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唐代纳职城 哈密拉甫却克古城考古记

2021-05-09尚玉平

大众考古 2021年11期
关键词:哈密墓葬古城

尚玉平

哈密地处新疆东部,汉称伊吾卢,唐称伊州,元称哈密力,明以后称哈密,自古就是丝绸之路的咽喉,有“西域襟喉”和“新疆门户”之称。巍峨的天山山脉横亘于此,将哈密分为山南、山北两个部分。山北森林、草原浑然一体;山南大片绿洲,被气势磅礴的戈壁大漠环抱着。独特的地形地貌造就了不同文明之美。为挖掘历史文化内涵,探寻城市根脉,满足各族群众文化需求,2018年哈密市委市政府开始打造白杨河流域文物古迹“研学游”精品线路,处于白杨河中段的拉甫却克古城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拉甫却克古城2019年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曾被认为是唐代纳职县城旧址,但由于缺乏明确的考古证据,其性质一直悬而未决,这无疑成为遗址价值阐释宣传方面的短板,难以扩大古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19年4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队,由副研究馆员王永强带领,以拉甫却克古城为中心,开展大范围的考古调查。调查收获颇丰,在古城周边新发现有墓葬、佛寺、仓储、窑址等遗存。这些遗存与古城是否存在联系,它们的具体结构、功能是怎样的?能否求证拉甫却克古城就是唐代纳职县城?带着这些疑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申报了古城周边附属建筑的考古发掘项目,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兰州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等机构合作,由考古、历史、文保、数字化等方面多名专家组成强大阵容,来到哈密绿洲白杨河河畔,开始了古城周边附属建筑的考古发掘工作。

打开古墓“盲盒”

拉甫却克墓地位于白杨河东岸生土台地之上,北距古城70余米。台地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50米,东西宽73米,高约3.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地表起伏不定,大大小小的沟壑纵横交错,其中一条巨大的冲沟把台地劈为两半,像是被整体后移一般,中间形成可正常通行车辆的通道,两侧岩壁依稀可见坍塌的墓室。在这里,大自然的超强能量,让人感知深刻。

光秃秃的地表台地上,沒有明显的墓葬标识,寻找墓室并非易事。为尽快打开局面,队长王永强决定先揭去地表30厘米不等的浮土,寻找生土与熟土的分界线,同时对台地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查。在台地的最北端,考古队发现了一处当地百姓用来倾倒垃圾的深坑,疑似墓室,于是决定清理以探究竟。果不其然,这个不起眼的垃圾坑,竟是一座斜坡墓道砖室墓,后来的发掘进一步确认它是整个墓地规格最高的一座。此墓的发现,让大家增强了信心。我们最终在这片生土台地上找到102座墓葬,其中斜坡墓道墓21座、竖穴偏室墓20座、地面葬58座,另外还有3座婴幼儿墓葬。

斜坡墓道墓是这次发掘的一大亮点,这种墓葬形制在唐代中原地区十分流行,并一直向西传播,甘肃河西地区、敦煌以及新疆的吐鲁番、巴州、阿克苏等地均有发现,而地处丝路要道的东疆哈密地区却一直没有发现。此次发现证明哈密地区纳入唐朝管辖之后,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丧葬习俗发生了改变。两座斜坡墓道砖室墓可以说是规格最高的,由墓道、耳室、甬道和墓室组成。可惜墓室扰动严重,砖砌结构仅存印痕,埋葬个体在2人以上。其中的一座还发现有一侧室,凿于墓道尽头东壁处,呈长方形,平底,覆斗顶。砖砌结构仅存底部,人字形横砖错缝平铺,黄泥勾缝,均为满绳纹红砖。这类斜坡墓道墓的随葬器物有开元通宝、五铢、陶灯、陶罐、金币、金戒指、银簪、铜勺、铁剪刀、漆木碗等。

竖穴偏室墓相较于斜坡墓道墓来说,可能时间更早一点,应为当地最流行的一种墓葬形制。墓道呈长方形者,墓主多为男性,偶见墓底铺有杆状植物,疑为芦苇草席,随葬品单一。墓道呈长圆形者,墓主多为女性,且多数有箱式木棺作为葬具,随葬品较为丰富,有铜镜、漆盒、开元通宝、萨珊波斯银币、粉盒、陶单耳罐、发簪、剪刀、珠饰等。

地面葬在新疆地区并不多见,多借用早期房屋建筑基底稍加改建而成。墓底铺有草席,墓葬均被扰动,以直肢葬为主,埋葬个体在2人以上。随葬品有银耳环、开元通宝、蜻蜓眼玻璃珠等。耳环直径较大,约6厘米,多串有1颗天河石珠或玻璃珠。

这批墓葬是哈密地区首次发掘的历史时期墓葬,为新疆唐宋时期考古、历史、文化、丝绸之路贸易等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出土遗物较为丰富,有四神十二生肖镜、金戒指、瓜棱珠大耳环、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开元通宝等。特别是“上方作竟”铭龙虎纹镜最为引人瞩目,铸有“上方作竟佳且好,明而日月世少有,刻治今守悉皆在,长□□二亲矣□”28个汉字。与此同时,中亚等地文化元素也在哈密地区传播与交融。例如口含萨珊波斯银币、手握开元通宝的丧葬习俗,反映出东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显示了哈密在丝绸之路商贸往来、文化交流中的重要地位,彰显出拉甫却克古城昔日的繁华。

