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文化对杂技剧目的推动作用评说
——以杂技历史剧《梦回中山国》为例

2021-05-10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杂技与魔术 2021年2期
关键词:杂技表演历史剧杂技

文︱(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

图︱本刊提供

空闲之余,我多次观赏杂技历史剧《梦回中山国》,不仅感受到了浓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特色,更感受到融入了历史的杂技所带来的震撼。作为杂技行业的从业者,我深知把杂技和历史故事完美融合,是对杂技艺术、演员表演能力及历史人物理解共同的考验,而每一个倾心打造出来的剧目,都会给历史插上艺术的翅膀,甚至成为杂技团队乃至地方的文化品牌。因此,努力使历史文化与杂技的表演形式充分融合,是一条值得探索的符合中国特色的杂技艺术之路。

一、现代杂技的局限与机遇

近年来,杂技艺术呈现出一个重要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局限,即对人体技能的超常开发逼近极限。这虽然满足了大众的涉险猎奇心理,但是长此以往,人们也出现了审美疲劳,杂技发展后劲不足。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们开始在精神层面有了更高的追求,观看杂技也不再是单单寻找感官的刺激,更多的是想寻求杂技的艺术体现,这对杂技艺术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在这样一个形势下,杂技与中国历史相契合成为一种新时尚,不仅可以由杂技延伸出一个无尽想象的空间,使大众在感受“奇”的同时,体会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厚悠远、磅礴大气,也为杂技注入了思想和灵魂,彰显专属杂技的舞台表现力,从而推进现代杂技表演的艺术化进程。

二、杂技历史剧的特点与难点

杂技历史剧依靠深挖历史文化资源,以艺术的形式再现历史事件和人物,加深对中华文化传承的认识和理解,是一场唤醒历史、激活当下的古今对话。因此,展现历史的厚重大气、引发观众的共鸣、打造历史级别名片既是杂技历史剧的特点,也是其不易突破的难点。

1.展现历史底蕴的厚重大气

杂技历史剧表现的场景与表演的时间都有严格的限制,不能像电影一样频繁切换场景,也不能像电视剧一样拉长“战线”,更没有话剧的语言表达。要想通过杂技与历史场景相结合展现历史底蕴,就要对场景片段的选择、舞台立体的效果及装扮、肢体动作等各种表演元素提出更高要求。当然,每一个被铭记的历史故事,都有其置身的特殊时代。有历史知识的观众总是渴望通过更绚丽的形式再现历史,而杂技历史剧主角体现出的“英雄造就时代与时代造就英雄”,能够满足广大观众的英雄情结,这就为杂技历史剧提供了充分的发挥空间:将历史融于舞台几个小时中的三五件事,恰似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一角,给观众余音绕梁、意犹未尽之感,让人在任何场合听到这段故事,都会想起这台剧。

《梦回中山国》剧照

2.强烈的代入感引起共鸣

杂技历史剧与其他舞台剧不同的一点,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还原度。其他舞台剧利用语言优势,加入了更多虚构的情节,以期用矛盾冲突导引观众。殊不知过多地运用现代语言,把现代的东西塞进历史的躯壳,容易失了历史的真实又失了艺术的真实。而杂技剔除了语言的羁绊,看似缺失了重要的表达方式,但恰恰能够在带来技艺震撼的同时,给观众留出补充语言的空间。例如,在《梦回中山国》中,中山国虽只是“千乘之国”,却以“武功”闻达于诸侯,栖身于战国七雄腹心之地,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将真实的历史事件和当地文化的代表作品融入到精彩的剧情之中演绎出来,以原汁原味的历史本身和夺人眼球的杂技表演带着观众遨游战国时代,必然会引起观众的共鸣。

