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发展为指引,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2021-05-08余爱萍
余爱萍
【摘 要】 数学“学.导.用”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发展学生的一种教学模式,特别强调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提升。数学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细心、善于思考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学.导.用” 数学 核心素养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培养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那么,在核心素养导向下该如何上课呢?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宗旨,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的根本
在我们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就是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运用到生活和学习中。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善于动脑、勤于动手、积极思考的数学能力。在我县推行的“学.导.用”课堂教学模式中,其核心是尊重学生、依靠学生、引领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教学。其教学特征是前置先学是前提,小组合作是保障,展示质疑是亮点,评价激励是动力。学导用教学模式以“目标引学,前置先学,释疑导学,运用活学”四环节演绎动感的数学课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二、立德树人是学生发展的保障
在创造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中我们要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观。要明确教学的重点在于人,要让教学为学生服务,要服从和服务于学生的个性自由和健康发展。作为数学学科教师,我们在教学中应该践行立德树人,从数学教学走向数学教育,不断追问教育的本质和教育的价值。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介绍一些数学家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激励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演示体验获得成功的快乐,遇到困难时勇敢面对。从而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认真严谨、合作探究、学会反思、学会质疑等学习习惯,使得学生的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三、高效课堂是学生发展的平台
怎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有效的呢?
1. 将问题直观化、具体化。对较难理解的教学内容可问题直观化、形象化,《数学家的眼光》(张景中著)中有个例子:为了引出多边形外角和定理,可设想一只蚂蚁在多边形的边界上绕圈子,每经过一个顶点,它前进的方向就要改变一次,改变的角度恰好是这个顶点外的外角,爬了一周回到原处,方向和出发时一致了,问学生,“角度的改变量的和是多少?”角度改变量之和当然恰好是360°,从而引出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这样的情境导入设计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这样的课堂教学是有效的。
2. 设计递进的理解活动。有时教师为了片面地追求课堂的容量,将所要教授的内容以单一梯度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简单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从而拉大班级学生之间的差距,对部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会产生消极的影响,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所以教师需要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分层,由易到难,通过“抽丝剥茧”般的层层递进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
为了让学生更有效地理解教材内容,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理解教材的活动,这种参与是情感、思维和行为上的参与。这在我“学.导.用”教学的小组交流合作展示等环节得以体现。
四、突出主体是学生发展的动力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和发现过程,更注重获取知识的方式方法。
案例:在探索多边形内角和这节课的教学中,我通过设计三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 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有什么关系?
(2) 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有什么关系?
(3) 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成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有什么关系?
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小组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以表格的形式推导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在学导用教学中,学生的展示能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在活动中,让学生展示讲解多边形内角和的推导过程。刚开始提问某个小组时,有个学生上来分析始只讲了答案,思路没有很清晰,我适当地鼓励他讲得不错,学生掌声鼓励;接着问还有哪位同学再上来挑战一下,能解释得更加清楚呢?后来另一个小组长自告奋勇上来讲解。班上同学掌声热烈。这位同学从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到n边形来讲,通过类比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探究出多边形内角和的公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持,分三大块,每一块一个学生主持,生生互动,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讨论、展示的方式积极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稍加点拨适可而止,把更多的空間留给学生。通过学生探究活动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学好数学、用好数学,更好地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总之,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渗透数学素养,要带着积极钻研的心去感受新课程理念,在“学.导.用”的教学模式中重视数学素养的培养,从而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三明市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专项课题”探究中学数学“学、导、用”教学模式探讨“(课题编号:ZXKTM-1866)的研究成果