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素碘131联合中药治疗甲亢性突眼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1-05-10陶雪梅王英刘金红金春宇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6期
关键词:中药

陶雪梅  王英 刘金红 金春宇

【关键词】核素碘131;中药;甲亢性突眼

[中图分类号]R77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6-0068-02

甲亢性突眼也成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属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特异性器官自身免疫疾病,为甲亢的难治性并发症,致病因素与眼眶周边组织细胞水肿、浸润、结缔组织增生等相关,病变可对泪腺、眼外肌、眼球后脂肪组织产生影响[1]。甲亢性突眼可在甲亢不同病程阶段发病,且治疗难度较大[2]。现阶段临床尚无特效治愈甲亢性突眼的方案,多采用核素碘131等甲亢治疗药物干预。传统中医理论对甲亢性突眼的研究内容较为丰富完善,利用中医药治疗联合核素碘131治疗是现阶段临床研究的热点[3]。本研究汇总评估本院甲亢性突眼患者为基础分析样本,探究分析核素碘131联合中药治疗的相关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年限跨度区间范围为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抽选研究样本为此時间内收治80例甲亢性突眼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将其划分为研究组、对照组,组内样本量n=40。总结并综合分析两组各项资料,研究组男11例、女29例,年龄21~54岁,平均(38.52±2.69)岁,突眼病程4个月~3年,平均(1.58±0.69)年。对照组男10例、女30例,年龄23~55岁,平均(38.66±2.74)岁,突眼病程6个月~3年,平均(1.69±0.75)年,基线资料差异对本研究结论无不良影响(P>0.05)。纳入标准:与《临床疾病诊断依据》中甲亢诊断标准相符,并伴有典型眼部症状,如患者眼球突出度低于18mm,上眼睑存在凝视及退缩,结膜及眼睑水肿,即为轻度突眼。如患者眼球突出度18~20mm,病变累及眼肌,即为中度突眼。如患者研究突出度超20mm,病变累及角膜并引发视力障碍,即为重度突眼。全部患者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排除标准:眼眶炎性假瘤、眼外肌淋巴肿瘤、近视及其他疾病患者。

1.2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期间1周均停止服用抗甲状腺类药物,对照组患者行核素碘131+强的松治疗干预,用药剂量计算公式为131活度(MBq)=计划量(MBg/g)×甲状腺重量(g)/甲状腺最高(或24h)摄131I率(%)×100%,治疗甲亢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常用131T活度为2.59~4.44MBq(70~120μci)。结合患者病程、年龄、病情、药物半衰期等确定每克甲状腺组织计划核素碘131剂量为1.49~4.47MBq。全部患者均在空腹状态下一次性口服给药,用药剂量中位数为264.55MBq。强的松一次5~10mg(1~2片),一日10~60mg(2~12片)。

研究组患者行核素碘131+强的松联合中药治疗,核素碘131和强的松用药方案参照对照组。中药治疗选用散结化痰,通络及益气养阴类组方干预,药物基础组方为选择玄参20g、白芍15g、生地黄15g、茯苓30g、黄芪40g、白蒺藜12g、菊花10g、夏枯草30g、僵蚕10g、制半夏10g、地龙10g、炙甘草6g。依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依据患者临床表现适当加减。如患者为痰瘀,加入川芎20g、浙贝母12g;如患者肝火旺盛,加入栀子15g、丹皮12g;如患者肝郁气滞,加入郁金12g、柴胡10g。上述药物组方每日需服用1剂,加入适量水煎煮,浓缩取汁300mL,每日早晚各服用150mL,共用药6个月。

1.3评价标准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球突出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T3、FT4、hTSH等指标。评估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标准为治疗后眼球突出度减少2mm以上,畏光及眼胀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标准为治疗后眼球突出度减少1~2mm眼部临床症状减轻,其他情况则评估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本次研究中计量资料为x±s,检验方法为t,计数资料为例(%),检验方法为χ2,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球突出度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视力及眼球突出度,治疗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T3、FT4、hTSH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FT3、FT4、hTSH指标,治疗前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详见表2。

2.3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研究组更具优势(P<0.05),详见表3。

3讨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多合并Graves’眼病,临床也将其称为甲亢性突眼,Graves’眼病多发病于既往甲亢病史或甲亢患者中群体中,部分慢性甲状腺炎患者或甲状腺功能正常患者也可合并此类疾病,临床将其称为甲状腺相关性眼病[4]。甲亢性突眼可对患者视力水平造成潜在不良影响,临床尚无根治方案,常规治疗多采用控制甲亢及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等药物综合干预,整体疗效不佳,且存在严重不良反应,为此需适当调整治疗方案[5]。

临床治疗甲亢性突眼需优先控制甲亢,以避免突眼相关症状反复发作。核素碘131是临床公认的甲亢治疗有效方案,该药物采用口服给药方式,用药后可迅速被人体甲状腺组织吸收利用,药物衰变期间可产生β射线,通过照射作用可破坏甲状腺细胞,进而降低甲状腺功能,显著改善甲亢相关症状[6]。相关研究资料统计显示,核素碘131应用于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治疗中起效时间约为3周,用药后3个月可产生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同时,核素碘131治疗存在一定缺陷,该药能够激发患者自身免疫机制,TR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SH等均可强化干扰素等分物质表达,显著增加人体内TPO等物质的合成与表达,继而导致甲亢性突眼加重。临床应用核素碘131治疗期间需控制用药剂量,并强化用药监测,以确保药物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传统中医理论中,甲亢性突眼属于鹘眼凝睛范畴,其主要致病原因为肝郁化火及痰瘀互结,患者机体火热内伤,导致阴气耗伤,治疗需采用通络、散结化痰、清热养阴的中药组方[7]。本研究中,茯苓及黄芪均为健脾补气类中药,玄参、白芍、菊花及生地黄具有清热养阴之功效。夏枯草可散结清肝,化痰通络,白蒺藜可明目清肝。僵蚕、地龙、制半夏等药物能够活血通络,散结化痰,甘草可调和药性,不同组方联合用药可达到滋补肝肾,散结通络的临床疗效。药理学研究认为,黄芪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并能够恢复T淋巴细胞亚群的正常生理状态,有助于控制甲亢病情,显著改善甲亢性突眼相关症状[8-9]。联合应用核素碘131与中药治疗可实现不同药物间的良好协同作用,有助于提高甲亢控制效果,显著改善突眼相关症状,其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案。

总结并综合分析本研究数据资料,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视力及眼球突出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血清FT3、FT4、hTSH指标及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具有显著优势,可认为联合应用中药与核素碘131治疗可显著改善甲状腺功能,纠正突眼向临床症状,其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优于单一核素碘131治疗。

综上分析可知,甲亢性突眼治疗中采用核素碘131联合中药疗效显著,可在各级医疗中全面推广。同时,本研究中择取患者样本量较少,持续研究时间偏短,在流程设计等方面仍不够完善系统,缺乏同类型研究数据资料的比对性研究与分析评估,甲亢性突眼治疗中采用核素碘131联合中药治疗干预的相关问题仍需开展持续性评估与分析。

猜你喜欢

中药
大牲畜闪伤病的中药疗法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夏季泡中药别超半小时
中药保存,要区别对待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中药化学
别用微波炉煎中药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趣味谜语·每行打一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