探秘佛教圣地

拉甫却克佛寺位于古城西边一处高大土台之上,距古城150米,分为南、北两区,保存有佛殿、洞窟、僧房窟、佛塔等遗迹。一区以佛像崇拜为中心,二区以佛塔崇拜为中心。从佛寺建筑工艺、布局、残存壁画及位置看,佛寺的年代应与拉甫却克古城相当,是依附于拉甫却克古城的建筑。文献记载纳职县有寺庙一座,名为祥麰寺,拉甫却克佛寺或与之有关。目前哈密地区保存下来的这一时期的佛教遗址有多处,佛教建筑风格与高昌地区相似。

破译仓储密码

仓储建在古城西北角300多米远的高台之上,远离古城,如果不仔细观察,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古代粮仓。为什么要建在城外?是不是粮仓?它的作用是什么?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对遗址进行仔细清理。遗址长64米,宽20米,表面呈长方形,地表见50余座圆形窖穴整齐排列,最大窖穴的直径为3—5米,最小者直径不足1米,深浅也不一。窖内有青砖、木炭、土坯等遗物。通过对窖内沉积物浮选,发现植物种子粟。

仓储的形制、结构和工艺基本相同。先在地面下挖一个圆形土窖,然后用火烤的方式让底和壁干燥,再在底和壁上抹泥或铺砌青砖、土坯等以防潮。装入粮食后,再用木板、草席、土盖顶密封。这种密封的藏粮方法,晚近时期北方不少农村还在沿用。《新唐书》卷五十一《食货志》记载:“置常平仓,粟藏九年,米藏五年,下湿之地,粟藏五年,米藏三年。”地下储粮,最大优点是便于较长时间保存。

在中国古代粮仓建筑史上,隋代是顶峰时期,也是地下储粮技术发展最完备的阶段。隋末唐初,天下大乱,李密夺取回洛仓,洛阳城一时陷入无粮境地。李世民吸取教训,看到了粮仓建在城外的弊端,决定在洛阳城内建立粮仓,以免重蹈覆辙。可是,拉甫却克古城仓储却建在城外,并且规模较小,既不安全也不具备供给粮食的能力。综合判断,其最有可能是存放粮食种子的场所。

烧陶技艺

位于拉甫却克古城以北崖壁处的窑址,总长3.9米,宽2.4米,深3.1米,下挖于生土中,主要由操作间、火膛、窑室、烟道4部分组成。窑室位于火膛之上,属于半地穴式结构,是竖穴式陶窑的一种变异。类似的窑址仅在唐代吐鲁番高昌故城、且末来利勒克遗址有发现,而生土立柱式结构的陶窑在新疆尚属首次发现。尤其是长方形立柱,主要起承重作用,上部使用土坯或其他耐火材料进行棚架,然后放置陶器进行烧制,一方面可以让陶坯受热均匀,另一方面烧制的器物相对较多。陶窑出土陶片3000余件,并无完整器物,根据器形判断,这座陶窑的时代应属唐代。

走进千年古城

来到古城,放眼望去空空如也,难觅昔日的雄风和商贾云集的热闹场面。虽历经沧桑,但城墙、角楼、马面等遗迹仍清晰可见。古城平面大致呈长方形。现存的城墙长60—125米,高4—6米,宽约4米。东北角现存一15米高的方形建筑,疑为角楼。从零星散落的陶片判断,时代应为唐中期。

那么,拉甫却克古城是否就是唐代的纳职县城?据文献记载,唐贞观四年(630年),在哈密置伊州,辖伊吾、柔远、纳职三县。《元和郡县志》载:“纳职县,下。东北至州一百二十里。贞观四年置。其城鄯善人所立,胡谓鄯善为纳职,因名县焉。后汉明帝曾于此置宜禾都尉俱密山,在县北一百四十里。山北二十里正抵蒲类海。”蒲类海即今天的巴里坤湖,从地望看,唐伊州下辖的纳职县与今拉甫却克古城相吻合。

单从地理位置还很难确定拉甫却克古城是纳职县,于是,在2020年9月我们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以及疆内的专家学者在古城驻地博斯坦村召开論证会,专家认为:第一,古城的年代应为十六国至宋代,与墓地出土文物相吻合;第二,古城的城市功能布局十分完备,有城、陵墓、佛寺、仓储、窑址等遗迹,它的配置与中原地区唐代古城非常相似;第三,城市规模较大,方圆百里,再无二城。据《元和郡县志》的记载可知,伊州唐开元年间有1729户。唐代,伊州下辖三县,据平均值估算,纳职县可能至少有500户。纳职县城周边有大片可灌溉的农田,足以保障城内居民生活所需。

尽管所有证据都指向拉甫却克古城为唐代纳职城,但由于墓葬保存较差,文书、墓志、印章等直接证据缺失,这对科学严谨的考古工作者来说,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站在古城墙的西北角,掠过整齐划一的葡萄地,墓地就在眼前,向西,依稀可辨仓储所在,身后不远处,高大土台就是佛寺区,与干涸的白杨河隔岸相望。古城周边植被茂盛,高耸直立的白杨就像一排排威猛的勇士,守候在古城的西大门,婀娜多姿的杨柳迎风舞动,释放古城的生活气息,弯曲变形的杏树枝叶横搭在古城墙面上,仿佛与古城窃窃私语,诉说着千年往事,引起无限的猜测与遐想。

(作者为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哈密墓葬古城
深圳南头古城有熊酒店
紫莺落墨靓古城
古城无眠
古城西南两座桥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江苏常州孟河南杨村墓地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