎的项目。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与同学相互合作,最终完成任务。将这一项目引入到体育教学中,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个人兴趣,而且能有效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初期接触此类运动的时候,学生由于经验较少,会经常犯错误,学习效率不高。但经过多次尝试之后,学生对此类运动的理解就会有所加深,不再需要教师提前进行分组,而是自主寻找伙伴进行组队,一同游戏。在进行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与同学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加强,认识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为了取得最后的胜利,他们愿意一起努力,共同奋进。

(2)开展团体竞赛。在进行运动技能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发现,有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较高,在上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较为兴奋的状态,时刻希望展示自己的能力,充满着自信心。而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不高,在上课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自信心,尤其是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项目,一直保持着畏惧的状态,因此内心长时间处在沮丧的状态中。这类学生但凡受到任何挫折,就会打退堂鼓,认为自己不行,从而选择放弃。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采取组建团队的方式,增强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在运动能力上的缺陷得到弥补。

(3)促进人际关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每个人的特点和性格都不一样。因此,人际关系的处理非常重要。但是,任何个体都不会随意接纳他人,在建立关系时更多的是基于相互重视和支持。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接近和疏远基本上都是相互的。可以说,每一个个体都对交往存在一定的期许,希望能够从中受益。所以,双方的交往基本上都取决于价值观,并呈现出彼此能否满足他人的基本需求。正是基于这些特性,学生在初期与他人建立关系的时候,往往会从外表上进行筛选,之后才会涉及能力和个性。而体育运动可以在能力、个性层面,促使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有所改善,并起到一定的积极效果。诸如,某学生自身的外貌较为一般,成绩也很普通,自然有很多学生不愿与其进行沟通,甚至还会有一些排斥。但是,在运动会中,该学生由于自身的身体素质非常高,展现出了非常强的运动能力,无论短跑还是长跑都能取得较好的名次,为班级赢得荣誉。自此以后,班级学生对其态度发生了转变,愿意与其展开交流,甚至在其不擅长的学习方面,也愿意给予帮助。而该学生在赢得了大家的喜欢之后,也愿意敞开心扉,接纳其他同学,充分表现出自己的善意,对他人抛出的橄榄枝予以正面回应。过了一段时间后,该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了明显改善。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任何人来说,适应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创新,转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除了完成内容讲解外,还要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苏静.浅议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J].体育博览,2011(19).

[2]李作栋.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09).

[3]辛利,庄弼.体育与健康课程培养初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初探[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02).

[4]张全明.引导参与,强化训练,提高初中体育课的教学实效[J].成才之路,2013(03).

猜你喜欢

社会适应能力合作意识课程教学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措施探讨
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试论高职体育教学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