3.打造历史名片获得品牌效应

如果仅限于搬上舞台,得到奖杯,可能任何一场开先河的杂技表演都能够做到。但是,如何引领杂技剧创作出经典作品,打造出行业和地域的名片,在国内外获得品牌效应,才是一场杂技表演的使命,也是从创作到表演过程中每一位专业人士心血凝结的成果。在这个方面,中国丰厚的历史文化将带来得天独厚的优势,每个地区可以深挖的资源丰富多彩,每个地方的辉煌历史,如果仅靠一座碑、一本书来记载,传播范围有限,传播形式单薄,对于需要感官刺激的现代人发挥作用有限。杂技历史剧正是应时代而生,它不仅能够让观众在现场体验一次美妙“回看”,而且可以利用网络传播发挥品牌效应,为本地打造一张光鲜亮丽、内涵丰富的历史名片。

三、杂技历史剧创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场杂技历史剧虽然仅有短短几个小时,但制作编排的过程不亚于一部影视大片。但杂技演员通常体现的是以体能和技术带来的绚丽表演,而忽视对深厚文化历史底蕴的呈现,历史故事往往成了噱头。因此,杂技要由“技”入“艺”,就必须从构思、选题、制作、编排等方面去研究探讨,先了解历史的本来面目,再用杂技的艺术形式加工,最终达到观众认同的效果。

1.于创作之处用“功”

做好一部杂技历史剧,应从文物到文化多方查阅资料,与历史文物专家深入交流,对每一个故事进行详细解读,成为所要表演时代的内行人。而要做到让观众有代入感,创编者及演员本身须有代入感,在充分了解时代背景的同时,对历史人物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感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时代大背景的转换下,古人的很多习惯与现代大相径庭,务必弄清楚根源所在。比如说《赵氏孤儿》,为何程婴为救赵氏孤儿活命而献出自己独子,不沉浸那个舍生取义、一诺千金的时代,是演绎不“活”这样的人物的。因此,还原历史本貌,让故事在舞台上“活”起来,需于宏观之处用“功”。

2.于细节之处用“心”

在创作过程中打磨细节是必不可少的过程,杂技剧中人物动作、服装、环境、气氛,以至简单的一件装饰,都应该符合时代特征。如《梦回中山国》中出现的山字形礼器、双翼神兽、四龙四凤方案、虎噬鹿屏风座、透雕夔龙玉佩等中山国文物,通过纱幕投影、道具设计、舞台美术等用心布置,达到了再现中山国的效果。按照《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中山国女子则鼓鸣瑟,跕屣,游媚富贵,入后宫,跕诸侯。”可知中山国当时以音乐与舞蹈闻名于世。剧中阴姬跕屣而舞的情节,融入了杂技的蹬鼓和肩上芭蕾等技巧,是穿着特制半跟鞋完成表演的,完全还原了这种轻盈的舞步。由此可见,这部作品无处不体现了用“心”。

3.于演出之处用“情”

杂技历史剧除杂技的表现形式外,在整体创作理念中融汇了戏曲的表现手段和表达方式,将写实与写意互为转换,以诗化的舞台表达出来,在内容结构上向更高层面突破。在一般团体杂技中,观众惊叹于技艺的表现,对每一位演员的单独技艺并不深刻。在《梦回中山国》历史剧中,绚丽的杂技表演与中山王、阴姬、江姬、司马赒等舞台角色同时嵌入观众脑海,再分以狩猎、称王、大婚、城陷等故事篇章,中山王与阴姬之间令人扼腕的爱情悲剧及中山国在群雄环伺中顽强求生的抗争精神就深深印入了观众记忆。基于角色的社会性,演员适度到位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必然要求,只有演员自己相信了,观众才能相信。

总之,杂技历史剧是杂技艺术与历史剧情有机结合的重要尝试和突破,符合我国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及满足人民群众对了解历史和观赏艺术的精神需求与打造属于本地历史名片的诉求。但是,杂技作为高难度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何与舞台剧情无缝融合,在用功、用心、用情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猜你喜欢

杂技表演历史剧杂技
杂技的表演特色与内涵
理趣与诙谐的有机融合——习志淦新编历史剧丑角艺术探微
杂技表演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浅析创造力在杂技表演中的作用
空中杂技师
看杂技
历史剧的春天来了吗?
老鼠演杂技
历史剧的批判标准与解决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