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优化途径研究

2021-05-10谢景超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3期
关键词:优化途径大数据事业单位

谢景超

摘 要: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各个行业都受到影响,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加上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水平不断提升,大数据时代的到来要求事业单位在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转变工作路径,挖掘大数据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创新作用,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开展,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优势和长处,使得人力资源配置最大化。但在现阶段的工作中还是会存在着部分问题和不足,因此事业单位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在原有的基础上优化和调整自身的绩效方案和计划,以此为单位创设更多经济效益的同时,推动单位健康平稳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优化途径;事业单位

引言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是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自身与事业单位职工工作效率、竞争意识、凝聚力等等相关联,因此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对于事业单位自身的发展和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但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由于事业单位自身没有设立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以及体系,不能适应和满足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样也不能及时的满足相关工作人员的需求和需要。因此事业单位需适应时代阶段发展,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充分使用大数据,帮助工作人员减轻日常工作压力,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足,为提高事业单位整体信息化创造良好条件。

1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价值体现

大数据是推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方式创新的必然选择,从上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以来,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逐渐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方面,为应对信息技术与互联网带来的挑战,事业单位需针对大数据的应用进行深度研究、分析,这样才能通过工作方式创新提高管理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在人力资源工作中充分借助大数据资源,可以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缺陷,以此提升人力资源工作效率[1]。

大数据是促进事业单位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非财政全额拨款类事业单位在生产经营中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人才队伍素质较为多元化、复杂化,既包括员工自身的年龄、学历、个人关系等信息,同样也包括其自身的性格特征、交往方式、兴趣爱好等。因此这就要求事业单位在日常的人力资源工作中,不断的提升其自身大数据搜集水平、管理人员干部信息的能力。

2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存在的突出问题

2.1考核标准模糊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机制不完善,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评价考核标准尚未调动员工的上进心,不能激发其自身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建立明确的奖惩机制,导致整个團队都缺乏活力、生机。因此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绩效方案和计划的同时,应该考虑到每个部门存在的差异和不同,定制不同的考核标准。但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自身的管理考核内容并不全面,仅仅只是将每个员工需要履行的义务以及岗位工作的目标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并且相应的考核目标与事业单位的管理目标关联度较弱,指标过于笼统,不能够突出考核的重点,同样也没有将个人的目标与事业单位的目标相衔接。加上部分事业单位尚未做到人岗相适,这样不仅不利于个人优势的发挥,还会影响到事业单位工作进度的推进[2]。

2.2大数据意识较弱

事业单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信息化与大数据水平的高低,对于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虽然将大数据运用到其中,但未能做到真正落实。甚至还有部分领导对于大数据还尚未建立了解,从而严重阻碍、制约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实施。首先,信息化是大数据发展的基础、条件,大数据是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大数据的含义是指时间、空间无法运用人来已知的计算机软件获取信息、数据,具有大量多样等方面特征。因此,事业单位需要创造坚实的信息化基础,才能具备运用信息化手段的条件。除此之外,多数事业单位的大数据工作,还仍然停留在信息搜集、采集方面,尚未在信息探索、挖掘、运用方面进行研究,使得应用效果较差[3]。

3大数据背景下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

3.1完善管理制度

在进行绩效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绩效方案进行优化,根据不同部门的实际情况,设立KPI,构建共承KPI模式,针对不同部门之间的绩效考核目标差异进行平衡,避免出现绩效考核差距过大情况的出现。并且针对不同岗位绩效目标不一致的情况,事业单位还需要借助大数据技术,针对岗位管理目标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KPI考核,因此快速的收集员工信息、数据,对于KPI考核指标进行优化,保证绩效工作的进行。

3.2完善绩效评价机制

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层会和领导者想要从根源上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能力,就需要针对全体员工的实际工作进行分析和调查,这样才能全方位的了解他们自身的实际工作情况以及自身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在开展绩效评价工作时,需要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工具、方法,针对员工日常的工作表现、行为进行考评,从而使得员工的工作行为、结果可以直接呈现出来。并且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发挥其自身的优势,结合不同阶段的绩效考核情况,保证各个部门都可以真正落实绩效考核工作,减少人为因素的产生。

结束语

在大数据基技术被各行各业领域普及运用的现今时期,事业单位想要保持高效发展,应针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加以监管,并针对相关工作进行优化、调整,在此基础上借助大数据技术,针对员工信息、数据进行全面分析,以此丰富绩效管理内容,优化升级考核措施,提升相关人员业务水平,这样才能促进单位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续开展的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松晓.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探究[J].河北企业,2019,04:124-125.

[2]梁天喜.大数据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商讯,2020,02:187-188.

[3]张银婧.大数据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33:83-85.

猜你喜欢

优化途径大数据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及其优化途径
市场经济下的城乡规划资源配置优化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